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本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到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一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为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提供了遵循。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初心。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回顾我们党走过近100年的光辉历程,就是一部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史,就是一部来自群众、扎根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的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史。近100年的奋斗历程,中华民族逐步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做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人民群众在国家的发展和强盛中收获了幸福感,增强了获得感。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就应始终涵养“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始终回应人民需要、反映人民意愿、保障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
站稳“人民立场”,始终依靠人民。“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根本问题、原则问题。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在危急关头、困难时期、关键时刻,把什么摆在首位,最能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的性质和底色,也可以看出其努力和奋斗为了谁、依靠谁。正因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始终选择与人民站在一起,才有了土地革命时期“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才有了群众用手推车赢得淮海战役的胜利,才有了革命和建设的胜利。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无论是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还是100余岁的老人,均没有放弃、没有遗漏,并对治疗费用进行了报销,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的理念。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时常思考、用心回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始终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牢固树立人民立场,走好“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回应“人民期盼”,积极改善民生。群众的期待,是呼声、是信号;回应好人民的期待,是工作的落脚点,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群众的感受是“晴雨表”,群众的呼声是“信号器”。广大党员、干部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紧盯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就业收入、社会保障、居住环境、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呼声,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不断校准干事创业“坐标”,在落实好“六稳”“六保”工作中回应群众期待,实施更多民生工程、拿出更多惠民举措,真正做到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标准,用心用情用力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更好满足人民实现美好生活的愿望和需求。
对标“人民满意”,努力造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直以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干部工作干得好不好、有没有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干部自己评价的,而是人民群众评判的,群众自身感受到的。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就是要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尺,作为要求和努力的方向。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始终做到在谋划发展思路中问计于民,在查找问题中听取意见于民,在改进工作举措中求教于民,在落实发展任务中依靠于民,把一切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融入到工作实践的始终,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用心用力办好为民服务之事,用“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以担当实干提升群众满意度,使各项工作达到群众满意的标准,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与天下同利者,天下持之;擅天下之利者,天下谋之。”广大党员干部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践行服务人民的铮铮誓言,始终与亿万人民一起,实干担当、无私奉献,砥砺前行,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交上人民满意的合格答卷,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带领人民奔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二
6月8日至6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这是今年全国两会后习近平总书记的首次国内考察活动。在这次考察中,看望红寺堡移民搬迁群众、在田埂边同劳作中的村民亲切交流、“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温暖话语……这些无不体现总书记心系民生冷暖、胸怀万家忧乐的为民情怀。
无论是此次的宁夏之行,还是刚刚结束不久的全国两会,“人民”这个念兹在兹的主题都显得格外突出。事实上,从我党成立之日起,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就从未变过。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如今中国共产党的壮丽史诗,正是亿万人民一笔一画书写下来的。这根笔不能断,作为当今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要继续做好“为人民服务”之事,真正当好人民的“心”上人!
做人民的“心”上人,用心听民意,让人民暖心。我们常常会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活动中,与人民群众手拉着手,同坐一张炕或是同坐一条凳时亲切交流的场景,这样与群众心与心对话的场景那样温暖。而正是总书记这样的一次次用心倾听,一个个让人民暖心的实在政策才陆续出台。善于倾听、认真聆听,这是一种品质,更是我们作为党员干部需要具备的品质。无论身处什么岗位,我们都会面对人民群众,解决的也是人民群众之事。人民有何需求?群众有何问题?这都需要我们耐心去问、用心去听、认真去记。所以我们要经常迈开腿,深入一线;经常张开嘴,询问需求,只有这样的实在作为,我们才能看到人民的困难,也只有这样的用心倾听,人民所思所虑才能最终解决。
做人民的“心”上人,全心为民事,让人民放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全心全意为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只有这样,人民群众才能真正放下心来;只有这样,人民群众的生活才会越变越好。而在另一方面来讲,全心为民事体现的就是一名干部的实干和担当精神。“群众拥护啥,咱就去干啥”,“吃亏”书记李连成为了村庄的发展、为了村民的幸福,想方设法、一心扑在其中。主动传授大棚菜种植技术、贴钱帮扶贫困群众、积极引进外有企业……心里装着群众,肩上担着群众,就是这样,他干出一件件让人民群众幸福感十足的实事,这是人民的“心”上人,我们就该做这样的为民担当好干部。
做人民的“心”上人,尽心解民忧,让人民安心。利民之事,丝发必兴。群众之事无小事,党员干部需要做到的是将“忧民之事”常挂心间。群众忧何事?这需要我们俯下身子、贴近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这样才可获知。那么民忧又该如何解?口头说说,毫无行动,这固然不行,唯有真心实意、尽心尽力,人民所忧才可一一化解。莫让群众干等、少让群众跑腿,将工作落实在民忧之事,不喊口号、不说空话,答应群众的事努力为之,务求实效。如此的全心全意为民忧、解民忧,人民方能安下心来。让人民笑容露出来、让人民满意点起来,这样的的党员干部才是人民的贴心干部。
以心交心,心心相印;以情动情,真情交织!亲爱的党员干部们,让我们努力做好人民的“心”上人,让自己的“一心一意”赢得人民的持久点赞;以自己的“真心真意”收获人民的满意打分;用自己的“全心全意”换取人民的幸福笑容。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三
6月3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总结交流前段工作,研究进一步推动《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
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对人民、对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坚持人民至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应有之义。落实基层减负,目的就是让党员干部从一些无谓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真正毫无顾忌、甩开膀子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以人民至上为政治立场、以为民利民为价值追求、以人民满意为奋斗目标。
落实基层减负,是以人民至上为政治立场的具体体现。“政之所以兴在顺民心,政之所以废在逆民心。”民心是执政的最大底气,得民心者得天下。基层作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神经末梢,直接与人民群众接触、打交道最多,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利益最密切,反映党执政能力和水平最真切,是党执政成效的晴雨表。基层党员干部作为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操盘手,只有从文山会海、迎评迎检、资料报表中解脱出来,才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上来,才能始终站稳“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
落实基层减负,是以为民利民为价值追求的具体体现。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走家串户、访贫问苦、调解纠纷、化解民意、洞察民情、体悟民意,深入了解人民群众所盼、所愿、所望、所求、所忧、所困,真心实意帮助人民群众干实事、解难事、办好事,是基层党员干部作为人民勤务员的本职工作和应有担当。落实基层减负,也正是基于让基层党员干部回归本位,从唯上不唯下、为官不为民的面子工程、政绩工作中解脱出来,将人民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根本价值取向。
落实基层减负,是以人民满意为奋斗目标的具体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是检验基层党员干部工作的重要标准。时代是出卷人,党员干部是答卷人,人民群众是阅卷人。是否以人民满意作为答卷标准,关系到答卷能否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和人民群众的检验。落实基层负担,才能让党员干部从疲于奔命的“显绩”和“虚绩”之间解脱出来,全身心投入到满足人民心愿的时代答卷中,以有利于人民、不负人民的潜绩和实绩赢得高分和褒奖。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四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从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的重要讲话中出现了较多的高频词,其中“人民”“疫情防控”“发展”“脱贫攻坚”位居前列。从这些始终处于第一梯队的高频词中,我们处处都能感悟到“人民至上”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
从高频词“人民”中,感悟到了“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不管是今年以来的疫情防控斗争,还是在今年的两会上,“人民”一词的使用率都是最高的,这充分彰显出了共产党人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间,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为了人民的利益,我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坚持“人民至上”,这一点从未动摇,这是我党的执政基础和力量之源,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崇高理念。实践无数次地证明,只要我们时刻维护群众利益,就能得到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就能依靠人民群众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从高频词“疫情防控”中,感悟到了“人民至上”的博大情怀。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今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国一盘棋”,举全国之力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集结最优秀的医生、调用最先进的设备、动用最急需的资源,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广大共产党员、医护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公安干部、基层干部、志愿者逆行而上,严防死守,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让生命接力。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动员全国、全民参与,在全社会构筑起了最严密的防控体系,织密织牢了疫情防控的天罗地网。在这场捍卫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战斗中,我们充分感悟到了“人民至上”的博大情怀。
从高频词“发展”中,感悟到了“人民至上”的强烈担当。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按下了“暂停键”。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这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必须破浪前行。在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时,党中央因时因势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六稳”工作、提出“六保”任务,鼓励干部群众危中寻机、化危为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加试题”。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拿出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冲劲,精准施策、对症下药,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在推进复工复产中解决难点、打通“堵点”,有力有序地提速扩面,促进了人员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将风险成功转化为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彰显了共产党人“人民至上”的强烈担当。
从高频词“脱贫攻坚”中,感悟到了“人民至上”的使命意识。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我们党对人民、对历史的郑重承诺。在抗击疫情的最艰难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会议,并多次到各地考察,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始终把脱贫攻坚放在突出位置。当前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且剩余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今年仅剩6个月多一点,各地党员干部正千方百计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努力把“小木耳”做成“大产业”,把“黄花菜”种成“致富花”,以“人民至上”的使命意识,团结带领群众蹄疾步稳、攻城拨寨,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五
5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突出“人民”的主题,传递了始终把人民摆在最高位置的鲜明导向,对各级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让人民站在一切工作的C位提出了明确要求。
牢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理念。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特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和关键少数,在履职尽责的工作中,要时刻想一想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从哪里来、应该为谁所用这个重要问题,始终恪守为人民行使权力的正确原则,正确对待和行使好手中的权力,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人民服务,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只有牢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理念,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才能树立为民用权的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真正做到权大不忘责任重、位高不移公仆心。
凝聚“一切力量源于人民”的共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们的事业才有取之不尽的力量之源,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领导干部要正确认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对人民群众有尊重之态、谦恭之态、敬畏之心,切实树立人民观点、站稳人民立场、坚持群众路线,把联系人民作为最大优势,把依靠人民作为最大力量,把服务人民作为最大责任,让一切工作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
践行“一切工作利于人民”的使命。我们党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领导干部要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朝着人民的需求而聚焦,想人民之所想,思人民之所思,急人民之所急,为人民之所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迫切、最现实、最根本的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通过增强为人民造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公仆意识,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在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帮助人民群众排解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让人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接受“一切政绩归于人民”的检验。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一个地方的发展怎么样,人民最有评判权,人民是否满意是检验一切工作成败的“试金石”。衡量各项工作的成败得失、政绩大小,从根本上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第一标准。领导干部要端正对人民群众的态度,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替人民谋利益,为人民创政绩,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得到人民拥护,真正交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的合格答卷。
始终让人民站在一切工作的C位,不仅是一个思想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做到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凝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磅礴力量。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六
2020年5月21日,全国两会大幕正式拉开。受疫情影响,这场“春天的盛会”来得有些迟,但代表委员围绕民生的呼吁声和国是的建言声,一直都在线上。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以及“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除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等关键词外,全面依法治国同样是两会高频词汇,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处在民主法治建设的第一线,在全面依法治国中负有重大职责,承担着重要任务。备受关注的“民法典草案”,其编纂过程如同一面镜子,有效的开门立法反映出新时代人大工作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更折射出法治思维深入人心、法治实践深入推进。尤其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向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奋进路上,我们更要充分发挥强大制度优势,实现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凝聚历史进步的强大推动力量。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书写人民当家作主新篇章。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党的主张、人民的意愿、国家的意志在这里交融。全国各级人大设立代表联络站、代表之家等联系人民群众工作平台22.8万个,邀请322人次全国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邀请31名全国人大代表参加立法座谈会;两次组织全国政协机关公众开放日活动,400多名各界群众参加;26场全国政协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900余万网民在线观看……无论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还是人民政协制度这一中国式民主的具体形式,全国两会本身就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生动实例和长期实践,人民依法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同时寻求人民群众法治意愿的最大公约数,保障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不断书写着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新篇章。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立法中践行群众路线。大疫如大考。全国人大常委会紧握依法防控“指挥棒”,在坚持群众路线中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和凝聚群众。针对疫情暴露出的立法方面的问题,面对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的社会关切,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到首次制定专项立法修法工作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为疫情大考交上一张厚重的法治答卷。从2019年12月28日至2020年1月26日的公开征求意见期间,民法典草案共收到13718位网民提出的114574条意见。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大到合同签订、公司设立,小到高空抛物、点个外卖,民法典的编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要求,倾听民生、吸纳民意、广聚民智,具有强大生命力。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让民意和民智在立法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尊重和发挥,在群众路线中行稳致远,展现人民更加满意的立法作为。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良法善治护航全面小康。全面依法治国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起着基础性、保障性作用,提供长期稳定的法治保障。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制定外商投资法,修改土地管理法;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定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启动未成年人保护法修改;围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启动长江保护法立法……一年多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共审议法律草案和有关法律问题、重大问题的决定决议草案47件,通过34件,其中新制定法律5部,这是十三届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2019年驰而不息推动良法善治的成绩单。收官之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大代表更要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积极主动依法履职,当好“百姓代言人”“小康发言人”和“法治推广人”,为全面小康筑牢法治根基。
法治,是改革稳定的基石,经济发展的动能和人民幸福的后盾。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2020全国两会满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将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道路上迈出更加铿锵有力的步伐。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七
中央印发《关于做好第一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评估工作的通知》指出,开展主题教育评估工作,是坚持开门搞教育、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生动实践,是总结主题教育经验、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重要手段。开展主题教育评估工作,既是检验主题教育成效的“试金石”,也为开展好第二批主题教育立起了“标尺”。
到人民群众中去,密切联系守初心。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是否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党员干部初心变没变的“试金石”。党员干部要坚决防止“体内循环”“闭门修炼”,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俯下身子、放下架子,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同睡一张板床,面对面倾听、心贴心关爱,在体味泥土芬芳,感知百姓冷暖中,解决同群众感情疏远的问题;不喊空口号、不摆花架子、不做虚功夫,听民声、化民怨、解民难,自觉与人民心在一起、苦在一起、干在一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群众的呼声就是行动的号角。要将人民烙印在心中,以人民心为心,与人民心心相印,用同人民群众的零距离提纯初心“万足金”。
从人民群众中来,深查深找明差距。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党员干部初心变没变、使命记得牢不牢,群众最有发言权。党员干部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立起“四个对照”标尺,不怕揭短亮丑,把功夫下到察实情、听真话、听铮言上,较真逗硬,奔着问题去、聚焦问题听,打开话匣子、掏出心窝子,真心实意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定焦聚焦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最操心、最烦心、最揪心的事情,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深刻检视反思自身在思想、作风、廉洁、本领、担当等方面的问题,把问题查深查实细查查到位。群众的意见就是我们的镜子,百姓的期待就是我们的努力方向。要开诚布公,真听人民群众意见,听取人民群众真意见,把稳从严从实检视问题的“压舱石”。
到人民群众中去,实干真改见实效。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衡量主题教育成效的“度量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坚持人民评价、实践检验整改落实的效果,把整改落实同回应人民群众呼声结合起来,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只要人民不满意,就没有改到位、没有改到点子上,就绝不鸣金收兵。群众的实践是最丰富最生动的实践,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要通过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质感”,激发起人民群众创新创造的不竭动力,用科学发展的实绩标注整改落实的“高颜值”。
青年大学习第九季第八期观后感心得体会范文八
“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的。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共产党人奋斗的目标。
问:人民是什么?
答: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的画卷是亿万人民一笔一划书写的,历史的巨轮是亿万群众一步一步推出来的。人民是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力量,要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的伟业。本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全国动员、全民参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构筑起最严密的防控体系,白衣天使无惧危险持甲作战,基层社区工作者无惧疲劳昼夜坚守,车间工人无惧辛苦加班加点,党员干部不计报酬冲锋在前、亿万人民居家自我防护……本次抗疫斗争的伟大实践,历史的胜利成果是亿万人民共同的努力,是属于我们英雄的人民。
问:为什么要依靠人民?
答:“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我们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任何一项政策和进行的任何一项改革都是围绕人民、以人民为中心进行展开。“不让一个人掉队、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脱贫攻坚,“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严惩漠视群众利益”的反腐败斗争,“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生态环境保护等等。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但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了兜住民生底线,党中央出台政策,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落实“六稳”“六保”任务。治国理政只有依靠群众,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开创改革发展新格局。
问:怎样去依靠人民?
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学会把群众路线贯穿党的全部工作中,以为人民服务为我们工作的准则和原则,工作称职不称职就看是否重视群众工作、是否能做好群众工作、是否能让群众满意。我们党员干部要清醒认识到,人民群众赋予了我们权利,我们就要记住我们的义务,为民守护、为民谋利、为民服务。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特别是执行上次决策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因人、因事、因时有针对性地施策,不可只为自己做工作方便,采用“一刀切”,抗疫期间,基层党员干部就对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满足居家隔离群众的生活需求,这就是“为人民服务”最好的表现。
推荐作文:
- ·教师个人读书笔记随笔7篇
- ·江苏高考满分作文【优秀3篇】
- ·初中以翅膀为题的作文【精彩8篇】
- ·我的航天梦征文10篇
- ·我们班的牛人作文(优秀10篇)
- ·2023年四川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心得范文(10篇)
- ·《暑假安全第一课》最新观后感心得十篇
- ·《我成长,我快乐!》教案
- ·《红岩》个人心得体会与感悟2022年
- ·难忘童年的游戏之捉迷藏
- ·10月1日国庆节优秀作文【优秀8篇】
- ·青少年法制教育片迷网青春观后感心得5篇
- ·《昆虫记》寒假阅读心得12篇
- ·2022看《唐人街探案3》有感300字_《唐人街探案3》观后感例文大全5篇
- ·中秋节优秀作文800字【10篇】
- ·今夜我为你庆祝我的爱
- ·青春作文高中800字9篇
-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及启示7篇
- ·歌唱祖国作文600字初一(精选6篇)
- ·2022秋季开学第一课观后感(7篇)
- ·2022秋季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十篇
- ·高考全国卷满分作文赏析(精彩4篇)
- ·铺面房租房合同
- ·小班下学期教育随笔(精选7篇)
- ·艾青诗选读后感800字精选10篇
- ·关于正能量的高中作文范文精选10篇
- ·形形色色的人600字作文优秀10篇
- ·中学生分手信
- ·《我是接班人心连心向未来》专题课观后感【优秀十篇】
- ·曹雪芹《红楼梦》读后感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