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

时间:2023-01-19 12:50:20 | 来源:作文库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精选13篇)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 篇1

  【教材简析】

  《童年的朋友》出自教科版语文教材五年级第二学期第六单元 “快乐读书屋”。这是一篇外国儿童文学作品。写的是6岁时的“我”一开始要当拳击家,拿童年的朋友——小熊来练拳,在我准备练习前,望着小熊快活的样子,回忆起以往与小熊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于是“我”自责不该忘却小熊曾经带给自己的快乐,改变了主意,立誓永远不想当拳击家了。课文似乎把读者也带回到美好的童年,思念起自己童年的朋友——有生命的或是没有生命的,并提醒大家要善待自己童年的朋友。本单元以“难忘童年”为主题,训练重点是抓重点词句理解含义,领悟表达的情感。本文是这个单元的最后一课,要通过在讲读课文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开展自主学习来落实单元训练重点。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理解“童年的朋友”的含义,体会“我”与童年的朋友小熊之间真挚的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珍惜所有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事物。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童年的朋友”的含义

  2、体会“我”与童年的朋友小熊之间真挚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巧妙导入,诱发阅读期待

  童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有居住了12年的小屋,有与祖父在一起的快乐的田园生活,相信也少不了“朋友”的陪伴。你有哪些童年的朋友呢?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你的朋友?

  是啊,这个“朋友”可能是你儿时的玩伴,也可能是你养过的小鸡、小猫、小狗,或者是一只小熊、一个布娃娃。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前苏联作家——维?德拉贡斯基,让我们听一听他的童年回忆。(板书:童年的朋友)

  【设计意图】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愿意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对玩具朋友的回忆。

  二、切入重点,明确学习目标

  进入“快乐读书屋”,打开书95页,首先找同学读一下题目上方的文字。谁来说说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应把握的重点是什么?(课件出示学生凝练后的学习重点)

  1、理解“童年的朋友”的含义

  2、体会“我”与童年的朋友之间真挚的情感。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主寻找并把握学文的重点,把握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展开自主学习。

  三、提出要求,自读整体把握

  明确了学习课文的重点,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1、出示读书要求:(1)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好能读出感情;

  (2)边读边想:“童年的朋友”指的是谁?它和“我”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2、学生根据读书要求自读课文

  【设计意图】读书要求清楚明白,学生在读书要求的引导下开展的读书活动,使学生与文本对话从容充分。

  3、对照检查,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情况的检查:认读词语开火车领读 如:拳击家、形影不离、硬邦邦、沉默、克制等。

  (2)文中“我”童年的朋友是谁?它和“我”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指名回答:我童年的朋友是谁?板书:玩具小熊 (一只什么样的玩具小熊?)

  一身巧克力色。两只眼睛一大一小,小的是原来的——黄色,玻璃做的;大的白色——是用一个纽扣后补上的。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我和小熊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完成下面填空。 

  (出示幻灯片):“我”一开始要当(拳击家),拿童年的朋友 ——小熊来(练拳),但是“我”后来想到(小熊曾经带给我的快乐),于是“我”改变主意,永远不想当(拳击家)了。

  板书:要当     不想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用填空形式降低了难度。

  四、巧设话题,体会交流感悟

  1、默读第18自然段,想一想“我”和小熊以前的关系怎样?(非常亲密)

  2、让学生说一说通过哪个词语最能感受到“我”和小熊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板书:形影不离

  3、理解“形影不离”的意思。

  4、再读这一自然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具体写了“我”和小熊的形影不离,用直线画出来。

  5、指名回答。(出示幻灯片):那时我走到哪里都带着它。吃饭时让它坐在旁边,用调羹喂它;睡觉时我也让它躺在旁边,对着它那硬邦邦的小耳朵,悄悄地给它讲故事。

  你能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吗?带着你的体会读读。想象还有什么时候?(指导学生读出“我”回忆美好往事的甜蜜。)

  读出“我”和小熊关系的亲密无间,读出曾经的难舍难分。

  引读:所以“那时候,我爱它,—————”(一心一意地爱它)

  因为那是“我往日最要好的朋友,童年的————”(真正朋友)

  教师总结:那时的我甚至为了它,把命献出来都舍得。带着这份感情再来齐读这两句话。的确,我和小熊就是这样一对形影不离的朋友。

  所以已被丢弃在筐底的、残缺不全的小熊依旧“用那一大一小的眼睛对我笑着”,而我却想拿它练拳击,我真的很————。我想对小熊说:“ ——————————。”(此时,你就是那个曾经与小熊为伴,与它形影不离的小熊的主人,你想对它说点什么,把你此时想说的话写在书上。)

  的确,这是小作者最真实的内心独白,他陷入了深深的疚愧之中。

  可为了不让妈妈从声音里猜出“我”的心事来,“我”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掩饰了内心的自责,哪种方式?

  直击最后一段,抓动词“转过脸去,沉默了好长时间”“仰起头,想把眼泪憋回去”(动作描写)

  这种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作者是怎样呈现给读者的呢?你能尝试着归纳一下作者展开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吗?

  1、通过动作,反映人物心理《童年的朋友》

  2、直接刻画,交待人物心理(刚才的读写结合训练)

  3、通过想象,表现人物心理《卖火柴的小女孩》

  4、通过环境,烘托人物心理《十里长街送总理》

  布置作业:请尝试着用其它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呈现文中“我”当时内心的自责。

  【设计意图】

  五、总结全文,迁移拓展阅读

  童年的朋友只是这只小熊吗?也许是更多的可爱至极的玩具,也许是那些最亲最近的人,也许是几本精彩绝伦的故事书。对,是所有曾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一切事物,同学们,童年生活的回忆是美好的,让我们好好珍惜吧!

  推荐阅读:高尔基   前苏联作家 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其中《童年》中的同名作品《童年的朋友》。你知道他童年的朋友是谁吗?(他的外祖母)为什么把自己的长辈称为“童年的朋友”?不妨课余时间拿来读一读。

  六、板书设计:           童年的朋友

  形影不离     一心一意

  (玩具小熊)

  真正朋友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 篇2

  苏教版七年级下第一课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

  莫运亮

  教学设想:本文是一篇自传体小说的节选,教学时应根据自传体的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应用到平时的写作指导中,同时还应学习本文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外貌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教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刚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寒假,请大家说说,你在假期里见到了童年的朋友了吗?前苏联作家高尔基,他的童年的朋友,会是谁呢?是不是跟大家一样,写的也是他童年的小伙伴?要知道答案,我们今天就一同走进高尔基的童年生活吧!

  二、作家简介

  1、你了解到高尔基的哪些情况。(提问学生,先由学生先说一说)

  2、教师补充说不到的情况。

  三、课堂互动过程(一)

  1、生字词语音检查(加点字注音)

  先由教师出示卡片(或ppt课件),列出下面词语,提问学生。

  咕哝(    )噗噗(    )发绺(    )颤动(    )胸脯(    )兜起来(    )

  马鬃(    )诅咒(    )两颊(    )镶银(    )嗅烟草(    )

  然后由课代表,教学生拼读这些词语,并当场听写出“噗噗”“发绺”“兜起来”“马鬃”“诅咒”这几个词语。

  2、各学习小组根据课文,各提出一个问题考察其他各组。

  3、课堂讨论:本课中的外祖母到底是怎样的一个老人家?

  4、教师提出以下问题作为课堂练习

  (1)本文采用第几人称进行叙述?

  (2)本文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

  (3)本文出现的人物有哪几个?为何要简单的交代母亲?

  (4)课文采用外貌描写的方法,请问作者具体写到了外祖母的方面?

  (5)课文有几处写眼睛,为何要突出的写她的眼睛呢?(体会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

  (6)课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请问:有哪几句是比喻句?本体、喻体分别是什么?

  (7)课文出现两个破折号,作用是什么?

  (8)结尾段的“黑暗”指什么?“光明”又指什么?

  (9)为什么说外祖母“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四、课堂互动过程(二)

  抽出本班的两个男生,要求学生当堂完成100字的人物外貌描写比赛,看谁写得快,描写得象。

  五、课后练习

  1、收集开学第一个星期本班发生的主要事迹,在练习册中写出三四件。

  2、对课堂进行的外貌描写进行补充完善。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理解“童年的朋友”的含义,体会作者对小熊朋友真挚的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珍惜所有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童年的朋友”的含义。

  2.体会联想句的作用。

  教学方法:  读写结合

  教学准备:  小黑板,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美好的童年时代有哪些好朋友。引导学生不仅说出陪伴自己玩耍的伙伴,还要说说无生命的玩具朋友。

  2.出示学生喜爱的玩具的图片,激发学生对玩具朋友的回忆。

  3.过渡:很多玩具朋友陪伴我们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代,今天,我们跟着一位外国作家走进他的童年,看一看他童年的朋友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

  1.学习生字。认读字音,理解字义。

  2.学习词语:拳击家、代替、形影不离、硬邦邦、沉默、克制。学生开火车领读词语。

  三、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文中“我”童年的朋友是谁?我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回答:我童年的朋友是谁?

  3.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我和小熊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完成下面填空。

  (出示幻灯片):“我”一开始要当(拳击家),拿童年的朋友——小熊来(练拳),但是“我”后来想到(小熊曾经带给我的快乐),于是“我”改变主意,永远不想当(拳击家)了。

  四、品读感悟,理解课文

  1.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小熊的?(颜色、眼睛、双手)

  2.具体说一说它的颜色、眼睛、双手分别是什么样的。

  3.想一想“我”和小熊以前的关系怎样?理解“形影不离”的意思?

  4.思考:“我”为什么流泪了。

  五、学习完这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感受

  总结:童年是最美好的,童心是最可贵的,让我们善待自己童年的朋友,珍惜所有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事物。

  六、体会联想句的作用

  联想句能让句子中的事物变得生动、活泼、有趣起来。

  七、布置作业

  1.给下面的字加部首组成另一个字,再组词。

  青(  )(    )(  )(    )(  )(    )

  京(  )(    )(  )(    )(  )(    )

  2.把自己童年的一个玩具朋友介绍给同学,告诉大家发生在你们之间的故事。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 篇4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外国儿童文学作品。课文写了“我”想用童年的朋友旧玩具“小熊”作为练习拳击的沙袋,但是在“我”准备练习前,回忆起以往与“小熊”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于是“我”自责不该忘却“小熊”曾经带给自己的快乐,改变了主意,并且立誓“永远也不想当拳击家了”。

  文中的“我”对童年的朋友充满的感情,连那只玩具小熊似乎也是有生命的,略显伤感的故事不禁将读者带回到美好的童年,思念起自己童年的朋友——有生命的或是没有生命的。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8个。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形影不离”的意思。

  2.默读课文,边读边联系课文理解词义,按要求圈划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珍惜所有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一切事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课前老师先送一首诗给大家,《朋友在,心就在》。(配乐诗朗诵)

  2、每个人都有自己多彩的童年生活,在这段最美好的时光里,总是少不了“朋友”的陪伴。你有哪些童年的朋友呢?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你的朋友?(谈话时要引导学生不拘泥于人,玩具、摆设、书籍等都可以是童年的朋友?)

  是啊,这个“朋友”可能是你儿时的玩伴,也可能是你养过的小鸡、小猫、小狗,或者是一只小熊、一个布娃娃。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苏联作家——维德拉贡斯基,让我们听一听他的童年回忆。(出示课题齐读:童年的朋友)

  二、自学课文:

  1、学生根据要求自读课文,感知内容。出示自学要求:

  ⑴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读通课文。

  ⑵边读边想:作者童年的朋友是谁?长什么样?

  朗读时,我们要注意以下这几个词,(读词正音)重点指导正确书写“降”、“匙”“抹”“邦”。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生点评)

  4、交流:“童年的朋友”指的是谁?玩具小熊长得什么样?

  5、指导朗读小熊外貌的句子,动作理解:投降。

  三、阅读教学

  1、玩具小熊长得这么可爱,我为什么要打他呢?小组学习,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提出你对课文不理解的问题,我们共同来讨论、解答。

  ⑴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

  ⑵边读边想,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⑶和组员讨论问题,解疑或存疑。

  2、归纳学生的问题,提出疑问。

  作者为什么说小熊是他童年时代形影不离的朋友?

  作者曾经想当拳击手,后来为什么改变了主意?

  3、质疑解疑1。

  作者为什么说小熊是他童年时代形影不离的朋友?你能在课文的第3小节中,找到相关的语句吗?(出示找到的句子)

  ⑴交流后指导朗读。

  ⑵整理句序。

  ⑶整体朗读。你能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吗?带着你的感受读读。

  ⑷“形影不离”是什么意思?你现在明白了吗?

  ⑸运用课文的语句练习说话。

  我和小熊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

  4、质疑解疑2。

  ⑴作者曾经想当拳击手,后来为什么改变了主意?

  ⑵指导朗读第三节后半段,读出我内心的不平静,既有回忆起美好往事的甜蜜,又有对自己的自责。

  ⑶进行说话练习:

  小熊一大一小的眼睛对我笑着,而我却想拿它练拳击,我真的很         。我对小熊说:“                                                     。”

  5、说说这篇文章让你感受到什么?(可自由讲,稍作点拨)

  6、同学们,童年生活的回忆是美好的,让我们珍惜所有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一切事物吧,也许是一些人,也许是那些可爱的玩具,也许是几本精彩的故事书…让我们再一次去感受作者与玩具“小熊”之间的亲密情谊,感受那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师生配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复习字词。

  五、指导书写“练”

  【课后实践】

  说说自己童年的朋友是谁?写一个发生在自己和他(它)之间的一个故事。可以展开恰当的想象,把你们之间的感情体现出来。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 篇5

  开场白:

  朋友是一面镜子,永远能照出最真实的你, 

  朋友是救命稻草,永远在你最需要时出现,

  朋友是人生旅途的驿站,供你休憩,

  朋友是可以停泊的港湾,任你停泊。

  是的,这就是真正的朋友。而我今天选的课题是贴近小学六年级孩子生活的一篇文章《童年的朋友》。

  一、教材分析及思考:

  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最后一个主题单元《告别童年》中的一片拓展阅读课文,也是本版本小学教材中的最后一片课文。和本单元的精读课文《我们上路了》、《学步》、《在学校的最后一天》比较而言,前两篇在于励志,而《童年的朋友》则为将毕业的孩子送上人生中最有价值的礼物:热爱生活,珍惜一切美好的事物。

  童年会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回忆的东西,但成长中的我们却常常将他们忽视了,就在不经意的一刹那,忽又恢复了那美好的纯真的记忆,这时候我们又往往会因曾经的漠视而自责、懊悔。成长意味着成熟,成熟以后却有着对童年的眷念。本文就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孩子长大以后有了很多新奇的想法,却忽视了童年的伙伴,甚至想蓄意践踏它,到后来他终于意识到了这一点而表现出一种懊悔。

  本文的视角用儿童的语言,真实地流露出一个孩子特有的心声。在懵懵懂懂之中,向往着各种各样的工作,而且目的极为单纯,甚至在大人眼中极为可笑。比如,当天文学家是为了不睡觉去观察星星,当一名远航船长是为了到新加坡去买一只逗人的小猴,渴望当地铁司机只是为了带上拿顶神奇的帽子到处走走而很快,“我”又在第二天急着想当一位拳击家了。这一切朴实自然地叙述,活化出了孩子的天真稚气。而“我”为了成为全家最有力气的人,想弄一个梨练拳击。妈妈找出了我小时候的玩具小熊,使我非常兴奋,因为“我”终于有了一个“梨”甚至比“梨”还好。就在我为此而兴高采烈时,“我”突然意识到:这个“我”准备用来练拳的小熊,曾经是“我往日最好的朋友,童年真正的朋友”,它是那么友好的看着“我”笑,“而我却想拿他练拳”,一时间自责、懊悔袭上心头。

  作为12岁左右的六年级孩子,他们在渐渐的成熟,渐渐的长大。内心中充满着令人感动的丰富情感。在频频向童年挥手作别,不断告别童年的点点滴滴时,面对这样一篇构思独特的课文,如何加强对学生的情感体验教育,挖掘他们幼稚的心理,体会童年的快乐生活以及学会珍爱朋友、珍惜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呢?基于对这些思考,我确定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注重语言文字的积累。通过分析与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知识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和想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充分体会“我”与小熊之间的深厚情谊。感受童年的快乐,懂得要珍惜童年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的事物,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得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感受我与小熊之间的深厚情谊,体会童年的快乐。

  2、抓住重点语句,反复阅读文章中感人至深的片段,从而深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以情来感染学生,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珍惜一切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环节: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师动情朗诵歌曲《朋友》中的部分歌词,(“朋友一生一起走 那些日子不再有 一句话 一辈子 一生情 一杯酒 朋友不曾孤单过 一声朋友你会懂 还有伤 还有痛 还要走 还有我”)提问:“谁是我们童年的朋友?”

  [通过熟悉的歌词,孩子们的注意力迅速的转入课堂。同时,激发起了他们学习的乐趣,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开始了语文的学习。学生是学习的学习的主体,通过创设情境给学生提供了口语表达的机会,增强了他们表达的自信心。]

  2、学生汇报。

  3、过渡:让我们一起看看苏联作家维.德拉贡斯基德童年时的朋友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些什么事?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感知全文内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再次勾画读课文,交流好词。

  [在尊重学生认知发展的基础上,先整体感知全文内容,再交流好词。语文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让他们在祖国的优美文字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这一切都是在字词的基础上来实现的,因而我很重视这方面的训练。]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体会童年的快乐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童年的“我”有哪些新奇的想法?

  当“天文学家”“远航船长”“地铁司机”“美术家”“旅行家”“拳击手”(2)、感受文中“我”的童年。  “我”的童年怎样?

  (3)、结合自身,交流、畅谈内心的想法或理想,感受自己的童年。  你的心中又有哪些冲动呢?

  (4)、回文再次感受童年的快乐。齐读课文2、3自然段。

  [先从文本出发,抓住课文的语句,感受文中的 “我”的快乐,再调动孩子主观生活及情感体验,再次感受自身童年的快乐,最后又回归文本中去,感受童年的快乐。做到了从文本中来,又回到文本中去,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2、懂得关爱朋友、珍惜美好的事物

  (1)、快速默读课文4-21自然段。思考:为什么“我”要改变当拳击家的念头?

  (2)、学生汇报。

  (3)、抓住重点语句,比较我对待小熊的前后态度

  当初“我”和小熊是怎样相处的?  理解:形影不离  

  指导朗读、体会快乐心情。    板书:(快乐) 关爱

  我即将怎样对待它的?抓住重点语句“两只眼睛一大一小”让学生进行想象:为什么两只眼睛会一大一小?我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我的心情怎样?     板书:(难受)伤害

  (4)、找语句体会我因为伤害朋友后的难受心情。

  (5)、指导行为:我们应怎样对待朋友,应该对自己曾经伤害过的朋友怎样表示歉意呢?对待朋友我们应该持一种什么态度呢?

  [在充分感受了童年的快乐后,抓住“我”对待小熊的前后态度进行对比,抓住关键语句想象了我对小熊的伤害,体验“我”因伤害朋友后的难受,在体验内心感受由快乐到难受的落差中明白尊重、关爱朋友,童年才能更加快乐。]

  (7)合作探讨、交流汇报:生活中,谁还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又应该怎样对待朋友他们呢?(珍惜一切美好的事物)

  [学生之间的探讨交流,使得他们对朋友的认识、对生活的态度在有限的范围内做到了资源共享。语文源自生活,又回归生活。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及不同的发展需求,将“朋友”延伸到一切美好的事物中,激发了孩子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三 、总结全文、深华情感

  1、教师小结、发出倡议。(“------让我们共同珍惜童年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的事物,做一个热爱生活得人吧!”)

  2、齐唱歌曲《朋友》。(知错能改的“我”会因为不伤害童年的朋友——小熊,而变得更加快乐,童年中知错能改、懂得珍惜身边一切美好事物的你们也会因此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拥有更多的朋友。让我们共同唱响歌曲《朋友》!)

  四、作业布置

  1、摘录文中的片段

  2、习作《对不起,————》

  想象作文《小熊眼睛的背后故事》

  六、板书设计

  童年的朋友

  (快乐)关爱

  我       小熊

  (难受)伤害

  七、教法和学法

  (一)、设置情景,验情悟理

  1、诗歌情境、歌曲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在本课中,我创设多种情境进行教学。如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中,我以创设诗歌情境,朗诵歌曲《朋友》中的高潮语句,让孩子们的注意力迅速的转入课堂。同时,激发起了他们学习的乐趣,在和谐愉悦的气氛中开始了语文的学习。在本课的最后总结全文、深华情感部分中,又再次创设歌曲情境,以孩子们齐唱歌曲《朋友》将这节课的气氛推向高潮来,让孩子们在歌声中懂得珍惜朋友,懂得珍惜一切美好的事物。整节课在孩子们熟悉的歌曲《朋友》中开始和结束,显得浑然一体。

  2、想象情境

  在体验童年快乐的这一部分中,孩子们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在预设的情境中,畅谈自己的理想,以一种轻松愉悦的气氛,憧憬美好的梦想、感受着童年的快乐。其中一个孩子这样回答道:“我想当一头小猪,躺在软软的沙发上,吃着零食,看着动画片。”顿时课堂上爆发出笑声,孩子们幼稚的内心活动也就真实的流露出来。在轻松、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孩子体会童年的快乐这一教学重点也就不攻自破了。在比较我前后对待小熊不同的态度这部分内容时,文中出现这样一句话:“小熊坐在我面前,一身巧克力色。两只眼睛一大一小,小的是原来的——黄色,玻璃做的;大的白色——是用一个纽扣做的。”“为什么会这样?我和小熊之间曾经发生了什么事情?”又一个问题情境控制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他们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情绪高涨、智力振奋,大胆想象,既体验到了自己在开启智力时的愉悦,又对文中一些关键语句进行了深入的理解,也体现了语文学科这一工具性的特点。

  3、问题情境

  问题往往能开启孩子们的思维,激发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节课的教学是脱离不了问题的。这节课中,我也提出了一些问题,如:谁是我们童年的朋友?当初“我”和小熊是怎样相处的?给学生提供了口语表达的机会,增强了他们表达的自信心。

  现代阅读教学观需要我们以生活的理念构建起语文教学大课堂。在教学中,我们要将课堂的语言训练和课外的生活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学生从单一的语文课堂步入广泛的社会语文空间。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及不同的发展需求,在本节课的最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延伸语文课堂的问题:生活中,谁还是我们的朋友?让课堂变得生成,让语文教学又回归生活。同时,激发了孩子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二)、体验教育、贯穿始终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的教学建议: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在阅读教学重点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整节课,我始终抓住“我”内心活动为主线,依托于教材,让孩子的内心和文中“我”的内心活动保持一致,让孩子走入“我”的心灵,感受我童年的快乐,感受我伤害朋友后的难受。在“体会童年的快乐”这部分内容中,以先从文本出发,抓住课文的语句,让学生感受文中的“我”的快乐(“我”有哪些新奇的想法?“我”的童年怎样?),再调动孩子主观生活经历及情感体验(你的心中又有哪些冲动呢?)再次感受自己童年的快乐,最后又回归文本中去感受童年的快乐(齐读2、3自然段)。做到了源于文本,又回归于文本中,让孩子在快乐的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快乐。紧接着在“懂得关爱朋友、珍惜美好的事物”这部分内容中,让孩子在体验了快乐情感铺垫后,以“我”对待小熊的前后态度进行对比为突破口,抓住关键语句想象了我对小熊的伤害,体验“我”因伤害朋友后的难受,在体验内心感受由快乐到难受的落差中明白尊重、关爱朋友,童年才能更加快乐。在合作、探究、交流“生活中,谁还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又应该怎样对待朋友他们呢?”之后,教学重难点中的第3点也就顺理成章的落实了。

  (三)、立足文本、体味语言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自主体验,让学生逐步学会以语言文字为依托,分析语言现象,在字、词、句、篇的联系中揣摩语言文字的内涵,体会文章内在的思想感情。在尊重学生认知发展的基础上,先整体感知全文内容,再交流好词。默读、精读、合作读、个性化朗读等形式都在课堂中呈现出来。如在课文的19自然段,“我和小熊相处”的这部分可进行对比性朗读,先读描写我以前对待它的语句,再读描写现在我即将把它当成拳霸子时它可怜的样子。对于 “形影不离”的理解,可以师生合作再读课文的19 自然段。

  (四)、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学生的学习主要采用的是自读自悟以及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自读中感知全文内容,在自读中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 篇6

  童年的朋友

  江苏省泗阳中学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生动传神的人物描写,品味优美的语言。

  2、理解文章中外祖母对高尔基的深远影响。

  3、学会人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生动传神的语言描写,品味优美的语言。

  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的写法。

  教学时数

  2教时

  教学安排

  第一教时侧重对文本内容的感知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第二教时侧重对能力的培养和迁移,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教学过程

  一、引读

  导语设计:

  朋友是一杯酒,越能是困难的时候,越能品味到他的真诚;朋友是一盏灯,在我们最黑暗的时候,是他给我们以无穷的力量,走出困境;朋友是冬日的暖阳,在我们人生的道路上,是他们处处为我们驱散阴霾。真的,真挚的朋友给我们鼓励,给我们力量。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是朋友帮助我们登上成功的顶峰,到达理想的彼岸。童年的高尔基从小就失去了家庭的温暖,是他的外祖母给他无微不至的关怀。

  今天,我们就一齐来学习他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童年》中的《童年的朋友》。

  (板书课题)

  字词检查:

  发绺     马鬃     诅咒     颤动    敏捷     两颊

  文学常识:

  高尔基   苏联作家。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母亲》,剧本《小市民》。

  二、初读

  我们平常所交的朋友,一般都指在学习上、生活上帮助我们的同学、同事、伙伴,但作者为什么把自己的长辈称为“童年的朋友”?

  1、教师范读课文

  2、思考:

  ⑴我为什么把外祖母称为“童年的朋友”?她给我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⑵作者是通过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的?

  ⑶说说你对文中外祖母的印像,并请你为“外祖母”画一幅肖像。

  (通过解决三个问题来整体感知课文,结合学生所画的肖像初步感受外祖母的形象)

  3、学生交流发言,教师总结,形成板书。

  外貌描写

  朋友——外祖母:

  语言描写

  三、品读

  1、教师:读过课文,我们感觉到本文中的人物描写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下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你认为描写得最精彩的部分,并选择一至两句并批注。

  ⑴学生朗读,作批注;

  ⑵并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间交流,小组各成员轮流问,其它同学汇报学习的成果;

  ⑶小组选出精彩的批注,上讲台作汇报;其它小组作评价

  ⑷教师总结,重点强调比喻句在文章中的作用和侧面烘托在文章中的运用。

  2、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外祖母的形象,给作者哪些深远的影响。

  (通过外祖母的语言描写外貌描写来分析人物性格,尤其是三次写了外祖母的眼神,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板书:充满爱心,慈爱和蔼,了解孩子,尊重孩子,坚强、乐观。)

  四、迁移

  1、我们学习了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了解到他的外祖母给他深刻的影响,你童年时代的最难忘的朋友是谁?你能学习课文的某些写法,用简洁的文字描绘出你心目中的好朋友的形象?

  2、学习了本文,我们掌握了人物描写的手法,尤其是通过描写眼睛来表现人物性格,请你们学习这样的写法为你的同桌描绘出他的形象,表现他的性格。

  4、你学过本文后,你学到了什么?

  (主要从人物描写手法,侧面烘托,语音、修辞等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

  五、巩固

  1.有感情朗读课文,整理字词

  2.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 篇7

  教学背景:

  这是一篇外国儿童文学作品。课文写了“我”想用童年的朋友旧玩具“小熊”作为练习拳击的沙袋,但是在“我”准备练习前,回忆起以往与“小熊”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于是 “我”自责不该忘却“小熊”曾经带给自己的快乐,改变了主意,并且立誓“永远也不想当拳击家了”。

  文中的“我” 对童年的朋友充满的感情,连那只玩具小熊似乎也是有生命的,略显伤感的故事不禁将读者带回到美好的童年,思念起自己童年的朋友。

  教学片段:

  片段一:钻研教材,渗透人文。

  当我初读文章,教学目标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抓住“形影不离”这个词,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形影不离”;想象朋友之间“形影不离”的情境;以朗读为主要训练目标,加以想象、句式练习和口语表达的训练;最后得出珍惜友情的感叹。

  备课时,我抓住了课文中的一句话:“可它,我往日最要好的朋友,童年时真正的朋友……”中的“真正的朋友”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真正感受到怎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朋友来之不易,让大家珍惜身边的每一份友情。这个目标成为这篇文章最终的教学重点。

  片段二:环环相扣,调动兴趣。

  一节课有一个一个的环节组成,但又不能忽视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时老师就是一个“穿针引线者”——进行环节的连接过渡。过渡语言的设计是在熟悉教材,熟悉学生的基础上的,是教师课堂应变能力的综合体现。恰如其分的过渡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将课堂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高潮。列举其中片段:

  师:起先作者是那么急切地想当拳击家,最后却放弃了这个愿望,是谁让他改变了想法呢?

  生:是小熊。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熊呢?课文哪几小节具体写到了小熊?快速读课文。  

  ……

  师:小熊虽然破旧,但它是那么的可爱逗人,它陪伴“我”渡过了童年时代。“我们”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呢?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来概括么?

  ——形影不离

  师:哪些句子写出我们之间形影不离的情景了呢?

  ……

  师:多么甜蜜的场景啊!让老师不由地想起小时侯躺在妈妈的怀里听着故事,慢慢入睡的情景。真羡慕小熊能有这样一位朋友!

  语文教学的亮点在“语文”里,学生的表现是课堂上的亮点,主导地位的老师也是一种亮点,两者相辅相成课堂将星光点点。

  教学反思:

  《童年的朋友》,这篇文章朴实无华,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文章读来让人回味无穷,寓意深刻。我在本次执教过程中感触颇深,收获不少。

  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学生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以往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让孩子去“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此外,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得不够,因此学生对于文中的重点句读得不够味。今后还需要不断地改进。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 篇8

  一、谈话式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在这段美好的时光里,少不了“朋友”的陪伴,你有哪些朋友呢?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你的朋友呢?(指三名同学说)

  过渡:是啊,这个“朋友”可能是你的玩伴,也可能是你养过的小猫、小狗或者陪伴你长大的布娃娃。著名作家—维·德拉贡斯基就有这么一个童年的朋友,你想知道他童年的朋友是谁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童年,找回他童年的朋友。(出示题目)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把握脉络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想想它和作者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情况总结:课文主要写了“我”想用童年的朋友—旧玩具“小熊”作为练习拳击的沙袋,但是在“我”准备练习前,回忆起以往与小熊朝夕相处给我带来的快乐,我改变了主意,再也不想当拳击家的故事。

  三、细读课文,品味感受

  你过去的理想是什么?现在的理想是什么?你呢?(指三名同学回答)

  过渡:童年的理想不是唯一的,是善变的,作者童年也是这样的,课文是怎样写作者的理想善变的?

  学生汇报:有时,我幻想当一名远航船长,到老远的新加坡去,为自己买一只逗人的小猴儿。有时,我觉得当个勇敢的旅行家也不坏,像阿连·蓬巴尔那样,光靠吃生鱼,横渡大洋。这个蓬巴尔旅行结束后,体重减了二十五公斤;我呢,体重才二十六公斤!要是我也像他那样去横渡大洋的话,天哪,旅行完了我的体重只剩下一公斤了!万一有一两天我捉不到鱼呢,那会瘦得更厉害呢!把这笔帐算完后,我便放弃了这个念头。

  想当一名远航船长只是为了买一只逗人的猴儿,放弃当旅行家的念头的理由却十分幽默,那你就带着幽默的语气再读一读。(指名读)

  过渡:作者的理想善变还表现在:

  学生汇报:第二天,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当一个拳击手了。因为我在电视里看了一场欧洲拳击冠军赛。拳击手们你来我往打得真来劲!接着电视又播放了他们的训练片段。训练时候他们用的是皮制的“梨”,那是个椭圆形的有分量的沙袋。拳击家们使出全身的力量来击打这个“梨”,为的是锻炼自己的攻击力。我看上了瘾,也想成为我们院里最有力气的人。

  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迫不及待,渴望)

  那你就读出作者迫不及待渴望的心情。

  过渡:课文除了直接告诉我们作者理想是善变的,还通过什么描写来烘托作者理想的善变?(如果学生找不出,可引导)

  “没有‘梨’,你就随便玩儿点儿别的吧。你反正什么也干不成。”通过父亲的谈话,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汇报:体会到了“我” 的理想善变,也感受到了父亲对我的不屑一顾,请你读出来)

  这是通过父亲的语言描写,从侧面烘托描写,我们在写作时,应该应用这种写作方法,会突出人物特点。

  过渡:是啊,童年就是这样色彩斑斓的,曾经的理想是那么的强烈,但真正把旧时的朋友当作练拳的“梨”时,却又放弃了,为什么?下面请同学们找出“我”放弃当拳击家的原因。

  (生汇报):小熊坐在我的面前,一身巧克力色。两只眼睛一大一小:小的是原有黄色,玻璃做的;大的白色,是妈妈后来用一个纽扣做的。小熊用它那不一样大的眼睛十分快活地瞧着我,两手朝上举着,似乎在开玩笑,说它不等我打就投降了……

  过渡:作者把小熊举手的动作想像成投降,对这样一个缴械不杀的可爱的朋友,我怎么能忍心锻练自己提臂力呢。

  (生汇报):我瞧了它一会儿,突然想起以前我跟它形影不离的情景来了。……,而我却想拿它练拳……

  过渡:是啊,美好的回忆后,我对小熊的态度截然不同了,是哪个词语让你体会到了和小熊的深厚感情。

  (生汇报):形影不离。

  你怎么理解?课文中哪些句子写了我和小熊形影不离?你能体会出作者此时的心情吗?

  (生汇报):对往事的甜蜜回忆,对自己的想法的自责。

  过渡:是啊,回忆往事,心情是甜蜜的,想想现在的想法,又是自责的,那你就把这种不平静的心理读出来吧。(指一名学生读)

  过渡:回想起过去形影不离的画面,作者犹豫了,流泪了,由原来的迫不及待的想当拳击家到现在再也不想当拳击家了,故事的结尾是不曾预料的,但也在情理之中,谁会把曾与自己形影不离的朋友当作“出气筒”呢,我们应该珍惜带给我们快乐的一切事物。

  四、情感体验

  1、朗读课文,这篇文章让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汇报):充满欢乐的童年生活;珍惜带给我们快乐的一切事物。

  2、童年的美好回忆是最珍贵的,经历了这次情感的转变,替作者想一想,小熊现在怎样?作者会怎么说呢?

  (学生畅所欲言)

  五、总结全文,迁移训练

  同学们,童年生活的回忆是美好的,让我们珍惜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一切事物吧,也许是一些人,也许是一些可爱的玩具,也许是一本精彩的故事书。

  同学们,你童年的朋友是谁?写一写发生在你们之间的故事吧,展开恰当的想象,把你们之间的感情体现出来。

  板书:      

  童年的朋友

  形影不离

  迫不及待想当拳击家        不再想当拳击家

  美好回忆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理解“童年的朋友”的含义,体会“我”与童年的朋友小熊之间真挚的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珍惜所有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事物。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童年的朋友”的含义

  2、体会“我”与童年的朋友小熊之间真挚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巧妙导入,诱发阅读期待

  童年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有居住了12年的小屋,有与祖父在一起的快乐的田园生活,相信也少不了“朋友”的陪伴。你有哪些童年的朋友呢?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你的朋友?

  是啊,这个“朋友”可能是你儿时的玩伴,也可能是你养过的小鸡、小猫、小狗,或者是一只小熊、一个布娃娃。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前苏联作家——维?德拉贡斯基,让我们听一听他的童年回忆。(板书:童年的朋友)

  【设计意图】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愿意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对玩具朋友的回忆。

  二、切入重点,明确学习目标

  进入“快乐读书屋”,打开书95页,首先找同学读一下题目上方的文字。谁来说说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应把握的重点是什么?(课件出示学生凝练后的学习重点)

  1、理解“童年的朋友”的含义

  2、体会“我”与童年的朋友之间真挚的情感。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主寻找并把握学文的重点,把握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展开自主学习。

  三、提出要求,自读整体把握

  明确了学习课文的重点,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1、出示读书要求:(1)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能读出感情;

  (2)边读边想:“童年的朋友”指的是谁?它和“我”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2、学生根据读书要求自读课文

  【设计意图】读书要求清楚明白,学生在读书要求的引导下开展的读书活动,使学生与文本对话从容充分。

  3、对照检查,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情况的检查:认读词语开火车领读 如:拳击家、形影不离、硬邦邦、沉默、克制等。

  (2)文中“我”童年的朋友是谁?它和“我”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指名回答:我童年的朋友是谁?板书:玩具小熊 (一只什么样的玩具小熊?)

  一身巧克力色。两只眼睛一大一小,小的是原来的——黄色,玻璃做的;大的白色——是用一个纽扣后补上的。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我和小熊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完成下面填空。

  (出示幻灯片):“我”一开始要当(拳击家),拿童年的朋友——小熊来(练拳),但是“我”后来想到(小熊曾经带给我的快乐),于是“我”改变主意,永远不想当(拳击家)了。

  板书:要当 不想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用填空形式降低了难度。

  四、巧设话题,体会交流感悟

  1、默读第18自然段,想一想“我”和小熊以前的关系怎样?(非常亲密)

  2、让学生说一说通过哪个词语最能感受到“我”和小熊之间的关系非常亲密。板书:形影不离

  3、理解“形影不离”的意思。

  4、再读这一自然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具体写了“我”和小熊的形影不离,用直线画出来。

  5、指名回答。(出示幻灯片):那时我走到哪里都带着它。吃饭时让它坐在旁边,用调羹喂它;睡觉时我也让它躺在旁边,对着它那硬邦邦的小耳朵,悄悄地给它讲故事。

  你能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吗?带着你的体会读读。想象还有什么时候?(指导学生读出“我”回忆美好往事的甜蜜。)

  读出“我”和小熊关系的亲密无间,读出曾经的难舍难分。

  引读:所以“那时候,我爱它,—————”(一心一意地爱它)

  因为那是“我往日最要好的朋友,童年的————”(真正朋友)

  教师总结:那时的我甚至为了它,把命献出来都舍得。带着这份感情再来齐读这两句话。的确,我和小熊就是这样一对形影不离的朋友。

  所以已被丢弃在筐底的、残缺不全的小熊依旧“用那一大一小的眼睛对我笑着”,而我却想拿它练拳击,我真的很————。我想对小熊说:“ ——————————。”(此时,你就是那个曾经与小熊为伴,与它形影不离的小熊的主人,你想对它说点什么,把你此时想说的话写在书上。)

  的确,这是小作者最真实的内心独白,他陷入了深深的疚愧之中。

  可为了不让妈妈从声音里猜出“我”的心事来,“我”选择了另一种方式掩饰了内心的自责,哪种方式?

  直击最后一段,抓动词“转过脸去,沉默了好长时间”“仰起头,想把眼泪憋回去”(动作描写)

  这种具体可感的心理描写,作者是怎样呈现给读者的呢?你能尝试着归纳一下作者展开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吗?

  1、通过动作,反映人物心理《童年的朋友》

  2、直接刻画,交待人物心理(刚才的读写结合训练)

  3、通过想象,表现人物心理《卖火柴的小女孩》

  4、通过环境,烘托人物心理《十里长街送总理》

  布置作业:请尝试着用其它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呈现文中“我”当时内心的自责。

  【设计意图】

  五、总结全文,迁移拓展阅读

  童年的朋友只是这只小熊吗?也许是更多的可爱至极的玩具,也许是那些最亲最近的人,也许是几本精彩绝伦的故事书。对,是所有曾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一切事物,同学们,童年生活的回忆是美好的,让我们好好珍惜吧!

  推荐阅读:高尔基 前苏联作家 代表作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其中《童年》中的同名作品《童年的朋友》。你知道他童年的朋友是谁吗?(他的外祖母)为什么把自己的长辈称为“童年的朋友”?不妨课余时间拿来读一读。

  六、板书设计:          

  童年的朋友

  形影不离     一心一意

  (玩具小熊) 真正朋友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在阅读中认识生字8个:“拳、玻、璃、纽、羹、邦、憋、稍”;积累“克制、一心一意”等8个词语。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形影不离”意思。

  2、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联想句的作用。

  3、默读课文,边读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按要求圈划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唤起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珍惜带给我们快乐的一切事物。

  教育重点:1、在阅读中认识生字8个:“拳、玻、璃、纽、羹、邦、憋、稍”;积累“克制、一心一意”等8个词语。理解“形影不离”意思。

  2、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联想句的作用。

  教育难点:默读课文,边读边联系课文理解词义,按要求圈划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

  教育时间:1课时。

  教育过程:

  一、揭示课题

  出示课题,齐读

  二、学习字词

  1、指名带读生字,指导书写:拳、羹、憋

  2、出示词语,齐读

  三、研读重点段落,体会人物情感

  (一)介绍“朋友”

  1、听课文录音:这位童年的朋友是谁?介绍这位“朋友”

  出示:

  小熊坐在我的面前,一身巧克力色。两只眼睛一大一小:大的是原来的,玻璃做的;小的是用一粒纽扣代替的。小熊用它那不一样大小的眼睛十分快活地瞧着我,两手朝上举着,似乎在开玩笑,说它不等我打就投降了。

  板书:小熊

  2、指导朗读

  3、齐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熊?(可爱,滑稽,讨人喜欢,陈旧)

  出示:小熊用它那不一样大小的眼睛十分快活地瞧着我,两手朝上举着,似乎在开玩笑,说它不等我打就投降了。

  (小熊并不是真的会说话,而是看到它双手上举的样子产生的联想,这样写把小熊写活了。也让我们读了以后感觉到小熊的可爱和滑稽。)

  (二)体会情感

  1、“我”和小熊的感情怎么样?用文中的词语说一说。

  板书:形影不离

  理解:形影不离:彼此关系密切,经常在一起。

  出示:那时我走到哪里都带着它

  2、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 “我”和小熊形影不离?

  出示:吃饭时让它坐在旁边,用调羹喂它;当我把什么东西抹到它嘴上时,它那张小脸儿就十分逗人,简直像活了似的;睡觉时我也让它躺在旁边,对着它那硬邦邦的小耳朵,悄悄地给它讲故事。那时候,我爱它,一心一意地爱它,为了它,把命献出去我都舍得。

  3、比较句子

  当我把什么东西抹到它嘴上时,它那张小脸儿就十分逗人。

  当我把什么东西抹到它嘴上时,它那张小脸儿就十分逗人,简直像活了似的。

  (小熊在“我”眼中仿佛有了生命,是活生生的了,是“我”不可分离的朋友。)

  4、引读第3自然段

  (三)了解始末

  1、过渡:我为何要拿小熊练拳,结果怎样呢?

  2、了解始末,同桌分别读第1、第4、5自然段。

  板书:我 拿小熊练拳,再也不拿小熊练拳

  四、总结全文

  1、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我”想拿小熊练拳,可是看到它,让“我”想起 “我”和小熊是形影不离的朋友,所以“我”再也不拿小熊练拳。

  我们还体会到了,这些句子加上作者的想象,使句子更生动、有趣、活泼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 篇11

  《童年的朋友》教学反思

  《童年的朋友》通过一个非常生活化的小节告诉孩子们,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值得珍惜保存,文中作者的朋友——小熊被小作者描写得十分详细、生动,可见作者与它的相处不是一天二天,甚至作者好久以前与小熊的点点滴地都那么清晰地刻在他脑海,所以当作者想对小熊挥拳相向时,不但下不了手,还流出热泪。

  一、在导入课时,我通过谈话“每个人长大后都有不同的生活,但有一段时光是我们共同拥有的,美好的,那就是童年,你能介绍一下自己的童年朋友吗?”开门见山的引出了本文课题,使学生能较快地融入课本。同时,也进行了说话训练,用“我的童年朋友是(   ),因为(    )。”的句式发言。

  二、整体入手,把握重点。

  《童年的朋友》全文围绕着“形影不离”这个关键词展开描写。上课伊始她就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表达作者和小熊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找出相应的段落,引导学生联系课题找出课文的重点段落。

  三、直奔重点,在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品词赏句,体会情感。

  课文重点段——第三段很适合用来落实读懂文章内容的训练。而在阅读教学中,则抓住形影不离这个词来展开,让学生说说什么叫形影不离?哪些地方看出我和小熊形影不离?通过圈画有关的词句,朗读句子,了解作者内心的不平静,既有回忆起美好往事的甜蜜,又有对自己的自责。在练习指导这个环节中,重点让学生体会联想句的作用,引导学生体会,加上作者的想象,小熊仿佛有了生命,更加突出了作者与它的深厚友谊。引导学生运用抓重点词的方法,自主读懂自己喜欢的句子,感受小作者与小熊之间的亲密关系,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作者的真情,以及对小熊的爱,提高了朗读的有效性。

  《童年的朋友》教学反思

  在执教《童年的朋友》时, 我逐步引导让孩子们自己思考,你曾经和你的玩具有什么形影不离的情景,学生的想象竟超出了老师想象的空间,"当我乘凉时,我把小熊抱在怀里,和我一起欣赏月亮里的嫦娥".当我踢足球时我也让他坐在旁边,他举着双手好似在为我鼓劲加油……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 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最后,我觉得应该给学生一个"感悟的课堂".把人家的情感如何变成自己的情感.我在教学课文的第三小节时,我就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体会文中的作者与玩具小熊之间的那种真挚的感情,朗读时孩子们充满着激情,饱含着对玩具小熊无比的喜爱之情……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时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如何把文中的语言加以积累,我设计了一个说话练习,把文本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当然,在教学中有很多不足之处,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得不够,因此学生对于文中的重点句读得不够味.我的时间还不是把握得最好,朗读的次数和深度都没有到位, 也是因为有了想面面俱到的心理.学习环节中最后一个环节,复习巩固来不及完成了.

  《童年的朋友》教学反思

  《童年的朋友》这篇课文朴实无华,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文章读来让人回味无穷,寓意深刻。通过一个非常生活化的小故事告诉孩子们,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值得珍惜保存,文中作者的朋友——小熊被小作者描写得十分详细、生动,可见作者与它的相处不是一天二天,甚至作者好久以前与小熊的点点滴地都那么清晰地刻在他脑海,所以当作者想对小熊挥拳相向时,不但下不了手,还流出热泪。我在教学过程中感触颇深,收获不少。

  在导入课时,我通过议论“每个人长大后都有不同的生活,但有一段时光是我们共同拥有的,美好的,那就是童年,你能介绍一下自己的童年朋友吗?”开门见山的引出了本文课题,使学生能较快地融入课本。同时,也进行了说话训练,用“我的童年朋友是(   ),

  因为( )。”的句式发言,复习因果关系的句式。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在教学中我一直以充满激情的状态进行教学,除了让文本中的情来感染学生,更易我的激情来渲染、熏陶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小熊的可爱之处了!我提出:“你们读读课文,觉得文中的小熊是一只怎样的玩具,你从哪里感受到的,你能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吗?”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在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我竟然要拿曾经给过我快乐的小熊来练拳时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我就创设了一个语境,学生真正领悟了作者的自责、内疚、惭愧,那种情很自然的溢于言表。通过圈画有关的词句,朗读句子,了解作者内心的不平静,既有回忆起美好往事的甜蜜,又有对自己的自责。在练习指导这个环节中,重点让学生体会联想句的作用,引导学生体会,加上作者的想象,小熊仿佛有了生命,更加突出了作者与它的深厚友谊。班中有一部分学生对词句的理解较上层次,他们能抓住重点地词来说或自己的感受,并声情并茂地朗读,带动了其他的学生,故而,对课文地朗读也有了情感上的推动。

  只有当老师也融入到课文中去,才能带着学生进入课文,体会深刻的寓意。最后环节,我让学生写写和自己玩具朋友的故事,我先给学生作一个示范:“课文学到这儿,乔老师也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朋友,我们……我真想对他说:朋友,你曾经……因为有了你,我的童年才那么精彩!” 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童年朋友,仿照课文第二、三小节进行说话训练,学生纷纷拿起笔写着自己的心理话,虽然语言简朴,可感情真挚,真正体会到了朋友的真谛。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心灵上得到了共鸣,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课后,我深深体会到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才会进入高潮。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3个,会写6个字,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形影不离”的意思。

  2、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联想句的作用。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感受文中“我”与伙伴小熊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

  体会联想句的作用。

  教学准备:

  学生回忆童年美好时光、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式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多彩的童年生活,在这段最美好的时光里,总是少不了“朋友”的陪伴。你有哪些童年的朋友呢?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你的朋友?

  是啊,这个“朋友”可能是你儿时的玩伴,也可能是你养过的小鸡、小猫、小狗,或者是一只小熊、一个布娃娃。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苏联作家——维•德拉贡斯基,让我们听一听他的童年回忆。(板书:童年的朋友)

  二、初读课文,把握脉络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

  我们中国的汉字有一类叫做形声字,它的字形中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读音,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意义。例如:这课生字中的“瘾”,就是这样的形声字,了解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记住它们的字音、字形和意思。

  你还发现哪些生字也是形声字,如何记住它们?

  2.学生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童年的朋友”指的是谁?它和作者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指的是“我”童年时的玩具小熊。课文讲“我”想用童年的朋友旧玩具熊作为练习拳击的沙袋。但是在“我”准备练习前,回忆起以往与“小熊”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于是“我”自责不该忘却“小熊”曾经带给自己的快乐,改变了主意,“再也不想当拳击家了”。)

  三、细读课文,品味感受

  (一)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当时有一个怎样的心愿?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1.学生带着问题读文,思考。

  2.汇报:(迫不及待地要当一个拳击手)

  3.朗读课文,要读出作者对当拳击手的渴望。

  过渡:这么强烈的愿望,在当那可爱的旧玩具小熊——“我”儿时的好伙伴充当了练拳的“梨”后,被放弃了。

  (二)精读课文重点段,想一想,是什么让“我”又改变了想法?在文中勾画出重点的词句,细细品味。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画重点词句。

  2.汇报交流:

  作者与“小熊”之间深厚的情谊。想想:课文中哪个词语写出了作者和小熊之间的关系?(形影不离)“形影不离”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我”和小熊形影不离?你能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吗?带着你的感受读读。(指导学生读出“我”内心的不平静,既有回忆美好往事的甜蜜,又有自责。)

  3.回想起这些温馨的画面,作者犹豫了。根据课文的内容想象一下,补充下面一段话。

  小熊用那一大一小的眼睛对我笑着,而我却想拿它练拳击,我真的很。我想对小熊说:“。”

  (三)学习最后一段。

  故事的结果,大家预料到了吗?(指名读文)说说你的感受。

《童年的朋友》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3个,会写6个字,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形影不离”的意思。

  2、 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联想句的作用。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感受文中“我”与伙伴小熊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体会联想句的作用。

  教学准备:学生回忆童年美好时光、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式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多彩的童年生活,在这段最美好的时光里,总是少不了“朋友”的陪伴。你有哪些童年的朋友呢?为什么你觉得他是你的朋友?

  是啊,这个“朋友”可能是你儿时的玩伴,也可能是你养过的小鸡、小猫、小狗,或者是一只小熊、一个布娃娃。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苏联作家——维•德拉贡斯基,让我们听一听他的童年回忆。(板书:童年的朋友)

  二、初读课文,把握脉络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

  我们中国的汉字有一类叫做形声字,它的字形中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读音,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意义。例如:这课生字中的“瘾”,就是这样的形声字,了解这些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记住它们的字音、字形和意思。

  你还发现哪些生字也是形声字,如何记住它们?

  2.学生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童年的朋友”指的是谁?它和作者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指的是“我”童年时的玩具小熊。课文讲“我”想用童年的朋友旧玩具熊作为练习拳击的沙袋。但是在“我”准备练习前,回忆起以往与“小熊”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于是“我”自责不该忘却“小熊”曾经带给自己的快乐,改变了主意,“再也不想当拳击家了”。)

  三、细读课文,品味感受

  (一)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当时有一个怎样的心愿?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1.学生带着问题读文,思考。

  2.汇报:(迫不及待地要当一个拳击手)

  3.朗读课文,要读出作者对当拳击手的渴望。

  过渡:这么强烈的愿望,在当那可爱的旧玩具小熊——“我”儿时的好伙伴充当了练拳的“梨”后,被放弃了。

  (二)精读课文重点段,想一想,是什么让“我”又改变了想法?在文中勾画出重点的词句,细细品味。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画重点词句。

  2.汇报交流:

  作者与“小熊”之间深厚的情谊。想想:课文中哪个词语写出了作者和小熊之间的关系?(形影不离)“形影不离”是什么意思?课文中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我 ”和小熊形影不离?你能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吗?带着你的感受读读。(指导学生读出“我”内心的不平静,既有回忆美好往事的甜蜜,又有自责。)

  3.回想起这些温馨的画面,作者犹豫了。根据课文的内容想象一下,补充下面一段话。

  小熊用那一大一小的眼睛对我笑着,而我却想拿它练拳击,我真的很。我想对小熊说:“。”

  (三)学习最后一段。

  故事的结果,大家预料到了吗?(指名读文)说说你的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回顾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珍惜所有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事物。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理解内容,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我”内心情感的变化。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内容

  1.指名朗读课文。

  2.说说这篇文章让你感受到什么?(可自由讲,稍作点拨)

  二、重温重点段的描写,进一步体会感情

  1.让我们再一次去感受作者与玩具“小熊”之间的亲密情谊,感受那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的后三个自然段)

  2.童年的美好回忆是最珍贵的,我想作者肯定还有很多话没有说,经历了这次情感的转变,替作者想一想,小熊现在怎样,他会怎么说呢?(请你试着仿照课文写法,合理想象)

  三、总结全文,迁移训练

  1.同学们,童年生活的回忆是美好的,让我们珍惜所有带给我们快乐感受的一切事物吧,也许是一些人,也许是那些可爱的玩具,也许是几本精彩的故事书…

  2.布置作业:

  说说自己童年的朋友是谁?写一个发生在自己和他(它)之间的一个故事。可以展开恰当的想象,把你们之间的感情体现出来。

  有时间可以当场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