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精选3篇)

时间:2023-03-17 08:39:55 | 来源:作文库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3篇《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 篇一

读完《穆斯林的葬礼》,心情特别的沉重,说实话最后的几章我也是和着眼泪读完的,那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一直在我脑海中回荡。“博雅”宅中悲凉的气氛一直袭击着我的心,这时候用任何语言都不能表达我此时的情感,凭我现在的文学功底和见解来谈这部巨著我怕玷污了她的美好。但是我又不得不说,因为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还在我的脑海中来回打旋,新月的离去也一直折磨着我的心,我也一直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感觉新月也一直在我身旁,是那样清晰,那样灵动。一曲没有结果的爱,一曲悲壮的爱,一曲触动我们心灵的爱,最后以新上人的归土而告终,当那块砖头盖上了最后一丝光明,我的心也跌入了黑暗,那个还在为自己的心上人默默守候的痴情人,从他的口中道出了多少关于爱的真谛,然而他就是带着所有这些来独自走着余生。我多么希望那时候他能够和新月一起,在那个狭小的空间中一起熟睡,但是它毕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日后他还要时常来到这里为自己的心上人演奏那首她最喜欢的《梁祝》。

这本书巧妙地将玉与月作为线索贯穿整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读来着实让人心动! 看到穆斯林我们想到最多的还是清真寺;关于回族,我知道的也很少,只知道回族人都很爱干净,不吃猪肉,男人们头上都戴一顶小白帽;仅此而已。《穆斯林的葬礼》的确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在这部长达五十余万字的长篇小说里,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

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展示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及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作品清新流畅,质朴无华;以细腻的笔触探测人的心灵,读后荡气回肠,留下深沉的思索,让我们看到了更多有关穆斯林的精神生活。

常常出现这种情况,每当人们在看完一部小说后,而置身于故事人物其中,情绪也久久受故事人物的影响,这也许就是作者在用自己的心,或自己的生命去写的缘故吧。他们并不是为了赚别人的眼泪,那也是他们自己的情不自禁。一个好的作家在写作时,并不急于下笔,而是经过想当长地一段“孕育”之后,他们面对文学,有着宗教般的虔诚,写作在他心中应该是神圣的,来不得虚伪,欺诈和装腔做势,也容不得肮脏和居心不良。因为一颗丑恶的心是写不出真善美的好文章的,也不会让人泪流满面的。难道你不是这样认为的吗?

长路漫漫,无限的思绪仍在飘荡,何处才是心灵的彼岸?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篇二

掩卷长叹,仍萦绕在心头的悲伤,挥之不去。

我听到一声深深的叹息,来自九天之上。来自九泉之下,来自天地之间,其实只来自于书中,几乎一口气读完《穆斯林的敬礼》的我,在掩上最后一页的时候,心中的复杂情感,说不清,道不明,只隐约感到一丝悲凉。记得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们看。在这本书中,我似乎明白了那么一点。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远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形态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深情回望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提示]www.huzhidao.com[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和整合中的心路历程,以及在特定的时代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整本书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灵,曲终掩卷荡气回肠。

读完这本书,我只能用“震撼”两个字形容自己的感触,也就难怪冰心称“这是一本奇书”,真是不读不知道,一读难释手,书中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以及他们的下一辈韩新月,楚雁潮的爱情悲剧、牵扯着我的情思、不忍、同情,到最后却只能悲叹。我钦佩韩新月与楚雁潮的敢爱敢恨,追求自由,我喜欢他们的坦荡与执著,欣赏他们的才华,感叹他们的不幸。这样的悲剧,到底是谁造成的呢?梁君璧?还是梁冰玉?还是说,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也许谁也无所谓对错,无所谓幸与不幸,毕竟时代是无法改变的。

记得刘白羽先生这样评价梁君璧:“也许因为我是北京人,我生长在曾经富极一时而终又凄凉零落的大家庭中,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使我懂得梁君璧,她表面上显露着压人的威势,其实内心隐藏着一腔悲痛。”也许时代不同,也许是我们看问题的深度不同,也许是他有一般这样的经历,而我只是一个听故事的人,所以我是探不到梁君璧的那一腔悲痛的,我觉得她对梁冰玉的爱极恨极,很是不应该地用在了无辜的韩新月身上,拆散了她与?b雁潮这对苦命的情人,也断送了她本就不长的生命。我无法理解梁君璧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韩新月感到着凉。

从书中,再折射到现在,又会有多少这样以悲剧收场的爱情呢?还有多少人这追求灵魂自由的呢?

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倾听,用心去审视,我眼中的《穆斯林的敬礼》,是一个家庭不幸的命运,一个时代悲剧的收场。

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篇三

这是我第一次读不同于汉族文化,有着如此厚重的民族色彩的一本书。

由玉而起,由玉而灭。小说有两条主线,一条是以韩子奇为主人公、以玉为线索,讲述人如何传承玉以及玉如何改变人的故事;另一条是以韩新月为主人公,讲述她短暂一生的起起落落。书的结构非常清晰,一章讲“玉”,一章讲“月”,这样不断交替,完整的讲述两代人的人生,直至葬礼。

书中非常感人的片段是《月落》,在寒冬中的某个夜晚,看到这一章节时身为一名成年人也不禁潸然泪下。每个人都不想新月死,我也不想,她是一颗朝阳,正是处于青春活力喷薄而发的时候,她刚离开那个被自己“妈妈”冷落了十八年的家庭,她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北大英文系,她冰雪聪明又善良纯真。她刚遇上那个她命中注定的灵魂伴侣。她与楚雁潮的相爱是不顾一切的,冲开了回汉两族不能联姻的世俗约定,冲破了道德礼教。楚雁潮是新月心中的涓涓而流的清泉,洗涤了她内心一直以来的烦恼,在那个文革前期的年代,师生恋是个不可言谈的禁忌话题,家长的反对,世俗的约束,社会的不认可都没有让他们退步。像童话般的故事在现实中却又几时有童话般的结局,命运之神没有眷顾他们。娇艳的鲜花还未绽放便戛然而止,心脏病带走了新月的生命,也带走了楚雁潮的灵魂。二十年后楚雁潮在新月墓边拉着他们曾经最爱的《梁祝》将天上地下的两颗心在缥缈的琴声中连在了一起。天上,新月朦胧……地上,琴声缥缈……

天星和陈淑彦是这个家的幸存者,也是这个家受害者,一个强行被打压了爱情却在发现真相后有苦不能言,一个殷殷期盼着枕边人能多些温柔却再也体会不到想象中的爱情。他们又做错了什么呢?是不是时间的车轮一直转,我们就可以减少这种不幸的概率,是不是我们擦亮自己的眼睛就能看清哪一份是真情实意?

整本书,梁亦清,韩子奇,梁壁玉,梁冰玉,新月,天星,姑妈,淑彦……还有楚雁潮。每个人,都各有各的特点,令人感动,令人理解,我完全感受到了人生在世,谁都不容易,每个人都在负重前行。之前只是知道这个大道理,但这一次,让我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感受。

引人深思的地方是韩子奇曲折的一生,原本是一个随着吐罗耶定巴巴一起追随朝圣,一心向着圣地麦加的虔诚的汉人,因为路上遇到了更让自己痴迷的玉,而停下朝圣的脚步,书写出另一种不一样的人生,成为一代玉王。觉得韩子奇和《月亮与六便士》中的克兰德有些相似,大概是我以为的神似。都是为了艺术放弃了一切啊。可是为什么对克兰德没有太多的谴责,对韩子奇却有点看不起呢?我不知道自己是看不起他和梁冰玉的爱情还是看不起他在梁冰玉走时候对玉的难舍难弃,大概是后者更多。

《穆斯林葬礼》就和这本书名一样,透视着民族的兴亡和个人一生的困苦,诉说着对生的渴望,又必须面对着死的无奈和绝望,生得自然,死是解脱。

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整理的3篇《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