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感悟

时间:2022-04-11 13:16:35 | 来源:作文库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何不写一篇观后感记录下呢?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感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感悟1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将于4日晚上演,在浪漫、唯美、富有诗意的冬奥会开幕式之后,冬残奥会将呈现一场怎样的开幕式?近日,冬残奥会开幕式导演沈晨在接受采访时进行了介绍。

据悉,本次开幕式的名称与核心内容为《生命的绽放》,通过质朴的情感、简约的编排,表达“自强不息、突破自我、残健融合”的理念,展现残疾人生命绽放的动人时刻。参演人员中有30%是残疾人、70%是健全人,将以残疾人表演者为主要角色。

与冬奥会开闭幕式一样,冬残奥会开闭幕式也将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虽然是同一个场地,而且同样运用了超大地面屏幕,但沈晨介绍说,冬残奥会开幕式与冬奥会还是有所不同。

在色彩方面,沈晨说:“冬奥会开幕式讲述了冰雪的故事,闭幕式是蔚蓝色浪漫和红色的激情碰撞,而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中,我们将用大家能够看到的所有颜色来融化和兼并。”

他表示,冬奥会开闭幕式更多传达的是一种中国式浪漫的人文特色,比如折柳送别等。而冬残奥会开幕式则从创意阶段开始,就明确要讲述残疾人自己的故事。

“为什么是这样的?因为我们想表达的是每一个残疾人内心最美丽、最精彩、最绚烂的绽放瞬间。每一个残疾人,都有自己内心的故事,每一个人都在改变着世界,也都在创造着世界。”他说。

与此同时,中国元素在冬残奥会开幕式中也必不可少。其中,象征团结、友谊、共融的“同心圆”概念将贯穿始终。沈晨介绍说,开幕式倒计时、国际残奥委会标志展示、文艺表演以及点火瞬间等等,都将有“同心圆”出现。“之所以是‘同心圆’,就是让大家不断聚焦、不断感受那份团结、友谊以及打破壁垒后的共融。”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感悟2

世界上人可以有多种分法:黑人、白人;中国人、美国人;还有健全人、残疾人。

毫无疑问,残疾人是最弱势的却又是为数不少的一个群体。目前世界上有残疾人6.5亿,仅在中国就有3000万残疾人,其中包括778万肢体残疾人。这样看来,残疾人布满了大陆的`每一个角落,而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肢残人(肢体残疾人),就是我们所说的盲人、聋哑人,以及手、脚处于基本功能丧失或完全瘫痪的人。这些人,在自理、阅读、行走等方面多多少少会有些困难,而这时,作为健全人的我们,就可以在闲暇无事时,帮身边的肢残人做扫地、洗地、洗碗等家务,或读书上的故事给他们听,或跟他们聊天,甚至还可以在公路上扶一个盲人或一个残疾人过马路,这些都是些举手之劳,做起来不会很难吧?我想应该不会。

残奥会全称“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残疾人运动员的比赛乐园。2008年残奥会有:射箭、田径、硬地滚球、自行车、马术、五人制足球、七人制足球、盲人门球、盲人柔道、举重、赛艇、帆船、射击、游泳、乒乓球、坐式排球、轮椅篮球、轮椅击剑、轮椅橄榄球、轮椅网球等20个大型项目,共设471枚金牌。我国著名残疾人运动员刘美丽、吴彦俭、谢兆星等人也将在残奥会上一显身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我希望,在残奥会上,世界各国残疾人运动员都能够再创佳绩,一展风采!

我更希望,在这个社会日趋文明、科技日益发达的年代里,残疾人越来越少,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希望没有人被残疾的痛苦所折磨!

我祝福所有的残疾人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希望你们能身残志不残,过好生命的每一天!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感悟3

巍巍山河,悠悠历史,所见,处处物华天宝;所闻,个个人杰地灵,这就是——宣化,我们美丽的家乡。

千百年的岁月峥嵘,多少次的风雨洗礼,这片土地仍是那样的满目葱茏,仍是那样的遍地金黄。春天鸟语花香,夏日天蓝水净,秋去硕果累累,冬至瑞雪皑皑。人啊,尽享美好社会带来的生活富足,古城啊,在创城路上又掀新的篇章。

2022年的冬奥会是张垣大地宏图大展的时刻,也是古城宣化创新发展的契机,生活需要感恩的心去创造,城市需要热情的人去呵护,于是,一群有理想,有追求,有爱心,有激情的社会义工如旭日朝阳蓬勃向上,挺身而出。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为家乡献出一份爱心,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古城描绘春秋华彩,放眼未来冬奥,建设生态城市,打造环保品牌,提高社会文明,一切一切啊,爱我绿色家园,助推冬奥辉煌。

我们用汗水浇灌每一棵树苗,我们用兄妹之情拉起一双双残疾的手;我们以行动照顾每一位老人,我们以爱国之情唱起一只只红色的歌。这个社会摈弃庸庸碌碌,这个社会彰显轰轰烈烈,幸福之桥爱心建造,生命之路真情激荡。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我们都有一个家乡,名字叫宣化。我们将祖国的复兴为己任,我们把故乡的美好当自责。奉献爱心,共享和谐,滋养我们生命的地方,处处景色宜人,四野绿茵芬芳。

啊!冬奥环保志愿者,啊!一群甘于奉献的人。歌声飞扬,唱出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舞步翩翩,秀出大好河山的日月星光。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感悟4

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是这样,非不能为也,盖因不去为也。比如,失去双臂以后还能夺得游泳金牌;没有一条腿,仍然能够参加正常人的奥运会并且获得不错的名次;双目失明,同样能在绿茵场上驰骋;连生活自理都十分困难,却是运动场上的骄子。他们没有菲尔普斯那样辉煌,也没有博尔特那样闻名于世,但当他们出现在北京残奥会的赛场上时,所有人都不禁为之动容。也许,我们还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但他们的身影已经深深镌刻在我们心里。通过他们,我们突然对人生以及世界有了新的认识:只要你想做,你努力去做,就没有不能做到的事情。

残奥会就是这样在赛场之外让我们收获很多。扪心自问,比起他们,我们拥有健全的身躯,但或许少了永不放弃的努力。

就像一句著名的广告词说的那样,世间“一切皆有可能”,其关键就是你敢不敢想,敢不敢做,能不能付出超出常人的汗水和决心。

无论是在电视屏幕上还是在报纸上,残奥会就是这样走进我们的视野,给了所有人一个全新的感受。这些天,身边的人无论熟悉的还是陌生的,谈起残疾人运动员,谈起残奥会,每个人都露出肃然起敬的神情,许多人都若有所思地对过往的生活进行一番心灵的拷问。

这就是残奥会与奥运会的不同之处,这就是为什么两个奥运会同样精彩的道理。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观后感感悟5

北京残奥会是残疾人运动员享受体育的节日。从这几天的比赛情况来看,残疾人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高了,参与范围拓宽了,残疾人体育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

赛场上,选手们争金夺银,精彩异常;赛场外,运动员们的故事让无数残疾人朋友深受鼓舞。北京残奥会不仅仅是残疾人运动员为国争光的舞台,更是扩大残疾人体育影响的绝好时机。

女子200米T36级别比赛中,德国姑娘尼科莱齐克夺得了一枚银牌。年仅19岁的她跑出了个人本赛季的最好成绩。她在接受采访时特别提到:“体育有助于我身体的康复,提升了我对未来的自信心。”

男子铁饼F35/36级别比赛结束后,铜牌获得者雷金纳德·贝内德讲述了他对体育的感情:“很小的时候,当医生告诉我,我的腿将慢慢萎缩并无法站立时,我很绝望。是体育救了我的腿,救了我的命。”类似的感受还能听到许多许多。

在生活中,时常可以听到有人在受伤后通过锻炼帮助恢复的事例,其实对于残疾人来说也是如此。尼科莱齐克和贝内德都是先天性残疾,他们说:“家人和朋友总是鼓励我们接触体育,他们把我们‘赶’出家门。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动作协调多了,心情也愉快多了。”

有专家研究表明,体育有利于残疾人增强适应力,防止或降低抑郁,增加自信心,减少隐居式生活,获得乐趣等。在对一些残疾人运动员的调查中发现,有90%左右的残疾人运动员认为体育活动和锻炼使身体能力知觉有比较大的提高;93.1%的人认为体育活动使他们的心理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变化;93.4%的人认为活动后与活动前相比,自信心有所提高。

我们相信,通过北京残奥会,体育运动将会在残疾人中间进一步得到普及,今后将会有更多的残疾人参与运动,残奥会比赛将会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