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传个人阅读读后感

时间:2022-04-11 13:16:23 | 来源:作文库

读书不但可以滋润读者的心灵,充实读者的精神世界,还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读者面对生活的状态,多读一些好的书籍吧,下面是小编整合的居里夫人传个人阅读读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居里夫人传个人阅读读后感1

她曾是一个穷苦的波兰女孩儿,她也是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这本书是妈妈在爱心义卖中买来的,讲述的是波兰科学家玛丽·居里的故事。居里夫人出生在波兰的一个教师家庭,她的爸爸妈妈都是老师。居里夫人的童年是苦难的,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的母亲和大姐就双双去世,小居里夫人既没有大姐的呵护,也没有母亲的照料,是多么痛苦啊!那时的波兰正被俄国压制,在学校,不准说波兰语,老师们只能讲伪造的波兰历史。小居里夫人可讨厌俄国人了,她每天上学前都要去俄国人立的石碑前吐两口口水才肯去学校。

居里夫人18岁时读完了高中,本应该去深造,但是因为没有足够的钱,她只能先去做家庭教师。几年后,居里夫人离开了波兰,来到法国深造,并认识了她的丈夫——居里。居里夫人在完成了学业之后,和她的丈夫一起从事科学研究,他们的实验室原是一所学校废弃的仓库!因为没有窗户,实验只能放在院子里进行。经过他们多年的努力,终于提炼出了纯镭盐。居里夫人被称为“镭之母”,并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居里夫人对科学的执着追求使我们敬佩,我们要向她学习,热爱科学,崇尚科学,追求卓越,做事情一干干到底,不能为一点小事而轻易放弃。居里夫人一生都热爱科学,直到去世的前一天还在做着实验。我们虽然不需要像居里夫人那样有成就,但是,我们应该记住居里夫人,学习她的精神。

居里夫人永远是我们的榜样。

居里夫人传个人阅读读后感2

今天,我读完了《居里夫人自传》这本书,这本书写了科学家居里夫人与皮埃尔居里的传奇故事。讲述了他们发现钋和镭两种放射性元素的坚强历程。

居里夫人年少时,因受俄国控制,从而让作者过的郁郁寡欢,也使爱国主义的情愫在不知不觉之中日益增强。在波兰的学习与法国的学习相差甚远,为了与同学的进度一致,她拼命刻苦地学习,她姐夫把她在大学刻苦学习的这段时间誉为“我小姨子一生中英勇顽强的时期”。居里夫人继续钻研,在她去巴黎大学做实验时,结识了她最合适的生活伴侣—皮埃尔·居里,他们爱情的结晶—女儿艾莱娜出生了。在日后的生活中,他们形影不离,一起探讨科学中的秘密。

在他们不断地努力中,他们发现了镭。紧接着又提炼出了纯金属镭元素本身。让他们在地位上也发生了变化。自己成为了塞费尔的女子师范学校的教授。一九零四年,居里夫人的第二个女儿艾·德尼斯出世了,让大家陷入了一片喜悦。一九零六年,自己最爱的人—皮埃尔逝世了。让自己丧失了面对未来的勇气与精力,但很快又恢复起来,去完成皮埃尔未完成的心愿。自己在战场上用X光设备救活了无数条生命,获得了卫生部的嘉奖。也写了《放射学与战争》,让更多人知道了X光对医疗实践的重要价值。一九二四年,作者与两个女儿举行了一次美国之旅,感受到了美国人民的友好,也捐赠居里夫人的一克镭做实验,让她深感欣慰。不幸的是,居里夫人于一九三四年七月四日病逝。

这就是《居里夫人自传》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居里夫人的伟大。

居里夫人传个人阅读读后感3

今天,我读完了《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原名是玛丽。斯卡洛多斯卡,她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刻地是以下几方面。

玛丽的的记忆力非常好。她很小的时候就跟着七岁的三姐布罗尼学认字母、学认字、学读书,结果暑假结束的时候,布罗尼读的结结巴巴,玛丽却读的非常流利,使家人目瞪口呆。

玛丽很爱读书。五岁的时候,她就把身边的故事、诗歌、童话、寓言都读完了。没有其他可读的,只好去翻爸爸的教科书。

玛丽读书很认真并且非常珍惜时间。有一次,当玛丽一动不动的在那看书,调皮的大孩子踮起脚尖,轻轻地堆起一个“三角塔”来,搭完后,这些孩子悄然等候看那精彩的结局。可是,玛丽读书太认真了,1小时过去了,2小时过去了,玛丽还是一动不动。终于,她读完一章,一抬头,突然间,像山崩一样,椅子全塌了下来。大孩子们兴奋地大笑,玛丽不想太浪费时间,忍住怒火,扶着被一把椅子撞痛的左肩,捡起落在地上的书,只是轻轻地、毫无表情地说了句“真无聊”。

玛丽乐观的克服一切困难读书。她不分白天和晚上的温习功课,整理笔记。为了安心学习并节省开支,她找了离学校近的小阁楼独住,寒冷的冬天没有炉火,就把夏天的衣服都拿出来盖上,平时只用面包和冰冷的凉水充饥,即使晕倒依然乐观的安慰姐姐。终于玛丽不仅获得了物理学博士而且获得了数学博士。

结婚后依然专心于研究。毕业后玛丽与皮埃尔。居里结婚了。他们经过整整四年的辛勤劳动,在成千上万次实验,从八吨沥青状铀矿的残渣碎屑中提炼出世界上第一克镭,还发现了另一种新元素“钋”。

读了《居里夫人》,使我感到从小点滴好习惯的积累是那么的重要。

居里夫人传个人阅读读后感4

玛丽亚是一个爱读书的女孩,她读书的时候总是忘了自我,所以她的家人总是拿她开玩笑。有一次,玛丽亚正在专心致志地看书,她的家人就敲打着易拉罐等东西,造出了刺耳的噪音,但玛丽亚直到看完一本书后才听到了这刺耳的噪音。

玛丽亚不但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也很热爱自己的祖国——波兰,她一心想为自己的国家作出贡献。在中学毕业后,玛丽亚为了供自己的哥哥姐姐上学,离开自己的故乡华沙,去乡下当家庭教师去了,在当家庭教师的这一段时间里,玛丽亚常常想念着波兰,她在乡下建立了一个“破衣学校”,专门教乡下的波兰小孩认字。

后来,玛丽亚的姐姐上巴黎大学邀请玛丽亚跟他们住在一起。但玛丽亚自己住在巴黎的小阁楼里,在那个小阁楼里她获得了索邦大学排名第一的物理学学士学位、排名第二的数学学士学位,写了各种钢铁磁性科研论文。在娄蒙理化学校里,她结识了皮埃尔?居里并跟他结婚了。婚后,玛丽亚发现除了铀元素和钍还有一种更强大的放射性元素,她整天呆在实验室里,在一口铁炉旁搅拌着二十多千克的沥青铀矿的废渣。三年九个月过去了,镭终于出现了,它在黑夜中跳舞——它能发光!镭的好处多多,有很多人向玛丽亚购买它,但玛丽亚并不欢迎这些来客,她还是像往常一样待在实验室里研究镭。1903年12月10日,玛丽亚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她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1911年,玛丽亚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一个工作严谨、对科学执着追求的人。从小的认真、坚毅、勤奋把一个小女孩打造成了一个科学巨匠。她没有追求时尚、也从没有想过怎样变富,做实验、看书都是家常事,她这种精神很可贵。

居里夫人传个人阅读读后感5

这几天,我读完了《居里夫人自传》,这位伟大的法国女科学家带给我一种震撼的效果。玛丽·居里(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巴黎大学理学博士。她和丈夫先后发现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她著有《放射性通论》《放射性物质研究》等,推动了原子核科学的发展。因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工作,她和居里、贝克勒尔共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她又获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这段简简单单的作者介绍,多么朴实,多么质朴,但其实在这些背后,蕴藏着居里夫人毕生的的努力与追求。

我认为她与普通的的科学家不同,在他她的心中,不仅如同其他科学家一样视科学研究工作为上帝,为毕生追求的方向,我认为,她的心中更壮着整个国际,装着整个民族,装着人类,还装着许许多多高尚的品格与灵魂,她将科学与道德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我认为可以用几个词来形容她——勤奋,自强,忘我,无私,爱国,善良。她勤奋,从小到大,她总是那么热爱自己所追求的一切,从学习,到生活,在她的求学路上,再苦再累的环境也打不倒她,摧毁不了她,她远离家乡,只能住在一所简陋的小阁楼里,白天,她在学校里奋不顾身的学习,在图书馆里孜孜不倦地查找,到了晚上,他就在自己的小阁楼里借着灯光读书。等到她提炼镭的时候,没有一件像样的实验室,只好与丈夫在木棚里没日没夜的工作。她爱国,当儿时时,祖国被普鲁士强盗占领时,就连在学校里也不允许用国语波兰语讲话,而她在受家庭的影响下,早早就会与爸爸一起讲诗歌,早早就已经有了一颗爱国心,到了后来甚至秘密加入了爱国组织。她无私善良,当费尽千辛万苦,终于提炼出纯镭,而他为了更多人的利益,放弃了专利,并将提炼镭的方法公诸于世,甚至需要接受美国妇女界为她捐赠的一克纯镭,在战场上,也是她,拿着x光机奔走,挽救人们的性命!

这就是玛丽·居里,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她不仅伟大在卓越的科学成就,更伟大在她的那颗高尚的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