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首诗送给老师——《师恩难忘》教学后记
写一首诗送给老师——《师恩难忘》教学后记(精选16篇)
写一首诗送给老师——《师恩难忘》教学后记 篇1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245
《师恩难忘》是苏教版第九册的课文。这是一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的记叙文。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时田老师的回忆,书法了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感悟“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这句话,我设计以下三个环节:
一、 想一想
想一想,40年过去了,可作者仍深深怀念田老师,这是为什么?
通过小组热烈的讨论,同学们知道了是因为田老师善于用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在学生幼小的心田里撒播了知识的种子,从而是作者终生难忘!
二、 说一说
回忆一下,选择教过你的老师的一件事具体地说一说。
几分钟静静地过去了,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同学声情并茂地说了起来,在每位学生说完时,我都会追问一句“为什么这件事你到现在还记得?”他们说有的是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使自己至今念念不忘,有的是老师对自己虽然很严格,但却收益匪浅……
三、 写一写
教师节快到了,为了感谢老师,请同学写一首小诗作为礼物送给自己喜欢的老师。
教师巡视指导。
以下是一位学生的佳作:
教师节里颂园丁
北厍中心小学 五(1)班 李莹莹
老师是培育我们的园丁
他们把自己的知识一一都传授给我们
他们没有一句怨言
默默无闻地为祖国培养了一代又一带的栋梁。
我们像一棵棵小树
春风里,老师把自己的心血化成了点点雨露
浇灌着一棵棵稚嫩的幼苗,使他们茁壮成长……
啊,老师!辛勤的园丁!
多少个早晨,太阳还没升起
您已到校园值日,准备新的一天的教学工作!
多少个晚上,月儿当空,但您还在灯下批改我们的作业!
太阳记录着您的辛勤
月亮谱写着您的功劳!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在您的辛勤培育下,小树终将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
有的用老师传授的知识,建设着我们的祖国
有的当上了光荣的卫士,保卫着祖国的边疆;
有的便成了新的老师,继续培育着下一代……
在这里我要衷心地感谢老师,并祝所有的教师们节日快乐!
(第一范文 www.diyifanwen.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师恩)
此文转载
写一首诗送给老师——《师恩难忘》教学后记 篇2
一、教学目标 : 1、认知目标:认识并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连贯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2、能力目标:能复述课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二、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感悟作者对教师的难忘之情。 一、导入 课题: 1、导入 :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教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为什么使你难忘? 2、揭题:下面,我们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3、播放课文录音。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自由读,指名读,再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理清文章条理。 1、自由读读。试给课文分段。 2、交流分段情况。概括段意。 四、略读第一段。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五、布置作业 : A:抄写词语。 B:收集有关爱师尊师的名人故事与名人名言。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紧扣题意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一、回顾复习。 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二、深入学习,再现情景。 1、速读课文第二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 2、同桌讨论,指名汇报。 3、你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再指名朗读。 4、小组研读:开学第一天,田老师上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5、反复阅读第五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并交流一下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三、默读课文第三段。 1、读一读,想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指导朗读:说说怎样读才能表达作者对教师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3、自由读,再指名读。 4、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四、总结全文。 1、跟着录音轻读课文。 2、纵观全文,说说田教师是一位怎样的教师?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两句话说出来? 五、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的一件事写下来。 六、布置作业 : A:准备名人故事交流与尊师名言交流活动。 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送给你的教师表达自己的祝福。 B:预习下文。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连贯、通顺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3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导入: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指名作答。 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板书课文标题,播放课文录音。 二、初读全文 1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略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四、细读课文第二部分 1速读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 同桌讨论,指名汇报。 2你不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 ①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 ②指名朗读。 3小组研究: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五、美读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①同桌讨论; ②自由练读; ③指读,相机引导。 3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六、总结全文 1再读全文:跟着课文录音轻声读课文。 2纵观全文,说一说:田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二句话说出来。 你还想对作家刘绍棠说一二句话吗? 七、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娓、姥、炊、歇、叨、诲”。 2指读。 3观察字形,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 4描红临写。 5评价: ①学生互评 看看临写的字和范字像不像,像的就用红笔把它圈起来,不像的字请你告诉他(她)哪儿不像,指导他(她)再写一遍。 ②师总结,表扬红圈较多的同学。 八、布置作业 1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2实践活动: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教材解读:《师恩难忘》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叙事性散文。文章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了40年前的一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的乡村老师形象。通读全文,朴素的文字背后,是作者对师恩的回味和感激,是作者对老师的敬重和怀念。教学时,宜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有效地组织学生读书、悟情,并在读、悟的基础上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教学流程: 一、循情——读词悟句 1、读词。(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一组词语) 娓娓动听 身临其境 引人入胜 深深感谢 春雨点点 恭恭敬敬 2、读句。(如果把这些词语放在句子中读,同学们会读得更好) (1)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____________地讲起来。我听得入了迷,恍如_____________。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_____________的故事。 (2)我仍然象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3、设疑。 40年前的小学生是这样恭恭敬敬地向老师行礼的,而40年后的刘绍棠已经年近半百,为什么还要像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田老师行礼呢? [设计随想:这是一篇语言平实却又情感真挚的文章,怎样让学生在平实的语言文字中体味到作者那浓浓的情谊?这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更是教学中应该突破的难点。带着这样一种思考,我反复揣摩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心情感。师恩难忘,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恩情?当我读到“我仍然象 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这一句时,我突然意识到,这不就是作者难忘师恩的最好行动吗?这不就是作者积蓄心中已久的精神吗?这样想着,由词到句的设计便应运而生了。更何况,读好这些词语,既是对学习课文前的初始复习,又是理解文章内容的很好铺垫。] 二、探文——读文悟理 1、自读,三到五自然段。 2、交流,文中什么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 提示: (1)田老师的故事(一个小孩子————————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2)这首有趣的小诗(一去二三里——————————八九十枝花) (3)田老师教课的方法(田老师给一年级上课了—————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3、再读,读好印象深刻的地方。 4、品悟。(现在,谁来说说田老师是一个怎么样的老师?) 提示: (1)他口才、文笔都很好 (2)他教书很有方法 (3)他的课引人入胜,而且故事里还蕴涵着做人的道理 5、回读。 “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设计随想:抓住了文章的情感基调,还必须借助学生对文章中语言文字的理解来达到“读文悟理”的目的。这里的设计,就是要让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感受并理解这一堂让我在不满6岁时就受到启蒙的语文教学。无论田老师教学的内容,无论田老师教学的方法,都应该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有所感悟和思考。事实证明,也只有让学生读进去了,他们才会加深对文章的体验和理解,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三、入景——读图悟景 1、读图。(出示课文插图) 这就是田老师的语文课,我们一起和作者走进这引人入胜的课堂。 2、交流。 抓住:身临其境、发呆、捅、才、惊醒等词语 3、齐读第五小节。 (这就是田老师的课堂!一起来读读文章的第五小节) 4、介绍作者(也正是这样的痴迷劲,使我爱上了语文,使我走上了文学之路——) 刘绍棠,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3岁开始就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被誉为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长篇小说《京门脸子》获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敬柳亭说书》获首届中国大众文学奖。《蒲柳人家》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多部中、短篇小说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国、孟加拉、阿尔巴尼亚文出版。 [设计随想:文章读懂了,道理弄清了,但孩子并不一定能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样的课堂离我们的孩子是遥远的,而且学生们对这位名声显赫的大作家,并没有多少深刻的了解。于是,我在学生读文明理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读图,安排学生自读有关作者刘绍棠的事迹。并期望孩子们也能在读图的过程中走进田老师,也能在读“人”的过程中走进作者刘绍棠。我觉得,这样的设计应该是一幅和谐的情景图。] 四、入境——读恩悟情 1、引读。 (田老师那些引人入胜的故事,一直伴随着我。这些故事就像是阳光,就像是雨露——滋润着我,感染着我!至今,我还深深怀念着田老师那富有诗意的课堂——) 出示: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那个时候,我还不满6岁,可是田老师却引我走进了知识的海洋,教会我许多做人的道理,所以很多年过去了——) 出示: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2、回读。(正因为这样,四十年后的作者当再见到田老师时,他还要——) 出示:我仍然象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3、交流。(现在谁说说,40年后,作者为什么还要像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田老师行礼呢?) 4、小结板书。 这就是田老师给我的教诲之恩,它使我终身难忘,正如文章中所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板书) 5、拓展延伸。 (栽培一棵树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培养一个人需要更多的心血,而这心血就含在平平凡凡、点点滴滴的小事中,作者刘绍棠就选取了四十年前的一堂课以此来表达对田老师的敬重和怀念。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许多多的平平凡凡、点点滴滴,请你也选取一件平凡的小事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吧。) [设计随想:和谐情景的再现,使得文章中丰富的情感在学生的心中慢慢积淀。当情感达到一定程度时,学生就需要有释放这些情感的空间。所以,第一范文上,尤其是情感真挚的文章,就更应该有学生倾吐内心情感的舞台。为此,我设计了引读,回读这两个环节,意在通过学生的体验和理解内化人物的情感。不仅如此,我还结合这篇文章的写法,让学生提笔写下些关于师恩的文字。相信,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可以习得更多。] 《师恩难忘》那是因为师对学生有恩。所以教学这一课,我们应该引领学生把恩字找到,即找到文中的恩有哪些,我个人认为只有找到了恩的内涵,孩子才能从中读到这篇文章最重要的东西。 在写恩上,其实文章是通过好多种形式写的: 一是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学生稍微想一想,就能够知道这其中的难度,就能够明白一所学校就一位老师是什么样子。读着想着,孩子们是能够明白的。这就是第二三自然段所介绍的。 二是自己不能忘记的事。不能忘记的事,往往有两个方面,一种是极善的,一种极恶的。田老师给予学生是善的,所以作者利用了许多文字写了这首诗,老师是怎么样通过故事来引导孩子的学的。田老师讲得真好,感动的作家永远没有忘记。 三是第七自然段中的这样两句“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我个人认为这就是这篇文章的关键句,这两句话的信息量非常大,反复读之,结合上文的信息来理解,就可以抓住整篇文章写了什么。当然恩字也就在其中了。 四是第八自然段写的是报恩。关键句“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课文其实就是从这四个方面来写的。整篇文章,我想学生一读就明白那首小诗,就知道其恩。而第八自然段的内容,其实对于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语言理解起来不难,因为这段话有着特殊的意义,那就是能引领一部分学生去阅读刘绍棠的书,看看他的文学作品,从中找到这位老师给他种下了什么。所以,我认为这一段给予学生一个阅读起点,阅读整本书的起点。假如在教学中,我们没有引领学生认识到这一点,此课很容易教成终点型课。 这一课还有什么新的教法?过去我教过这一课,今年我不教五年级,我在想,如果让我来教,我不可能走着以前的路,我要开辟一条新路来走。这条新路是什么呢? 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先生在说苏教版的读读背背时说过,不要求学生多么深刻地理解其意义,关键是让他们把这些东西记下来,这是一个布云的过程。布的云越多才能下起雨,如果不去布云,肯定就不会下雨。但到底什么时候下,那说不定。暑假间,在与张老师面对面谈这个问题时,我说好多孩子积累的东西是很多,但就是不下雨,把老师搞得挺急的,急到什么样的程度,一些老师认为这个孩子太笨了,简直没有办法教。谈到这里,我们认为在云彩很多,但就是下不来雨时,人、动物、庄稼都要旱死的时候,应该利用高科技来点人工降雨。我想刘绍棠的这篇文章恰恰有着人工降雨的味。是想,文中的这首小诗,是孩子在第一年的识字中所学,已经四年多了,重新拿过来再读,并且是在故事中读,好简单呀!孩子四年了,学的东西非常多,我们为什么不想法把过去的东西拿来用一用呢?这是五年级的第一课文,我想如果老师们能够重视这一点,从这个学期起,让孩子拿起旧有的文章,写起来,这个雨一定会越下越美,会形成江河并流入大海。 今年真的没有机会教这一课,我真的想用这种方式尝试着,因为这样的尝试,让100%的学生喜欢习作,那是肯定的。 在写恩上,其实文章是通过好多种形式写的。 一是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学生稍微想一想,就能够知道这其中的难度,就能够明白一所学校就一位老师是什么样子。读着想着,孩子们是能够明白的。这就是第二三自然段所介绍的。 二是自己不能忘记的事。不能忘记的事,往往有两个方面,一种是极善的,一种极恶的。田老师给予学生是善的,所以作者利用了许多文字写了这首诗,老师是怎么样通过故事来引导孩子的学的。田老师讲得真好,感动的作家永远没有忘记。 三是第七自然段中的这样两句“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我个人认为这就是这篇文章的关键句,这两句话的信息量非常大,反复读之,结合上文的信息来理解,就可以抓住整篇文章写了什么。当然恩字也就在其中了。 四是第八自然段写的是报恩。关键句“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课文其实就是从这四个方面来写的。整篇文章,我想学生一读就明白那首小诗,就知道其恩。而第八自然段的内容,其实对于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语言理解起来不难,因为这段话有着特殊的意义,那就是能引领一部分学生去阅读刘绍棠的书,看看他的文学作品,从中找到这位老师给他种下了什么。所以,我认为这一段给予学生一个阅读起点,阅读整本书的起点。假如在教学中,我们没有引领学生认识到这一点,此课很容易教成终点型课。 这一课还有什么新的教法?过去我教过这一课,我在想,我不可能走着以前的路,我要开辟一条新路来走。这条新路是什么呢? 教材主编张庆先生在说读读背背时说过,不要求学生多么深刻地理解其意义,关键是让他们把这些东西记下来,这是一个布云的过程。布的云越多才能下起雨,如果不去布云,肯定就不会下雨。但到底什么时候下,那说不定。暑假间,在与张老师面对面谈这个问题时,我说好多孩子积累的东西是很多,但就是不下雨,把老师搞得挺急的,急到什么样的程度,一些老师认为这个孩子太笨了,简直没有办法教。谈到这里,我们认为在云彩很多,但就是下不来雨时,人、动物、庄稼都要旱死的时候,应该利用高科技来点人工降雨。我想刘绍棠的这篇文章恰恰有着人工降雨的味。是想,文中的这首小诗,是孩子在第一年的识字中所学,已经四年多了,重新拿过来再读,并且是在故事中读,好简单呀!我想如果老师们能够重视这一点,从这个学期起,让孩子拿起旧有的文章,写起来,这个雨一定会越下越美,会形成江河并流入大海。 学习例文 领悟写法——《师恩难忘》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195 学习例文 领悟写法——《师恩难忘》 师:在学习了著名作家刘绍棠写的《师恩难忘》这篇课文后,有位同学得到启发,也写了一篇作文---《我的班主任》,在作文中,他写了一件事,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然后说一说,小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想法? (老师出示例文,学生自读) 生:在作文中,小作者写了冯老师帮助我纠正写字姿势的事。我在读了以后,觉得那个老师真是一位关心同学的老师。 师:你说的很好。小作者写的这件事太平常了,但很感人。请你再仔子细细地读一读例文,画出描写冯老师关心同学的语句,读一读。 生:(继续读例文) 生:忽然,一只温暖的手扶着我的前额,慢慢地向上抬起。 生:冯老师轻轻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朝前走去。 师:这两句是从什么方面写冯老师的? 生:这两句是从动作方面来写冯老师的。 生:她的一双眼睛望着我,好象在说:三个一怎么又忘了? 师:这句话又是从什么方面来写的? 生:神态方面写的。 师:冯老师给你的印象深不深了?为什么? 生:因为小作者抓住冯老师的动作和神态进行了具体的描写,所以已让我牢牢地记住了冯老师。 师:你们说的真好。从例文中我们可以受到这样的启发:我们在写人时,要把人物的动作表现写具体,这样,我们笔下的人物才能生动、传神。另外,例文还告诉我们,适当地写写我的感受和反应,也为突出所写人物的特点起一定的作用。 点评:五年级的学生都知道如何写人,都知道写人离不开写事。可究竟如何写人,怎么写才能让所写人物“活起来”,却认识不清了。好多学生看到此类习作,往往在平淡陈旧的事情中打转转,只是把事情罗列出来就算完成写作任务了,根本不去管他生动与否,具体与否。本环节本着让学生通过读例文,学方法的宗旨,让学生先读例文,再说说写得细腻的、感人的地方,并说说为什么会感人。学生们通过自读、圈划、思考,都得出了:要把人物写得细腻,必须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写具体。有时,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转载自妙桥小学博客 一、学情分析 学生已能“悟”出一些语文的规律,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在阅读中学生能通过自读自悟、合作讨论等学习方式,逐步使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接近作品本身传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学生已初步学会记摘录笔记,能独立识字、学词学句,但对一些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设计理念 本设计从理解课题入手,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紧扣“师恩”这一中心,读、思、议、悟,正确理解,细心品味,感情朗读。在此基础上,学生随堂完成摘录笔记,意图通过本文教学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读书方法并大胆实践。 三、学习目标 1、认会写会13个生字,学习“娓娓动听”、“身临其境”、“引人入胜”等成语。 2、理解课文内容,从“师恩”一词中体会到田老师对“我”的巨大影响以及“我”对老师的理解、敬佩和感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在自读课文时画出自己的问题,初步学习做批注笔记。 四、教学难点 :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五、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解题激趣,引入新课 1、板题。学生齐读课题。 2、师问:“师恩”是指什么?(指名说) 生1:师是指老师,恩是指恩情,师恩是指老师的恩情。 生2:师恩是老师对我的关心和爱护。 生3:师恩是指老师对我的教育。 师:师恩中蕴涵着很深的意味,同学们只有仔细地读课文,才能体会到。 [点评:引导学生从解题入手,紧紧把握文章中心,并让学生带着解题留下的悬念(师恩所蕴涵着的深刻意义究竟是什么)进入学习,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和探究意识,使得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二)初读课文,批注、质疑 1、检查预习(教师检查学生的书本,及时表扬在书上做记号的同学,并就做规范记号提出自己的意见。) 出示:金钥匙“阅读时,在有问题的地方做记号,比如画问号或直线”。 2、学生自由、自主读,边读边在自己认为优美的词句、不懂的词句以及有问题的地方做上记号(教师巡视、收集学生划出的词句,有选择地板书在黑板上)。 娓娓动听无心插柳柳成阴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引人入胜起承转合插柳之恩,我终生难忘! 3、小组相互交流,解决自己在读书中不懂的地方,教师提示学生在已获解答的问题旁注记号或写简短的答案。 4、指名班内交流自己的问题(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生1:田老师爱编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呢?我为什么要说“插柳之恩,我终生难忘!”? 生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3:我既然这样感念田老师,为什么田老师还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阴”呢? [点评:在阅读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时机,顺势将“金钥匙”栏目印入,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大胆运用“金钥匙‘所提示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益于学生很好地掌握读书方法。] (三)精读课文,读中解惑 1、师: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中说明大家已经认真仔细地读了课文,要想把这些问题解决了,还需要细细地品读课文。 2、读1~9自然段,想想田老师爱编故事对“我”有什么影响?(指名说) 生1:田老师的故事就像春雨一样,让我开了窍,学会了形象思维,激发了我的想像力。 生2:田老师的故事就像春雨一样,在我心中培育了文学的幼芽,使我想当一个作家。 生3:从田老师的故事中,我明白了怎样学习语文。…… 3、读10~11自然段,讨论“无心插柳柳成阴”的意思,田老师为什么这样说?(同桌互说后,指名说) 生1:从这句话看出,田老师当时讲故事并不是有意培养我的,他的故事是讲给所有学生听的。 生2:因为田老师不想让作者太感激他,出于谦虚才这样说的。 4、齐读12自然段,说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意思。 生1:一棵树需要十年的时间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培养一个人才需要一百年的时间,真不容易啊! 生2:这句话说明培养人才很难,说明了教师的功劳很大。 [点评:抓住文章重点语句读、思、议、悟,继续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进行个性化阅读,使之对文章的理解、感悟、认识逐步趋于一致,趋于文章表达的中心。] (四)总结全文,指导朗读 1、再议“师恩”。读了课文以后再说说你对“师恩”的理解。(指名说) 生1:我觉得“师恩”这两个字包含着老师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才使我成才了。 生2:我认为“师恩”中包含着我对老师的尊敬和深深的感激。 生3:“师恩”表现师生之间那种深厚的情意。 2、指导朗读。说说你认为应该用什么语气读全文。(自读后指名说) 生1:我认为应该用一种感激的语气读。 生2:读5~6自然段,要读得“娓娓动听”才好。 生3:还应该读出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用你体会到的语气读课文,比比谁读得好(学生自由练读后指名读,读后评议) [点评: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理解了文章内容,在与文章进行了充分对话后,学生的感情与文本、与作者相互碰撞、相互交融。此时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便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五)独立识字,完成摘录笔记 学生独立完成摘录笔记,同桌交流,教师查阅后,及时鼓励做得好的学生。 [点评:把作摘录笔记这种语文实践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语言,品味语言,欣赏语言,积累语言,使得课堂教学愈显扎实、朴实。] 教学反思 “新课标提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在说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由于本课语言生动形象,因此,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从开始的在优美词句下面画上记号,到把一些词句板书到黑板上,到最后的完成摘录笔记,自始至终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阅读,从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教学时,能结合“金钥匙”让学生在不懂的地方做好批注,鼓励学生自读解惑。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个性化的问题。教师及时引导学生精读课文,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抓住“师恩”整体感知、整体感悟,增强了对语文的整体把握、整体理解。开课伊始,引导学生解题,直奔中心;初读课文,抓住突出课文中心、赞誉师恩的语句“批点质疑”;精读时紧紧围绕“师恩”品读解惑,理解文意;总结课文时,抓住师恩,深入理解、感情朗读。整个设计围绕中心突出重点,便于学生阅读、感悟、深入理解,极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把握、个性化阅读的能力。 一、导航台 课文主要内容及全文思路导读 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肯定有不少老师教过你们,有的还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说说哪一位老师给你的印象最深?哪一件事到现在还让你记忆犹新? 《师恩难忘》一课,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是写老师的。那么课文写的是哪一位老师呢?作者难忘的又是什么呢?让我们读一读课文吧! 课文主要写的是作者自己上小学一年级时的田老师。通过对田老师上课情景的回忆,写出了田老师特别喜欢讲故事,以及对"我"的恩情,抒发了自己对这位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同学们上一年级的时候,是不是也很喜欢老师给你们讲故事?田老师正是知道孩子们的这一喜好,每一节课上都给孩子们讲一个自己编的、又引人入胜的故事。四年都是如此。这些故事让作者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懂得了很多的事,更给作者的童年时代,留下了许多美好、快乐的时光。那快乐是田老师给予的,那一个个故事里包含着田老师的滴滴汗水、浓浓恩情,这是作者永远也不能忘怀的。因此,课文重点回忆了田老师上课时的情景。 读读课文,看一看课文是分几部分来写的?每一部分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我"到邻近的一所乡村小学去读书。 第二至第七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教语文的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四年年年如此。 第八至第九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写"我"终生不忘老师的教诲之恩。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让我们永远记住自己的老师,终生不忘。 二、精品屋 课文精彩片断欣赏 这篇课文,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藻,但读来让人感到有一股浓浓的情意,这是为什么呢?现在,就让我们深入其中去看个究竟吧! 精彩片断(一) 点 评 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 "身临其境"这里是说我仿佛到 田老师的声音嘎然而止,我却 了田老师所讲的故事之中,点出 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 "仍直到才"形象地写 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出了"我"入迷的样子和程度。【欣赏】 读着上面的片段,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小朋友,在课堂上听得如痴如醉,眼睛一眨也不眨,充满了神奇,好像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一位大学兄捅了他一下,他才知道老师的故事已经讲完了…… 课文就是通过对"我"在听老师讲故事时的反应的描写,形象地写出了"我"深深地被老师的故事吸引住了,达到了身临其境的地步。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了田老师的故事很有意思,很受"我"的欢迎。简洁而明了。 精彩片断(二) 点 评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语。田老师 "每都"点出了故事之多。 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 "引人入胜"点出了故事的精彩和吸引人。 胜的故事。我在田老师那里学 "有如"和"好像"一样是一个比喻词。这里把"故事"比 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 作春雨,形象地写出了故事对"我"的我影响。 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 【欣赏】 这一段从故事的精彩和对"我"的影响两个方面,写出了田老师对"我"的润泽与教育之深之长。"我"是在田老师"春雨"般的故事中长大的,田老师对"我"的恩情太深了。 三、金手指 表达方法提示一:直接抒情 《师恩难忘》一课,通过记叙田老师上课的情景,来反映老师对"我"的恩情,以及"我"对老师的难忘。全文不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而且有很多的地方,?quot;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知识的种子","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等句子,让人一读就能直接感受到这浓浓之情。这种直接表露自己内心情感的方式,就叫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能使感情表达鲜明,加快文章的抒情节奏,使人能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 例如魏巍的《依依惜别的深情》一文中,当朝鲜人民挥泪送别中国人民志愿军时,作者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情怀,便写下这样的话语: 我的一滴泪,也止不住滴在这千行泪雨中。呵,亲爱的,可敬的朝鲜人民!在纷飞的战火中,你是那样的刚强!敌人把你的城镇变成了废墟,你没有哭;敌人把你的家园烧成了灰,你没有哭;敌人杀死了你的亲人,你没有哭;敌人把你绑在大树上,烧你、烤你,你没有哭;你真是一把拉不断的硬弓,一座烧不毁的金刚!可是今天,当你的战友中国战士们要离开你的时候,你却倾洒了这样多的眼泪!仿佛要把你们每个人一生一世的眼泪,都倾洒在今天!你是多么刚强而又多情多义的人民! 这里,作者的感情如同开了闸的渠水,奔涌而出,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直接抒情的方法,常常是在作者叙述描写的过程中,感情发展到不可遏止的地方强烈爆发时所用。像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家乡的赞美之情时,或者在表达自己内心的强烈的不满时,就可以用直接抒情的方法,来增强表达的力度。 表达方法提示二:文末点题 课文的题目是《师恩难忘》,意思就是说难忘老师对自己的恩情。而课文最后一句"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与课文题目的意思相同。像这种在文中用一个句子直接说明题目含义的方法,就叫作点题。如果这个句子放在了文章的最后,就叫文末点题,像本册的《黄河的主人》一课的最后,以"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一句作结,明确地说出了艄公为什么是黄河的主人。它的作用也是点题。 点题,最大的作用就是使文章的中心明确。同学们在习作时,可以试着用一用。 四、益智园 创新与实践 1、想一想课文中的"小诗"与课文第五自然段是什么关系?然后请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把《春晓》这首诗改写成一个小故事。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提示:第五自然段是根据小诗的意思,编写的一则小故事。编故事时,先要把诗歌读懂,理解诗的意思,然后再依据诗意发挥想象,把它编成一则故事。) 2、课文第八自然段简要地叙述了40年后与老师相遇,你能根据课文,发挥自己的想象,描述一下当时相遇的情景吗?请把想到的写下来。(提示:可以先写是在哪儿相遇的,再写老师的样子,然后?quot;我"和老师是怎么说的,说了些什么。写时重点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写。) 附:课后练习4提示: 娓娓动听--每天中午一打开电视机,总能看到说书人娓娓动听地讲着《水浒传》。 身临其境--在立体声电影院看电影,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就在电影中一般。五、万花筒: 相关资料 1、词语提示: 娓娓动听:形容连续说话,说得生动,使人爱听。 身临其境:亲身到了那个地方,经历了那种境况。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停止。 引人入胜:胜,胜境,美妙的境地。把人带到美妙的胜境。这里指田老师讲的故事很有吸引力。 2、优秀习作欣赏 学了《师恩难忘》,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老师对学生的无私恩情。这里又选了一篇,看一看它是怎么来写的?与课文有哪些不同? 师恩难忘 打开小窗,窗外,万籁俱寂;夜,是如此深邃神秘,月光如牛乳般倾泻在大地上,桌上的闹钟滴滴答答地走着,更衬托出黑夜的漫长。闪烁的星儿如同一对对慈祥的眼睛,不禁勾起了我对王老师的思念。 王老师是一位好老师,人人都夸奖她。她有一张和蔼的笑脸,一身古典的服饰,处处都充满亲切。 王老师热爱小孩,所以非常关心我们,她总是亲热地称呼我们:"小孩!"对我们五十四个小宝贝,可以如数家珍,大至个性喜好,小至家庭琐事,都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她对待我们如同自己的子女,与我们打成一片,因此,我们之间没有所谓的"代沟"。 王老师从大陆来,上起课来,总会说些家乡所发生的真实感人的小故事。寓教于乐,所以,每次上社会课的时候,教室就像个温暖的大家庭,使我们如沐春风。 轻风系不住流云,流云带走了岁月,转眼,一年就过去了。如今,王老师已不再教导我们,但她那如天空般辽阔、似大海样宽广的爱,将长存我心,如春晖般的师恩,也令我永生难忘. 江苏 袁开文 赵可华 ------------------------------------------------------------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连贯、通顺地复述“我”开学第一课的情景。 3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揭题 1导入 :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指名作答。 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板书课文标题,播放课文录音。 二、初读全文 1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略读课文第一部分 1读一读。 2想一想:田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3说一说。 四、细读课文第二部分 1速读第3至7自然段,找田老师教学最让人佩服的地方,并用笔画下来。 同桌讨论,指名汇报。 2你不想听一回田老师的国文课吗? ①同桌互相读给对方听。 ②指名朗读。 3小组研究:开学第一天,田老师是怎样上课的?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反复阅读第5自然段,然后把这个故事复述给大家听。说说你很快能复述出来的秘诀。 五、美读课文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语句反映了“我”难忘田老师的教诲之恩? 2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传达出作者对田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①同桌讨论; ②自由练读; ③指读,相机引导。 3小组研究: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与课文标题有什么关系? 六、总结全文 1再读全文:跟着课文录音轻声读课文。 2纵观全文,说一说:田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二句话说出来。 你还想对作家刘绍棠说一二句话吗? 七、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娓、姥、炊、歇、叨、诲”。 2指读。 3观察字形,想一想: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什么? 4描红临写。 5评价: ①学生互评 看看临写的字和范字像不像,像的就用红笔把它圈起来,不像的字请你告诉他(她)哪儿不像,指导他(她)再写一遍。 ②师总结,表扬红圈较多的同学。 八、布置作业 1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2实践活动: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难点: 感知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自学生字词,并结合课文理解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感知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 把课文读通顺。 教学过程: 一、设境引入 1、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指名作答。 3、揭题:下面,我们大家一起听一听著名作家刘绍棠对儿时老师的回忆。 板书课文标题。 二、初读感知 1、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读。 ②指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通读课文。 2、说说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小学一年级时的一位老师在讲课文时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且四年都如此。) 3、课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插图的意思? 四、理清课文脉络。 1、用提取中心段的方式感知课文。 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田老师怎样上课的? 2、师生进行交流,加深感知。 五、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1、感知字的写法。 娓……这个字的左边的“女”就偏在上面,与“尸”相配合好。 诲……这个字是左右结构,注意左窄些,同时注意字的读音。 2、完成字词练习。 第二课时教学(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在语文品味中感知作者对教师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板书课题: ①、让学生深情地把课题读好。 ②、师恩难忘,难忘师恩,在作者小时候田老师给作者留下了许多难忘的事,你们仔细把课文读一下,看看到底哪些事令作者难忘? 二、自读自悟,独立感知 1、学生自由读,寻找哪儿是难忘的。 2、在学生读的时候要注意渗入读书习惯。 3、当自己读好了,也可以读给他同学听。 三、师生交流,深入感受 ★具体方法预设: 学生先说说刘绍棠难忘田老师哪些方面,再让学生去读,老师对重点部分进行细致指导,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作者对田老师的情感。 1、田老师教诗的部分 这个部分让学生感知田老师是怎样教的。 2、田老师讲的故事 这儿要重点引导学生读好,让学生用讲的方式读。 3、如果学生没有选后几节可以激问: 那么最令作者难忘的应是什么? (教师的教诲) 进一步提问:老师的哪些教诲呢? (引出“学习了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部分,并引导学生读好这部分。) 四、指导实践,加深感知 1、(由上引入)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听一听田老师给作者上的第一课? 2、引导学生讲 首先引导学生应该怎样去讲?(讲是娓娓动听,听是身临其境。) 3、先讲学生自由练习,再引导学生上台讲。 ◆注意引入学生进入角色。 如开始时可让学生扮田老师进行问好,然后再再现田老师是如何讲“一去二三里”的课的。 (在这其中还得渗入些习惯培养。) 4、田老师讲得这个故事作者能听懂吗?从哪儿可以看出呢? 五、迁移积累,升华感知 1、由上引入 2、出示《登鹳雀楼》引导学生再讲。 先让学生自主练习,再指名上台讲,在上台讲的时候要注意按田老师讲的方式进行。 (教师通过耳语指导学生。) 3、总结引入 田老师通过故事来教学,体现出田老师的教学水平之高,这样怎能不让我难忘呢?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两节。 5、通过有感情地再读最后一节结束课文。 附板书: 娓娓动听 2师恩难忘 身临其境 第三课时教学(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学习作者紧扣题旨选取典型事例,在叙事之中融入自己真实情感的写作方法。迁移练习: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默写并指导写字 娓娓动听 歇脚 念叨 身临其境 教诲 炊烟 ◆针对学生错的字帮其分析原因,同时指导学生正确地书写这些词语。 2、文章有不少成语,你能想起来几个吗?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成语再加深感知课文。 二、总结全文,升华认识 1、朗读课文。 2、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回忆,记叙了自己在小学时的一位爱讲故事的田老师,抒发了对这位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这篇文章有什么特色? 本文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三、作业超市 ◆、迁移练习: 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实践活动: 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教材分析: 《师恩难忘》是一篇情景交融的叙事性散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文章用平实的语言叙述了40年前的一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的乡村老师形象。通读全文,朴素的文字背后,是作者对师恩的回味和感激,是作者对老师的敬重和怀念。全文依循行叙事后抒情的顺序,情真意切,塑造了一位可敬、可亲的乡村教师形象。课文共9人自然段,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3段。教学时,宜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有效地组织学生读书、悟情,并在读、悟的基础上感受作者对老师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能用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理解新词。能较好地理解课文,并能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运用质疑解疑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内容理解课文。 3.学生能从内容入手体会出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得到启迪,懂得热爱和尊敬他人的道理。在理解课文的同时,链接现实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本真的师恩;学会感恩。 学习重点、难点: 1、从田老师讲的故事与所学的古诗的关系中体会田老师教学有方。 2、理解“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的含义。 学习课时:2课时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重构 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目标一 1、同学们,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遇到过几位好老师,他们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忆一下,他(她)为什么会让你难忘? 2、板书课文标题,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有针对性地重点交流作者所取得的文学成就。 4、过渡:在文学上他取得了如此突出的成就,那么他是怎样走向文学之路的呢?(5分) 1、学生作答。 2、学生交流自主查阅的关于作者的信息 [从学生的生活入手,先让学生谈自己身边的老师,这样联系生活就能一下子拉近学生与课文内容之间的距离,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课文的欲望。介绍作者及取得的主要文学成就.既可以让学生了解作者,又能以此制造悬念引发学生思考与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检查第一遍读的效果。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可以略讲,注意提示“尽量用得简洁的话概括”“说清楚就行”。)(7分) 1、学生带着问题,通读全文。 2、方法一:师先板书生字,要求学生跟读,注意正音,并找出字在文中的位置,将涉及到的语段读一读。 方法二:逐段读,学生之间相互正音。 方法三:教师领读生字,并要求学生跟着教师书空一遍,点明几个字的写法——“纸”下无点;“冒”要协调…… 学生回答 1、提示:第一遍轻声地读,生疏的字利用工具书或向邻近的同学咨询,注上拼音;第二遍带着问题读,“文中的老师是谁”,“这位老师为什么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三遍转换角色读,把自己看作作者,以作者的身份读,读出一定的情感来。【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尤其对阅读教学而言,学生的读应该从哪一个角度,以什么样的身份进入文本,是落实好阅读教学任务的关键。本篇课文语言平实,事例典型,可读性强。通过以上的阅读引导,可以让学生沉下心来,“披文入境,披情出文”。】 2、【关于识字教学,虽然不是高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必要的指导不河少。要针对高年级学生在课堂学习表现出来的学习情绪,设计多种教学的形式,以适应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 目标二 引导学生精读细品,嚼文悟情 1、课文写了田老师上课的情景,尤其是田老师在教学中将变成一个个小故事给学生讲,使得作者“我”至今难忘(在难忘下加着重号),这些,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师板书:老师教得________,学生学得________。 3、指导感情朗读。 4、是啊,田老师的故事引人入胜,如________(引导学生填空,春雨点点、滋润着我),正因为这样,我忘不了老师的教育之恩。 (14分) 1、学生重点读3—7小节,画出重点词句。 1、 请学生读这部 分内容,并相机完成填空。 3、学生有感情地读第二部分,继续品味田老师讲课的韵味儿 4、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田老师化诗为文,教学有法,是本文叙述的一个重点。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可以先引导学生抓住“娓娓动听”一词,一是联系上下文进行解释,二是联系课堂实际进行解释,三是通过教师的现场语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模仿教师的语气,读第五小节,体验“娓娓动听”,并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入了迷”“身临其境”“发呆”“惊醒”等一系列词语。】 目标三 贯通全文,引读首尾。 1、 引读,田老师的 教书育人的水平是作者终身难忘的,在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作者就说_______________。 2、引导学生质疑 组织进行情感交流相机评价 3、有这样好的老师,学生怎能不喜欢呢。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对田老师是非常尊敬的? (师相机板书:“恭恭敬敬地行礼”) 2、 引读:是啊,十年 树木,百年树人,_________________。 4、指导感情朗读 指导感情朗读 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这两段文字,回忆一下他的音容笑貌吧!(14分) 1、学生填空跟读 2、小组讨论然后交流,提出“17岁就开始教书,说明田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口才文笔都很好,说明田老师基本功好,是一个出色的语文老师”。 3、指名回答,学生用肢体语言表示。 4、全班齐读最后两自然段,感受作者的“感激之情”。 1、 这一段文字,作者解决了我们什么疑问? 【这一部分的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高潮部分,作为作者,在写作中的主要情感一泻千里,毫不吝啬,着力渲染。要让学生在尽情诵读中体会直抒胸臆的表现法。】 目标四 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轻读提问,升华主题 2、教师小结升会:作者忘不了师恩,是因为田老师教艺高超,既教书育人,又给作者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也有这样的故事。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常怀感恩之心,记住老师的化育之恩,感谢像老师一样的人对自己的关怀、关心和关爱。 3、生活中你除了感激你的老师之外,还有哪些人让你也感受到了他(她)的恩惠?相机作评价 (10分) 1、学生再次浏览全文,提出问题,由两人小组之间进行探讨提出的问题。 3、学生自由谈话交流 【让学生在感悟文本后联系生活,既扣紧主题,实施实景回顾,又让学生在身边的老师中寻找“恩师”,将文本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并引导学生进入情感持久的再学习。】 [引导学生由感激老师拓展到感激生活中的其他人,从而让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真正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作业超市 ◆、迁移练习: 在教过你的老师中,谁给你的印象最深,选择有关他(她)的一件事写下来。 ◆、实践活动: 自制贺卡,在教师节前夕送给你现在和以前的老师,写上你由衷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 ◆、找一找: 收集一些赞颂老师的名言。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44 戴亚芳 发表 记得去年在上四年级的第一学期时,第一篇课文是《老师,您好!》。我还记得去年的现在,我和我班中的学生一起品读了这首诗,学生热情高涨,都很激动,同时,他们也从课外找了很多的关于老师的一些名言诗句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转眼一年已经过去了,如今,拿到新的教材,我惊喜地发现第一篇课文是《师恩难忘》,也和老师有关的,可见,编者对教师是多么尊敬,将教师放在了何等显著的位置。为此,我也是一阵激动。翻看这篇课文,给我的感觉就是课文内容浅显易懂,语句平白,然而细细品味文中的含义,却又觉得不这么简单,课文值得涵咏! 课文有很多重要句子值得推敲,如“这些故事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又如“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我终生难忘。”等。这些句子在课文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想如果真正理解了它们的含义,课文的内涵也就迎刃而解了。而这三句句子中,我又觉得第二句话最难理解,因为学生很难懂得“播下文学的种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问题,我抓住了老师上课讲故事这一主要的内容来进行教学,在抓老师讲故事时,我又抓住了一些关键词语帮助学生掌握,特别是 “娓娓动听”这个词语。在讲这个词语时,我让学生用替换的方式给这个词语换词,学生有的说 “眉飞色舞”,有的说“有声有色”,还有的说“绘声绘色”等词语,使学生更形象地理解并进入了田老师当时讲故事的情境。 在深入理解“娓娓动听”这个词语真正的内涵后,我又让学生感悟田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学生读了故事后说,田老师不仅讲的故事好听,还让他们很容易地就学到了做人的道理;那就是要保护环境,保护花草树木。有一学生这样说:“听田老师讲故事,让我们在愉快的轻松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做人。”“是呀,”我赶紧点拨,这叫“润物细无声”。有的学生说,田老师虽然当时年纪很轻,但他很会教育人,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还巧妙地教孩子做人的道理,他的教育方法真好,学生容易接受。 田老师每一堂语文课都给作者讲故事,四年中讲了上千个故事,这其中有着多少的学问和做人的道理啊!正因为这样,作者深深爱上了语文,爱上了写作。就这样给作者的心总播下了文学的种子。田老师将作者领进了神圣的文学殿堂,使作者从小受到文化的熏陶,这样的老师怎么不让学生终生难忘呢? 讲到这里,学生的脸上不再迷惑,因为我知道他们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第一范文 www.diyifanwen.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师恩) 此文转载;id=3409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后第2题中所填词语的意思。 二、感悟田老师启迪我文学兴趣的高超的教学技艺 。 三、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教学重点: 1、体味作者细腻的描写手法。学习作者先叙事后抒情的写作方法。 2、学习作者借典型事例,融真情实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田老师的敬爱之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熟悉,拉近距离 1、问好,自我介绍。 2、彼此略谈第一印象,增加印象。 二、揭题导入,奠定基调。 1、让我们举起写字的手,一起书写课题。“师”老师的“师”,“恩”恩情的“恩”,(师边说边板书)齐读“师恩”。 2、师接着板书“忘”,问:“难忘”能否改为“不忘”,为什么?板书“难”(让我们一笔一划,情真意切地写下这个字“难”) 3、齐读课题《师恩难忘》。 三、整体感知,敏化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读后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2、读后交流,在交流中深入感悟课文。 (1)、针对第一自然段 简述,时间、地点。 (2)、针对第二自然段 a:抓“只有”“才”,用擦除的方法体悟,对老师敬佩之情。 b:怀着敬佩的心情齐读此段。 (3)、针对三至六自然段 a: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么问吗?(这是一个整体、一个典型事例。提示把握全文结构层次和选取典型事例表达的方法) b:接着学生的回答追问,田老师讲课怎样?哪个词来形容?(板书:) c:”娓娓动听”什么意思?怎样的娓娓动听呢? 诗 、文对照。抽生分角色朗读。先读文再配诗。边读边品。 第一句有意思吗?①想象成“一个小孩子”,符合儿童关望同伴的心理。②“牵着妈妈的衣襟儿”:胆小。③“一口气”:好奇天真,想早点看到美丽世界的心情溢于言表。 第二句:一个小村子,四五户人家,家家冒炊烟。可小孩子不饿,他顾不上这些,他很兴奋。 第三句:走累了,歇歇脚,人之常情。 第四句:有问题吗? 省略号多在句末,这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为什么放在句首?(为了与诗文吻合) 第五至第七句:为什么又加了三句?合理吗?老师的意图是什么?(前人在花后人欣赏,小学生从小要爱护花草。) d:田老师讲完了,评价评价。(不仅教书还在育人。不仅生动还很感人。) e:所以“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身临其境”什么意思?(板书:身临其境)“入了迷”到了什么程度?齐读第六自然段。 (4) 针对第七自然段 1、只一次就能叫人难忘吗?能培养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么?齐读第七自然段,你还知道了什么?板书:引人入胜 上千个故事 2、体会:“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师;这上千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像“春雨点点,滋润着我”(板书:“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谈谈体会。 什么叫滋润?(因为懂得,因为学会,点点滋润,润物无声) 情感导引:如果我们是春芽,老师就是园丁,那甘醇般的知识就是春雨;如果我们是花蕾,老师就是护花使者,那清冽的知识就是催花绽放的春雨。同学们,我们身边就有如许多的老师,想说说他们么? 生称赞自己心目中的老师 师评价(会学习,有感情,懂感情,有感恩之心) (5)针对第八、九自然段 大作家刘绍棠就是个心思细密,懂得感恩的人。体会句子“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的含义。 “文学的种子”: 田老师所讲故事中有许多暗示:生动的情节,合理的想象,鲜活的形象,深刻的主题等等。 这样的老师,令人敬佩;这样的老师,使人难忘。 小练笔:教师节来临,想与自己最敬爱的老师追忆点什么?想给老师写点什么?请写下来。这也许将成为你献给老师的最好的节日礼物。 展示交流。 难忘恩师,师恩难忘。这样的老师值得人敬佩,但几十年后还能记起老师,还能恭恭敬敬地尊爱自己的老师的大作家,更令人敬佩。他尊爱的不仅仅是老师,他尊爱的是一种播撒精神食粮、无私奉献的精神。 四、 总结下课,提升主旨 同学们,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有无数的平凡的老师倾其所有甚至全部,润物无声地教导着我们,启迪着我们的思想,美化着我们的灵魂,丰富着我们的内心。十年二十年,当我们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时候,回忆往昔,我们就会有更深刻的发现。珍惜现在,留心观察,细心发现,用心体味,真心感受,耐心记录,你就会收获满满。下课前老师送给大家两句话:做懂得感恩的人。做让他人印象深刻的人。 板书: 师恩难忘 春雨点点 滋润着我 娓娓动听 身临其境 上千个故事 引人入胜 教学后记: 八点钟拿到教材,十一点钟讲课。三个小时的时间,经过认真阅读这篇课文,我便写下了以上的教案。用纸整整八大张。之前我没有用过苏教版教材(我们用的是人教版),但我觉得文章所带给我们的思考,传递给我的思想应该是相同的。我愿把我的感受与我陌生的学生交流。我想利用一节课,利用这篇看似平常但很感人的课文,与我的学生们做到心灵碰撞。课上完后,我觉得其实没有好好完成,如果给我一个小时就够了,就够充分了。但我应该随机应变。可惜没有。我还是在紧张。我还是意识到我在师讲。我太在乎自己了,我有点忽视学生的潜能。交流中,我能感觉到他们的水平。我决定重新备这节课。 抓住课文的题目 读懂《师恩难忘》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396 [ | by: 泡语文 ] 名师精讲 (第一范文 www.diyifanwen.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师恩) 此文转载 抓住课文的题目 读懂《师恩难忘》 张老师:同学们,《师恩难忘》这篇课文是咱们这一册书的第一课。编者这样安排是有一定深意的,因为教师节马上就到了,所以,真正读懂这篇文章就很重要。 明明:张老师,怎样才能读懂这篇文章呢? (第一范文 www.diyifanwen.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师恩) 此文转载 张老师:好,今天我就来教大家一种读书的方法。要读懂这篇文章,抓住题目很是关键,俗话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咱们要学会抓住文章的题目来读懂文章,这是一种很实用、也很重要的读书能力。请大家想一想,咱们到新华书店里去买书,看到书柜上有那么多的书,我们有时会眼睛一亮,接着就会从书柜里抽下一本书来,因为我们从书的名字上就已经判断出自己喜欢这本书了,就判断出这书中的内容是自己要看的,这种能力就是对阅读的内容的预测能力。 聪聪:张老师,就请您结合这篇课文来给我们说说吧。 张老师:请大家看看这篇课文的题目,请大家猜猜课文的内容应该是写什么呢?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来? 慧惠:这篇课文一定写了自己从老师那里得到了哪些益处,所以题目才能叫做“师恩难忘”。 明明:对于作者来说,老师有哪些恩情值得作者难忘呢? 聪聪:作者是怎么写的呢? 张老师:同学们很会开动脑筋,很会思考。大家已经学会了从课文的题目入手来读懂课文了。对于大家所提出的问题,只要大家认真地读一读课文,你们的疑问会解决的。不过,我要提醒大家的,一是要从作者娓娓道来的细节描写中来感受对老师的一片深情,二是要仔细体会作者“点面结合” 和“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范文 www.diyifanwen.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师恩) 此文转载 《师恩难忘》的作者是刘绍棠。课文讲刘绍棠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对他从事文学创作的影响。这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文章。课文通过对田老师“故事法”教学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听完执教老师上的这第二课时,我在想,这节课落在学生思想、情感认识上的收获究竟有多少? 文眼,这位老师定的是——“师恩难忘”,也是题目。《师恩难忘》中,难忘的是啥?我们的课,能否让孩子们真正感觉到田老师的“师恩难忘”?课听下来,总体感觉是蜻蜓点水,没有深入进去。也就是说,没有把文字拆开,把难忘的师恩之感“破译”出来。不然,那些经典的词句,虽读千遍万遍,不知其味,便没了“师恩”。 我想,这篇文章中,由“师恩难忘”引发开去,不是不行,但个人感觉这个“主题词”有些抽象,是一种概括性的词语,大、空。这堂课,从“师恩”出发,仅了解课文情节后,再回到结尾“无心插柳……”,学生还是在文字表面打转转。“恩”太空,于是课就飘了。 如何让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找到具体的“形象”?我看,关键是要找到文字中的具体抓手。我读到了文中“感念”一词。这个词就有一种,一触肌肤,就能摸到体温的感觉。作家刘绍棠的这个“感念”,是全部的感激、感恩,是一辈子的纪念、怀念、感念。如果照这个思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作者“感念”的究竟是什么,最后结合作者抒发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终生难忘”——“师恩”可知、可感,从而具体化了。 可以先从文中的一个故事入手。 刘绍棠描述了田老师当年,如何引导他们学习一首古诗的情景。现在看来,每一位小学老师都会用这种方法来解释诗的意思,并不稀奇。可问题是,让“我”感念的是,老师能够做到“娓娓动听”(书上的词语),并让“我”“身临其境”(也是书上的词语)——这可不是一般老师能够达到的教学艺术。 我们语文课不是应当积累和理解一些词语吗?像上面这两个成语,用查字典的方法解释,好像也可以,可田老师却用故事法,通过声音传递,体现“娓娓动听”,通过教学效果体现“身临其境”。 而今天上课的胡老师,也注意到了这两个词语,但对“娓娓动听”和“身临其境”,没有和文中故事本身的贴在一块儿。“娓娓动听”是田老师教学语言的魅力,身临其境是田老师让教学有了“现场感”。看来,要很好理解这个故事对刘绍棠的影响,必须让当下的学生,也能跟着刘绍棠回到过去,和他一起听田老师怎么“娓娓动听”,而且,也要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这样,既用情景法理解了这两个成语,又体会到当时刘绍棠的激动。 如何把上面的思考转化为教学过程?教者就得想办法,让田老师的故事在我们孩子的心中有声音、有画面、有色彩,仿佛在他们小小的脑子里“过电影”。 可以让学生充分朗读文中的田老师用诗歌改编的故事。之后,再提出要求,书上不是说娓娓动听吗?你就是刘绍棠的老师,再读,看看你怎么娓娓动听地讲给我们。于是,一名学生试着娓娓动听地“讲”的时候,引导其他学生,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田老师改编的故事,是把整首诗的诗意串联起来的。故事比较长,教师可以分段教学。比如第一个学生扮演“田老师”,讲诗的前两句时,教师叫一声“停”,然后引导学生把看到,听到,联想到的说说。之后,顺便让学生用诗句概括刚才所感受到的。诗的后两句也可以用前面的方法。 这样,学生不但了解了这首诗的每句话的意思,更能体会到田老师把诗句变成故事,来解释诗意的妙用。第二个、第三个“田老师”讲的时候,就可以完整体会,并感受其是否“娓娓道来”,以至“身临其境”——你看,这两个成语,就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文素养了。 学生讲完了故事,要再追问:田老师的故事中,有的究竟是什么?学生就能用课文的句子说出——“这个故事,有思想,有人物,有形象,有情趣。”你看,这句话多概括啊,啥形象?啥情趣?啥思想?如果没有前面的“娓娓道来与身临其境”的讲故事,学生是怎么也不能理解的。 至此,教学还要深入:田老师讲的难道仅仅是这一个故事吗?回到课文,找到文中对田老师教“复式班”的描写。他同时教四个年级,刘绍棠跟着他学习了四年,可以带着同学们算算,四年多少个学期、多少天,会讲多少个这样的故事。可以推理出,太多了。 比如语文课上,除了古诗,还有那么多不同体裁的文章。这就是说,除了课本里据诗的内容改编的故事,田老师还可能讲诗的作者如李白、杜甫等人的故事,以及“诗”以外的更多课文的故事。这不就是文中所形容的——“春雨点点”吗?跟着田老师,听了四年的“故事”,这才会让“我”感到终身难忘。多好啊,这就水到渠成地引出课文后面的一句——“从事文学创作,需要发达的形象思维,丰富的想象力,田老师在这方面培育了我,让我开了窍。”是田老师培养了刘绍棠成为著名作家的基本素养。因此,刘绍棠发表了那么多优秀作品,成为了当代著名的作家。 以上我们从作者角度体会对田老师的感念。如果说仅一个刘绍棠对老师的感念,还不够。因为,这离“无心插柳”境界还差一段距离。 我们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继续深度阅读,深化主题——田老师是复式班教学,一到四年级都是他一个人教。每一个年级他都这样用心教导。而且,课文结尾写道,田老师执教了40年。算算,他培养了千千万万的人,这才叫“弟子三千、桃李满门”。然后回到老师的话——“无心插柳柳成荫”。他对每一个学生都在插柳,你说这样的多了不起。原来,让刘绍棠感念的,不只是老师对自己的培养,还有他“面向全体学生”的境界。 回乡的“我”,见到耄耋之年的田老师。想想,田老师四十年用心培育他的所有学生,是“我”经历的四年的十倍。人有多长的寿命?百岁已算高龄,田老师为他的学生们,付出了四十年,容易吗?不容易。什么叫呕心沥血,什么叫百年树人?这才是。因此,结尾作者感慨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才能让学生分明感觉到载一棵树容易,十年长活长成,培养一代人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啊! 如果有可能,可以引用歌词《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不一定唱)——“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一位这样的老师,一位不图任何回报的老师,而因这样的老师,给刘绍棠播下了文学的种子,放飞了一个农村孩子的梦想,给了“刘绍棠们”一生的成就。 此刻,作者用自己的笔,记住的终生难忘的“师恩”,上课的老师,听课的学生们,怎能不感念这样的老师?! 到这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些名言警句也许才会进入小朋友的“嘴里”,消化在思考的胃中,切实地体会到这些句子、这些词语的真正含义,体会到“感念”的温度与厚度。最终,留在灵魂的记忆深处。 一颗感念的心,也许,因对如上语言文字的土壤耕耘,深深地扎下了根。 除了上面的教学建议,还就细节谈几点建议。 1、个人的风格不必刻意改变,人的天性很难改变,上课时如果不是刻意追求避免自己的缺点,教师的注意力就能更好地释放到学生身上。 2、面向全体学生。有些时候,公开课是借班上课,因不了解学生,难免会出现发言不均衡的现象。但正常教学,就要面对全体学生。这个问题要让能力强的回答,作提升;那个问题让中等学生发言,作强调,还有的问题让困难生来重复,作巩固。如果这样教学,讲到哪里卡在那儿,过不去了,你就让它过不去,回过头来想想自己的教学预设有没有问题,围绕这个坎儿,好好想,为什么学生不搭你的话茬。这才给你下一次的教学带来更大的好处。而不能只是找一两个好孩子发言就过去了。 3、学生的“一副好口才”从哪里来?课堂上一定要训练。首先要让学生的把声音放开,落落大方,不是培养学生夸夸其谈,但尽量要达到侃侃而谈。当下时代,说哪个人老实,不爱表达并不是优点,恰恰是弱点。因此,朗读,口语交际,讨论等,都需要好好给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 4、关于板书,中年级一定要体现中年级的特色,以词句为主。比如前面讲的“娓娓道来”“身临其境”,还有“无心插柳……”“十年树木……”这些经典的词句写在黑板上,既是这堂课的眼睛,也帮助学生实现了潜移默化的积累与运用。 反馈——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 胡兰 也许是心理素质差吧,每次有人听课,课前我都难免紧张,课后也常常口干舌燥、四肢乏力、疲惫得像要虚脱,特别是课上得不好、不顺的时候。今天就是如此。四年级刚开学,第一单元主题为“师生”,两篇主讲课文,第一篇《师恩难忘》,第二篇《孔子和学生》。假期里年组分配备课任务,我负责的正好是这个单元,所以还算精心做了准备,开学后同年组老师听了我的设计思路,也纷纷叫好,于是醺醺然,就请窦老师来听课。 备课时,将主题定为课题“师恩难忘”,然后围绕课文展开,用“恩”字的造字法导入,当人们成功或得救的时候,心里想想原因,于是就会感谢别人的恩。然后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能体现师恩的词句,重点讲读“娓娓道来”、“身临其境”、“引人入胜”、“春雨点点”等关键词,体会出田老师用故事教学,启发我形象思维和想象力,这对于我而言就是师恩的表现。然后用语言训练“我地对老师说:”回顾课文内容,体会师恩难忘。最后齐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终生难忘!”结束。——表面上看起来,逻辑还算顺畅,重点词句也都做了解读。 但,课上得很累。学生的朗读总是入不了情境,语言训练没有出现预想的争先恐后的景象,这个课堂变成了我的一言堂,越到后来越觉得没有人愿意举手发言,即使带着学生齐读,学生发出的声音也仅仅是出自他们的喉舌,而不是心灵。下课后没有往日成功教学后,孩子们的前呼后拥、依依不舍,不用听领导评课,看着表情冷漠的孩子们,我就能体会到——这是一节失败的课。 问题出在哪儿呢?整整一天,我做什么都心不在焉,把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在头脑里重现。怪自己训练学生不到位、怪自己课堂引导不灵活、怪自己语言训练的设计太难……但是看了您的文章,我才恍然大悟,尽管问题很多,但自己所体会到的那些都不是问题的关键。 根本问题在于我的教学是线性的。备课时就盯着教材那一课的一亩三分地,教学的顺序就是课文的顺序,说句不好听的,我的备课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把课本里那一篇该学的课文变成40分钟课堂的过程。 的确,我有理由为自己辩护,学校工作忙、事情多,每日的上班时间不由自主地会陷入烦杂的事务当中去。备课,往往在晚间,夜阑人静,蜷起僵直的腿脚,振作疲惫的精神,屏蔽掉许多正常的享乐,甚至要抵御住读书的诱惑。然而这时间还是太有限了,有限得也许只能有时间好好想想眼下就要上的明天的课。——这是教师的真实生态,甚至可以大言不惭地说这是一个有责任感、有足够良知的教师的真实生态。正是由于这样的目光短浅,每天的教学就没有了课程意义上的引领、没有了对学生年龄特点的足够重视、甚至没有了主题单元的哪怕是小范围的同类文本建构。教学就在这样日复一日的疲于应付中走向了窄化、走向了视野局限、走向了少慢差费。 假期呢,回想刚刚过去的暑假,不是没有用功,放弃旅游的机会,参加了两个语文教师的培训。听学校“建设书香校园”的倡导,一个半月读了19本书。这当中有儿童文学,有文学名著,还有很多的名家课堂实录。就是忘了仔细读一本最该好好读的书——语文教材。我从读过的书中汲取的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加上一众名师们上课时的引导方法,作用于我自己的教学,呈现在课堂上,有可能对教材挖掘得到位,教学的引导有一定的逻辑和方法。但那些悬浮在空中的方法、技巧是需要与还留在地面上的我们的孩子做有效的链接的,这链接的媒介就是教材。您说语文老师要把自己当成“用语文教人”的,而不是“教语文的”,但我理解,您的意思恐怕是语文老师,应当通过教语文而达成教人的目的。您评价我功底厚,这着实不敢当,衡量教师的水平,不是看他自己有怎样的能力与素养,而是看他究竟培养了学生什么样的能力与素养。 追本溯源,问题还是在于对主题教学的理解不够深入,认识有偏颇,或者说没有自觉贯彻主题教学思想理念的意识,理论与实践分家。所以,庆幸开学初就请您走入了我的课堂,使我的教学不致日错一日、渐渐谬之千里。在下面单元的教学中,我想自己应当集中精力先完成以下一些工作: 1、主题确定 确定主题不能凭感觉,应当建立在反复、深层次地阅读文本之后,而且要将主题的确定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效链接。阅读文本的后教师所提取出的关键词不一定是最适合作为教学主题的。要看这个关键词是否是课文的情感、思维与文化的主线,是否是学生在现有年龄阶段能够理解的,是否是能够条分缕析地结合课文内容拆分成可以循序渐进认识的一串相关词语,是否能够利用这个主题带出课文中需要重点讲读的精彩句段,甚至带出一连串的同构文本。 主题一旦确定,特别是定得正确之后,备课的过程自然水到渠成。但具体到某一篇课文,课文中出现的那样多的关键词,究竟选择哪一个更适合、更准确呢?这真的需要教者的慧眼,窦老师每次的解读总让人眼前为之一亮,所以教学才那样成功。如果没有这样的能力,干脆就用笨办法,将课文中或与课文相关的所有关键词悉数拿来,一一尝试,相信其中总会有一个最佳选择。 2、单元规划 我们应当明确,给学生上课,不是为了呈现一个花里胡哨的40分钟,甚至不必要一定追求教学的热闹活跃、完美无缺。而是要尽一切可能多教给孩子东西,并且让这些教师想教给孩子的东西有效,用您的话所就是长在孩子身上。这次您给我评课特别强调一个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我感觉在《师恩难忘》中我就是没有处理好如何让教学有效的问题。 我想有效的教学就应当是如您所说的具有了“温度”、“广度”、“深度”的教学。由于性格使然,“温度”在我身上不难实现,甚至有时有点激情过渡,以后慢慢修正。最难实现的是“广度”与“深度”的和谐与适度 在教学中,由于自己能力有限、经验不足,主题教学的“广度”总是不能有效的拓宽。不是找不到可以用以拓宽广度的文本,而是教学设计的时候,不知道应当如何取舍。个人认为,每一课的教学都应当有一个情感的基调,保持相对的完整性,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把课上成大杂烩,那样课文中的意境就没有了。但是恰当的“广度”引入却反而会对理解文章、烘托已经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您上的《圆明园的毁灭》、《秋天的怀念》,还有上学期您听我上的《我爱故乡的杨梅》。所以,怎样既不破坏教学的完整性,又有效拓宽教学的广度,同构文本应当如何取舍,现在我自己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还不够成熟。 还有就是深度的延展,我同意您的话“深度不是难度”,甚至我想对于像《师恩难忘》这样清新朴素,没有太多需要思辨内容的课文当中,深度是否可以理解为“情感的浓度”,一节课上下来,学生焕发了对老师的理解、敬爱、感念,而且这些情感不是老师的强势灌输,也不是口号般的流于表面,而是真正发自学生内心世界的共鸣与认同,这就是一节成功的课。难的是这样的“情感的浓度”怎样由淡薄,到清浅,到渐浓,乃至最后的漫溢与喷薄。 由此,我想到今后自己的备课,不论是“广度”还是“深度”的实现,我想靠以往的备课方式都是决不可能实现的。以往的常态课教学我是比对着教材备,看看教材有几个自然段,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找出那些应当重点讲读。然后就按照从头开始的顺序,用上些从各位名家那学来的技巧,一部分、一部分的写出一篇教案来。教案与教学的顺序基本等同于课文行进的顺序,至多不过是把课文变厚。文章的内容没有结合上下文引申与回扣,课内教学内容没有与课外教学内容有效链接——课堂呈现出一种线性。 下一步我努力的方向,是使我的课堂由一条线,变成一张网,这网由开放与闭合两部分组成。闭合部分,围绕主讲课文,教材中凡与理解主题有关的内容都应当交织在一起,像您所说的“把文字压缩、捶扁、拉长、磨利,把它撕开又拼拢,摺来叠去。”开放的网是要合理建构单元内容,首先将本主题单元内可以同构到本课教学中的内容结构进去,然后将视角继续放眼到课文之外,有效利用一切有助于理解主题的内容,使我们的课堂能够籍此丰满有效。 教语文一年了,时不待我,如果说去年今日还可以用缺少经验来自我安慰的话,待到明年今日,课如果还上成这样,我不知道该以怎样的面目示人。所以,感谢能在教语文之前,我还是课任老师的时候,就读了您关于语文教学的著作,以至一步入这个领域,从一开始就能避免一些教学中的低级错误。更要感谢教语文来的这一年来,您一次又一次抽出宝贵的时间走入我的课堂,您给我提的一个个问题:不会导读、不善提问、激情过胜压抑思想等等,振聋发聩,围绕您给我提出的问题,我反复重读您的语文教学的论著、并且从语文教学界的众多专家名师那里汲取营养。但智慧有限,对于那样多自己教学当中的问题常常是当事者迷,需要靠您提点。尽管至今,您给我提的许多问题还没有改得足够令人满意,而且新的问题又不断产生,但就是这一次又一次自我否定、一次又一次痛而后快的成长,我就在您的引导下,一步步地朝着明亮的那方前进。期待着,您再听我的课;期待着,这样的成长快些再快些。写一首诗送给老师——《师恩难忘》教学后记 篇3
写一首诗送给老师——《师恩难忘》教学后记 篇4
写一首诗送给老师——《师恩难忘》教学后记 篇5
写一首诗送给老师——《师恩难忘》教学后记 篇6
写一首诗送给老师——《师恩难忘》教学后记 篇7
写一首诗送给老师——《师恩难忘》教学后记 篇8
写一首诗送给老师——《师恩难忘》教学后记 篇9
写一首诗送给老师——《师恩难忘》教学后记 篇10
写一首诗送给老师——《师恩难忘》教学后记 篇11
写一首诗送给老师——《师恩难忘》教学后记 篇12
写一首诗送给老师——《师恩难忘》教学后记 篇13
写一首诗送给老师——《师恩难忘》教学后记 篇14
写一首诗送给老师——《师恩难忘》教学后记 篇15
写一首诗送给老师——《师恩难忘》教学后记 篇16
推荐作文:
- ·藏与露作文800字(优秀6篇)
-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及启发5篇
- ·疫情的作文素材大全400字【范本】
- ·初中作文:奖励自己精彩8篇
- ·遇见初二记叙文600字
- ·关于以珍惜为话题的作文500字5篇
- ·高中感恩父亲作文最新大全
- ·《骆驼祥子》九年级读后感(6篇)
- ·大学生村官面试一分钟自我介绍
- ·《汤姆·索亚历险记》读后感范文6篇
- ·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观后感【5篇】
-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作文600字(优秀8篇)
- ·关于《昆虫记》读后感学生作文模板
- ·西游记读后感作文范文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笔记(7篇)
- ·介绍一种事物满分作文(共10篇)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征文最新心得感悟论文精选
- ·2022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0篇
- ·2022高考全国甲卷语文作文题目(优秀3篇)
- ·我和孙悟空过一天主题作文十篇
- ·活动标语
- ·2023培训机构春节放假通知
- ·《奋斗的青春》2022央视五四特别节目观后感(10篇)
- ·2022小学网络反诈第一课直播观后感范文五篇
- ·童年读后感600字初中(优秀3篇)
- ·优秀初中作文菁选优秀8篇
- ·关于《人间失格》读后感600字
- ·世界文化遗产优美作文400字
- ·高考微作文【5篇】
- ·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厉笃行观后感启迪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