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收入的分配》教学设计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学设计(精选3篇)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学设计 篇1
江苏省连云港市中云中学 万君善 222067
理解和把握本课内容,必须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入手: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范围内,劳动者向社会提供劳动,社会以劳动为尺度,向劳动者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理解该内容应注意:
(1)前提和范围──在公有制范围内,非公有制下采取的任何分配方式都不是按劳分配;
(2)体现公平──分配的尺度,任何公民都采取同一尺度;
(3)承认差异──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另外,要注意:
a.我国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
b.我国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我国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2、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由于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消除了任何人凭借生产资料的占有权来占有他人的劳动产品,过不劳而获生活的可能性。在公有制下,由于劳动者平等地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因而,使个人消费品能够按照劳动人民的利益以个人提供的劳动为依据进行分配。所以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基础。
该点须注意:1、判断一种分配方式是否是按劳分配,首先要看它是否在公有制范围内,在公有制范围内则可能是按劳分配。在公有制下,存在着按劳分配和非按劳分配两种方式。
公有制下非按劳分配方式有: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的各种收入,如: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所得收入。
(2)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分配方式除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外,还取决于分配的产品数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还不可能达到产品极大丰富的程度,还不可能按照劳动者的需要分配个人消费品,所以,只能实行按劳分配。
(3)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由于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不够发达,生产技术水平还比较低,还存在着旧的社会分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仍然存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向社会提供的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不可能从一种负担变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劳动者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还有物质利益的要求。因此在分配个人消费品时承认并反映这种差别,把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和劳动报酬联系起来,才能有效地鼓励劳动者充分运用自己的劳动技能为社会服务,从而推动社会发展。
3、按劳分配的重要性
(1)实行按劳分配可以有力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实行按劳分配,把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2)实行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实行按劳分配,要求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必须参加劳动,才能获得收入,是对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
按劳分配既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物,又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领域的体现。只有实现了按劳分配,才能体现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主人,才能从经济上保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
以上两点,共同构成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在我国,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这就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所有的分配方式中居主体地位。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我国现阶段,除了按劳分配以外,还存在着其他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2、并存之因
(1)实现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是由我国现行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决定了分配方式不能只是按劳分配一种,应当允许存在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也应该允许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3)是由我国现行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较低,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兼顾投资者、经营者、劳动者各方面的利益,从而调动全社会参与生产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3、意义
(1)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才能使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提高经济效率。
(2)确立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才能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从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3)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力的尊重和对劳动、知识、人权和公德的尊重。
二、我国现行分配方式存在的必要性
(一)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具有客观必然性。
1、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生产决定分配,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存在发展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分配方式,这是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最终原因。
2、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
在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因此,按劳分配也必然成为分配方式的主体,但在公有制经济之外,还存在着多种非公有制经济,使个人的收入来源多样化。因而,也就必然会存在多种非按劳分配方式。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资本、土地、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在经济活动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确定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原则,才能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因此,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必须坚持按劳分配,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只有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实践证明,坚持现行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方式,激发了社会成员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热情,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现行分配制度的重要性
=>提示:①按劳分配的重要性(意义)﹢②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略)
(三)该问题下必须注意的问题
1、公有制下,个人收入的取得可分为按劳分配所得和非按劳分配所得
2、生产要素参与收益与两极分化
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可以促使效率提高,会造成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别,但不会导致两极分化。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允许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经济发展,但也会造成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别。
按生产要素与收益分配,是依法实施的。我国保护合法收入,允许并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并对收入差距过分悬殊进行调节;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使收入差距趋向合法化。这就有效地防止了两极分化。
由此可见,按生产要素分配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不会导致两极分化。
三、兼顾效率与公平
(一)效率与公平
1、效率
(1)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效率提高就是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经济活动是人们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人们总是追求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成果。
(2)与收入的关系: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有重要影响。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反之,则会降低效率,阻碍生产的发展。
2、公平
(1)公平的含义较宽泛,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领域。这里所说的公平,主要是指收入分配的公平。
注意:我们所说的公平不是否定差别,不能认为:公平就是消灭差别,有差别就不公平。人人平均、不存在差别才是公平。
正确的看法是:公平不在于没有差别,而在于差别是否合理。如果差别给人以激励,使经济具有活力和效率,又不影响社会稳定,就是公平。
(2)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两者的关系──对立统一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劳动效率的积极性。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2、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兼顾效率与公平,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兼顾效率与公平,必须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主是要将个人收入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充分调动人们参与社会财富创造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在由国家参与的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和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放,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以兼顾各阶层各方面群众的利益,特别是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学设计 篇2
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实行按劳分配的作用: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实行按劳分配,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
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4、效率与公平的含义及意义
效率=产出/投入,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提高效率就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收入分配的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维护公平有助于协调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有助于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5、 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效率与公平存在着矛盾。一定时期内,社会财富总量一定。个人收入分配中,用于激励效率的多了,用于体现公平的就少了。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只有在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
实现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初次分配要将个人收入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在由国家参与的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个人收入的分配》教学设计 篇3
经济生活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a)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 经济中 分配的 原则。其基本内容和要求(略)
注意:按劳分配不等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2、按劳分配的原因、意义和地位(c)
(1)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 决定的,它在所有分配方式居 地位。
(2)原因:前提是 ;物质基础是 ;直接原因是 。(3)意义:(略)
3、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b)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受国家保护。
(2)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按 、 、 、 等要素进行分配。
(3)为什么确立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a、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 的尊重; b、有利于让一切 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注意:按生产要素分配会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有较大的差距。
拓展: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1)生产决定分配,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体水平比较低,发展不平衡——根本原因。
(2)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以 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是以市场主体的多元化为条件的。
(4)实践证明,这一分配制度极大地激发了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
例1、下列几种情况分别是按哪种生产要素分配的?
a 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
b 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
c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
d 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
e 企业的管理人员凭借其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获得的收入。
f 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点子)的收入。
例2、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两种制度的关系是( )①前者决定后者 ②后者决定前者 ③二者相互决定 ④二者都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④
例3、下图是我国某市居民XX年收入一览表:
内容 工资、薪金收入 房屋、土地等其他收入 国债收入 股票收益 利息收入
比例(%) 40 29 7 10 14
注: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图表表明( )①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投资方式的多样化,导致居民收入来源的多样化 ③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我国的主要分配方式 ④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同步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例4、某国有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技术员王某购买了内部职工股,年终按股分红得3000元,他还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投入公司入股,年终又获得17000元,全年他共得工资款36000元,岗位津贴960元,奖金12800元,一年之中他缴纳各种税款4500元,向困难职工捐款1000元。在王某一年的所得中,属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别是( )a.29760元;17000元 b.49760元;XX0元 c.48800元;XX0元 d.4420元;3000元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
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c)
2、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影响(a)
3、收入分配公平的表现及其意义(b)
(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与公平是社会主义制度追求的两大目标。二者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a、统一性:效率是公平的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 。b、对立性:二者强调不同方面,存在着矛盾。c、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正确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2)为什么要效率优先?
第一,效率是公平的 。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才能实现社会公平。
第二,符合 。因为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贫乏,必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第三,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效率优先,才能调动各种资源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为什么要兼顾公平?
第一,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 。兼顾公平,才能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劳动者的积极性。
第二,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实现共同富裕要求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
(4)怎样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①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 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后实现共同富裕。
②三个“既要……,又要……”。
③必须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即初次分配注重 ,再分配更加注重 。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都属于初次分配,其个人收入与其在经济活动中的贡献挂钩,体现效率优先。国家的财政、税收和社会保障属于再分配。
例1、目前农民工面临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就业限制多、同工不同酬、社会保障无保证、教育不平等。同工不同酬( )
a.是对公平原则的否定 b.是对按劳分配的否定 c.体现了效率原则 d.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竞争性
例2、曾经有一份资料显示,珠三角地区农民工平均工资XX年间只涨了67元钱,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政府出台要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等一系列政策。这体现了( )
a.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b.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c.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d.进一步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例3、中共xx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选项中具有缩小收入差距功能的再分配措施有(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②个人工薪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③扩大财产性收入 ④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例4、中国经济网载文指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使全体人民才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材料中的做法( )①有利于调协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②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③能达到收入分配的绝对平等 ④是为了更好地协调投资和消费的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经济生活第8课《国家收入的分配》复习学案
(一)财政收入与支出
1、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a)
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来源分为 、 、 和其他收入。其中主要来源是 。
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c)
(1)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 和 。
(2)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 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的关系,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3)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 因素,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3、财政支出的含义及主要种类(b)
按其具体的用途,可分为 支出、 支出、 支出、 支出和 支出。
4、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关系( c)
(1)财政收支关系有三种情况:一是 ,二是 ,三是 。
(2)财政收支平衡有三种情况:一是 ,二是 ,三是 。
(3)财政赤字是指当今的 大于 的部分。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例1、XX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功能,主要是通过_来实现的。(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财政预算 d、财政政策
例2、XX年在经济减速以及明显通胀压力下,中国内地财政收支总体运行良好。初步统计, 1-12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XX年达到了61316.9亿元(不含债务收入),同比增长19.5%;全国财政支出达62427.03亿元,同比增长25.4%。这种财政收支情况( )
a.属于财政收支的最理想状态 b.属于存在财政赤字
c.会使债务增加势必带来债务危机 d.会造成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平衡,导致通货膨胀
例3、江苏省作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省份,从XX年开始省财政每年使用3000万元专项资金,集中实施63个循环经济项目,共节约标煤92万吨,减排cοd1100吨。这体现( )
a.财政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b.财政支持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c.财政支出规定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d.发展生产是增加财政收入的关键
例4、右边漫画启示我们( )
a.城市的教育比农村更重要 b.要优化财政对教育的支出结构
c.要控制财政支出,防止财政赤字
d.要大力发展经济,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
(二)财政的巨大作用
1、财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c) ——集中力量办大事
表现在:(1)国家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项目的建设,发挥财政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
(2)国家通过财政收支水平调控经济,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过热)
(3)国家通过对财政收支方向和结构的调整控制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科技进步与人才培养
2、财政对人民生活的重要作用(b)
表现在:(1)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障;(2)财政是建立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3)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物质生活的物质保障
拓展:比较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财政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 稳健的财政政策
区别 采取的措施不同 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增发国债 适当减少财政赤字,减少国债
实施条件不同 主要是在经济增长滞缓,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运行受需求制约的条件下实施 主要是在经济出现过热苗头,物价上涨,投资需求过旺的条件下实施
联系 二者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是国家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控制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例1、我国每年用于国防及行政管理的财政支出已经超过了7000亿元人民币,正是依靠这笔支出,使得我们能够免费获得政府提供的国防、司法、治安等公共服务。政府用于国防、司法、治安等方面的财政支出充分反映了财政具有( ) a、经济稳定作用 b、经济发展作用 c、收入分配作用 d、资源配置作用
例2、 XX年3月5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XX年全国财政赤字拟安排合计为9500亿元。根据统计,这一赤字规模创出了新中国60年的最高纪录,是历史高值的XX年财政赤字的近三倍。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扩大直接投资 b.拉动国内需求 c.促进经济增长 d.平衡财政收支
例3、XX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5955亿元,着眼于完善农村保障体系,增强农业、农村和农民抵御自然灾害、开展灾后重建的能力,使受灾群众得到更多救助。这体现了财政具有( )①促进科技教育发展的作用 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③保障农民生活的作用 ④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例4、XX年要大规模增加政府投资,实施总额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其中中央政府拟新增1.18万亿元,实行结构性减税,扩大国内需求。“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①扩大内需是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性措施 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③初次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 ④经济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经济生活第9课《征税和纳税》复习学案
(一)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的含义和基本特征(b)
(1)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 ,依法取得 的基本形式。本质上是一种 关系。
(2)基本特征: 、 、 ,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财政收入其他形式的 。
税收三个特征之间的关系: 。
拓展:税收的无偿性充分地体现了财政的分配本质,在税收三个特征中它成为核心;税收的固定性保证了国家税收和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当然,税收的固定性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是相对于税法不变而言的。
2、税收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地位(c)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理想、是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 的源泉。 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3、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含义及其作用(b)
(1)增值税是以 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其基本税率是 ,开征增值税可以避免
,防止 ,有利于促进 和体现 ,也有利于 的稳定增长。
(2)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征收的一种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税率和税率。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 ,也是调节 、实现 的有效手段。
拓展:关于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1)我国税收的性质:在我国,税收是 、 的新型税收。
(2)我国税收的作用概括起来表现为三个方面:a、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b、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c、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例1、在当前经济和社会形势下,要强化税收征管,严厉打击偷税、骗税行为,保证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这表明( )①税收具有固定性 ②税收具有无偿性 ③税收具有强制性 ④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例2、下列关于税收的基本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无偿性、固定性、强制性 ②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主要标志 ③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④不是每一种税收都同时具有无偿性、固定性、强制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例3、(08全国二卷)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自XX年3月1日起,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1600元/月提高到XX元/月。按照经济学原理,这一调整将( )①增加财政开支 ②刺激中低收入居民消费 ③增加财政收入 ④促进公平分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例4、自XX年3月1日起,工资薪金收入的个人收入所得税“起征点”为XX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500元(含)的部分,税率为5%;超过500元至XX元(含)的部分,税率为10%;超过XX元至5000元(含)的部分,税率为15%。小明的爸爸月工资为4500元,则每月应纳的个人收入所得税为( )
a.250元 b.375元 c.325元 d.675元
(二)依法纳税
1、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c)
(1)为什么?
a、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自觉纳税是公民社会责任感和国家主人翁地位的具体体现。
b、是我国税收的性质决定的。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所以,公民应当自觉纳税。
c、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2)怎样做?
a、依法纳税,自觉诚信纳税。
b、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行使纳税人的权利。
c、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2、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a)
表现(含义) 手段 处理 相同点
偷税 税务机关在追缴税款的同时,要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①都是没有向国家缴纳税款的行为。②都是违反税法的行为。③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和惩罚
欠税
骗税
抗税
某人到饭店吃饭,结账时服务员说,如果不要发票可以赠一份小礼品,礼品的档次视消费的金额而定,消费在100元以内,送一块小香皂或一件小玩具,消费200元左右可获得一套玻璃器皿。据此回答1—2题。
例1、饭店服务员不开发票( )
a.是偷逃国家税款的行为 b.表明企业具有经营自主权
c.是骗偷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 d.对消费者有利,消费者最终会得到实惠
例2、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
a.税务机关要依法征税 b.公民应自觉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
c.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 d.公民在依法纳税的同时,要懂得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例3、在我国,中资企业所得税税率原为33%,外资企业一般享受15%或更低的优惠税率。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企业所得税法》将我国境内的中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为25%。这一政策调整将( )①有助于改善外商投资结构 ②提高外资企业管理水平 ③提高中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④促进中外资企业公平竞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例4、上述漫画体现了( )
a.市场经济开放性 b.市场主体的统一性
c.市场经济的竞争性 d.市场经济的平等性
例5、新企业所得税法统一税率、优惠和扣除,优惠从以地区为主转变为以产业为主,对于高新技术、农业、环保、节能产业税率实行优惠。这体现税收( )①组织财政收入 ②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③实现经济监督重要手段 ④宏观调控重要手段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
例6、现代税制在规定纳税人依法承担义务的同时,也保障纳税人享有相应的权利。以下行为体现纳税人权利的是( )①依法按时向税务部门缴纳营业税 ②依法要求政府部门公开财政支出用途 ③就某个征税行为依法对税务部门提出质疑 ④年收入超12万元的公民依法主动向税务部门提交申报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推荐作文:
- ·科学的英语作文高中【精彩6篇】
- ·中外名著:《悲惨世界》读后感范文
- ·《列那狐的故事》读后感
- ·2021《开学第一课》学生观后感8篇
- ·2022开学第一课优秀观后感(十篇)
- ·六年级学生读《鲁滨逊漂流记》有感
- ·建队纪念日主题云队课观后感作文【七篇】
- ·阅读小说红楼梦读后感
- ·校园风景初中周记500字精彩5篇
- ·观看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观后感心得(精选5篇)
- ·优秀随笔精选锦集6篇
- ·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观后感体会精选10篇
- ·2023个人销售总结
- ·托物言志的作文(优秀6篇)
- ·“我们众志成城”上海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观后感心得范文
- ·初中暑假学生日记最新10篇
- ·北京冬残奥会2022观后感10篇
- ·鲁迅秋夜读后感5篇
- ·2022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报告材料5篇大全
- ·2022百年奋斗路青春心向党直播个人观后感启发10篇
- ·科学家霍金的事迹材料(优秀3篇)
- ·高中优秀抒情散文800字(优秀4篇)
- ·央视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23篇
- ·新时代好少年观后感2022模板7篇
- ·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优秀作文10篇
- ·《青铜葵花》暑假读后感600字5篇
- ·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心得范文【12篇】
- ·宁夏沙湖旅游景点导游词
- ·以元宵节为话题的作文
- ·2023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精选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