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胡同文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通用15篇)
《胡同文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篇1
一、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二、《胡同文化》概说 汪先生的《胡同文化》是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文化》序。”这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 作者把这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这数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着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化起来,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如些生动、深刻的理解,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对胡同文化怀旧伤感的感情。 三、有关“文化”的概念 1.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英·泰勒《原始文化》 2.“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辞海》 四、要点分析 1.北京的胡同有何特点? 明确:可以得到如下概括:方正、取名、宽窄、网络等。就其“方正”而言,使得北京人方位意识极强;从“取名”而言,其原因很多,有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等但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从“宽窄”而言,可反映出人的阶层不同;就“网络”来说,也体现了生活方便、安静这一特点。 2.胡同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3.作者是如何从“胡同”里发现“文化”意蕴的? 明确:作者通过介绍评论北京的胡同来剖析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从而揭示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 共15个自然段,文章开始从方正的胡同写起,写了胡同名称的来源,胡同的宽窄,胡同的作用,并由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谈到了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说明了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引用、举例将其具体化: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居民们似乎都承袭了祖宗安土重迁传统,蜗舍再破也不舍得“挪窝儿”;北京人的理想住家是独门独院,但也讲究处街坊,婚丧嫁娶随份子,但“休管他人瓦上霜”却也浸透着胡同文化的特点;由于北京市民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易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并用事例说明其文化精义是“忍”,即所谓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4.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中,包含了什么感情? 明确:作者对胡同,对胡同中的市民生活, 对胡同文化的同情、理解、批判及文末的怀旧、留意略带伤感的情感。 5.本文的语言朴实典雅,富有表现力,仔细品味下列语句的内涵,体会这一语言特色。 (1)虾米皮熬白菜,嘿! (2)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3)西风残照,衰草离坡,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明确: (1)语言自然质朴,“嘿”一词的运用,令人咀嚼,把北京人那种易于满足的心态描写得淋漓尽致。 (2)形象地写出了北京人逆来顺受,“忍”的思想。 (3)语言清新典雅,由形象描写到心理感受的描写,写出了北京胡同的衰败、没落。 五、能力训练 1.下列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和泥 份量 兵慌马乱 动辄得咎 B.赢弱 渎职 嬉笑怒骂 坐收鱼利 C.防碍 浮燥 风糜一时 刚愎自用 D.疏浚 哐骗 瑕瑜互见 如愿以尝 2.下列红色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知识经济时代,衡量人才的标准不是取决于掌握知识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知识的创新能力。 B.英国教师在课程设置、 教材选用和教法上一直享有很大的自治权,以致英国长期没有全国性的课程和教学大纲。 C.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发现事物的本质,总结事物的发展规律,因此反映科学研究成果的学术论文应该记载新的发现和新的结论,并且使人们获得新的知识。 D.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就非常敏感的“人才”、“人事”问题坦率直言。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群众生活_____________的农产品价格要坚决保持稳定。 ②为防范贩毒分子的偷渡,许多国家都在_____________增设了关卡。 ③没有_____________过人生的苦辣,又怎能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 A.必需 边境 体会 B.必须 边界 体味 C.必需 边界 体味 D.必须 边境 体会 4.下列红色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新世纪已经来临,为21世纪培养高素质栋梁之才的重担,义无反顾地落在了教育工作者肩头。 B.倘若进修单单是为一纸文凭,而没有提高水平,那么此种惟文凭的自欺欺人的进修究竟有多大实际意义? C.作为领导干部,对下岗职工的生活决不能掉以轻心。 D.山东泰山队在99全国甲A联赛中,出类拔萃,实现了夺标的夙愿。 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因特网作为传媒,可以在世界范围内使各地的人们凭借计算机互联共享同样的信息。 B.夕阳也不甘寂寞,在“晚眺亭”的身上小心翼翼地抹上了薄薄的一层晚霞的余辉。 C.许多父母对孩子过于偏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 D.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是沉还是浮,决定于浮力比固体的重力大还是小。 6.填入下文横线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难忘的是雨季。天潮潮地湿湿。小街是一架古老的琴。细细密密的雨点由轻而重,轻轻重重敲打着小街,低沉的节奏里自有一种寂寞与凄凉。时而有一股股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像一片片敲击音与重滑音流过小街。_____________想冲破这雨帷,想走在小街上。 A.低沉的节奏里又倏地增添了一种单调。 B.寂寞与凄凉的节奏里又倏地增添了一种烦闷与不安。 C.烦闷与不安中又倏地增添了一种烦闷与凄凉。 D.单调的节奏里又倏地增添了一种烦闷与不安。 答案:1.B 2.D 3.C 4.B 5.A 6.D 【教学目标 】 1、概括内容要点 2、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3 体味本文朴素、雅致的语言 【重点难点】 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设计】 1、 导入 新课 语文课比起其他的学科来更容易培养一个人的个性、灵性、悟性、创造性。猜谜:石刻的史书,凝固的音乐 (建筑) 从文化的眼光看,民居是与人们最为亲近的背景文化,它给生活打上了民族的时代的烙印;用艺术的眼光来看,民居是凝固于时间长河的多重性艺术,它为生活平添着诗章;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民居是无处不在的伦理学、民俗学、建筑学的历史缩影,它使生活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耐劳精神,创造了巍峨的长城、庄严的宫殿、秀美的园林,也创造了形形色色的民居宅院,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鲜活的生命。 2、胡同文化就是在诠释着北京民居建筑与市民文化之间的关系。《胡同文化》放在第三单元“要点概括”之下,我们正好通过它来作概括要点的练习。 【学习方法指导】 ①找关键语句;②无关键语句的找出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概括;③分清层次。 段落 关键句 要点概括 备注 胡同 (1) 北京像一块豆腐,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北京人的方位意识) (2)胡同的 原意(水井)取名(各种来源) 源于生活 (3) 胡同的宽窄大小(区分阶层)数量 (数不清) (4)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方便而安静) 影响生活 (5)胡同与四合院是一体 形成文化 影响思想 文化 (7)封闭的文化 (6)段的第一句话概括(6)(7)两段的内容。从一些关键词句中可以看出。如“安土重迁”,“独门独院”,“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都是说“封闭”。 (8)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 (9) “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冷漠) (10)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感情 (13)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14)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怀旧”、“伤感”“无可奈何” 几分留恋,几分清醒。 (15)“再见吧,胡同” 文章的(11)(12)段分别举“我的小说”和“生活”中的两个例子来说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因此,没有要点可直接画出。 3 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一4)介绍北京的胡同。布局 影响 取名 数量。 第二部分(5一12) 胡同文化的特征。从居住 焦急 娱乐 饮食 处世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13一15)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没落的感受和思考。作者写到胡同文化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的的衰败和没落,带有明显的伤感的情绪。 4 作者赋予了北京胡同文化什么样的内涵?用原文的话回答。 “北京胡同文化是封闭的文化”“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5 北京胡同文化建筑特点与文化特点有何关系? 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特点。由于胡同的安静闭塞,使胡同里的人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形成了他们封闭守旧,安于现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安逸日”的小农意识;而胡同的方正特点又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其思想意识,封建正统思想较为严重,不思反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甘做顺民。 6 作者在文中对胡同文化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感情,这种感情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作者对胡同文化在否定的同时又有几分向往留恋。例如在写到胡同取名的来源时,列举了很多胡同名字,这些名字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说明北京人的内心,有一种乡土情结;下文又写了北京胡同人们生活方式的安宁、平和,闲逸恬谈,写了北京人讲究“处街坊”,懂礼数,写了他们的饮食习惯,这些都反映出北京市民的淳朴的风俗和田园式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向往怀恋之情。但由于这种文化有封闭守旧一面,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它必定要被淘汰,作者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是可贵的。最后一句“再见吧,胡同”,末尾用句号而非感叹号,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7 本文的语言有的朴实,有的典雅。两者互相结合,富有表现力。 品味下列语句的丰富内涵。 (1) 虾米皮敖白菜,嘿! (几个同学范读,体味“嘿”的表情) 一个“嘿”字,充分表现了北京市民吃了虾米皮敖白菜之后的那种极其满足感,证明了“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的看法。 (2) 睡不着,别烦躁,别着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对别人无可奈何,只能自我安慰,充分表现了北京人的那种忍耐性格,最后“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是作者对北京人的这一性格进行评论的 话 有局外人的佩服和调侃。 (3 )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尽情渲染胡同衰败 没落后的凄惨景象,引起人们的伤感 怀旧之情。 8 仿(3)写一组自己熟悉的景物,表现一种鲜明的情感。 例 院落比连,炊烟袅袅,引车卖浆,熙来攘往。 小街横贯,深巷悠然,窗明几净,老输参天。 9 拓展 (1)“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相比,哪一个更封闭? (2)我们身处在怎样的居住文化中/ 10 积累词语 储存 安土重(zhòng)迁 喧闹 挪窝 摞 置身事外 安分守纪 逆来顺受 烦躁 熬( o)白菜 凭吊 衰草 离披 无可奈何 席卷 没(mò)落虾(há)蟆陵 低佪(huái) 板书设计 补充材料 ①北京人的生活习惯: 北京人的生活习惯接近农民。爱吃硬面饽饽,水饺,荞麦饼,冰糖葫芦,爱喝大碗茶,二锅头,爱过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爱玩的是养鱼养鸟养蛐蛐,逮蜻蜓,粘知了,放风筝。这些都与某些城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如吃奶油蛋糕三明治,喝咖啡威士忌,过圣诞节、情人节,玩高尔夫球等形成了鲜明对比。 ②北京人的“礼数” 北京人特别讲“礼数”,这是一种文化教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对外地人的态度。老北京人不歧视外地人。向老北京人问路,得到的几乎都是清楚、详尽、和气而又有人情味的回答。而上海人特别歧视外地人,特别歧视穿衣不体面的外地人。 B、人情方面。北京人顾人情面子,人缘好,如课文所说。 C、生活方式上。北京人生活简朴,但决不会因为穷而失了身份,丢了体面。即便不过是一碗老豆腐,二两烧酒,也会慢喝细品,那情态,那气度,那派头,简直像面对一桌满汉全席。 这体现了北京人悠然自得、清淡典雅的生活作风。 ③北京人的安分守己。 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是由其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造成的。京都之中,帝辇之下,人们看得最多的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仕途险恶,天威难测,官运无常。今儿个,新科状元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明儿个,菜市场人头落地,大观园底儿朝天。这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使北京人学会了忍耐,也学会了世故通达。做为专制制度下的小民他们太微不足道了,强大的皇权要消灭他们,比碾死只蚂蚁还容易,所以他们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明哲保身,学会了得过且过。 ④前门情思大碗茶 我爷爷小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着它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它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谁知道,谁知道,谁知道它淳厚的香味含着泪花。 如今我海外归来,/又见红墙碧瓦,/高高的前门几回梦里想着它。/岁月风雨无情任吹打,/却见它更显得那英姿挺拔。/叫一声杏仁豆腐滋味真美。/我带着童心带着思念再来一口那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这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它淳厚的香味,直传到天涯? 都江堰中学 王华美 教学目标 : 1、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胡同文化与北京胡同的关系,并能对胡同文化谈出自己的看法。 2、学会抓住关键语句概括要点,提取精要。 教学重点: 概括、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 教学难点 : 体会胡同文化与北京胡同的关系。 教学设想: 1、1课时完成。 2、突出学生的读书、思考与讨论,教师适当点拨。 3、重点在课文后半部分,并向课外延伸。 课前准备: 印发《北京的胡同》、冯骥才《文化眼光》。 学生预习:1、熟悉课文。 2、阅读印发的材料。 教学程序: 一、导入 : 我们班同学的研究课题中有一个是《青城山道教文化研究》,(课前印发的材料中冯骥才的《文化眼光》一文谈到)其实“只要用文化眼光来看,文化便无处不在”,衣食住行无不具有文化内涵。我们单来看--住的文化! 居住方式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久而久之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性格、行为,我们称之为一种文化。 我们来一起学习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的一篇散文《胡同文化》,看看北京胡同对老北京市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 括北京胡同的特点: 先来看几幅北京胡同的照片。 (展示图片) 北京的胡同有哪些特点呢? 请同学们打开书浏览课文1--5段,勾画出关键词语。 交流。(两生发言) (重点词语:方正、取名趣俗、多、安静、和四合院一体) 三、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 (一)、胡同到底对北京市民产生了哪些影响呢?也就是胡同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呢?还是再来看看汪老先生怎么写的吧! 自由朗读6--12段,勾画重点语句。 学生读自己勾画的语句。(两生读,其他补充) 提示:我们找的语句大多在文段什么位置?(段首) 因此我们把握文章内容的时候要抓住关键语句,又特别要注意段首句。 (投影:封闭、安土重迁、过往不多、易于满足、不爱管闲事 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 (二)、给你印象最深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朗读品味两处语句。(根据具体情况,融在其中或单独提出来品味。) 1、8段:“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充分表现了极其满足的心态。 指名读。(要读出韵味,读出北京人的满足感和得意劲来。) 齐读。 这个地方如果改成:“……较好,……好,……更好,……很好,……最好。”如何?读一读,体会一下。 2、12段:“‘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活画出其神态,对“忍”最好的注解。 指名读,齐读。 --“真有你的”赞赏还是否定?(我的意见是有调侃,更有无奈。) 四、对胡同文化的态度、认识 (一)、胡同在经济大潮冲击下呈现怎样的景象? 随着北京现代化推进,胡同逐渐衰败、没落,为高楼大厦所代替。请看几幅图片。 胡同文化将何去何从呢? 对胡同文化,作者的感情和态度如何呢? 齐读后3段,找相关词句,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毫无生气”、“怀旧”、“伤感”、“无可奈何”、“总有一天会消失”、“怅望低徊”、“再见吧”…… (二)、课堂小结:课文思路 胡同特点——胡同文化内涵——感情、态度 阅读方法 抓住关键词句概括内容 (三)、对胡同文化,你怎么看? 学生交流,发表各自意见,教师适当引导。 请课外练笔的时候,写篇文章,阐明你的看法。 要求:有标题,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浙江桐乡茅盾中学:贺军红(314500) 【教学目标 】 1、认知目标 了解北京胡同的特点,明确胡同文化的内涵 2、情感目标 领会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复杂的感情,理解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对传统文化的深情。 3、技能目标 学会通过找中心句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重点】 提取精要, 概括胡同文化的内涵 【教学难点 】 探究胡同文化的历史成因 【教学设想】 1、课时 1课时 2、多媒体辅助教学 3、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只作适当的诱导、点拨与开掘。 【教学步骤 】 一、 新课导入 在我们江南水乡,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水多、桥多、弄多)由此形成水乡特有的文化风味。 而在首都北京,也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胡同多”。俗话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赛牛毛。在今天的北京,尽管新建了大片大片的居民住宅小区,但仍还有近半数的北京市民生活在古老的胡同四合院里。当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走进北京城时,人们最感兴趣的不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也不是四通八达的立交桥,而是曲折幽深的小小胡同。胡同,怎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那么多人的目光呢?因为胡同是京城所特有的文化景观。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今天我们就随着京味小说家汪曾祺一起走进北京的胡同,感受那“一方水土“,体会那“一方人”的思想情感。 下面先请同学们看几张关于胡同的老照片,(问):从这些照片中你可以看出胡同有什么样的特点?(展示幻灯片)看后有什么感觉? (低矮、拥挤、破旧;感到压抑,不舒服。) 我们看到低矮、破旧、拥挤的胡同心里会不舒服,心情会感到压抑,可是长期生活在胡同里的北京市民却有着和我们完全不同的感受。那么他们的感受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胡同文化的内涵 1、下面请全班同学齐读课文5—12自然段,体会北京人对胡同的感情。 问: 北京人对胡同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呢? ——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安土重迁,安于故土,不大轻易迁居他乡。重,重视) 他们的这种心态,其实正是基于一种特定的文化,这种文化是什么? (生答): 胡同文化。 2、胡同文化的内涵 问: 那么,胡同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外在的表现?(请大家用找中心句的方法将课文原句勾画出来) 【 特点】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外在的表现】 居住环境: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 饮食条件:易于满足,对物质的要求不高 处世哲学: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设疑讨论】 胡同文化的外在特征表现出北京市民怎样的内在心理特征? 【小结】 从胡同文化的外在特征中可以看出北京市民的落后、保守、冷漠。 北京人长期生活在天子脚下,皇城根边,看多了朝代更替、人生沉浮,“城头变换大王旗”,使他们的日子过得战战兢兢,不知道什么时候灾难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对外界事物显得麻木、冷淡、漠不关心,于是就只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从而形成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 三、探究胡同文化的历史成因 请第一、二组同学齐读课文1——4节。(正音正字 约yão 羊尾(yǐ)巴 ) 【设疑讨论】 文题是“胡同文化”,作者为什么要用近四分之一的笔墨写北京的胡同,我们把这一部分删去,可以吗?为什么? 【明确】A、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谈胡同,也就是谈胡同里的市民生活。 B、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仅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方正”的建筑外观影响了内在的文化心理,由外观到内在。 【小结】古老的胡同,一座座四合院,像一部百科全书,既反映了历史沿革,又展示了社会风情,同时它又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没有胡同,就没有胡同文化,也就没有了北京市民的文化。 【深层探究】:北京人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强烈们的方位意识? ——北京,几代王朝元,明,清都定都于此。帝王在此登基理事,皇帝坐北朝南,文武大臣序齿列班,分列两旁,一切都井然有序,等级森严,这一切深深根植于北京人的思想意识中,使得他们对方位及方位所蕴涵的文化因子特别敏感。 【拓展】一人假冒钦差大臣,矫传圣旨,马上让人看出了破绽。 ——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钦差大臣传圣旨是代表皇帝的,地位尊崇他应站在什么位置是有明确的规定的。因为他站的位置不对,所以人们马上看出了破绽。 四、体会作者流露出来的对胡同文化的感情 那么,以“忍”,为精义,以“封闭”为内涵的北京市民文化的最终命运会怎样?对此作者的态度感情又如何?带着这两个问题,请三、四组同学齐读课文最后三段。(正音正字:虾蟆há má) 思考:北京胡同的最终命运怎样?(衰败、没落) 【设疑讨论】“随着胡同的衰败、没落”,“胡同文化也在走向衰亡”,作者对没落的胡同流露出怎样的情感?你怎样看待胡同及胡同文化的没落?(幻灯片打出) 作者对没落的胡同流露出来的是伤感、怀旧、留恋的复杂感情。 【小结】有着悠久历史的胡同文化曾长久地体现了北京市民的生态和心态,它的衰落确实带给了作者怅惘和忧伤。然而作家也深深的意识到了胡同文化已经走完了它的生命历程,向它告别已成历史的必然。 作者一生对传统文化怀有深情,但作者对这种封闭的小市民文化,并没有沉醉其中,是怀有一份清醒的。正因为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是下层平民的文化,是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文化,是无力与现代文明抗争的文化,作者在理智上知道在商品经济地大潮下,这种文化一定会衰落下去,遭到淘汰。但在感情上作者是怀有一种伤感的情绪的,对胡同及胡同文化还是有一种留恋的。 “胡同文化是永远都说不尽的,北京人正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在“一句京腔,两句皮篁,三餐佳馔,四季衣裳”的调侃中,过着平稳而讲究,宠辱不惊,乐天知命而又情趣盎然的生活。 没了胡同,就没有了北京,没了京味儿,有多少耐人寻味的故事发生在胡同里,又有多少文化名人曾经生活在胡同里。胡同作为北京文化的载体,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 胡同,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历史的遗迹和见证人,会有一部分具有文化价值的四合院保留下来,其余的部分将会消失。但作为一种文化,它必将继续保留。 因为文化是沉淀在人们的心里的。 幻灯片打出作者简介及课下作业 作者简介:汪曾祺 作业 :课下阅读语文读本194页的《金岳霖先生》,体味汪曾祺散文的特点。 【附板书设计 】 作家汪曾祺说,读小品文是悠闲的,可以得到有文化气息的健康的休息。他的《胡同文化》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笔者学着他的“文化休息”,在教学设计中努力体现“快乐语文”:在快乐中增长见识,了解胡同的特点及胡同文化的内涵;在快乐中体验情感,感受北京市民散淡、平和、自足与作者怀旧、感伤、理智超脱的情怀;在快乐中品味语言,体会京味语言醇厚活泼的魅力;在快乐中拓展开来,由远及近,从北京的胡同文化联系到家乡的地域文化——中央电视台多次报道过的江山市廿八都镇的“飞地文化”。在初步介绍后将此确立为班级的研究性学习课题,让各个研究小组讨论申报子课题。 一、序曲 上课铃声过后,我打开多媒体,屏幕上映出古朴典雅的北京胡同,高亢热烈、韵味醇厚的京腔歌曲《故乡是北京》在京韵大鼓的伴奏下袅袅而起。 (多媒体最大的作用是渲染氛围,创设情境,能弥补传统语文教学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之不足。) 学生马上进入了情境,听得如痴如醉。 我恰到好处地按下鼠标,音乐戛然而止。 “看大家的表情,都被这画面和歌曲深深地吸引住了。感觉怎么样?”我微笑着问学生。 “太美了!”“太好听了!”还有人打趣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引得哄堂大笑。 “知道这是哪里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北京!” 我顺势导入 :“对,北京。古朴典雅的北京胡同,韵味醇厚的京腔京曲,让我们感受到了北京文化绵绵的魅力。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一位文化老人写的京味小品文《胡同文化》。”我边说边在胡同背景图上即时打上字幕“胡同文化”。(不以事先做好的示人,以增强现场感,体现多媒体教学的互动、随机。) 然后问学生:“这位老人是谁呢?” “汪曾祺。” “对,是汪曾祺老先生。”我点击鼠标,屏幕上亮出了汪曾祺和蔼的笑脸及其简介。 “汪曾祺是江苏高邮人,但他长期生活在北京,生活在北京市民之中,加上他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所以他的小品文特别有京味儿。他主张‘文化休息’,认为读小品文是悠闲的,可以得到有文化气息的健康的休息。因此,我们这节课也好好地体现一下‘快乐语文’。米卢不是有‘快乐足球’吗?我们也该有‘快乐语文’,在快乐中增长见识,体验情感,品味语言。怎么样?” 学生兴趣倍增:“好!” 我高声道:“那就让我们走进北京胡同,感受胡同文化。” 二、增长见识 1.揭题切入。 切入课文的方式很多,此处采用“揭题法”——从揭示标题“胡同文化”的内涵入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快速找到“文眼”,提取精要。同时,从“文眼”所在的第5段切入,也使讲课顺序有了变化。 我点击鼠标,屏幕上再次出现“胡同文化”主页。 “各位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胡同文化’?请引用书上的一句话回答。” 学生在课前就对课文进行了预习,所以很容易读出了第5段中的句子:“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对。反过来说,胡同文化就是北京的市民文化。”话到此处,我又把学生往定语“胡同”二字上引:“那作者为什么用‘胡同’做定语,而不用诸如‘草原’‘水乡’之类的定语呢?请再引用本段的话回答。” 学生马上齐读起来:“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 于是自然地转到了第1~4段的内容:胡同。本文的文脉是先“胡同”,而后“文化”。 2.胡同。 本文所在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为了落实这八个字,我这样问学生:“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北京胡同的哪些内容呢?请大家引用1~4段中的关键句回答。” “第1段——”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所以北京人的什么意识很强?” “方位意识很强。” “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怎么说?” “你往南边去一点。”学生齐读后忍不住笑起来。 “要是我们睡觉遇上这类事,会怎么说?” “往里面靠一点。”“移过去一点。” 看他们比较出来了,我于是笑道:“看来我们的语言模糊多了,方位意识差多了。”虽然没有通读串讲,只找了段中的一句话展开,可我发现效果倒很好。 我又往下问:“第2段呢?” 学生回答:“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我接过话题:“对,都很有来源。下面播放几张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中的照片,请同学随口说说胡同名。” 学生边看照片,边用文中的胡同名称抢说着,气氛活跃。这样既避免了照读原文的呆板,也发挥了多媒体的作用。 “第3段——” 这时学生参差不齐了:“胡同有的很宽阔,如东总布胡同、铁狮子胡同。”“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我笑着追问:“到底是哪一句?” 学生迷惑了:“好像都是,又好像都不是。” “对,都是,可又都不是。现成的两句话都不全面,必须用自己的话将这两个意思同时归纳进去,该怎么表达?” 学生马上恍然:“胡同的大小和数量。” 我趁机向他们传授方法:“所以在‘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时,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凭借文中的有关语句,另一种则要自行组织语言。” “第4段呢?” “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对。这段很明确,不会有异议。” 3.胡同文化。 顺着文脉,“胡同”之后,就是本文的重点内容“胡同文化”了。我是这样过渡的:“一方水土养育一方百姓,北京胡同造就了特有的胡同文化。让我们看看北京人的胡同文化是什么样的。” 先让他们快速阅读,提取精要,找出体现胡同文化内涵的关键句。学生反应迅速:“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北京人易于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 然后我让他们自由发言:“这些内涵,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一个?自由发言,谈谈你的感受和理解。” 高中生已进入了“思想期”,因此语文课需要让学生说出他们的理解,说出他们的思想,解放他们的心灵和智慧,让学生的表现力、想象力、创造力尽情地得到释放。 果然,学生发言踊跃,思想的火花不断迸发出来—— 学生1: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的封闭性。我们国家的封建社会太长了,一直处在闭关锁国的状态下,身为五百年古都的北京就是其中的代表。封闭的思想必然带来观念上的保守与落后,我们现在虽然“入世”了,国门打开了,不再闭关锁国了,但我们的思想观念还是很封闭的,所以要跟上世界步伐,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思想观念问题。 我表示欣赏:“说得够深刻。” 学生2:我印象最深的是“处街坊”这一节。他们表面上是有来有往,礼尚往来,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可见他们的来往仅仅是一种礼节上的应酬,他们的内心还是封闭的。 我不禁称赞道:“你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学生3: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这挺让我感到意外。我故作惊讶:“为什么?” “毕竟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源地呀!” 我继续引入:“是呀,太矛盾了。可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你能解释吗?” “还不能。” 我给他留下余地:“你不妨再思考思考。” 这时,另一学生抢着回答:“我想出来了!那是因为他们生活在首都——不对,古代应该称京城。” 我进一步挑明:“对!生活在皇城根下。” 全班马上接过来:“生活在皇帝的眼皮底下!” 我满意地点头:“越说越清楚了。” 那位学生马上往下接:“所以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我反过来引:“否则——” “否则随时都有杀头的危险,所以他们只能忍!” 我水到渠成地朗声道:“所以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一个字——” 学生异口同声:“忍!” 我话题一转:“那我们该怎样评价这个‘忍’呢?” 一个学生回答:“那个时候,‘忍’是他们的生存法则,以‘忍’为上,明哲保身。”“对。”我插话道,“任何现象的出现都有其历史背景、社会原因,所以西方一位哲人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位学生马上抢回话题:“但也正因为明哲保身,敢于站出来者少,所以我们的封建社会缺少活力,政治变革少,社会发展慢。现在,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生活小事上应提倡‘忍’,这样人际(关系)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和睦;但对于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我们不该‘忍’,不该袖手旁观,而应见义勇为,否则我们的社会就没有正气;对于国家利益,我们更应该有积极的爱国热情,要像海空卫士王伟那样,勇于维护我们国家的尊严,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对。鲁迅留学日本时曾写过这样的感人诗句: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大家马上接下去。 我点头赞许:“这位同学说得不但辩证,而且感人。”然后转移话题:“另外,北京人也有一个极大的优点,你们发现了吗?” 一位学生回答:“北京人易于满足。” 我马上“抓住”他不放:“对。作者有几句非常典型的细节描写,你能念念吗?要念出韵味来,念出北京人的满足感和得意劲来。” (好的语言需要引导学生品味、涵泳,而且要与课文内容的理解、语言环境的整体感受融为一体,如果照搬“教参”的顺序,在课文内容分析完后才单独分析语言,效果会打折扣。) 可惜这位学生读得平淡无味,念得很快:“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结尾的“嘿”也念成了短促的去声。 同学们笑了起来。 我也笑了:“从同学的笑声中,就可发现问题了。要读出韵味来,读出北京人的满足感和得意劲儿来。特别是最后一个字,不能按常规读法念去声,应把这个音拉长,并且把声调往上提。请大家推荐一位同学来朗读。” 大家推荐“朗读家”××同学范读。 这位学生读得抑扬顿挫,京味十足,同学啧啧称赞,体验到了京腔京韵的魅力。 我忍不住夸奖:“不愧是‘人民代表’,不负众望。”然后面向全体:“接下来让我们齐声朗读一遍,读出韵味,读出满足感和得意劲,品味京味儿语言的魅力。 (范读与齐读相结合,让每个人在朗读中领悟内涵,感受魅力,并掌握朗读技巧。) 然后问他们:“品味出京味儿语言的魅力了吗?” “有点儿。” “那我就让各位再‘多点儿’。请齐读屏幕上的话。” 我打出屏幕上的话:“有窝头,较好。大腌萝卜,好。小酱萝卜,更好。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很好。虾米皮熬白菜,最好!” 学生边读边笑,读完后大笑。 “笑什么呢?笑它好还是不好?” “不好!” “怎么个不好?” “呆板,单调。”“不活泼,没有生活气息。”“也不风趣。” 我笑着说:“被你们批评得一无是处了。不过这么一比较,京味儿语言的魅力就品味出来了。还只是一点儿吗?” 有学生拉起了长音:“多乎哉,很多也!” 也有学生忍不住赞叹:“汪老先生真神!” 我接过话题:“对。汪老先生不愧为语言大师,他对传统文化有很深的感情。让我们也带着感情,带着对胡同文化内涵的理解,认真朗读一下这些段落。方式是:以小组(6人)为单位,每人选一段自己较满意的读给小组成员听,然后互相评点。” 教室里顿时书声琅琅,气氛活泼。 然后,我把他们引向课文的结尾部分:“作者对北京胡同、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集中体现在哪几段?” 学生非常明确:“最后三段。” “没错。那就让我们来看看文章的最后三段。” 这样就从“增长见识”板块转到了“体验感情”部分。 三、体验感情 先让学生齐读第13段,尽可能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读出韵味来。 学生读得比较深沉,基本上读出了作者的感情。我又请他们把最后几个短语再齐读一遍,细细品味其中的感情。 学生:“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这次比上一回低沉。) 我积极肯定:“这次读得更到位些。”然后抓住语言特点往下问:“这几句语言有什么特点?和前面写北京人‘易于满足’一节是同样的语言风格吗?” 学生马上回答:“不是。前面是北京市民的口头语言,这里却是典雅的书面语言。”“对。这是书卷气很浓的语言。如果将它们换成和前面一样的口语,可以怎么换?效果如何?试试看。” 学生在座位上七嘴八舌地说起来,然后我让几位同学起来说。 学生1:“那种衰落的样子,那还有什么说的。” 我大加肯定:“京味到家了!” 学生2:“那荒凉的景象,真没得说。” 我褒贬兼用:“好是好。但与上句没啥区别。而且似乎还有点高兴的成分呢!” 学生3:“那片衰败,确实很惨。” 我马上表态:“是口语,但没有京味。” 学生:…… 我就此打住:“没关系,上面同学讲的两句话已经可以供我们比较了,看看他们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学生1:口语放在这里一点表现力都没有了。 学生2:没有意蕴,没有回味。 学生3:更没有形象,无法让人联想开去。 我顺势点评:“是的。而作者连用四个书面短语,生动形象,而且意蕴悠长,感伤惆怅之情扑面而来。”再深入一步:“学了汪曾祺先生两处不同的语言风格后,有什么启发或感受?请随便说说。” 学生纷纷发言:“什么地方用什么语言,要根据语言环境来定。”“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掌握多样化的语言。”“语言要雅俗兼有,能雅能俗。” “说得很好。汪曾祺老先生为我们提供了极好的语言范例,使我们受益匪浅。”然后把学生引向下一段(第14段):“面对如此衰败没落的景象,作者在下一段用了哪些词语表达他的心情?” 学生马上作出反应:“‘怀旧’‘伤感’‘无可奈何’。” 我深入一步:“这三个词加在一起,是不是说明汪曾祺老先生是一个跟不上时代的遗老,一个抱残守缺的保守派?” 学生不知怎么回答才好。我让他们齐读本段的下一句:“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再介绍汪曾祺在另一篇文章《日子就这么过来了》中的话:“过去的终归要过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无可奈何之中,更有新的希望在生长。” [1] [2] 下一页 说明:借班上课,师生彼此陌生,故在上课前,教师步入学 生中,边漫步边和学生低头交谈,作些沟通,以拉近师生距离 上 课 师:早就听说,八班的同学都很聪明活泼,热情大方,我就非常愿意和这样的同学一起学习交流,(生笑)但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是不是真的这样呢,还要看大家的表现哦。 (先扬一下,让学生兴奋起来,再抑一下,激起其不服气的精神) 师:在上课前我想先请大家听一首歌。 (播放《故乡是北京》,让学生感受一下音乐和图画) 师:听了刚才的歌,你们对北京有什么印象呢?请大家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 生1:北京很古老。生2:北京也有高楼大厦,是现代化的大都市。 3:北京是十朝古都。 师:其实北京不仅是帝王之都,也不仅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在北京城里有着许许多多的胡同,它们也一样是北京文化发展和历史变迁的见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北京胡同的文章。 (展示课题及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重点) 师:你们觉得胡同是什么样的? 生4:胡同就是小巷子 生5:胡同四四方方的。 师:像四合院? 生5:是的! 师:那是死胡同!(众生笑)师:十二中门前这条路是不是胡同? 生6:是比较宽大的胡同。 师:芜湖市的北京路呢? 众生齐答:不是!(展示胡同图片,让学生有感性认识) 师:那么什么是“文化”呢? (屏幕展示: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 师:“胡同文化”是哪个阶级的文化? 生7:市民阶级。 师:哪里的市民? 生8:北京的市民。 师:北京什么地方的市民? 生9:北京胡同里的市民。 师:那么胡同文化就是——? 众生齐答:北京胡同市民的一种文化。 师:对!课文第5段也说到什么是胡同文化 (教师示意学生看课文第五段) 师:在了解“胡同文化”前,我们先来看看北京胡同都有哪些特点,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前半部分,把自己的发现和同位前后位同学交流一下再回答。 (几分钟讨论后) 生10:胡同很多!生11:胡同有宽有窄!生12: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很安静。 生13:胡同取名有各种来源! 师:你是从课文第2段发现的,是吧? 生13:是的! 师:那么请你说说第2段都提到了胡同的哪些名称。(生13读) 师:很好,请坐。(面对所有同学)刚才这位同学读了很多胡同的名称,请你们说说,这些名字有什么共同特点?(众生思考,半晌无人回答) 师:我现在把这些胡同改改名字,把皮库胡同改成皇家胡同,把狗尾巴胡同改成凤凰美食街,请大家比较一下改过的名字有什么特点。 生14:改过的名字显得很高贵。师:那么原先的名字吧?生14:带有市民气息! 师:(赞赏地):很好!改过的名字很高雅,原先的名字就显得—— 众生齐答:通俗! 师:北京的胡同还有其他特点吗? (众生思考,无人作答) 师:其实课文第1段也说到了胡同。请大家看课本,看第1段是否提到了胡同的特点。 生15: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师:很好!胡同走向都是很正的。那我们现在一起来归纳一下胡同的特点。(展示板书) 师:长期生活在这样正而又安静的胡同里的居民形成了怎样的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呢? (学生阅读课文、讨论,几分钟后) 生16:胡同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生17:他们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生18: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生19: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师:还有没有? 生20:北京人讲究“处街坊”。 师:(面对全体同学)大家对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有什么不同意见? 生21:他(生20)说得不对,我认为第7段主要讲的是北京人不喜欢交往。 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21:说不出来,反正我认为是这样!师:是一种感觉! 生21:嗯! 师:其他同学赞同哪一位同学的看法? (众生议论,没有结果) 师:那我们来做个添字游戏,怎么样?(众生欣然)请大家在“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这一句前的某一句开头加一个“虽然”,改变其他句子的标点,使之变成转折复句。 (一会儿后) 生22:应在“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一句开头加! 师:(对众生)大家同意吗? 众生:同意 !师:好!那么,转折复句强调哪一部分? 众生:后半句! 师:那么本段重点应是—— 众生:强调“平常日子,过往不多”。 师:很好,其实本段还有两个词“除了”、“此外”,把这两个词放在一块比较也可看出作者主要说的还是北京人不喜交往的特点。 (总结胡同居民特点,展示板书) 师: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作者称之为“胡同文化”。那么作者认为这种胡同文化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众生:封闭的文化! 师:对!这种封闭的文化的精义是—— 众生:忍! 师:作者对这种封闭的,以“忍”为精义的文化持什么态度?(众生交流、讨论) 生23:批判的态度! 师:你怎么看出的? 生23:从第6段的“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一句就可看出来! 师:能再说具体一点吗? 生23:“封闭”就是不好的词! 师:很好!“封闭”从感情色彩看是贬义词,作者用了这个词正好表明 了自己的态度。文中还有类似的词吗?(众生寻找、交流) 生24:“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师:说得好!那么作者对胡同文化仅仅持批判态度吗? 生25:还有伤感!文章最后3段明显地表现了作者这种情绪! 师:是的,作者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现在看到胡同在一天天衰败,自然会有一种伤感情绪。可见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应是批判中又带有伤感留恋。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课所学的内容。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再次突出教学目标 ) 师:我还有一点要说明一下。课文里所说的胡同文化是作者眼里的胡同文化,当然也就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因而我们也就不能说胡同文化就完全是这样。何况,北京在发展,胡同文化也在发展,今天的胡同文化也会有新的面貌。下面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畅想一下今天的胡同及胡同文化。(众生交流) 生26:胡同被推倒,盖起了新的高楼。 生27:胡同的居民已不再封闭保守了,他们也和外界交流。 生28:还有些胡同被当作文物保存起来! ……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录像,看看胡同都有哪些变化。 (播放展示今日胡同风貌的录像。录像结束后教师总结语) 师: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胡同正在衰败、没落,正在被一幢幢高楼大厦所代替,但是胡同文化将会随着北京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明天去北京,也许你所感受到的将会又是一种新的文化气息。 下课! 附:板书设计 走向——正 胡同特点 名称——俗 数目——多 环境——静 安土重迁,不愿搬家 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胡同居民 易于满足,要求不高 封闭、忍 爱瞧热闹,不管闲事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北京民居建筑的特点及其中体现的文化、民族心理,领会作者对传统建筑、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态度。 2. 引导学生从建筑的风格思考其体现出来的观念、文化,思考传统文化的价值,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及批判意识。 3. 训练学生抓关键词概括要点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理清思路,概括文章要点。 三.教学难点 如何看待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感情 四.教学方法 1. 自学辅导式为主,兼以发现式、讨论式。以略读——精读——仿写的教学流程开展教学。 2. 音画欣赏式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以最灵动的唯美风格让学生徜徉其中,感受北京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聆听新北京走向世界大都市的最强音。 六.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1、通读全文,应该学习哪些内容,或哪些内容有价值。 2、分组研究某一种建筑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一. 导入 (2分) 有人说,建筑是石刻的史书,凝固的音乐;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中曾说:“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量遗产。”课前,已经请大家上网或看书去了解胡同,现在请一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 二. 自读课文,概括胡同特点及胡同文化内涵,理清文章思路。 1、 朗读第一段,在第一段中找本段要点。 (找关键句。分析:首先排除举例的句子。第一句,不行,他讲的是整个北京的特点,目的在于引出“胡同”这个话题。第二句讲的是本段的主要内容,但从全篇看,他只写出了表面现象,没有深入揭示文体的实质。最后一句才适合。要点:方正)(方法:提取中心句、择取关键词。) 2、师问:本段最后一句说:“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请大家往下找一找,北京胡同除了“方正”之外,还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如何影响老北京人的生活,又使老北京人形成了怎样的思想?(即文化。) 3、学生自读,分组讨论。 找出各段关键句子,提取要点:建筑特点:方正、名称来源多、数量多、安静、独门独院(盒子); 文化内涵:总的来说,是一种封闭的文化。表现在以下方面: (1) 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2)北京人讲究处街坊, (2) 北京人讲究“处街坊”,“合礼教”,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除棋友、酒友、鸟友有些来往之外,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3)北京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4)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4、教师指导整理:胡同特点:方正、名称来源多、数量多、安静、独门独院(盒子); 胡同文化:封闭。表现出的心理是易于满足、不爱管闲事、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5、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的胡同就有这样的市民文化呢?请结合文章,谈谈胡同建筑和胡同文化之间的关系。 (如因果关系。方正的建筑影响了人们的思维:中规中矩,安分守己。独门独院的居住方式养成了封闭、自私的心态。……) 6、理清思路 胡同特点――胡同文化内涵――胡同及胡同文化的衰落 (胡同的特点:方正,来源,数量,安静——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作者观北京胡同的衰落,抒发感情) 三、思维训练: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分组讨论) (1)作者对于走向衰落的北京胡同及其文化持何种态度? (留恋,伤感,无奈,如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等是汪曾祺所推崇的。当然也认识到它必将衰败、没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作者对于封闭的小市民文化,并没有完全沉醉其中,是怀着一份清醒的,有一定的批判性意识。如。如忍耐、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也有消极的意义。一种新的文化、新的意识正在兴起,新北京正在崛起,北京在前进,中国也在前进!所以我们也可以一种乐观的态度和胡同再见吧。) 插入一系列胡同图片及《送别》的背景乐。 (2)商品经济大潮对胡同文化的冲击是这种文化走向衰亡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别的原因?传统文化一定会灭亡吗? (胡同文化的衰亡还有其自身原因,封闭、保守、自私、易满足、忍耐等特点使其其失掉了吸收外来养料,发展进步的机会,没有发展的文化注定了只能在消耗尽自身的储备之后走向衰亡。如一些落后的风俗、封建迷信意识等。 但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积淀,如国画、武术、戏剧、民间工艺。消失了就太可惜了,最好是传统和现代两者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吸收,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才不会灭亡。) 五、迁移练习:仿照《胡同文化》的写法,介绍你喜欢的一类民俗建筑,并谈谈这类建筑表现了人们怎样的生活习俗和心理特点。 六、布置作业 一、 课后练习一、二。 二、 仿照《胡同文化》,以民俗建筑为话题写一篇800的作文。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应用前面所学的概括要点的方法,概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 2、感受京都文化气息,领略作者散淡情趣,咀嚼语言韵味,体味复杂情感。 二、教学重点: 1、品味胡同文化的内涵。 2、揣摩本文自然闲适的语言特点。 三、教学设计: 1、从题中和文中读出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习惯。 2、由“胡同文化”联想到“高楼文化”,作发散思维训练。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 (课间:屏幕上出示课题、作者、背景胡同图片、背景音乐 (前门情思大碗茶)) 一、导入新课 猜谜:石刻的史书,凝固的音乐 (建筑) 从文化的眼光看,民居是与人们最为亲近的背景文化,它给生活打上了民族的时代的烙印;用艺术的眼光来看,民居是凝固于时间长河的多重性艺术,它为生活平添着诗章;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民居是无处不在的伦理学、民俗学、建筑学的历史缩影,它使生活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耐劳精神,创造了巍峨的长城、庄严的宫殿、秀美的园林,也创造了形形色色的民居宅院,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鲜活的生命。同学们,大家对“文化”的了解有多少?从时间上看,古代有古代文化,现代有现代文化;从空间地域看,有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南方文化(海派)、北方文化(京派),海峡两岸有闽台文化,每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文化;日常生活中,吃有吃的文化,穿有穿的文化,居住有居住文化,像永定土楼文化。可见,“文化”一词的内涵是多么的丰富。(课件一) 《辞海》:“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胡同文化》,(课件二)就是一篇诠释北京民居建筑与市民文化之间的关系的文章。作者汪曾祺,江苏高邮人,长期生活在北京,对北京的生活有深刻的理解,感悟很多,他写的文章京味十足。本文放在第三单元“概括要点”之下,我们将通过它来进行概括要点的学习。同时感受一下京都文化气息,揣摩本文自然闲适的语言,领略作者散淡的情趣。 课前布置大家自读课文,从文中读出问题来,要求每人至少得提出一个问题,那么现在我们集中来展示一下,看看同学们提的是哪些问题。(投影)这些问题,有的可以通过概括要点来寻求解决,有的需要细细地品味鉴赏。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再读课文。(不确定因素) 二、概括要点,揣摩语言,体味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1、复习: 前面我们学习归纳出概括要点的一些方法,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概括要点的主要依据有哪些?(学生回答,老师演示课件三) 注意题目传达的信息 注意上下文的联系(理清思路) 寻找关键语句(段首句、过渡句、修辞句、情态语等) 把握材料的作用 2、应用: 本文题为“胡同文化”,那么,题目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呢?(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胡同有什么特点?胡同文化有什么内涵?胡同与文化之间又有什么关系?)题目中传达的这些信息,正是需要我们去概括的内容。 让学生寻找最先写到“胡同文化”字样的段落,从中发现这一段在文章思路上的作用。(明确:第五段是将胡同的城建特点与其文化特点挂起钩来的段落) (1)自读1-5段,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的概括要点的方法,边读边画出要点。(演示课件四)看北京平面图,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生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演示课件五)。 胡同:方正——影响生活,影响思想 取名,多种来源 数量多 形成网络 与四合院一体 (2)、听配乐朗读6-12段,概括胡同文化的特点,同时品味本文语言的京味特色:(演示课件六)同学们听了这段录音,是不是有所感悟,确实京味十足。请几位同学范读“虾米皮熬白菜,嘿!”一句,体味句中所传达的复杂情感(满足、欣赏,也有几分感慨)。那么下面再请同学们来概括一下胡同文化的特点。(演示课件七) 文化:封闭----安土重迁 自扫门前雪 易满足 爱看热闹,不爱管闲事 忍 (3)、读课文后三段,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留恋、怀旧、伤感;知道它必将衰败、没落,带有一定的批判意识) 三、讨论 同学们今天学了这篇文章,对北京胡同的特点,对胡同文化的内涵,对北京胡同与北京市民文化的关系已有了一定的感受、认识。你看,那方方正正的居住环境,它是那么深刻地影响北京市民的生活和思想。可见,文化的形成与居住环境的联系多么紧。我们要学会像作者汪曾祺这样善于感悟生活,思考生活。下面,我们由此再引申开去。大家想一想,今天我们生活在怎样一种居住环境中,这其中又是怎样一种文化?(老师相机诱导,学生各抒己见,演示课件八) 问题:“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比,哪一个更封闭?(演示课件九) 参考:“大杂院中最让人信服的是相互信任。一家外出,钥匙放心地放在邻居处,以备家人和至亲的突然到来。至于日常用的油盐酱醋,做饭时没有了,不要紧,直接到邻居家橱柜里去拿。 社会在进步,住了四十多年大杂院的我,搬进楼房后真不适应‘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环境。当然,这还算是好的,更有甚者,如果您开门时忘记把钥匙取下来,那您可就留神吧,须知现在的兔子也吃窝边草了。”(作家徐城北语) 四、布置作业: 1、 课后练笔:(演示课件十) 学习《胡同文化》的写法,以“文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2、课外阅读: 在课文以外找和“胡同文化”有关的素材,和同学说一说,借以印证或补充作者的观点。可在看过的影视作品中或读过的文学作品中找。 课外阅读参考篇目: 《汪曾祺文集(散文卷)》(江苏文艺出版社) 《汪曾祺传》(江苏文艺出版社) 《中国居住文化》(同济大学出版社) 《城市季风》(东方出版社) 《文化苦旅》(知识出版社) 教学反思 本文教学中有这样的设计:课前布置学生自读课文,从文中读出问题来,要求每人至少得提出一个问题,上课后看看同学们提的是哪些问题,先集中展示(投影),学生提的问题可能五花八门,需要进行分析筛选,将其中较有价值的、与本课学习关系较为密切的问题拿出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交由学生来讨论解决。由此想到,面对课时与语文学习量的突出矛盾,只有转变教学观念,实施新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培养新时代有创造力的语文人才。语文阅读教学,尤其是现代文部分的教学,一定要做到少讲授,多讨论,应该重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养成主动探究学习的习惯。一定要把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发现、质疑、讨论,给独立思考和活动的空间,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尤其是一些自读课文,一般只安排一课时,如果还是由老师在课堂上面面俱到讲,则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北宁市高级中学 张宏强 本课用2课时教学 一、 教学目的 1、 培养学生辩证看问题的思想。 2、 让学生通过本篇作品认识到事物的存在有其传统的、发展的一面,但也会有改革的、变化的一面。 二、 教学基本内容 1、 通过对关键语句和关键词语的理解梳理文章的中心。 2、 体会序言表达方式的多样化特点,在恰当的表达方式即说明的表达方式中也能融合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感受作品语言特色,让学生认识语言恰切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特殊效果。 4、 培养学生透过表象挖掘事物本质的能力。 三、 教学重点 1、 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 2、 语言在本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特色和效果。 四、 教学难点 辩证地认识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衰落。 五、 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步骤 重点一:理解关键词语和句子 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在文章中起着支撑文章主旨的重要作用,它们是正确理解文章的关键因素,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文章中筛选关键语句和关键词语,编织成理解文章中心的信息网络。 本文在文体上属于说明文,但在说明中仍然能体现出作者鲜明的思想感情,而承载这种感情的则是那些关键语句和词语。 关键语句在表达方式上以议论或抒情为主。 关键语句的位置一般处于一段的开发或结尾;个别处在文段中间,但它往往是以因果论证为主的文章或文段。 信息筛选也是高考在阅读能力上对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每年在高考阅读试题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体现,在日常的课文的教学中培养学生通过筛选关键语句关键词语理解文章、理解文段、理解文句很重要。 从本文看,文章基本上分为两大部分:一为介绍北京的胡同,一为介绍北京的胡同文化。对前者,我们要能够从胡同的特征角度把握,以便能顺势把握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教师要引导学生分别筛选能够体现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词语和句子: 北京胡同的特点: 前五个自然段分别从方方正正的形状、命名的方式、胡同的大小、胡同的寂静、胡同与四合院(规规矩矩)的相关性等方面介绍,这些是形成胡同文化的基础,如果说胡同文化是上层建筑,那么胡同就是物质基础。 文章本身在结构上的辩证关系为我们引导学生体味对胡同和胡同文化认识的辩证关系打下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在这方面,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很好的的统一。 胡同文化的特点: 总体上,作者认为“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然后作者分别从下面几个方面揭示(要求学生摘录现成语句): 居民安土重迁;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胡同与胡同文化的联结点在第五自然段,这是由表象到本质认识升华的一个关键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两者的联结点,联结点也是一个关键语句: “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筛选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表达作用,对中心的支撑作用。 对关键词语的说明,可放在语言层面上把握、理解。 重点二:语言在本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特色和效果 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总体是平白、朴素、口语色彩浓烈,富于表现力。 体味本文的语言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 文体特点决定的语言特点:准确 文章以说明的表达方式为主,说明以准确取胜,这篇文章也不例外,如“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在对胡同命名方式说明的时候,有的充满肯定语气,如“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库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猜测,如“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大概因为这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 2、 口语化、京化的语言给人以亲切的感觉。如“你往南边去一点。”“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3、 语言平白朴素。如“北京城像块大豆腐。”多生活化的语言! 4、 短句给人以干净利落的感觉,韵味实足。如“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 5、 在平白朴素中融有古典韵味。如“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在体味上面富有特色的语言时,可以采取教师引导学生品味语言的方式,也可以筛选出上面词语,让学生结合语境去把握,但绝不能背离语境,让学生就句论句。 难 点:辩证地认识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衰落 这是一篇在行文和内容上都具有辩证色彩的文章,结构上的前后衔接,逻辑严密,三个部分自然天成。从内容上说,辩证性更多地表现在文章的第三部分:胡同的衰退。 认识到胡同和胡同文化的衰退需要学生从语言层面入手,通过体味语言中所寄予的作者感情来明确。 作者的感情在本文中可以说是复杂的。 1、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这是满含感情,充满留恋的流露。 2、“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这是对胡同温馨一面的推崇。 3、“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这是对北京人“事不关己”的批判。 有的句子本身就很复杂,让人一时体味不出感情味儿,如“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你说是一种什么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这点也会给学生以更多思考。 总之,我们看到,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是复杂的,既有对它们的喜爱、留恋,又有对它们将逝去的豁达,胡同文化的没落,让作者看到了传统文化的令人心动的一面,也让作者看到了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带给旧有事物的冲击。在现代文明突飞猛进的时代,不可避免地,传统要受到冲击。 在对胡同和胡同文化没落的认识上,作者表现出了鲜明的辩证思考,同样,在对北京人固有的文化形态的认识上,作者也含有辩证的认识。比如“安分守己”,这是一种源自于更古老传统的思想意识,它对许多中国人,对作者本人都产生过和产生了深远影响,作者的达观、安贫乐道与之不无关系。相反,我们也可以看到,“安分守己”也会带来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羁滞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六、 小结:熟悉北京生活的作者,熟悉北京的胡同,他更从胡同的特点中揣摩出胡同文化的内涵。他推崇胡同和胡同文化,但他更知道,胡同与其它传统事物一样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淡出舞台,这是作者理智、冷静的思考。 七、 知识卡片 积累下面词语: 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安土重迁: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 八、 板书设计 板书一 胡同文化 方方正正 安土重迁 命名来源 是居住方式 各自封闭 北京胡同 胡同大小 是文化形态 封闭的文化 易于满足 “忍” 胡同静僻 置身事外 安分守己 逆来顺受 板书二 胡同文化 语言特色 不显喧闹 更加安静 静的文化 口语色彩 嘿 ——易于满足 北京人,真有你的!——善于忍耐 古典色彩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无可奈何 短 句 大腌萝卜,就不错 ——干脆利落 说明方式 当初想必是卖羊肉的——准 确 《胡同文化》细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体味序言表达方式的多样性,体味说明性的语言训蕴含的作者丰富的感情色彩。 2、培养学生根据语境理解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的能力。 3、理解课文中“胡同文化”丰富内涵。 4、培养学生辩证思考问题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 1、 理解关键词语和关键语句。 2、 “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 辩证看待问题的方法。 教学步骤 : 1、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1到5自然段,归纳概括“胡同”的特点。 本过程注意培养学生透过表层深入挖掘深层的能力,培养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意识。 读后引导学生筛选能够概括胡同特点的形容词,明确概括特点的语法限制。 明确: 方方正正、命名来源丰富、胡同的静(以动衬静的方式突出) 2、 思考:“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联系起“胡同”和“胡同文化”两者,自然过渡到对“胡同文化”内涵的揭示。 3、 学生泛读课文6至12段,采取信息筛选的方式,捕捉作者在行文中所透露出来的“胡同文化”的内涵。 重点语句: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即相信远亲不如近邻,又“各人自扫门前雪”; 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上面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归纳,从中概括出“胡同文化”本质。 明确:安土重迁、过往不多、易于满足、不爱管闲事、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4、 学生阅读课文剩余的部分。 思考一:课文的标题是“胡同文化”,到第12自然段,胡同文化的内涵已经清楚了,为什么还要写下面的文字? 明确:尽管前文已经揭示出“胡同文化”的内涵,但是,在“内涵”中,我们能够较为清楚地知道作者含有的复杂心境,这种复杂并非模棱两可,而是有一定倾向性的,他的好恶还是能够区分得开的。作者之所以在文章中表露出这种思想,就是因为要表达出传统文化比如“胡同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之下所面临的选择,这是文章的主旨,是表达一个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认识的。 教师挑出下面三段文字,让学生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消逝的态度: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声气”是对胡同淡去的真实写照; “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这也是对胡同淡去的真实心境的流露; “再见吧,胡同”万语千言凝成最普通的一句话,有无可奈何,有豁达率直,有怅惘迷茫,也许还有其它的什么在里边…… 思考二:结合自己的认识,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安分守己”? 明确:任何事物可能都会有它的两面性,再积极的事物也会成为人们常说的“双刃剑”。“安分守己”既造就了人们的遵纪守法,又培养了人的生活、工作进取的惰性。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阅历、识闻,见仁见智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5、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课文的语言特色。 这是篇在语言上很有特色的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参见总案的“重点难点解决步骤”中的重点二。 小结:文章多处引用北京俗语方言,朴实、直白、富于口语化,富于生活气息,富有感情色彩,使文章充满了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 6、 作业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的问题。 被傅青主所瞧不起的赵孟頫\,他的书法确有甜媚之弊,但甜媚之中却嶙嶙峋峋地有着许多前人风范沉淀。因写《艺舟双楫》而出名的清代书法理论家包世臣说,见过一幅赵孟頫\的墨迹,乍看全是赵孟頫\,但细一看,这个过于纯净的赵孟頫\就不可能是赵孟頫\。赵孟頫\学过二王,学过李北海,学过褚河南,没有这些先师们的痕迹,赵孟頫\就只剩了一种字形,显然是赝品。 这个论断着实高妙。像赵孟頫\这么复杂的文人,只能是多重人格结构会聚和溶化的结果:已经会聚、溶化成了一个卓然独立的大家,竟还可以一一寻其脉络,并在墨迹中指认出来。这种现象,与人们平时谈艺术时津津乐道的“溶汇百家而了无痕迹”正好相悖。这里,展露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特征。 这就是可敬而可叹的中国文化。不能说完全没有独立人格,但传统的磁场紧紧地统摄着全盘,再强悍的文化个性也在前后牵连的网络中层层损减。本该健全而响亮的文化人格越来越趋向于群体性的互渗和耗散。互渗于空间便变成一种社会性的认同;互渗于时间便变成一种承传性定势。个体人格在这两种力量的拉扯中步履维艰。生命的发射多多少少屈从于于群众惰性的熏染,刚直的灵魂被华丽的重担渐渐压弯。请看,仅仅是一支毛笔,就负载起千年文人的如许无奈。 1、 第二段开头说:“这个论断着实高妙。”其中“这个论断”指什么? 2、 第二段末尾说:“这里,展露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重要特征。”请简单说明这种“重要特征”的内容。 3、 最后一段说:“个体人格在这两种力量的拉扯中步履维艰。”请用原文词语回答这“两种力量”的具体含义(不超过计划5个字) 4、 最后一段开头说:“这就是可敬可叹的中国文化。”“中国文化”这里指什么?“可敬”是因为书法遗产累聚成一座深幽重叠的迷宫,为什么又说是“可叹”的?请摘录原文加以简要说明。 “中国文化”指的是: “可叹”指的是: 参考答案: 1、“这个论断”指过于纯净的赵孟頫\就不可能是赵孟頫\。 2、书法遗产极其丰富,即使力图创新也摆脱不了传统影响。 3、社会性认同和承传性定势。 4、“中国文化”指书法。“可叹”是因为:文化个性在传统的统摄下层层损减,越来越趋向于群体性的互渗与耗散。 上 课 师:早就听说,八班的同学都很聪明活泼,热情大方,我就非常愿意和这样的同学一起学习交流,(生笑)但耳听是虚,眼见为实,是不是真的这样呢,还要看大家的表现哦。 (先扬一下,让学生兴奋起来,再抑一下,激起其不服气的精神) 师:在上课前我想先请大家听一首歌。 (播放《故乡是北京》,让学生感受一下音乐和图画) 师:听了刚才的歌,你们对北京有什么印象呢?请大家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 生1:北京很古老。 生2:北京也有高楼大厦,是现代化的大都市。 生3:北京是十朝古都。 师:其实北京不仅是帝王之都,也不仅是现代化的大都市。在北京城里有着许许多多的胡同,它们也一样是北京文化发展和历史变迁的见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北京胡同的文章。 (展示课题及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重点) 师:你们觉得胡同是什么样的? 生4:胡同就是小巷子 生5:胡同四四方方的。 师:像四合院? 生5:是的! 师:那是死胡同!(众生笑) 师:十二中门前这条路是不是胡同? 生6:是比较宽大的胡同。 师:芜湖市的北京路呢? 众生齐答:不是! (展示胡同图片,让学生有感性认识) 师:那么什么是“文化”呢? (屏幕展示: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 师:“胡同文化”是哪个阶级的文化? 生7:市民阶级。 师:哪里的市民? 生8:北京的市民。 师:北京什么地方的市民? 生9:北京胡同里的市民。 师:那么胡同文化就是——? 众生齐答:北京胡同市民的一种文化。 师:对!课文第5段也说到什么是胡同文化 (教师示意学生看课文第五段) 师:在了解“胡同文化”前,我们先来看看北京胡同都有哪些特点,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前半部分,把自己的发现和同位前后位同学交流一下再回答。 (几分钟讨论后) 生10:胡同很多! 生11:胡同有宽有窄! 生12: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很安静。 生13:胡同取名有各种来源! 师:你是从课文第2段发现的,是吧? 生13:是的! 师:那么请你说说第2段都提到了胡同的哪些名称。(生13读) 师:很好,请坐。(面对所有同学)刚才这位同学读了很多胡同的名称,请你们说说,这些名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众生思考,半晌无人回答) 师:我现在把这些胡同改改名字,把皮库胡同改成皇家胡同,把狗尾巴胡同改成凤凰美食街,请大家比较一下改过的名字有什么特点。 生14:改过的名字显得很高贵。 师:那么原先的名字吧? 生14:带有市民气息! 师:(赞赏地):很好!改过的名字很高雅,原先的名字就显得—— 众生齐答:通俗! 师:北京的胡同还有其他特点吗? (众生思考,无人作答) 师:其实课文第1段也说到了胡同。请大家看课本,看第1段是否提到了胡同的特点。 生15: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师:很好!胡同走向都是很正的。那我们现在一起来归纳一下胡同的特点。(展示板书) 师:长期生活在这样正而又安静的胡同里的居民形成了怎样的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呢? (学生阅读课文、讨论,几分钟后) 生16:胡同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生17:他们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 生18: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生19: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师:还有没有? 生20:北京人讲究“处街坊”。 师:(面对全体同学)大家对刚才几位同学的发言有什么不同意见? 生21:他(生20)说得不对,我认为第7段主要讲的是北京人不喜欢交往。 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21:说不出来,反正我认为是这样! 师:是一种感觉! 生21:嗯! 师:其他同学赞同哪一位同学的看法? (众生议论,没有结果) 师:那我们来做个添字游戏,怎么样?(众生欣然)请大家在“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这一句前的某一句开头加一个“虽然”,改变其他句子的标点,使之变成转折复句。 (一会儿后) 生22:应在“北京人很讲究”处街坊一句开头加! 师:(对众生)大家同意吗? 众生:同意! 师:好!那么,转折复句强调哪一部分? 众生:后半句! 师:那么本段重点应是—— 众生:强调“平常日子,过往不多”。 师:很好,其实本段还有两个词“除了”、“此外”,把这两个词放在一块比较也可看出作者主要说的还是北京人不喜交往的特点。 (总结胡同居民特点,展示板书) 师: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作者称之为“胡同文化”。那么作者认为这种胡同文化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众生:封闭的文化! 师:对!这种封闭的文化的精义是—— 众生:忍! 师:作者对这种封闭的,以“忍”为精义的文化持什么态度? (众生交流、讨论) 生23:批判的态度! 师:你怎么看出的? 生23:从第6段的“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一句就可看出来! 师:能再说具体一点吗? 生23:“封闭”就是不好的词! 师:很好!“封闭”从感情色彩看是贬义词,作者用了这个词正好表明 了自己的态度。文中还有类似的词吗? (众生寻找、交流) 生24:“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师:说得好!那么作者对胡同文化仅仅持批判态度吗? 生25:还有伤感!文章最后3段明显地表现了作者这种情绪! 师:是的,作者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现在看到胡同在一天天衰败,自然会有一种伤感情绪。可见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应是批判中又带有伤感留恋。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本课所学的内容。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堂内容,再次突出教学目标 ) 师:我还有一点要说明一下。课文里所说的胡同文化是作者眼里的胡同文化,当然也就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因而我们也就不能说胡同文化就完全是这样。何况,北京在发展,胡同文化也在发展,今天的胡同文化也会有新的面貌。下面就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畅想一下今天的胡同及胡同文化。 (众生交流) 生26:胡同被推倒,盖起了新的高楼。 生27:胡同的居民已不再封闭保守了,他们也和外界交流。 生28:还有些胡同被当作文物保存起来!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录像,看看胡同都有哪些变化。 (播放展示今日胡同风貌的录像。录像结束后教师总结语) 师: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胡同正在衰败、没落,正在被一幢幢高楼大厦所代替,但是胡同文化将会随着北京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明天去北京,也许你所感受到的将会又是一种新的文化气息。下课! 附:板书设计 走向——正 胡同特点 名称——俗 数目——多 环境——静 安土重迁,不愿搬家 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胡同居民 易于满足,要求不高 封闭、忍 爱瞧热闹,不管闲事 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1] 一、教学目的: 1、阅读全文,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流露的感情,并借以培养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 2、体会《胡同文化》中浓郁的文化气息,并借以理解汪曾祺散文的特点。 3、引导学生注意本文语言朴实、雅致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 概括胡同文化的内涵和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对胡同文化的感情,训练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 同教学重点。 四、课型: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以讨论为主,教师作适当提示。 六、教学时数:1课时 课前预习:学生朗读课文,作适当的批注。提供有关背景资料给学生阅读。有兴趣的学生可以上网点击“汪曾祺”、“北京胡同”,搜索相关材料。 七、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听一听北京城里的胡同歌,在歌声里走进悠悠的胡同,去领略胡同深处传唱的北京的民风。 不唱那辉煌的故宫, 也不唱那雄伟的长城, 单唱这北京城里的小胡同啊,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 无名的胡同数不清, 横胡同竖胡同, 半截胡同斜胡同, 就象那棋盘布在北京啊, 砖塔胡同年代最久, 交民巷它最长可分西东, 七拐八拐是九道弯哪, 钱市胡同两个人相遇, 您哪,要侧身行…… 提问:听了这首歌,大家又何感受? 讨论、明确:(1)京腔京韵(2)对胡同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对胡同的热爱。 歌声里唱出的是往昔的岁月,如今的北京沧桑巨变,新城区面积不断扩大,旧城被大面积改造,大多北京市民走出狭小的胡同拥挤的四合院,住进了高楼大厦;现存的胡同都在没落着,甚至那些很有名气的胡同也在走向没落。 在北京胡同里住了40多年的作家汪曾祺先生对于胡同的没落是怎么想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汪曾祺先生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言《胡同文化》,概括汪老先生笔下的胡同和胡同文化的特点,体会他对北京胡同文化流露的感情。 二、默读课文,思考: (1)、北京城的建筑特色 (2)、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 (3)、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流露的感情 提示:注意文中起概括作用的语句,也可以自己概括。 三、讨论上述问题。参考答案: (1)北京城的建筑特色: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城里有大街,有胡同。大街、胡同都是正北正南,正东正西。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2)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封闭、忍耐、自足、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3)作者的感情:留恋、怀旧、伤感,知道它必将衰败、没落,带有一定的批判意识。 四、阅读指导: 本文充溢着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气息,语言朴实、雅致,这些内容需要个性化的感悟和体会。课堂完成“练习”第二题。 五、小结 普普通通的胡同,在汪曾祺先生的笔下,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也正因此他的文章被称为“文化散文”。文化的空间是很大的。胡同是一种建筑文化(幻灯片12),一地的建筑,一地的民风民俗。汪曾祺更擅长写吃的文章,如《四方食事》《五味》等,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查一查资料,写写本地的食文化。 胡 同 文 化 汪 曾 祺 [教学目标 ] 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内涵的内容要点,体会作者由对胡同文化的描述流露的情感内蕴。 2.学习作者用平时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手法。 3.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4.培养学生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即善于透过现象看到事物隐含的文化现象。 [教学重点] 1.总体把握文章的内容,用简要的语言从不同方面加以概括。 2.理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 1.通过对具体的词语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2.通过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媒体设计] 北京胡同的相关照片、图片、投影仪、录音机、胶片、磁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要点]首先简要介绍作者及其作品风格,之后以资料的形式让学生对"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有一个初步的理解,最后以自读练习的形式,引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重点,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意图。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说起胡同,我们并不陌生,有的甚至熟视无睹了,不论是农村还是城镇,往来于胡同之中的经验是有的。但对于胡同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却不大注意。北京的胡同独具特色,一般人习以为常,有一位作家却能以独到的眼光,凭深厚的文化底蕴,审视北京的胡同,发掘出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意蕴,认为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汪曾祺的《胡同文化》。 二、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胡同文化》概说 汪先生的《胡同文化》是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文化》序。"这是一篇匠心独运,充分显示作者个性风格的小品文。 作者把这普普通通的胡同,从来源到起名分类和这数不清的胡同中凝聚浸透着独有的胡同文化自然融化起来,使我们对北京胡同文化和那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的北京人的文化心态有了如些生动、深刻的理解,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对胡同文化怀旧伤感的感情。 四、有关"文化"的概念(使用投影仪) 1.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 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英·泰勒《原始文化》 2."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 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辞海》 五、自读练习 1.北京的胡同有何特点?(出示图片或照片或投影仪) 明确:(提示学生用找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子的方法寻找)可以得到如下概括:方正、取名、宽窄、网络等。就其"方正"而言,使得北京人方位意识极强;从"取名"而言,其原因很多,有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等但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从"宽窄"而言,可反映出人的阶层不同;就"网络"来说,也体现了生活方便、安静这一特点。 2.胡同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3.让学生回答在胡同文化的众多特点里,他喜欢哪一点,不喜欢哪一点,为什么? 4.作者是如何从"胡同"里发现"文化"意蕴的? 明确:作者通过介绍评论北京的胡同来剖析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从而揭示胡同文化的丰富内涵。共15个自然段,文章开始从方正的胡同写起,写了胡同名称的来源,胡同的宽窄,胡同的作用,并由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谈到了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说明了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接着引用、举例将其具体化: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文化、居民们似乎都承袭了祖宗安土重迁传统,蜗舍再破也不舍得"挪窝儿";北京人的理想住家是独门独院,但也讲究处街坊,婚丧嫁娶随份子,但"休管他人瓦上霜"却也浸透着胡同文化的特点;由于北京市民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易满足;北京人爱瞧热闹,但不爱管闲事;并用事例说明其文化精义是"忍",即所谓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5.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描写中,包含了什么感情? 明确:作者对胡同,对胡同中的市民生活,对胡同文化的同情、理解、批判及文末的怀旧、留意略带伤感的情感。 6.放录音:"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再见吧,胡同。"思考如下问题: (1)第一段写了北京民居房屋残破,地基柱下沉,拴马栓,上马石已失原形,井眼、石头棋盘供人凭吊,意在说明什么?"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隐含义是什么? 明确:意在说明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隐含义是北京的胡同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消失。 (2)作者谈到看了照片后人们会产生"怀旧感情"和"伤感"又可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如何理解? 明确:胡同文化也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日趋消失,这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3)从"再见吧,胡同"一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胡同和胡同文化将一起随着商品经济改革的大潮而逐渐消失,改革之后新思想新文化将会兴起。 7.完成思考和练习二。 六、作业 课外阅读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一文,进一步体味其语言特色。参见第一册语文《读本》第194页。 [板书设计 ] 胡同 文化 大潮席卷 方正、来源、宽窄、网络 封闭、满足、袖手、忍安 教材分析及教学设想:《胡同文化》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本单元的教学任务之一是“概括要点,提取信息”,但本课的中心和段意相对而言是较为显豁的,且“概括要点、提取信息”的训练在前几个单元已多次进行,故这一教学任务主要采用学生自学讨论、老师点拔的方式完成;《胡同文化》是汪曾祺的小品文,语言上独具特色,所以品味语言也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这一教学重点打算以学生诵读、听朗读录音、换词对比等方式落实;《胡同文化》又是一篇有着丰富的生活文化内涵的文章,是引导学生感悟现实生活、了解生活文化,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好教材,所以,本课的教学也在这方面有所涉及,意图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大文化的内涵,为课后开展研究性学习引路。另外,由于胡同属于地方性的建筑,不少学生对之知之甚少,为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老师用PowerPoint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目标 : 1.概括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2、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感情,品味其语言风格。 3.培养学生用文化眼光品评现实生活,透过生活现象看到其隐含的文化内涵的能力。 教学重点:1、概括要点,提取精要。2、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 :通过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理解,初步体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拔法、诵读对比法。 教具准备:电教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步骤 : 一、营造气氛:上课前播放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 二、课堂导入 :同学们,首都北京,我们人人心向往之,那里吸引我们的东西实在太多,就说建筑景观吧,宏伟壮丽的天安门,昂然挺拔的世纪坛,庄严肃穆的纪念碑,残破凄凉的圆明园遗址,宏阔瑰丽的天坛,灵秀静谧的地坛等等(结合图片)。以上这些大家都很熟悉,但还有一个也很著名的建筑景观大家可能就较为陌生,那就是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出示胡同图片)北京胡同不但有独特的建筑特点,还有深厚的文化意蕴,今天我们就随着汪曾祺先生独到的眼光,去审视北京的胡同,领略其文化内涵吧。 三、明确自学的目标和形式,交待有关事项,分组学习。 (一)课文学习阶段: 1、概括要点,提取精要: ①学生自读思考,小组研讨,书面回答下列问题。 A、课文中哪些段落写胡同?各段落中哪些句子点出了胡同的特点?根据这些段落和句子概括北京胡同特点。 B、哪些段落重点写胡同居民的生活?哪些话写出了他们的生活特点?根据这些段落和语句概括出胡同的文化内涵。 ②小组学生代表到黑板写答案,学生讨论补充。 ③老师放影幻灯片,对以上问题作简单小结。 方正 安士重迁 封 胡同 取名有来历 胡同 自扫门前雪 闭 的 数量多,宽窄不一 文化 易满足 特点 方便安静 内涵 不管闲事,冷漠 精义: 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忍 2、学生朗读后三段,体会作者怀旧、伤感而又豁达的感情,老师简单点拔。 3、通过学生朗读、听朗读录音、老师换词对比等方法引导学生品味几段精彩的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生动形象、淡雅自然、闲适风趣的语言风格。 (二)感悟文化阶段: 1、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文中“文化”的概念和我们通常讲的“学文化、有文化”概念有何不同? 胡同文化里的文化指的是什么? 老师明确: 文中的“文化”更多的是指生活在某一特定区域里的群体所具有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以及思想观念。是一个大文化概念。 2、 引导学生迁移知识,举出生活中其它文化的例子。比如岭南文化,湘楚文化、快餐文化、棋文化、生肖文化、年文化等。 (三)延伸训练: 1、给出“民居”“服饰”“足球”等几种学生较为熟悉的话题,让各小组任选其中一个进行讨论,课外搜查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写一篇表现其文化内涵的短文。 3、课堂小结,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汪曾祺其它作品。 结束语: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懂得了大文化的概念,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文化,希望大家以后多多留心生活,炼就一双文化慧眼,时时处处都能发现文化、感悟文化,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做一个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人。 附:课前发给学生的相关资料: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经他的描述,那一方水土中鲜明特色的生活,就像一幅幅立体感强的油画,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难以忘怀。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汪曾祺语录:1、我是一个中国人,一个人是不能脱离自己民族的。民族最重要的东西是它的文化。一个中国人,即使没读过什么书,也是在文化传统里生活着的。 2、做菜要有想象力,爱捉摸,如苏东坡所说:忽出新意。要多实践,学做一样菜意要失败几次,方能得其要领。也要翻翻食谱。在我所看的闲书中,食谱占一个重要地位。 …… 做菜的乐趣第一是买菜。我做菜都是自己去买,到市场要走一段路,这也是散步,是运动,我什么功都不练,就练“买菜功”。我不爱逛商店,爱逛菜市,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 做菜最大的乐趣是看家人或客人吃得高兴,盘盘见底。做菜的人一般吃菜很少。我的菜端上来后,我只是每样尝两筷,然后就坐着抽烟、喝茶、喝酒。从这点说起来,愿意做菜给别人吃的人是比较不自私的。 ——处处留心皆学问,处处留心皆文化。 二、 参考阅读冯骥才先生的《文化眼光》(节选) 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 何谓文化眼光:这要先弄清何谓文化。 文化一词多义,大致有三:一是把它视为一种教育状况或知识程度。比方说某某人“有文化或没文化”“文化高或文化低”。二是作为一种考古用语。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良渚文化。三是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主要指精神财富。 长久以来,对文化的普遍解释多是第一种。而一个阶段,还把文化单一地、生硬地、干瘪地当作意识形态,那时的社会生活变得多么空虚与空洞!这种解释,遗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生活便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需要,文化退到生活之外,成了可有可无。可以说,文化一直在狭义中存在,而对文化广义上的解释不过是近些年的事。一些有识之士为了改变世人对文化偏狭的成见,区别以往的文化定义,便创造出一个词儿来,叫做“大文化”。 大文化像猢狲,从身上拔一把毫毛,吹一口气,变成千万种文化。从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长江文化、黄河文化、海洋文化,到城市文化、山水文化、商业文化、农业文化、企业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民居文化、服饰文化、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再到钱币文化、京剧文化、风筝文化、生肖文化、祭祀文化、电视文化、足球文化、咖啡文化、梦文化……于是,不断听到惊呼:“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厕所也是文化吗?”差不多,这里又有一个“厕所文化”的概念出现。 只要用文化眼光来看,文化便无所不在,对事物也会产生新的认识与发现。比如对于酒,用先前那种非文化的眼光来看,不过是一种佐餐助兴的饮料而已,最多能以酒浇愁,一醉方休;倘若换个文化眼光来看,则必然还要关注酒的历史、酒的制造、酒的储藏、饮酒方式、售酒方式、酒器酒具、酒曲酒令、酒的诗与画,以及酒和地域、民俗、气候的关系……那就会发现还有一个比酒器的本身大得多的酒文化。由于酒一直处在历史的、民族的、地域的、人文的等环境中,必然浸入这些因素,成了一种文化载体,具有认知和享用这些文化的价值,那么,酒对于我们,不只是清香醉人的佳酿,还是醇厚醉心的文化溶液。所以,聪明的酒厂老板,都是一边靠酒一边靠酒文化发财。如果进一步,我们用这样的眼光来看生活的一切,才会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实与深邃。 然而,生活文化以两种状态存在着:一是活着的状态,一是历史的状态。 活着的状态是一种生活,历史的状态才是一种完完全全的文化。 当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淘汰了,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转移到曾经共存的物品上和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从这器物和环境中了解、感受认识昔日生活的形态与精神了。这样,器物与环境便发生了质变,在“活着”的时候,它们是实用性的生活物品与生活环境;进入“历史”之后,就变成纯精神的文化物品与人文环境了。同一件事物,它们本身并没有变化,还是原来模样,这变化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其实它是人们的一种认识,也就是人们用文化眼光看出来的。 文化眼光不是一般目光。它必须具有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 一般人没有这种眼光。所以,当这些环境与器物由“活着的状态”转变为“历史的状态”时,常常被当做无用的东西丢弃了。昔时器物被当作破盆破罐,旧时房舍被当做危房陋屋。看来这眼光中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面对这一切,人们只是从现实的角度而来看的。 一个相反的例子,能够做最好的说明:当柏林墙将拆除时,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派人跑到德国,去购那些涂满图画与文字的墙体碎块。出价之高惊骇一时。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觉悟到,这座被时代淘汰的墙恰恰是一种过往不复的珍贵的历史象征。德国政府被惊动了,于是决定那一段尚未拆除的柏林墙不拆了,保护起来,永世珍存。 这种眼光说明了什么?它说明—— 有些事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站在未来才能看到。文化,不仅是站在现在看过去,更重要的是站在明天看现在。 那么,文化眼光不只是表现为一种文化素养,一种文化意识,更是一种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 【教学目标 】 1、概括内容要点 2、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 3 体味本文朴素、雅致的语言 【重点难点】 概括内容要点 【教学设计】 1、 导入 新课 语文课比起其他的学科来更容易培养一个人的个性、灵性、悟性、创造性。猜谜:石刻的史书,凝固的音乐 (建筑) 从文化的眼光看,民居是与人们最为亲近的背景文化,它给生活打上了民族的时代的烙印;用艺术的眼光来看,民居是凝固于时间长河的多重性艺术,它为生活平添着诗章;用历史的眼光来看民居是无处不在的伦理学、民俗学、建筑学的历史缩影,它使生活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耐劳精神,创造了巍峨的长城、庄严的宫殿、秀美的园林,也创造了形形色色的民居宅院,他们都有着自己独特鲜活的生命。 2、胡同文化就是在诠释着北京民居建筑与市民文化之间的关系。《胡同文化》放在第三单元“要点概括”之下,我们正好通过它来作概括要点的练习。 【学习方法指导】 ①找关键语句;②无关键语句的找出共同的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概括;③分清层次。 段落 关键句 要点概括 备注 胡同 (1) 北京像一块豆腐,四方四正——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北京人的方位意识) (2)胡同的 原意(水井)取名(各种来源) 源于生活 (3) 胡同的宽窄大小(区分阶层)数量 (数不清) (4)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方便而安静) 影响生活 (5)胡同与四合院是一体 形成文化 影响思想 文化 (7)封闭的文化 (6)段的第一句话概括(6)(7)两段的内容。从一些关键词句中可以看出。如“安土重迁”,“独门独院”,“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都是说“封闭”。 (8)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 (9) “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冷漠) (10)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感情 (13)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14)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怀旧”、“伤感”“无可奈何” 几分留恋,几分清醒。 (15)“再见吧,胡同” 文章的(11)(12)段分别举“我的小说”和“生活”中的两个例子来说明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因此,没有要点可直接画出。 3 文章的结构 第一部分(1一4)介绍北京的胡同。布局 影响 取名 数量。 第二部分(5一12) 胡同文化的特征。从居住 焦急 娱乐 饮食 处世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13一15)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没落的感受和思考。作者写到胡同文化在时代大潮的冲击下的的衰败和没落,带有明显的伤感的情绪。 4 作者赋予了北京胡同文化什么样的内涵?用原文的话回答。 “北京胡同文化是封闭的文化”“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5 北京胡同文化建筑特点与文化特点有何关系? 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特点。由于胡同的安静闭塞,使胡同里的人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形成了他们封闭守旧,安于现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安逸日”的小农意识;而胡同的方正特点又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其思想意识,封建正统思想较为严重,不思反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甘做顺民。 6 作者在文中对胡同文化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感情,这种感情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作者对胡同文化在否定的同时又有几分向往留恋。例如在写到胡同取名的来源时,列举了很多胡同名字,这些名字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说明北京人的内心,有一种乡土情结;下文又写了北京胡同人们生活方式的安宁、平和,闲逸恬谈,写了北京人讲究“处街坊”,懂礼数,写了他们的饮食习惯,这些都反映出北京市民的淳朴的风俗和田园式的生活,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向往怀恋之情。但由于这种文化有封闭守旧一面,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它必定要被淘汰,作者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是可贵的。最后一句“再见吧,胡同”,末尾用句号而非感叹号,表现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7 本文的语言有的朴实,有的典雅。两者互相结合,富有表现力。 品味下列语句的丰富内涵。 (1) 虾米皮敖白菜,嘿! (几个同学范读,体味“嘿”的表情) 一个“嘿”字,充分表现了北京市民吃了虾米皮敖白菜之后的那种极其满足感,证明了“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的看法。 (2) 睡不着,别烦躁,别着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对别人无可奈何,只能自我安慰,充分表现了北京人的那种忍耐性格,最后“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是作者对北京人的这一性格进行评论的 话 有局外人的佩服和调侃。 (3 )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尽情渲染胡同衰败 没落后的凄惨景象,引起人们的伤感 怀旧之情。 8 仿(3)写一组自己熟悉的景物,表现一种鲜明的情感。 例 院落比连,炊烟袅袅,引车卖浆,熙来攘往。 小街横贯,深巷悠然,窗明几净,老输参天。 9 拓展 (1)“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相比,哪一个更封闭? (2)我们身处在怎样的居住文化中/ 10 积累词语 储存 安土重(zhòng)迁 喧闹 挪窝 摞 置身事外 安分守纪 逆来顺受 烦躁 熬( o)白菜 凭吊 衰草 离披 无可奈何 席卷 没(mò)落虾(há)蟆陵 低佪(huái) 板书设计 补充材料 ①北京人的生活习惯: 北京人的生活习惯接近农民。爱吃硬面饽饽,水饺,荞麦饼,冰糖葫芦,爱喝大碗茶,二锅头,爱过端午节、重阳节、春节,爱玩的是养鱼养鸟养蛐蛐,逮蜻蜓,粘知了,放风筝。这些都与某些城市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如吃奶油蛋糕三明治,喝咖啡威士忌,过圣诞节、情人节,玩高尔夫球等形成了鲜明对比。 ②北京人的“礼数” 北京人特别讲“礼数”,这是一种文化教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对外地人的态度。老北京人不歧视外地人。向老北京人问路,得到的几乎都是清楚、详尽、和气而又有人情味的回答。而上海人特别歧视外地人,特别歧视穿衣不体面的外地人。 B、人情方面。北京人顾人情面子,人缘好,如课文所说。 C、生活方式上。北京人生活简朴,但决不会因为穷而失了身份,丢了体面。即便不过是一碗老豆腐,二两烧酒,也会慢喝细品,那情态,那气度,那派头,简直像面对一桌满汉全席。 这体现了北京人悠然自得、清淡典雅的生活作风。 ③北京人的安分守己。 北京人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是由其特殊的历史政治环境造成的。京都之中,帝辇之下,人们看得最多的是城头变幻大王旗,看得最透的是仕途险恶,天威难测,官运无常。今儿个,新科状元金榜题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明儿个,菜市场人头落地,大观园底儿朝天。这风云变幻,世事沧桑,使北京人学会了忍耐,也学会了世故通达。做为专制制度下的小民他们太微不足道了,强大的皇权要消灭他们,比碾死只蚂蚁还容易,所以他们学会了忍耐,学会了明哲保身,学会了得过且过。 ④前门情思大碗茶 我爷爷小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着它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它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谁知道,谁知道,谁知道它淳厚的香味含着泪花。 如今我海外归来,/又见红墙碧瓦,/高高的前门几回梦里想着它。/岁月风雨无情任吹打,/却见它更显得那英姿挺拔。/叫一声杏仁豆腐滋味真美。/我带着童心带着思念再来一口那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这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它淳厚的香味,直传到天涯? 《胡 同 文 化》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了解北京的胡同及作者赋予胡同文化的内涵 。 2. 体味作者对胡同文化的复杂情感。 能力目标: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概括要点、提取精义的能力 。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赋予胡同文化的内涵 。 教学难点 :作者对胡同文化所持的态度。 教学方法: 1.教法:点拨法 2.学法:朗读法、讨论法 辅助教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1. 谈谈自己对于北京的印象. (庄严,古老,现代……) 2. 学生发言,谈谈对与北京的印象 3. 用多媒体观看几张有关北京的图片 4. 自己总结:北京不仅是帝王之都,也不仅是现代化大都市。在北京城里有着许许多多的胡同,它们一样也是北京文化发展和历史变迁的见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北京胡同的文章。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呈现) 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作家。1939年考入西南职大中国文学系。他当过教师、编辑。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使之对社会、对人生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是汪先生对市井民居的熟悉。而且其人有“短篇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记事》等。 三、整体感知,明确学习内容 1. 提问:你们觉得胡同是什么样的? 接着用多媒体观看几张胡同的图片。 2. 提问:什么是文化呢? 利用多媒体总结明确: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 3. 提问:什么是胡同文化呢?请同学翻看文章找出有关语句。 然后用多媒体呈现有关语句: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等等 ( 学生分组讨论),谈谈比如“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的看法,以及北京人“安分守己”的优缺点,有意识得培养学生辨证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四、理清思路,理解胡同文化的内涵。 1. 齐读1—4段,谈谈北京的胡同有哪些特点。 方法:抓关键句子和关键词 (在学生读课文的同时自己板书:布局,名字,数目,环境) (让学生走上来在黑板上填写有关特点的字词) 胡同的特点 (1)布局——方正(2)名字——市民气息(3)数目——多(4)环境——静 2.齐读5——12段,谈谈胡同里的居民形成了怎样一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 方法:抓关键句子和关键词。 用多媒体呈现: (1)安土重迁,不愿搬家 (2)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3)易于满足,要求不高 (4)爱瞧热闹,不管闲事 (5)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3. 生活在胡同里的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这种生活习惯和精神状态,作者称之为“胡同文化”。那么作者认为这种胡同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呢?其精义又是什么? 封闭的文化,精义是——忍 4.作者是如何向我们展现“胡同文化”的呢?(分组讨论) 关键词——封闭!忍! 关键句:各人各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安分守纪,逆来顺受。 (以上用多媒体呈现) 自己明确:先写人们的生活习惯,再写他们的人际交往,然后写到处世哲学及精神面貌。在这种封闭的文化氛围中,作者剖析了人们的心态:一是说北京人平常日子过往不多,更多的时候是“各人各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二是易于满足,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只求过得去的自我满足的心态。三是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所以,作者用一个字准确地抓住了这种封闭文化的核心——“忍”。作者举了两个例子来证明老北京的“忍”劲。“睡不着眯着”这话形象地活画出一个“忍者”的形象。“眯着”,就是本来谁不着但又非得把眼睛微微闭上装睡。 作者对胡同文化持有批判的态度,胡同的没落,四合院的衰败,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是时间前行的结果,是时代变迁的结果。但是人的情感是复杂的,住在胡同里的作者又是流露出什么样的情感呢?请同学齐声朗诵13-15节,在朗诵中体会作者表现和流露了怎样的情感?(分组讨论) 分析:作者是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大,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同文化,自然有一种怅惘,一种莫名的留恋。但他又同时清醒的意识到胡同文化是一种小市民文化,是一种衰落的文化,一种无力抗争的文化,一种跟不上时代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胡同文化终究要走向消亡,他只能表示无奈。所以作者结尾时在“胡同”之前加了“再见吧”三个字,幽默地表达了一种乐观超脱的态度。 五、作业 1.课后习题二。本文的语言有的平实朴实,有的典雅,还有丰富的北京方言,口语性强,极富表现力。仔细品味,说说你的看法。并可以在写作中借鉴,远离堆砌辞藻、华而不实的文风。 2.可以去考察你自己家乡人们的生活形态,探究其中的文化意味。《胡同文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篇2
《胡同文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篇3
《胡同文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篇4
《胡同文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篇5
《胡同文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篇6
《胡同文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篇7
《胡同文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篇8
《胡同文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篇9
《胡同文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篇10
《胡同文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篇11
《胡同文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篇12
《胡同文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篇13
《胡同文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篇14
《胡同文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篇15
推荐作文:
- ·我们都是追梦人作文800字【优秀5篇】
- ·开学第一课优秀观后感及心得范文七篇
- ·小学班主任工作随笔精选5篇
- ·《乡村振兴之路》观后感心得
- ·中秋节团圆的作文10篇
- ·八年级满分作文(精彩9篇)
- ·初中神笔马良读后感五篇
- ·检察官竞职演讲稿
- ·2022那一刻我长大了六年级满分作文
- ·道德绑架议论文高中作文【优秀10篇】
- ·初中生《简爱》读后感600字
- ·进入初中的感受作文【9篇】
- ·2022传承雷锋精神赓续红色血脉观后感心得10篇
- ·《乡土中国》学生读后感600字
- ·名著《红楼梦》感悟读后感
- ·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例文10篇
- ·爸慢点老去初一作文700字【3篇】
-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600字格式5篇
- ·航天梦中国梦
- ·幼儿园中班家长会心得体会
- ·收看2022年内蒙古青春领航分享会心得有感5篇
-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及心得600字精选5篇
-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心得2022十篇
- ·2022开学第一课奋斗成就梦想观后感600字【5篇范文】
- ·除夕夜的优秀作文范文10篇
- ·童年的读后感范文
- ·一个会走路的梦小学作文
- ·2020年高考作文优秀范文(优秀3篇)
- ·北京冬奥开幕式观后感范文500字2022
- ·西游记读后感500字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