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教案
《找规律》教案(精选21篇)
《找规律》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
1、夜幕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在彩灯的映衬下更加迷人。
2、这是一次展销活动,主办方经常会用飘扬的彩旗来营造热闹的氛围。
3、商场常见的促销宣传,打折的宣传卡一串串挂满了整个商场。
观察这三幅图,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
(彩灯、彩旗、宣传卡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
说一说排列的规律。
象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排列规律。
二、新授
1、出示例1场景图: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问:⑴、从左边起,盆花是怎样摆的?你能将它们进行分组吗?
⑵、从左边起,彩灯是怎样摆的?怎么分组?
⑶、从左边起,彩旗是怎样摆的?怎么分组?
2、图片显示盆花
⑴、图中可以看到几盆花?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
先让学生猜猜,再对自己的猜测进行验证,并把验证过程写/画在纸上,之后再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你的组员。(巡视)
⑵、全班交流
你们的结果是什么?
你用的什么方法得到的?
方法一:用彩笔画圈圈。你是怎么画的?
指出:我们把这种策略叫“画图的策略”。(板书:画图的策略)
课件出示15个蓝红相间的圈。
方法二:左起单数是蓝花,双数是红花。
指出:这种策略称为“列举的策略”。(板书:列举的策略)
方法三:列算式:15÷2=7(组)……1(盆) (板书算式)
指出:像这种列算式解题的策略我们叫它“计算的策略”。
(板书:计算的策略)
重点讲解方法三:
这里的“2”表示什么意思?(每2盆花看做是一组)
谁能说说看这里的15、2、7、1分别表示什么?
余数1表示第几组的第几盆?为什么?(此处结合方法1的5个圈进行分组解释:
○●○● ○ ● ○ ● ○ ●○ ● ○)
追问:第15盆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几盆相同?
答: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蓝色的。
(3)、比较:对这几种方法,你有什么想法?
3、出示彩灯图
(1)、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这样一个问题:“照这样摆下去,你知道左起第17盏灯是什么颜色吗?”再小组讨论。
(2)、针对计算的策略思考:每几盏灯可以看作一组?
列出算式:17÷3=5(组)……2(盏)
问:17、3、5、2分别表示什么?
余下的2盏灯是什么颜色?分别和每组中第几盏灯的颜色相同?
(3)、那第18盏彩灯是什么颜色呢?列算式:18÷3=6(组)
发现什么?(没有余数)
没有余数,说明什么?第18盏灯是什么颜色?
(4)、比较:以上3种方法,你认为哪种比较简单?
4、出示彩旗图
问题:从左边起,第21、26、31、40面彩旗各是什么颜色?
学生独立完成,再评议:
①、几面彩旗为一组?
②、口答算式,分别在第几组第几面?
③、思考:余数是几是红旗?余数是几是黄旗?
总结:余数是几,我们就在前面的每组中起找这个位置的物体,没有余数就看每组中的最后一个。
5、新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什么?哪种方法最简单,你掌握了吗?
下面我们就用这个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 出示练一练1的图片:看一看他们在干什么?怎么摆的?猜一猜第21枚摆的是黑子还是白字。再让学生自主列式。
2、 出示练一练2的图片:小红是怎样穿珠子的?第18、24颗珠是什么颜色?
学生自主列式计算。
3、 出示练一练3,集体读题。打开书p60独立完成。
指名回答,说说想法。
问:这3个小题有什么不同?
4、 生活中处处都有这样的规律,出示练习十第1题。
齐读十二生肖。
问:你今年几周岁?属什么?比你大1岁/2岁的人属什么呢?
比你大12岁的人属什么?为什么与你相同?
与你属相相同的人还有可能比你大几岁?
比你小多少岁的人属相也与你相同?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所学的找规律有哪些策略?
图片欣赏:春夏秋冬、日出日落
思考题:
元旦到了,一起布置广播室,3蓝2黄挂气球,一共19个气球。
(1)、左起第10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2)、左起最后一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3)、需要买蓝、黄气球各多少个?
《找规律》教案 篇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个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和其中的简单规律。
2、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以及与他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感知规律:
1、谈话:今天,老师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做个游戏。(学生游戏:请小朋友们伸出自己的一只小手。)
2、如果用两个手指夹一根小棒,那么一只手能夹几根小棒?
(学生用一只手夹住了4根小棒。)
3、像这样,类似一只手的5个手指可以夹4根小棒的例子,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现在,我请第一小组的男生排成一队。如果每两个男生中间只站一个女生,那么能站多少个女生?(可预先设计一个小组的人全部为男生。)
照这样排,10个男生中可以站几个女生?20个、50个、100个男生呢?
4、同学们答得可真快啊,是不是这里面有一定的规律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找规律。(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发现规律:
(多媒体出示例题中的图)
1、师:请大家观察屏幕上的这幅画,然后小组讨论:
图中画了哪些事物?哪两个事物间是有联系的?你发现他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吗?
(学生讨论)
2、交流:
a 你在图中发现了哪些事物?
b 哪两个事物间是有联系的?就像刚才游戏中手指和小棒一样。
生1:夹子和手帕。
生2:兔子和蘑菇。
生3:木桩和篱笆。
……(相机板书:夹子和手帕 兔子和蘑菇 木桩和篱笆)
2、观察“夹子和手帕”
(出示部分手帕图)
师:看一看,图上一块手帕用了几个夹子?两块手帕呢?(多媒体逐步演示证实)
猜一猜,照这样推算,3块手帕用多少个夹子呢?4块、5块……9块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想一想,你发现夹子的个数与手帕的块数之间有什么联系了吗?讨论一下。
3、观察“蘑菇和兔子”
师:让我们再来看看蘑菇和小兔子吧,他们又是怎么排列的呢?
(每两只小兔子中间有一个小蘑菇)
那么小兔子的只数与蘑菇的个数之间有没有规律呢?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试着说一说。
想象一下(填空出示):9只小兔子,中间有个蘑菇
10只小兔子,中间有个蘑菇
……
4、观察“篱笆和木桩”
师:再来看木桩和篱笆,你找到其中的规律了吗?
说一说:你找到的规律是怎样的?
5、归纳小结:
通过观察,我们一起发现了图中存在的一些规律。一般来说,像夹子、小兔、木桩这样,是处于两端的事物(板书:两端);像手帕、蘑菇、篱笆这样,是处于中间的事物(板书:中间)。
现在,谁来说一说,两端的事物与中间的事物间存在什么规律?
[处于两端的事物比中间的事物要多1(板书:要多1),反过来,处于中间的事物比两端的事物要少1(板书:要少1)。]
三、动手操作:
同学们真聪明。现在,老师就要来考考你们了。(课件出示题目)
请同学们拿出身边的小棒和小圆片,摆一摆,使得你摆出的图形也符合这种规律,看谁摆得又快又正确。(学生动手操作)
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呢?谁上来摆一摆,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摆的。
(让摆得较快的学生上前,在投影上演示自己摆的情况)
……
三、巩固、应用:
1、师:其实,在我们的教室中,有些事物也具有这样的规律。你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来说一说吗?(学生先观察,再回答)
同学们找得真仔细。现在,请大家把眼光放得再广一些,到教室外找一找。你在哪些地方也看到过具有这种规律的事物呢?
(生举例说明)
*如:我家门口有好几棵树,树和树之间的空格比树少1。
(师:你的世界很大!不但能走出教室,而且能用空格代替物体,真了不起。)
*又如:街上有的人穿的衣服一条蓝的一条黄的排列着。(最好现场有人穿着这种样式的服装,便于举例教学。)
*再如:放学的队伍、广场的栅栏、学校里栽的树……
2、师:老师这儿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例子,需要大家一起来帮助解决。大家请看屏幕。(课件出示题目)
(1)、“电线杆和广告牌”
仔细看这幅图,在这条马路边,有25根电线杆,那么中间会有多少块广告牌呢?为什么?
(有24块。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块广告牌,广告牌的块数比电线杆的根数少1)
(2)、“锯木头”
师:图中这人在干什么?
锯木头中是不是也有这种规律呢?
a、把这根木料锯一次,能锯成多少段?锯2次呢?
b、 如果要锯成6段,需要锯几次?
c、快速抢答:锯7次能锯成多少段?锯9次呢?55次?
反过来,如果要锯成8段,需要锯多少次?9段呢?24段呢?
师:你们回答得这么快,用的是什么规律啊?
(锯的段数总是比次数多1,锯的次数总是比段数少1。)
3、小结:同学们,你们现在已经熟练掌握了规律,思考的速度就快了。
四、拓展规律:
1、游戏:夹小棒(学生动手操作)
师:现在老师请大家再来完一下夹小棒的游戏。
用2个手指只夹一根小棒,我们刚才用一只手夹了几根小棒?(4根)
照这样,用2只手能夹几根小棒呢?(8根)
只能8根吗?请你动手试一试、想一想。
(9根,把大拇指并在一起或把小拇指并在一起。)
那是不是只能夹住9根小棒了呢?
(10根,可以把两只手围起来。)
师小结:当我们把手指和小棒围成一个圈的时候,结果就有所不同了,小棒和手指的数目相等了。这种想象在生活中也很常见。
2、请同学们再来看一看河堤上种的树。(课件出示)
师:有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要种一棵桃树。一共可以种多少棵桃树?
(先口答)你是怎么想的?
但是,如果要种75棵桃树,行吗?
在怎样的堤岸上才可以种75棵桃树呢?(池塘)
3、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下一题。(课件出示)
师:为什么可以种75棵呢?
4、看书上第48页到第49页的内容。
五、练习:
1、一条公路的一旁共有25根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相隔40米,问:公路总长多少米?
2、一条公路总长960米,如果在一旁每隔40米有一根电线杆,一共有多少根电线杆?
3、一条环形公路,总长68千米,每隔4千米有一块路标,这条公路上一共有多少块路标?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发现了一条很有用的规律,还运用这条规律解决了不少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其实,这样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
课后你可以找一找,看谁找得多!
板书:
找 规 律
夹子 和 手帕
白兔 和 蘑菇
木桩 和 篱笆
(两端) (中间)
要多1 要少1
《找规律》教案 篇3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义兴里小学 陈静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例1
教材分析:
《找规律》数学课程标准在探索规律的内容中明确说明:“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并给出具体例子。在日堂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都是有规律的存在,这为数学的角度去探索事物的规律提供了很多的素材。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过游戏、观察、实践、猜测、推理等教学活动发现事物中隐含的排列规律。
2、 通过研究交流、动手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和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 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4、 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从图形中找出排列的规律。
教学难点:在数量变化图形中找出排列的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反馈卡,饮料瓶(3色3组),跳绳5根,沙包10个,
彩条(红、黄、绿、蓝各3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大家看看这是谁?(课件出示喜羊羊和美羊羊的图片)
师:它们要干什么去呢?(课件出示去看联欢会的图片)
师:(课件展示主题图)大家仔细观察,说说你们从图中都看到什么?指名回答。
师:这幅图大家看着很混乱吗?为什么你觉得不混乱?
(排列整齐,有顺序)板贴“有顺序”
二、新知探究
师:你能结合图片中的人或物来说说,它们的排列有什么样的顺序吗?
1、 课件出示彩旗图
师:彩旗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生读出彩旗的颜色,师板贴出对应的图片。)
师:后面的那一面彩旗是什么颜色,你能猜出来吗?指名回答。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彩旗是1面黄旗一面红旗,然后又1面黄旗一面红旗,接着又是1面黄旗一面红旗。
师:你能在图上把你说的一组一组地圈出来吗?(指名板演)
师归纳:我们就说小旗就是以1面黄旗一面红旗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板贴“一组”“重复排列”)
师引导学生有停顿地读图。
2、课件出示彩花图
师:彩花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生读出彩花的颜色,师板贴出对应的图片。)
师:后面的那一朵是什么颜色,你能猜出来吗?指名回答。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彩花是1朵红花一朵紫花,然后又1朵红花一朵紫花,接着又是1朵红花一朵紫花
师:你能在图上把你说的一组一组用虚线隔开吗?(指名板演)
师归纳:我们就说彩花就是以1朵红花和一朵紫花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师引导学生有停顿地读图。
3、课件出示小朋友图
师:仔细观察,你能有停顿地读出小朋友是怎样一组一组地排列的吗?
师:(板贴小朋友图片)谁来把这些小朋友一组一组的圈出来?(指名板演)
师:这些小朋友是按怎样的顺序重复排列的?
师归纳:我们就说这些小朋友就是以1个男生和一个女生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4、课件出示灯笼图
师:仔细观察,你能说出灯笼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吗?
生:灯笼是按1个红灯笼2个蓝灯笼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师:你能在图上把你说的一组一组的用横线划出来吗?(指名板演)
师:接下来的灯笼是什么颜色?(指名板贴,集体判断。)
师引导学生有停顿地读图。
5、新知归纳:
师:黑板上不同的事物,数量也不一样,可它们在排列的时候,都有着一个共同特点,
你发现了吗?
师生共同总结:他们都是把人或物按一定的顺序,一组一组的重复排列。
师:像这样把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一组一组的重复排列,就形成了排列的规律。
(课件出示“规律”)
师:我们这节课就来一起“找”规律。(板贴课题)
三、巩固新知:
师:在我们学习的时候,羊村的羊儿们也在运用这样的规律设计制作小栅栏。
分别出示(1蓝3黄为一组、2红2黄为一组、和1长1短为一组)的栅栏图,让学生
说一说它们排列的规律。
四、拓展训练:
1、火眼金睛(判断题2道)
2、精挑细选(选择题2道)
四、生活中的规律
师:我们认识了事物排列的规律,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事物的排列是有规律的吗?
学生发言,师注意倾听,并引导学生列举。 课件出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
如:教室里桌椅的摆放,是以一排桌子一排椅子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女孩的漂亮条格背心,是以一道红一道白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公路上的人行横道,是以一道白一道黑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每一年四季的交替,是以春夏秋冬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欣赏规律的美
在我们的生活中,在运动场的围墙上,
在美丽的城市里,巨大的摩天轮、炫亮的霓虹灯、红绿灯在有规律的闪耀
在热带的草原,在神秘的海底,动物美丽的外衣里也藏着排列的规律
就连我们在校的每一天生活,都是在上课、下课、上课、下课间有规律地重复进行中度过的
在我们的广播体操、眼保健操中,我们也在每一节中有规律地重复着某一组动作
听,在我们咚咚的鼓声里,你们听到了它有规律的节奏了吗?
在我们静美图画中,规律使画面整齐美观
五、实践活动
师:我们把全班同学分成5个组,分别是食品店、绿化部、宣传科、器械室和啦
啦队。啦啦队的任务是创造有规律的动作;宣传科的任务是设计有规律的声音或节奏;
绿化部的任务是制作有规律的拉花;另外两组是把本组的物品有规律的摆放好。音乐响
开始,音乐停止活动结束。
提示:先想好以什么为一组,然后再将它进行重复排列。
小组合作操作,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时说说是以什么为一组重复排列的。
“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学习得非常快乐,我把羊村的两部电话留给大家,希望我们以后常联系。”
大家看看哪个号码容易记?为什么?(有规律,是以139为一组,重复排列4次。)
今天,我们找到了许多排列的规律,希望你能做一个小小观察员,仔细观察生活,勤动脑筋,
发现更多更有趣的规律,讲给你的小伙伴听。
《找规律》教案 篇4
五年级数学课程教案
周 次
8
课次
4
授课课题
找规律
教 学
基本内容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59页- 60页。
教学目的
和要求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及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难点: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确定用除法解决这一问题的优越性。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法指导
画图、列举、计算
教
学
环
节
设
计一、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1、谈话:同学们,生活的这所城市非常美。老师拍摄了这样一组画面:(出示教材例1的场景图) 这是盆花、彩灯、彩旗。 美吗?提问:请同学们从左到右,观察这些物品是怎么摆放的,(停顿2秒)把你观察到的和同桌说一说。2、提问:(屏幕出示:盆花) 从左边起,盆花是怎么摆放的?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主要包括1盆蓝花、1盆红花;第1、3、5、7盆花是蓝花;第2、4、6、8盆花是红花。如果学生没有说到的,教师加以引导。3、提问:刚才,同学们发现这些盆花是按1盆蓝花、1盆红花的顺序,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如果要分组的话,你认为:怎么分呢?4、研究每组里的两盆花是怎么摆放的?(引导学生说出:从左边起,每两盆花为一组,每组的第1盆花是蓝色的,第2盆花是红色的。)5、揭示课题从左边起,每两盆花为一组,每组的第1盆花是蓝色的,第2盆花是红色的,这就是我们要找的盆花摆放的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6、研究彩灯的规律(引导学生说出:从左边起,每3盏灯为一组,每组的第1盏灯是红色的,第2盏灯是紫色的,第3盏灯是绿色的。师:照这样挂下去,第4组的第1盏灯是什么颜色? 第10组的第3盏灯是?7、研究彩旗的规律(屏幕出示)彩旗呢? 引导学生说出:从左边起,每4面彩旗为一组,每组的第1、2面彩旗是红色的,第3、4面彩旗是黄色的。提问:2面彩旗为一组,行吗?8、找规律练习(1)abcdabcdabcdabcdabcdabcd……(2)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3)△□○△○□○△□ 二、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1、研究盆花。谈话:运用刚才找出的规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屏幕出示:盆花)现在图中有几盆花?(8盆)第9盆花是什么颜色?动笔画出它的颜色?(师巡视找一个用蓝色画的)提问: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呢?生齐说照这样的规律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屏幕出示)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呢?我建议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前后4人一小组交流并把交流的方法写在白纸上。2.全班交流。下面,我们大组汇报一下。(1)画图:○○○○○○○○○○○○○○○ (○表示蓝花,○表示红花)小结:这一小组是用画图的方法知道了第15盆花是蓝色的。(板书:画图)(2)列举:左起第1、3、5盆花…都是蓝花,第2、4、6盆…都是红花。所以第15盆是蓝花。提问: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一组同学的做法,请你说一说? 小结:他们是用列举的方法也知道了第15盆花是蓝色的。(板书:列举)提问:其他小组还有别的方法吗?(3)计算:提问:你是怎么想的?(解释这个算式中的15、2、7、1各表示什么意思?)(15表示从第1盆花到第15盆花一共有15盆花,为什么要除以2?2表示每2盆花为一组, (生说师借助前面学生的图圈出下图) 1个圈为1组,这里有7个圈表示有7组。所以7后面的单位是“组”。余下的“1”指的是哪一盆?(第15盆)这一盆是第几组的第几盆?现在老师将第8组画完整。生说:师将第几组用虚线画完) 学生说,教师借助前面学生的图画圈。提问:(教师手指着这个算式中的余数1问学生)余下的这1盆花的颜色与每组中第几盆花颜色相同? 提问:所以,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小结:这一小组是通过计算的方法知道了第15盆花是蓝色的。(板书:计算)3.比较反思:刚才,我们通过画图、列举、计算这三种方法,知道了第15盆花是蓝色的。 对于这三种方法你有什么想法?三、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方法。1、出示“试一试”第1题,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5分钟)
谈话:请同学们用自已喜欢的方法独立地做这样一道题:写好后,同桌相互说一说(屏幕出示彩灯)照这样悬挂下去,从左边起第1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呢?第18盏彩灯呢?(1)展示学生不同的想法。 四、巩固练习,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10分钟)1、师:请看这样一道题。做做看(1)小红正在按绿、黄、蓝、红的顺序穿一串珠。你能算出第18颗珠是什么颜色?第24颗呢?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的解答情况。(3)集体校对。指名说说解法。(4)小结:看来,我们在做这类规律题,首先要找准什么?根据什么确定颜色?2、按照规律在括号里画出每组的第32个图形。(1)△○□△○□△○□……( ○ )…… (2)○○○□○○○□……( □ )…… (3)△△△○○△△△○○……( △ )……重点提问第(2)题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想的?3、师: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规律与我们今天所学的规律相似?五、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收获吗? 有哪些收获呢?
板书
设计找规律画图 列举 计算 15÷2=7(组)……1(盆) 蓝色 17÷3=5(组)……2(盏) 紫色
18÷3=6(组) 绿色
执行
情况
与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课程教案
周 次
8
课次
5
授课课题
找规律
教 学基本内容
p61页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2~4题。
教学目的
和要求1、使学生经历具体情境,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种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2、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计算解决问题的最优化策略。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及难点
引导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及手段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法指导
计算 优化策略
教
学
环
节
设
计一、复习引入。1、找规律填空。(1)○○△○○△○○△……,第19个图形是( );第24个图形是( )。(2)□△○□△○□△○……,第20个图形是( );第30个图形是( )。指名回答,先说说规律,再列式计算。分别汇报结果。2、用计数器计算1÷7=0.142857142857……,它是有规律地排列着,小数部分第18位是( ),第28位是( )。3、引入新课。我们学习了用不同的策略找出物体排列的规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找规律。二、新授。1、教学例2(1)出示挂图。问:从图中可以看出兔子是怎样排列的?第18只兔子是灰兔还是白兔?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小组讨论,照这样排列,18只兔子中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讨论后汇报结果。(2)问:18只兔子排成了几组?每组中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6组中一共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学生分别列式计算,说出每步的实际意义。(3)小结:说说是怎样知道一共有多少只灰兔,多少只白兔的?2、教学试一试。学生小组讨论,汇报想法。(2)师:余下的2只是怎样排列的?20只里共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学生列式计算。3、教学练一练。 (1)指导完成第一题。问:棋子按什么规律摆放的?几枚一组?最后2枚是什么颜色?学生独立完成,列式计算后交流。(2)指导完成第二题。问:瓷砖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学生独立完成,列式计算汇报结果。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十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在小组里交流,汇报解题思路。2、指导完成第3题。讨论:几天为一组?4月有几组?还余几天?每组中上几天课?余的2天是哪两天?3、指导完成第4题。四、课堂总结。通过“找规律”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执行
情况
与教学反思
《找规律》教案 篇5
五年级数学 找规律教案
找规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页~60页例1,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探索规律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自我展示、自我激励,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
掌握用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余数代表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小竞赛:比比谁的记忆力好。
师出示两组电话号码,a:13912341234 b:13914541328女生记a组,男生记b组,时间三秒钟,看谁先记住。
交流反馈:男生认为女生的号码好记,有规律。追问:有什么规律呢?(1234 1234)
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1、师:为庆祝国庆节,校园门口摆上了鲜花、挂上了彩灯、插上了彩旗。(边叙述边出示教材例1场景图)摆放得漂亮吗?
2、师:从左边起,盆花是按什么顺序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让学生一边指着图一边说。)
3、师:正因为摆放整齐有序,而且还蕴涵着数学规律,所以才显得这么漂亮。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4、板书课题:找规律
三、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观察得特细致,说得也很好。其实,找到了这些物体排列的规律,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1、我们先看盆花(点击出示盆花小图)初步提问:在图中,我们能看到几盆花?(点击:1 2 3 4 5 6 7 8)如果继续照这样摆下去,从左起第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点击:9蓝色)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的?(点击:10红色。然后9、10消失)
2、深度提问: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可以猜一猜。
猜测一定正确吗?还得做什么?(验证)
怎么验证呢?是老师直接告诉你们,还是大家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点出:学习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解题策略解决问题,画在或写在纸上;2、为自己的解题策略起一个简短的名称,如画图、分类、计算等等;3、在小组里交流解题策略。)
3、全班交流。
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意见介绍给全班同学?
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随生适当板书:画图 分类(或列举) 计算)
(1)板书:(画图的策略:)○●○●○●○●(只画8个)(用蓝色粉笔画○表示蓝花,红色粉笔画●表示红花)第15盆是蓝花。
教师提问:你一共画了多少个“圆”?
(2)板书:(分类 (或列举)的策略:)左起,第1、3、5……盆都是蓝花,第2、4、6……盆都是红花。第15盆是蓝花。
引导说出并板书:位置在单数的都是蓝花,位置在双数的都是红花。
(3)板书:(计算的策略:)板书:把每2盆花看作一组。 15÷2 = 7(组)……1(盆)
针对算式,教师提问:能说说2是从哪里来的吗?为什么要除以2?7表示什么意思?1呢?余下的1盆指的是哪一盆?7组还余1盆说明了什么?你能确定第15盆是什么花吗?
追问:我们只看到4组,看不到第8组,怎么知道第8组的第1盆花一定是蓝色的?(每一组的第盆花都是蓝色的),看哪一组比较方便?(第1组)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结合前面学生画的图解释:点击演示
○● ○● ○● ○● ○● ○● ○
4、比较反思:解决盆花排列的问题,我们想了这么多的策略。你有什么想法吗?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你比较喜欢哪一种策略,为什么?
(初步淘汰画图,如果学生可能比较倾向于列举的方法,可以适当进行一些口答练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规律探究未知领域的规律表现;不比较,不优化。]
四、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方法
1、下面我们继续探讨彩灯排列的规律。[继续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出示“试一试”第1题(点击:彩灯),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
⑴展示学生不同的想法。
(比较分类(或列举)和计算的方法,得出分类(或列举)的方法有局限性。)
⑵引导学生针对计算的方法思考:如果分组,每几个彩灯为一组?
(点击:集合圈)
① 17÷3=5(组)……2(个)余下的两个是什么颜色的?和每组的第几个颜色相同?
(这两个和每组的第1、2个相同。)
②18÷3=6(组),没有余数说明什么?(正好分了6组,第18个在第6组的最后一个。)
⑶组织学生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明确通过计算解决问题是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从而实现算法的优化。]
如果有学生不同意计算的方法简便,可以提出第50个、第100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引导体会计算确实是简便的方法。
2、下面我们继续探讨彩旗排列的规律。
①出示“试一试”第2题(点击:彩旗及问题)。
提问:你想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两个问题?(计算)
要计算就必须要弄清什么?(每几个彩旗为一组)(点击;集合圈)
自己能独立完成吗?试试看。
②集体订正。
③提问:看到余数你能立刻知道是什么颜色的彩旗吗?余数是几时是红旗?余数是几时是黄旗?[强调余数与红旗、黄旗的对应关系。]
余数是1、2时是红旗。余数是3或没有余数时是黄旗。
3、总结:解决这一问题的一般策略。必须先找出规律并分组。
五、多样练习,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
1、最近有的班上学了找规律后,玩起了这样的数学游戏。
练一练第1题(点击出示:摆一摆,猜一猜。)
⑴先辨析是怎么摆的。提问:先摆的棋子是什么颜色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
先猜一猜,再计算。
⑵同桌合作进行:每桌一人摆白子,一人摆黑子,照规律摆棋子(提供4枚白子、3枚黑子)。
如果继续摆下去,猜一猜:第21枚棋子是白色的还是黑色的?独立计算。口头汇报。
2、练一练第2题:穿珠子。
第1问:18÷4 = 4(组)……2(个) 追问:两个“4”各表示什么意思?
第2问:24÷4 = 6(组)
解答后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
3、活动一:
师:刚才,小红是按绿、黄、蓝、红的顺序穿一串珠子,第18颗是黄色。如果让你来穿,请你自己设计一种穿法(用图表示)。再想一想,你设计的方法第18颗是什么颜色?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后,教师组织汇报.
例如:请穿法中第18颗珠子是红色的同学举手,请你们依次汇报,其他同学帮助判断他们的穿法第18颗珠子是不是红色。
学生的判断过程略。
4、练一练第3题:画图形。
①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②提问:比较一下,这三题有什么不同?都是第32个图形为什么画出来不一样呢?
5、活动二:启发:能不能模仿上面的样子,自己设计一个规律,并画出第32个图形?
完成后请几位学生上台说说,下面同学进行评价建议。[设计意图:体现主体]
同桌相互交换,检查,画得对吗?
六、全课小结,回顾与反思学习过程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在什么收获;你会用哪些方法解决今天的问题?你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
七、应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规律问题
过渡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于生活,接下来老师就和大家讨论几个学习、生活中的规律问题。
1、我们爱数学我们爱数学我们爱数学……第99个字是( )
2、知道生肖吗?(点击:十二生肖)
⑴你今年几岁?属什么?今年多少岁数的人与你是同样的属相?
⑵今年是兔年,徐老师有个亲戚在六年级,他也属兔,他几岁呢?徐老师也是属兔的,又是多少岁呢?
3、活动三:玩游戏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抓老虎”的游戏,好吗?
出示儿歌: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我们就捉他。
①先选4个人加上老师一起玩,“从老师开始,同学们一起一人对应一个字地读,最后一个是谁,谁就被淘汰。” (淘汰第5个人:20÷5 = 4)
②再请一个同学站过来,然后说:“我们继续玩,从我开始……”(淘汰第2个人:20÷6 = 3……2)
③看来5个人玩的秘密已被你们识破,那我们 6个人来玩。再请一个同学站起来。“从我开始……”
④继续追问:“如果15个人玩呢?”(淘汰第5个人:20÷15 = 1……5)
师:真不简单!玩出智慧来了。其实,在游戏中,谁在一开始掌握了规律,谁就能占得先机。谁在玩的过程中,边玩边思考规律,谁就会在接下来的游戏中赢得胜利。谁在玩的过程中不去找规律,你总是糊里糊涂地被淘汰。
八、欣赏、感受规律之美。
“数学的伟大使命在于从混沌中发现秩序!”大自然中有着许多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现象。例如:春夏秋冬,日落日出……。我们亲近自然,解读自然,从自然中学习,我们的学习也在悄悄的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发现也在悄悄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我们可以从生活中发现许多规律。例如马路两边的环境布置、红绿灯、房屋外墙贴的瓷砖、室内布置、)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规律呢,也是这样的呀。课后请你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的更多的有规律的现象,并且用我们的所学到数学知识美化我们的生活吧。
(本课教学设计的最大特点是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时,老师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选择日常生活较为常见的简单周期现象作为学生探索规律的素材,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对不同物体摆放规律的观察上。来自生活实际的内容,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眼光。
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学生探索规律能力的提高不是简单体现在又知道了什么规律,而是体现在面对新的现象或者问题时,能主动应用相关的策略,有效地发现给定现象中隐藏的规律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要注意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同时给予必要的提示和指导,鼓励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分享思维成果,不断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找规律》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测量、统计和方程等知识,通过动手操作,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皮筋、木棒、盘子细线、铅笔和直尺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自制实验教具。
(1)师:课前老师布置了任务让大家做简易秤,做了吗?通过自己亲自动手,你认为作秤时应该注意什么呢?(生答)大家说的都很好让我们来看大屏,了解一下做秤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出示课件①:做秤注意事项:
(2)修整简易秤,每组选出一杆标准秤,并及时做评价。
二、动手实践,收集整理实验数据,根据统计结果归纳推理。
(1)小组合作要求:师:大家选出的秤做的都非常好,你们想不想用自己动手做的秤来称量呢?出示课件②:课本图,
师:观察图,你认为在进行小组合作称量时要怎么样分工,需要做好哪几项工作呢?(生答)出示课件③:小组合作要求
(2)称量要求:师:小组分工很明确了,让我们一起来看表一:同学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生答)其实同学们的问题就是我们在量的时候的称量要求,出示课件④:称量要求:
(3)动手称量,师指导。
(4)选定某一组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师:同学们做的都非常好,我们现在就以这一组同学表中的数据为标准,完成课本78页的折线统计图。
(5)观察统计图中的曲线信息,你发现了什么?(反复说,小组内说一说规律)
(6)如果要称量七本书,皮筋会伸长多少呢?
渗透一次函数 y = a x +b
‖ ‖ ‖ ‖
总长=伸长数+本数+原长
如果要称量10本,皮筋会伸长多少呢?
(7)折线统计图为什么不从0开始呢?(皮筋原长不为0)
(8)如果要称量的课本越来越多的话,皮筋会怎么样呢?得出结论:随着称量课本本数的增加,皮筋的长度不断增加,每增加一本课本导致皮筋增加的长度基本相等,但前提是不能超过皮筋的弹性范围。帮助学生理解上述二者的关系均是建立在皮筋的弹性限度之内的,反之,二者的关系不存在。
三、运用推理,解决问题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可以用y=ax+b解决的问题,让我们带着我们刚刚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吧。(联系实际,进行练习)
四:课堂小结:你还见过类似的可以称量物体重量的装置?(举例说说)
五、课外作业:
写一篇数学实验日记。
请教问题:1 如何设计题目应用这个规律
2 对各环节教学设计提出建议和修改意见
《找规律》教案 篇7
五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第五单元:找规律
本课初备
课时
共4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课前引入: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1、夜幕中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在彩灯的映衬下更加迷人。2、这是一次展销活动,主办方经常会用飘扬的彩旗来营造热闹的氛围。3、商场常见的促销宣传,打折的宣传卡一串串挂满了整个商场。观察这三幅图,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彩灯、彩旗、宣传卡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说一说排列的规律。象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排列规律。二、观察场景,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 (出示教材例1的场景图)让学生自由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引导:这些物体都是按一定的规律摆放的。盆花是按什么规律摆放的?彩灯和彩旗呢?在小组里说一说。全班交流三种物体排列的规律时,让学生一边指图一边说。三、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1.提出问题:在图中,我们看到8盆花。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自己试一试。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待大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教师注意每一个小组交流的情况,发现学生采取的不同的策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2.全班交流。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意见介绍给全班同学?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1)画图的策略:○●○●○●○●○●○●○●○ (○表示蓝花,●表示红花)第15盆是蓝花。教师提问:你一共画了多少个“圆”?(2)例举的策略:左起,第1、3、5……盆都是蓝花,第2、4、6……盆都是红花。第15盆是蓝花。教师提问:其他同学明白这种想法的意思吗?(引导说出位置是单数的都是蓝花,双数的都是红花)(3)计算的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组,15÷2=7(组)……1(盆),第15盆是蓝花。教师提问:为什么把2盆花看作一组?算式中的每个数各是什么意思?根据余数是1为什么可以确定第15盆是蓝花呢?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结合前面学生画的图解释:○● ○● ○● ○● ○● ○● ○强调:第15盆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几盆花相同?3.比较反思:对于这几种方法,你有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初步淘汰画图,学生可能比较倾向于列举的方法,可以适当进行一些口答练习。)四、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方法1、出示“试一试”第1题,让学生自己尝试解答。“第15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1)展示学生不同的想法。(比较例举和计算的方法,得出例举的方法有局限性。)(2)引导学生针对计算的方法思考:每几个彩灯可以看作一组?15÷3=5(组),没有余数说明什么?(正好分了五组,最后一个是第五组的最后)第17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 17÷3=5(组)……2(个)余下的两个是什么颜色的?和每组的第几个颜色相同?(这两个和每组的第1、2个相同。)(3)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如果有学生不同意计算的方法简便,可以提出第50个、第100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引导体会计算确实是简便的方法。2.出示“试一试”第2题,让学生用计算的方法进行解答。强调余数与红旗黄旗的对应关系。问:余数是几时是红旗?黄旗呢? 余数是1、2是红旗。 余数是3及没有余数是黄旗。五、练习纸1、 练一练第1、2题 2、 小组自由练习3、 先圈一圈,再算一算:(1)▲○○▲▲○○▲▲○○▲▲○……排列在第19个的是( ),第200个是( )。(2)我们爱数学我们爱数学我们爱数学…第99个字是( )4、课本62页第2、3题。六、数学活动,深化认识 拿出每组两种形状或两种不同颜色的纸片各10个。根据自己设计的规律摆一摆。展示并提问,照这样摆下去,某一个是什么颜色的?学生回答,自己判断。七、小组讨论思考元旦要到了,同学们准备用26个灯笼来布置教室。如果按2红1黄的规律排列,应该准备几个红灯笼,几个黄灯笼?板书设计: 找规律 画 想 算练习设计: 1、按照规律在括号里画出每组的第32个图形。 (1) △○□△○□△○□…… ( ) …… (2) ○○○□○○○□…… ( ) …… (3) △△△○○△△△○○…… ( ) …… 2、小明的生日是12月20日,今年他的生日是星期二,他很想知道明年星期几过生日,你能帮他算一算吗? 3、用计算器计算1÷11,计算器会显示0.09090909…,你能知道小数点后面第100个数字是几?( ) 4、用计算器计算1÷7,计算器会显示0.142857142857…,你能知道小数点后面第21个数字是几?( ) 5、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有周期规律的? (红绿灯、霓虹灯、花布地砖、数学分形等)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五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第五单元 找规律
本课初备
课时
共4课时,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共有多少个。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最优策略。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采用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观察场景图,解决例2。 说说:兔子是怎样排列的? 学生自主交流观察所得。 “每3只兔为一组”,“每组中有1只灰兔、2只白兔” 想想:18只兔子排成这样的几组? 学生交流结果。 18只兔刚好排成“这样的6组”。 算算:18只兔中有几只灰兔,几只白兔? 学生讨论,交流结果。 共有6组,每组有1只灰兔,2只白兔。 所以灰兔一共有6个1只,1×6=6(只) 白兔一共有6个2只,2×6=12(只)。 二、试一试 问题:如果有20只兔参加跳高,照这样排列,应该有几只白兔和几只黑兔? 小组内讨论你是怎样想的。 一共有几组?余下几只? 20÷3=6(组)……2(只) 余下的2只是怎样排列的? 按照1灰2白的顺序排列的,所以余下的2只为1只灰兔,1只白兔。 方法:20÷3=6(组)……2(只) 余下的2只为1只灰兔,1只白兔。 灰兔:1×6+1=7(只) 白兔:2×6+1=13(只) 所以20只兔里有13只白兔,7只灰兔。 三、练一练 第1题:棋子是按照什么规律摆放的? (每4枚棋子一组,每组有3枚黑子,1枚白子。)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结果。 26÷4=6(组)……2(枚) 余下的2枚为2枚黑子。 黑子:3×6+2=20(枚) 白子:1×6=6(枚) 第2题:瓷砖是按照什么规律贴的? (每2块一组,每组有1块正方形瓷砖和1块长方形瓷砖。) 35块瓷砖里有多少正方形瓷砖和多少长方形瓷砖? 35÷2=17(组)……1(块) 余下的1块为正方形瓷砖。 正方形:1×17+1=18(块) 长方形:1×17=17(块) 四、综合练习: 练习十第4—7题 第4题:学生独立计算,汇报思路。 第5题: 明确:信号灯亮的顺序依次是红灯、绿灯、黄灯;从10时到10时15分,信号灯一共亮了42次。 每3个为一组,每组中有一个红灯,一个绿灯和一个黄灯。 42÷3=14(组) 所以红灯、绿灯和黄灯各亮了14次。 第6题: 提示:通常把7天看作一组,11月份共有30天。 每7天为一组,每组中为2天休息、5天工作。 30÷7=4(组)……2(天) 余下的2天为休息日。 休息:2×4+2=10(天) 工作:5×4=20(天) 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计算结果。板书设计: 找规律例2:每组有1只灰兔,2只白兔。灰兔:1×6=6(只) 白兔:2×6=12(只)。 试一试:20÷3=6(组)……2(只) 余下的2只为1只灰兔,1只白兔。灰兔:1×6+1=7(只)白兔:2×6+1=13(只)练习设计: 1、○○□○○□○○…… 第30个图形是( );前30个图形中有( )个○,有( )个□。 2、△○□△○□△○□…… 第25个图形是( );第32个图形是( );前32个图形中△有( )个,○有( )个,□有( )个。 3、□□○△△□□○△△…… 前44个图形中○有( )个,□有( )个,△有( )个。 4、○△△□□□○△△□□□…… 前66个图形中○有( )个,□有( )个,△有( )个。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五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第五单元 找规律 练习讲评
本课初备
课时
共4课时
本课第3、4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再次经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重点难点: 发现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前准备: 五年级上册《找规律》练习卷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逐题练习。(一)、对号入座。(30分)1、 ……照这样排下去,第26图形是( )。2、有一列数按“654321654321……”排列着,则第34个数字应是( )。3、王兵在家练习硬笔书法时,写“我们爱科学我们爱科学……”依次写下去,那么第23个字应是( )。4、北京奥运北京奥运北京奥运……,根据排列规律,第43个字是( ),第84个字是( ),第105个字是( ),第122个字是( )。5、一组图形按这样的规律排列: ι……如果共有26个图形,其中有( )个 ,( )个 ;如果共有28个图形,其中有( )个 ,( )个 ;如果共有33个图形,其中有( )个 ,( )个 ;如果共有45个图形,其中有( )个 ,( )个 ;6、上体育课,男生排成一排,按照一至二报数。这排男生共有25人,第10位同学报( ),最后一位同学报( )。其中共有( )名同学报“一”,共有( )名同学报“二”。7、XX年3月1日是星期三,那么3月份上了( )天课,休息了( )天。8、每两朵红花之间有3多黄花,那么从左往右数第41朵花是( )花,其中红花有( )朵,黄花有( )朵。9、河堤的一边栽了45棵树。这些树按1棵柳树、3棵桃树的规律栽种。河堤的一边共栽了( )棵柳树,( )棵桃树。10、3×3=9,3×3×3=27,27的个位数字是7,3×3×3×3=81,81的个位数字是1,3×3×3×3的个位数字是( );把12个3连乘,那么这个积的个位数字是( );把21个3连乘,那么这个积的个位数字是( );把XX个3连乘,那么这个积的个位数字是( )。(二)、解决问题。(20分)1、元旦要到了,教室里要按红、黄、蓝、绿的规律挂彩灯,一共要挂三十四盏灯。四种颜色的彩灯各需多少盏?2、今天是星期四,妈妈过49天要去喝喜酒,你知道那天是星期几,妈妈周六、周日休息,到那天,她要请假吗?3、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珠子共90个。如果按3个红珠,2个白珠,1个黑珠的顺序进行排列。黑色的珠子共有几个?第68个珠子是什么颜色?4、1998年2月1日是星期日,XX年的2月1日是星期几?XX年2月1日呢?5、6个小朋友围成一圈在做游戏。从小刚开始,按顺时针的方向,每人依次说出1个字,共同念儿歌《大老虎》: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打只小松鼠;松鼠有几只?一二三四五。谁说到最后一个字“五”,就要被淘汰。然后剩下的人再按照这个规则进行,直到剩下最后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胜利者。谁将会第一个被淘汰?最后的胜利者会是谁?三、讲评总结。板书设计: 找规律 练习讲评练习设计: 错题订正。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五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课初备
课时
共5课时 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不遗漏,不重复的列举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重点难点: 认识列举法,感受列举法的特征。课前准备: 教学光盘,牙签,表格,飞镖和靶盘。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谈话:同学们,在四年级我们曾经两次学到过解决问题的策略,还记得“策略”是什么意思吗?(指名答:方法)那么你们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哪些策略吗?(画图,列表)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上课题)二.教学例1师:看看今天都有哪些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屏幕出示例题及其场景图,自主读题。师:题目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需要我们做什么事情?(指名回答)师: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的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师:你们觉得王大叔会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拿出你们手上的牙签,每根牙签代替一根1米长的栅栏,动手来围围看。(同桌合作摆牙签,教师巡视)指名说说他们围成了几种不同的长方形。估计学生可能有的结果:1种,2种,3种……(记录学生汇报的结果)师:究竟王大叔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了?老师现在也不知道,不过通过接下来的学习我们就会知道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了。师:如何能一个不落的将所有的围法都找出来了?你们觉得可以从几开始考虑?(指名回答)生:可以从宽是1米开始考虑,先用18÷2=9,然后把9分下来,长8宽1;长7宽2(板书学生说的内容)师:你们觉得接下来会是多少?(学生齐答:长6宽3,长5宽4)(可能有学生会继续说长4宽5,让学生自己去想要不要长4宽5,让学生明白一般情况长都大于宽,长4宽5实际上就是长5宽4。)拿出课前准备的表(教材p63)师:你能把符合要求的长和宽一一的列举到表上去?动手做做看。(板书:一一列举)集体订正列表,各拿一份按顺序列举的和没有按顺序列举的表在实物展示台上让学生去比较,使他们明确列举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师:现在知道了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吗?(齐答)指出:刚才我们帮王大叔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方法是将结果一个一个的列举出来,并且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列举的,所以我们把这个策略叫做:有序的一一列举。(板书)师:如果你是王大叔的话,你会选择哪一种围法?生:第4种(长5宽4)师:为什么?生:因为第4种围法围成的长方形羊圈最大,王大叔就能养更多的羊子。师:什么时候面积最大?(周长一定时,长和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长和宽差的越大,面积就越小)三.教学例2师:王大叔的问题解决好了,我们再来看看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屏幕出示例2及其场景图。师:“最少订阅1本,最多订阅3本”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可以订阅1本,可以订阅2本,还可以订阅3本)师:你们准备用什么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有序的一一列举)师:列举时,你打算先考虑订阅几本的情况,然后再订阅几本的情况?(从只订阅1本的情况考虑)师:如果只订阅1本,有几种不同的订阅方法?是哪几种?(3种)如果订阅2本的话,有几种不同的订阅方法?分别是哪几种?(指名回答,3种,让学生明白这个地方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列举:《科学世界》《七彩文学》,《科学世界》《数学乐园》,《七彩文学》《数学乐园》)如果订阅3本的话,有几种不同的订阅方法?(1种)师:那么一共有几种不同的订阅方法?(7种)师:拿出我们课前准备的表(教材p64上的),用打“√”表示订法,动手做一做,完成这个表格。(教师巡视,对于困难的学生可作适当的指导)指名到实物展示台来完成表格,集体订正。师:怎么从这张表中看出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怎么看?(竖着看,一列就是一种订阅方法)师:通过一一列举,不但能看出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订法,而且还能看出每种订法分别订的什么书。要得到全部答案,你觉得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学生思考,引导他们说出:要有序,不重复,不遗漏)(板书)四.游戏完成练一练师:帮王大叔解决了两个问题,有解决了订杂志的问题,咱们来做个小游戏吧!拿出飞镖和靶盘,让学生认识一下靶盘及其环数的分布(与p64练一练靶盘一样)师:咱们来做个投飞镖的游戏,看看能投中多少环。师:每人投中两次,请3-4名学生到前面来参加游戏,一个一个依次的投。学生投镖,教师注意记录结果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再投了。如果小华现在来投的话,也投中两次,你觉得小华可能会得到多少环?把可能出现的结果一一的列举在课堂练习本上。(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订正五.全课总结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一列举有序,不重复,不遗漏练习设计: 1、学生体操队共有20位队员,可以排成多少种不同的方阵?(每行人数相等) 每行人数排行几行你认为哪一种方阵比较适合表演? 2、幼儿园买来200个气球,阿姨打算将气球几个几个捆在一起,请你说说有多少不同的捆法?(每捆个数相同,至少2个) 每捆个数扎成捆数3、园林工人在某建筑物台阶上摆鲜花,第一台阶红花、黄花各摆一盆,然后每隔一级摆一盆红花;每隔二级摆一盆黄花。同时摆上红花和黄花的是哪几级台阶?(取前3处)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五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课初备
课时
共5课时 本课第2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能用列举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感受用列举法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这样不会多也不会漏。 3、能在运用列举法时体会不符合要求的安排应去掉。 4、进一步发展运用意识、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 边列举,边计算和考虑要符合要求。课前准备: 1角、2角、5角的硬币若干、白纸、练习纸。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讨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个游戏。2、请同学们拿出1角和5角的硬币若干。现在,你们要拿出2元,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列举法。按什么顺序列举?可以从1角想,也可以从5角想。(1)我们先从5角想。请你们两人一组摆一摆,写一写。学生一人摆,另一人列表写,不要忘记了0个5角也符合要求。
5角硬币的个数
0
1
2
3
4
1角硬币的个数
20
15
10
5
01角的个数怎么算?20角—5角=15角……共5种。(2)我们从1角想,也请你们两人一组摆一摆,写一写。当只拿1角时,行吗?为什么?该怎么办?不行,就在格子里画上“一”表示不可以。
1角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15
…
20
5角
4-
-
-
-
3
-
-
-
-
2
-
-
1
-
0共5种。(3)第二种方法与第一种方法有何相同点与不同点?你学习了用列举法解决这个问题,有什么感受?(4)独立思考,完成练一练。要求只列表,用列举法解决问题。二、教学例3,解决实际问题(1)旅游团23人到旅馆住宿,住3人间和2人间(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是什么意思?学生先独立思考,在纸上列举,再在小组里交流讨论。(2)可以从只住1个3人间想起,你是怎样算的,怎样填的?2人间的个数可以怎样算?引导学生边算边填。(3)可以从只住1个2人间想起,你又是怎样算的,怎样填的?3人间的个数可以怎样算?引导学生边算边填。(4)一共有多少种排法?(5)比较两种方法,你觉得按什么顺序列举比较简便?从大数开始列举比较简便。三、指导练习,巩固知识(1)完成练习十一第4题。先独立思考,再列举交流。从1盒5枚列举简便,还是从1盒3枚列举简便?(2)养兔专业户王大爷要将100只兔子送往集市卖,现在有大小两种笼子装兔子,大笼可以装6只,小笼可以装10只,(每笼都要装满)一共有多少种装法?先独立思考,再交流列举的方法。说说从小笼装起简便,还是从大笼装起简便。(3)发展性练习。www .x kb 1.co m①有1角、2角、5角的硬币若干,要拿2元,一共有多少种拿法?(可以选择一种硬币,两种硬币。三种硬币)②a、已知两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等于10,这样的两位数共有几个?学生自己列表并交流。b、已知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等于10,这样的三位数共有几个?注意首位不能为0。提示:先考虑百位是1的情况有几种,再考虑百位是2的情况,依此类推。四、学习反思,课堂小结深重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学习了本课,你觉得在用列举法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些什么?你有什么学习心得?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边列举,边计算 考虑要符合要求练习设计: 1、在一个盒子里装有红球、黄球、白球各一粒,每次随机摸出两粒球,摸出的球可能有几种不同的情况。(用表格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2、订阅下面的报纸,可以订其中的一种或二种报纸,有多少种不同的订法? 《××日报》 《××晚报》 《都市报》 《都市快报》 3、小明和小强进行“石头、剪刀、布”游戏活动,请你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结果。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宋朝海 张坤山 任同春 赵金虎 郭益萍 居冬萍
五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课初备
课时
共5课时 本课第3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在具体情境中能用列举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感受使用列举法时的有序性。 (3)进一步发展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 掌握列举活动解决问题的策略,懂得不同的列举。 关键,分析数据特点,按一定条理进行列举。课前准备: 实物投影设备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二、初试本领(1)完成练习十一第5题。独立思考,独立完成,集体核对。提问:你们是怎样思考的?小结:既然要将36写成两个素数的和,我们可以将素数从小到大一一列举出来试一试。如:素数2,另一个加数则为34,不满足条件;素数3,另一个加数为33,也不满足条件;素数5,另一个加数为31,满足条件……(2)完成练习十一第6题。独立完成,集体校对。①选一个砝码,有三种;选两个砝码也有三种;选三个砝码,只有一种。一共是7种。②列表。
砝码种类
只选1个
选2个
选3个
1克
√
√
√
√
2克
√
√
√
√
3克
√
√
√
√(3)小结:我们采用列举法解决了这些问题,你们觉得在使用列举法时应当注意些什么?三、再显身手(1)完成练习十一第7题。独立完成,集体校对。提问: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出示例1的表格,将第7题的表格与例1的表格对比。(2)完成练习十一第8题。读题,弄清题意。提问:“只是向东、向北走”是什么意思?独立完成,对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提示,将直线相交的点用字母代替,列举出所有路线,并提醒按一定的顺序列举。从a点出发经过b有三条:a—b—c—f—i、a—b—e—f—i、a—b—e—h—i从a点出发经过d也有三条:a—d—g—h—i、a—d—e—f—i、a—d—e—h—i四、大胆实践(1)完成练习十一第9题出示题目,仔细读题。同桌进行讨论后,汇报交流。汇报交流:用连线的方法表示已赛的盘数。先连线表示小明已赛的4盘。发现小华这时已赛了一场,还有两场;小力也赛了一场,还有一场;而小强只赛一场,这一场已经画出。这样小华剩余的两场只能和小力、小海赛,最后得出小海赛了两场,分别是和小明、小华赛的。(2)小结:在本题中,除了应用“列举法”,还运用了排除法,先排除小强的,从而确定小华的剩余两场,最终使题目获得答案。看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还要灵活运用我们所学过的数学方法。五、挑战极限出示思考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可以在书上画一画。(共32种)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会不同的列举练习设计: 1、 1、旅游团有22人到饭店。饭店里有4人坐的和6人坐的桌子各若干张,有多少种不同的安排?(每张桌子不能有空座位) 4人座/张 6人座/张2、一间会议室,计划安排25个座位,现有2人座和3人座规格的椅子,有多少种不同的买法?(不能有空座位) 3、食堂新买来的筷子有4双袋和5双袋的规格,如果同时来了29位客人,应该分别需要4双装和5双装的各多少套?一共有几种不同的选择方法? 4、有四位同学,每2人通一次电话,一共通了多少次电话? 小明 小红 小强 小刚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五 年级 数学 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第五、六单元测试、讲评
本课初备
课时
共5课时
本课第4、5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培养学生探寻规律,运用列举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发现学生存在的不足,查漏补缺。重点难点: 运用列举解决问题课前准备: 第五、六单元目标检测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逐题练习。(一)、认真思考,准能填好32′(第6小题6分,其余题目每空1分)1、有80面小旗,按 ……的规律排列。那么 “ ” 有( )面, “ ”有( )面。2、□○△□○△……第50个是( )第100个是( ),第XX个是( )。3、流水线上生产若干个小木球。红红白黄红红白黄……照这样下去,第10个小木球是( )色的,第47个小木球是( )色的,第56个小木球是( )色的。4、按规律填数(1)-2、4、-8、16、( )(2)1、3、7、15、( )5、按规律在括号里画出第28个图形。(1)○△□○△□○△□……( )……(2)○○○△△○○○△△……( )……(3) ……(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素数。30=( )+( )=( )+( )84=( )+( )=( )+( )36=( )+( )=( )+( )7、你今年( )岁,属相是( ),属相和你一样的人可以是( )岁(填一个与你年龄不一样的岁数)。8、今天是星期三,第47天是星期( )。9、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再直接写出最后一题的得数。(1)3×6=( ) (2)3×4=( )33×66=( ) 33×34=( )333×666=( ) 333×334=( )…… ……33…3×66…6=( ) ( )×( ) =1111111122222222
20个3 20个6(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8′1、某小学XX年9月3日正式上课,这一天是星期一,星期六和星期天不上课,那么这个月他们共上了( )天课。①19 ②20 ③21 ④222、已知a=0.00…088,b=0.00…04,那a+b=( ) XX个0 XX个0①0.00…012 ②0.00…092 ③0.00…012 ④0.00…092 XX个0 XX个0 XX个0 XX个03、一列火车从上海到扬州,中途要经过4个站,这列火车要准备( )种不同的车票。a、15 b、14 c、18 d、204、一根铁丝长18厘米,把它围成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的长方形,围成的长方形面积最大是( )平方厘米。a、8 b、14 c、18 d、20(三)、注意审题,细心计算27′1、直接写得数5′ 1.3+3.1 0.3+0.7 8+7.2 0.8+0.6 1-0.010.1-0. 01 10-2.75 4.2-1.09 3.6-2 8.3-32、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12′2.37+4.9+1.63+16.1 10.5-(6.33+2.7)7.5+4.8-6.5 5.23+4.5-0.23+5.53、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10′(第1、2两题每题3分,第3、4题每题4分)9.06+2.85 7-3.64 ★18.2+30.9 ★23.7-19.09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33′(第5题8分,其余每题5分)1、用48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多少种不同的拼法?它们的周长各是多少?长/厘米宽/厘米周长/厘米2、有同样大小的红、白、黑珠共有XX个,按先5个红的,再4个白的,再3个黑的顺序排列。第144个珠是什么颜色?3、五年级一班有51名学生,每2名同学一张桌子,每张桌子一名男生,一名女生。最后剩一名男生。男、女生各有多少人?4、老师把1~38张贺卡依次发给小宇、小红、小丽三人,已知1号发给小宇。(1)最后一号发给谁?(2)他们三人各得几张贺卡?5、课外活动上,有4个同学围成一起做游戏,从甲开始按顺时针的方向报数,问47是谁报的?甲、丙各报了几次数?甲丁 乙丙6、从甲地到乙地有3条路可走,从乙地到丙地有2条路可走,那么由甲地到丙地共有多少条路可走?三、总结评价。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订正错题。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找规律》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找出事物变化规律,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美的情感。
2、培养初步观察、推理等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能运用规律解决一些能够学会找简单规律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在活动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2、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感知规律
1、小朋友,今天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些小奖品,要奖给上课表现好的小朋友,你们想看看老师带了哪些奖品呢?(实物出示)
2、猜一猜,林老师拿出来的下一个会是什么?(学生猜,师演示)
3、小朋友,真聪明,别急,还有其他奖品呢!(再次演示课件)你猜下一个是什么奖品呢?(学生猜,师演示)
4、咦,老师刚刚夸你们聪明,怎么现在猜不准了呢?为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出第一排是按有顺序的排列,第二排是没有规律,乱放的。)
5、噢,原来是这样,第一排是按照一定顺序摆的,有规律,而第二排是胡乱摆的,没有规律,所以猜不对。小朋友观察真仔细,那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像第一排这样有规律的知识。(板书课题:找规律)老师看看谁最爱动脑、谁发言最积极,就把黑板上的奖品奖给他,你们想吗 ?
二、自主探究,进一步认识规律
1、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一年级小朋友正在举行联欢会呢!(课件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2、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3、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的摆放是怎样的?
4、他们都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有规律摆放的,那他们有什么规律呢?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找一找。
5、 我们先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吧!(课件出示彩旗,猜一猜,最后这面彩旗会是什么颜色?)
6、都猜是黄旗,看看对不对?(课件演示最后一面彩旗为黄色)猜得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
7、师小结:这组彩旗的排列就是这样一红一黄,又一红一黄有规律地出现(课件以红黄为一组,逐组闪动)
8、彩旗的排列规律我们已经找到,那么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又有什么规律呢?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的告诉同桌。
9、 学生思考交流,师巡视。汇报: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向全班宣布?(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击)
(1)在学生汇报顺序的摆放时,引导哪几种颜色为一组?下面是什么?(课件演示)
10、小结:小朋友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知道了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
三、练习巩固规律
第一关:(形状)
第二关:(颜色与形状)
第三关:(颜色与个数)
第四关:给气球涂。 学生拿出题卡自己涂色,在实物投影上出示学生的作品,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涂?
第五关:(出示没有规律的图形)那你们有办法让它们变成有规律吗?四人小组利用学具摆出有规律的组合。
四、联系生活,运用规律
找找藏在我们身边的规律
(1)谁知道生活中哪些事物是有规律的?学生分组交流、汇报。
(2)欣赏规律的美:看来规律无处不在,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有规律的事物。(课件出示:花池里的灯,教学楼的瓷砖、门窗,建筑物、房间的瓷砖,条形的背心,有规律的图案等)
五、拓展思维,创造规律
小朋友,规律无处不在,那你们会创造规律吗?接下来就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可以用自己的声音或自己身边的材料或水彩笔或是老师这里的材料,看哪组小朋友创造的规律最特别。
1、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创造规律
2、 学生汇报,展示作品,并自己当小老师,提问题。(如:猜猜我们是按什么规律排的?再猜后面会是什么?)
3、 小结:刚才我们根据颜色、形状、个数不同创造了许多规律,在生活中还可以用其他规律排列,我们以后再学。
六、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1、 由于主题图及巩固练习中,规律的出现都是比较的单一(两种颜色交替出现),所以在图气球时,学生出现的情况都是两种颜色交替出现。如果在练习的时候,多一些形式,如出现表格式、十字型等,或是在颜色的交替规律上多一些准备,那学生填出的效果肯定会更好,不会被此框死。
2、 在串珠子中,有一个学生出现了黑珠不变,白珠一个个增加的想法,教师在及时表扬的同时,也应及时给予学生奖励,这样可以激起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在出现这种方法时,应及时抓住课堂上的生成就,及时提问,“根据这个白珠一个个增加,黑珠不变的规律,你还能想到什么?”这样课堂上会更精彩,学生自己的发现就会越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 在课堂上不能很好的抓住课堂生成的资源,进行及时的教育。如在涂气球时,有一个学生出现了一个涂,一个不涂的规律,而这时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觉得她太懒了,空了一个不填。”而此时的我只是“那有没有规律呢”一个反问而过去了,如果此时在提问的同时,再表扬这为同学的做法,并说明这样做的好处。这样的处理会比前面的做法更妥当。
《找规律》教案 篇9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年的8月8号在我们北京举办了什么?为了弘扬奥运精神,动物王国也要举行运动会了!为了布置会场,小鹿和大象分别设计了两个方案,你们看,(课件出示)你觉得谁的设计方案显得更加整齐、有序?确实,小鹿在设计方案的时候运用了我们数学上有关规律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找找这里究竟有着怎样的规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每个学生都了解并且非常感兴趣的话题,由奥运会引入到动物王国的运动会,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通过两个方案的对比,使学生们感受到有规律的排列确实要比杂乱无章的排列要有美感。】
二、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探究简单的周期规律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小鹿的设计方案,然后思考这样两个问题:1、这里哪些物品的排放是有规律的?它们有着怎样的规律?大家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盆花彩灯彩旗)。
这些物体在排列上有哪些规律?(通过学生的回答利用课件展示物体的分组)。
大家在仔细比较一下,这些物体在排列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依次重复)。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对图进行观察,初步感知彩旗、灯笼和花盆的摆放都是有一定规律的,而且都是有着依次重复排列的规律,为后面学习并运用规律作好铺垫。】
三、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你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好,找到了他们排列的规律,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1.首先我们来看盆花。(点击出示盆花小图)初步提问:在图中,我们能看到几盆花?
2.提问: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谁来猜一猜。(请几个学生猜一猜)他说的你们同意吗?那你有办法来验证吗?你能自己解决吗?把你的解决过程在纸上表示出来。下面请大家把自己解决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吧,我们要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3.全班交流。
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意见介绍给全班同学?
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适时板书:画图、推想、计算)
(1)画图的策略:o●o●o●o●o●o●o●o(o表示蓝花,●表示红花)第15盆是蓝花。
教师提问:你一共画了多少个“圆”?好,我们再一起来画一画。1、2、3……14、15。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课件演示)
(2)推想的策略:左起,第l、3、5……盆都是蓝花,第2、4、6……盆都是红花。第15盆是蓝花。(课件随着学生说演示)
教师提问:其他同学明白这种想法的意思吗?(引导学生说出位置是单数的都是蓝花,双数的都是红花)
(3)计算的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组,15÷2=7(组)……1(盆),第15盆是蓝花。
学生说,师板书:15÷2=7(组)……1(盆)答:第15盆是蓝花。
针对算式,教师提问:能说说2是从哪里来的?7表示什么意思呢?
注意7的单位是“组”,而不是“盆”,余下的1盆指得是哪一盆?追问,是第几组的第几盆?你看不见第七组的第一盆,看哪里?对了,因为每一组的第一盆都是蓝色的,所以第七组的第一盆也是蓝色的。
【设计意图:每个学生都是有差异的个体,他们有自己解决问题的经验,对每一个问题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处理方式。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足够时空,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解决;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鼓励学生汇报多种解法,以发展求异思维和探究能力。】
四、独立尝试,逐步优化解题方法
1.大家再仔细回顾一下刚才几位同学的方法,你们都理解了吗?下面就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彩灯的问题。
(1)展示学生的解题方法。
(2)引导学生针对计算的方法质疑思考:为什么除以3?(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分组)你是根据算式中的哪部分判断的?余数2表示的是第几组的第几盏?你看得见吗?看不见!你你是看哪里做出判断的?大家有没有听明白他的方法?下面来一道抢答题,准备好!(课件出示“第18盏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列出算式,追问:这里没有余数怎么做出判断呢?第18盏彩灯是第几组的第几盏呢?(强调:有余数,余数是几,这个物体就和每组中的第几个物体相同;如果没有余数,这个物体就和每组中的最后一个物体相同)
(3)重点比较:通过两题的解答,你认为用哪种方法解决找规律的问题更为合适?为什么?
2.下面就请大家运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彩旗的问题。(课件出示彩旗图和问题。)
提炼:这道题为什么都要除以4?余数1是第几组的第几面?我们看哪里做出判断?
【设计意图:在提倡运用多种策略解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并逐步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自觉实现策略优化,同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小结:
我们刚才解决了盆花、彩灯、彩旗中有关规律的问题,它们都有着怎样的规律?像这种具有依次重复排列的规律就是周期现象!(板书:周期)解决这类问题使用什么方法比较合适?根据什么来确定除数?要先进行分组,根据什么来分组?最后又是根据什么做出判断?如果没有余数又怎么判断?
你们都理解了吗?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吧!
六、巩固练习
(1)你们看,小红正在串珠子(课件出示图片),她串的珠子有规律吗?有什么样的规律?你能解答这里的问题吗?(出示问题)
(2)(课件出示下棋图)这两位同学正在下棋子,他们下的棋子有规律吗?为什么没有规律?对了,这里没有依次重复!(课件演示继续下棋)现在有规律吗?你能确定第21枚棋子是什么颜色吗?
(3)画图形:练一练第3题。学生完成后追问:这里都是求第32个图形,为什么答案却不一样呢?因为它们的规律不一样!
(4)(出示十二生肖图)你们看,这是什么?排在第一位的是谁?后面依次是什么?猪已经排在最后一位了,那猪年的下一年会是什么年?(课件展示十二生肖轮回图)十二生肖就是这样依次轮回排列!出示问题:1、你今年几岁?属什么?2、今年多少岁的人与你是相同属相?
(5)(出示八个排列无序的图形)问:这些图形的排列有规律吗?你能移动其中的一个图形是它变得有规律吗?(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主要是基础性练习,同时也有开放性、拓展性练习,关注课堂中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七、总结
课上到这里,你有了哪些收获?你会用哪些方法解决今天找规律的问题?你觉得哪种方法比较好?
2.我们今天找到了许多规律,也用规律解决了许多问题。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规律吗?
3.周期现象的欣赏
只要用心观察,你会发现生活处处都有数学的知识,这种有规律的现象更是无处不在!看(课件演示),板报的花边精巧别致,敦煌的壁画张扬民族风情,连建筑物的护栏,还有广场的绿地也都呈现出规律带给我们的和谐美感!日出,日落,带给人们时间上的变化,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这样,日复一日!春天,破茧而出的精灵;夏天,清凉休闲的海滩;秋天,黄金点染的枝头;冬天,银装素裹的世界!四季就这样不断地更替,我们却永远都不用担心,寒冷的冬天来了,温暖的春天也不会太远!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内容的回顾和小结,有效落实三维目标,通过对自然规律、生活中规律的欣赏,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
八、下课!
《找规律》教案 篇10
在数表里框出几个数、在墙面上贴瓷砖、选择连号的参观券或座位等实际问题,都可以和图形的覆盖现象联系起来。围绕覆盖了哪里、有多少个位置可以选择等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其中的规律,能感受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工具,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培养乐于探索的精神。教材编排了两道例题,例1里的覆盖比较简单,覆盖的位置只有一个维度上变化。例2里图形的覆盖位置,在两个维度上变化。练习十运用例题里的思想方法和认识的规律,解决日常生活、数学游戏中的实际问题。
1 例1突出探索规律时的数学活动。
例1的教学从游戏开始。把1~10这十个数从左往右顺次排列,组成一张数表,游戏的方法是,用红框在数表里框数,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只框两个数,第二次要框三个数,第三次框更多个数。
第一次蜗罚瓤虺鍪碜蠖说牧礁鍪?/span>1和2,算出它们的和是3。再任意移动红框的位置,可以看到各次框出的两个数都不会完全相同,因此两个数的和不可能相同。“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提出了游戏里的数学问题,把教学的注意力集中到研究红框在数表中有多少个不同的位置。学生首先会想到第一种方法,随着红框从数表的左端逐渐移到右端,依次计算1+2=3、2+3=5……9+10=19,数数一共写了9个算式,得到9个不同的和。第二种方法有两个特点: 一是对问题的理解十分准确。“一共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这个问题,是问和的个数,不是问和是多少,所以不必进行求和计算。二是应用了图形平移的知识,通过红框从左往右依次平移一格得出了结果。其中,红框平移8次,能得到9个不同的和,是需要突破的难点。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理解并使用第二种方法,学生数学活动的水平有了提升,也为继续进行的游戏和探索规律构筑了平台。
第二次游戏,红框每次框出三个数,和第一次游戏相比,有两点提高: 一是只用平移的方法找答案。在前一次游戏中体会了平移是解决这类问题比较好的方法,在这次游戏中学生必然乐意应用这种方法。二是初步感知每次框出的数多,得到不同的和的个数少。这一感知一方面能在问题的答案上获得: 每次框2个数,得到9个不同的和;每次框3个数,得到8个不同的和。另一方面能在平移的过程中体会: 每次框的数少,红框平移的次数多,得出的和的个数多;每次框的数多,红框平移的次数少,得出的和的个数少。显然,通过这次游戏,学生对用平移方法解决问题的体验深了,为发现规律迈了坚实的一步。
第三次游戏,在同一张数表里,每次框出更多个数,如4个数、5个数,分别能得到几个不同的和?安排学生继续实验,并把数据都填入一张表格。有前两次操作的经验,这里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活动的方法。或是仍旧用红框逐次去框数,或是看着数表想像框的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对这类现象的感知得到进一步的充实,更清楚地看到,每次框的数的个数越多,红框平移的次数越少,得到的和的个数也越少,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
得出规律是例题最关键的教学环节。带着教材里的两个问题逐行观察表格里的数,研究平移次数与每次框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得到不同和的个数与平移次数的关系,找到的共同特点就是这类现象的规律。平移次数与每次框的数的个数的关系,在表格中能看到的是: 它们相加的和都是10(数表里有10个数)。由此推理,10减每次框的数的个数等于平移的次数。如果联想平移红框的操作,就能体会这个关系是合理的。如在数表左端框出3个数,数表里还剩7个数,红框还能向右平移7次。发现和的个数与平移次数的关系比较容易,表格里能看到平移的次数加1等于得到的和的个数,在几次操作活动中都有这一体会。发现的规律要用自己的语言,顺着填的表格,从左到右概括地讲述。如数表里有10个数,减每次框几个数等于平移次数,平移次数加1得到几个不同的和。看着表格讲述比较方便,关系清楚,也有助记忆。
“试一试”增加了数表里的数(从10个变成15个),“练一练”把数表换成正方形图案连成的花边。要求利用例题里的规律,说出几个问题的答案,在应用中进一步体会和巩固发现的规律。还要注意的是,“试一试”直接说出可以得到多少个不同的和,“练一练”直接说出有多少种不同的盖法,它们都没有问“平移多少次”。这是因为平移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平移次数是解决问题时应该主动思考的中间数量。
2 例2用较简单的规律构建稍复杂的规律。
例2的素材是在墙面上贴瓷砖,每块瓷砖都是大小相同的正方形。4块花色瓷砖拼成正方形,组成一个图案。把这个图案贴在墙面任意一个位置,称为一种贴法。要解决的问题是图案在墙面上一共有多少种贴法?显然,图案在墙面上的位置,可以在同一行左、右移动,还可以在同一列上、下移动,这是例2比例1复杂的地方。但是,无论图案从左往右移动,还是从上往下移动,计算平移次数的方法与例1是一致的。所以,这道例题要以例1的规律为基础,构建稍复杂一些的规律。
首先是理解题意,激活相关的经验。示意图的墙面上贴了瓷砖,中间的4块组成一个图案。“把图案贴在这面墙的任意一个位置”引发想像,可以把图案贴高些,也可以贴矮些;可以把图案贴在墙面的左边,也可以贴在右边。经过交流和整理,得出两条线索,即教材呈现的两种思考。这两种方法都是把例1里获得的经验,应用到新的情境中。第一种方法想的是在一行上移动,和例1非常贴近,很快得出贴在最上面一行有7种贴法。第二种方法想的是在一列上移动,比例1稍有变化,所以贴在最左边一列有多少种贴法需要数一数或算一算。
然后小组讨论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是逐步深入的。第(1)个问题需要的时间最多,把第一种一行有7种贴法和第二种一列有5种贴法结合起来,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这里不要急于得出一共有多少种贴法,要弄明白的是: 如果一行一行地想,要从上到下想5行;如果一列一列地想,要从左到右想7列。第(2)个问题在理解题意时已经有了答案,这里再次讨论,是因为第一种方法讲的是最上面一行,第二种方法讲的是最左边一列,需要扩展到每一行都有7种贴法,每一列都有5种贴法。第(3)个问题是解决一共有多少种贴法以及它的算法。有前两个问题为基础,很容易想到一共有7×5=35(种)贴法,这个算式的数量关系就是沿着长的贴法、沿着宽的贴法与一共有的贴法之间的关系。
“试一试”和“练一练”都是例题的变式。“试一试”的图案虽然仍旧由4块瓷砖拼成,但拼法变成“凸”字形。把它贴到墙面上,求一共有多少种贴法,要把图案看成长方形。这一点可以通过教师演示或学生操作来理解。“练一练”在墙面上贴的是长方形瓷砖,有6块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瓷砖拼成一个图案。求一共有多少种贴法的思考与计算,和贴正方形瓷砖相同,能再次体会一共有的贴法与沿墙面长的贴法、沿墙面宽的贴法之间的关系。
练习十第3题里有两类问题,一类是用“十”字形的框在数表里每次框出5个数,一共有多少种框法。解决这类问题,要把红框看成每次框出9个数的长方形。这一点,学生在“试一试”里已有初步的体会。另一类问题是研究每次框出的5个数的和与中间数的关系,只要通过几次框数活动,就能发现框里的5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5倍。中间的那个数是5个数的平均数。
《找规律》教案 篇11
一、教材分析
此教学内容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中《找规律》的第一课时。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为了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我拟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二、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喜欢的“六一联欢会”为主线展开教学,通过“布置联欢会场”──“填入场券” ──“参加联欢会节目”(节目是由一些找规律、藏规律等内容组成的游戏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三、教学流程
(一)欣赏中感知
1.欣赏图片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些美丽的照片,一起来看看吧!
(课件出示:西湖边的“桃柳夹岸”、商店门口的彩旗等有规律的照片。)
2.感知规律
这些图片美吗?美在哪?
师小结:这些照片中事物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有规律的事物多美啊,这节课我们就来找规律。
【通过欣赏,学生可以初步感知到在我们身边有些事物是有规律的,有规律的事物是很美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二)探究中发现
1.第一次探究
六一节快到了,同学们打算庆祝一下,开个联欢会。瞧,他们正在布置会场呢!
(屏幕出示未布置完的会场)
看了这个会场,你想说些什么?
是啊,这些彩灯、彩旗和彩花挂的时候是有规律的,小组讨论一下,有什么规律呢?
(小组讨论后汇报)
大家已经发现了彩灯、彩旗和彩花布置的规律,但这个会场还没布置完,如果继续布置的话,该怎样布置呢?下面我们就帮他们布置完吧!(学生汇报)
【创设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知识的发现过程融于丰富、有趣的生活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2.第二次探究
经过大家的努力,看看我们共同布置的会场漂亮吗?(展示布置完的会场。)
【将学生们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现在他们面前,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会场布置好了,小朋友们在会场中跳起舞来。(课件演示10个小朋友手拉手跳舞,并伴随着“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音乐。)仔细观察,跳舞的同学又是按怎样的规律站的?(音乐停,10个小朋友静止。)
生1:跳舞的同学是按一男一女这样的规律站的。
生2:我认为他们是按一个女同学一个男同学这样的规律站的。
生3:我觉得他们说得都对。如果跳舞的10个小朋友其中两人放开手,男同学带头就是按一男一女这样的规律站的,女同学带头就是按一女一男这样的规律站的。
你真会动脑筋,大家看。(课件演示10个小朋友其中两人放开手排成一排的两种情况)
【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加深对“生3”的回答的理解,突破难点。】
(三)活动中创造
1.出示入场券
你们想不想参加联欢会啊?那就得出示联欢会的入场券,你只要按入场券上的要求涂对了,画对了,就能参加联欢会。(学生拿出课先发下的
“入场券”,涂的涂,画的画。)
谁来当验票员?(请一名学生上台验一验另一学生的“入场券”)——同桌互相验。
2.参加
联欢会
(1)第一个节目是“请你跟我做一做”
①跟着老师做
我做一串有规律的动作,当我停下来的时候,大家就跟着往下做。
②跟着一名学生做
(2)第二个节目是“请你跟我摆一摆”
①跟着老师摆
我在上面摆图形,当我停下来的时候,大家就把我接下去要摆的那个图形举得高高的,好吗?
②自己摆一条规律
我摆的规律都被大家找到了,你们想自己来摆规律吗?
(小组合作,用各种图形创造一条规律。)
③小组汇报。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图形创造一条规律,给学生一个运用新知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创造,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以其中一个小组摆的规律为例,我们来进行第三个节目──“变一变”。
①你能用其他形式把这条规律表示出来吗?(引导学生用肢体动作等形式把规律表示出来。)
②你能把这个规律写下来吗?
【从具体的动作中抽象出它的变化规律,用数字、图形等符号表示出来,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符号感”。】
(四)总结中提高
联欢会结束了,通过今天的联欢会,大家有什么收获吗?
《找规律》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物体排列的规律排序,体验同一种规律有不同的表现方式。
2、能仔细地观察、分析,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
活动准备: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小筐玩具。
2.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卡片
3.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教学图片、轻音乐,教师自制项链。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导入:
教师扮演火车头,有意识的将男孩女孩隔开,带领小朋友一起玩开火车的游戏,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火车的规律:男孩,女孩,男孩,女孩·······
二、出示教具两条项链,发现有规律的项链。
1、师:麦思妈妈来到一家卖项链的商店,她打算买一条项链,麦思妈妈会选那一条呢?你们来帮帮她。
2、教师请幼儿自主选择并讲述。
3、师:麦思妈妈告诉我啊,她喜欢的是一条有规律的项链,那小朋友看一看那一条是有规律的呢?(有规律的蓝色的圆形、黄色的圆形、红色的圆形),为什么他是有规律的呢?
4、师:说了这么多,你们看,这些项链是用什么形状串起来的呀。(圆形)都有些什么颜色呀,(蓝、黄、红)这两条项链都有这三种颜色的珠子,但是这一条是有规律的,整齐地排列的,我们一起来说一说。麦思妈妈喜欢这条有规律的项链。妈妈把它买走啦。
三、出示不完整项链,请幼儿发现规律,并排列
1、师:老板又做了两条项链,可是老师发现他的项链不完整你能不能一会帮帮他?
2、出示不完整的有规律的两条项链,请幼儿观察。
3、师:你发现这两条项链和妈妈选的项链有什么不一样?(麦思妈妈项链放在一旁)
4、幼儿观察,讲述。
5、师:它们形状不一样,颜色不一样,排列的顺序呢?(方形,爱心形、三角形、圆形、方形······)
6、师:现在小朋友胸前都有一个形状的卡片,你现在就是项链上的小珠子,请你根据自己的珠子的颜色及形状将项链拼完整。
7、师:那小朋友看一看这一条项链和前面的项链有什么不一样?(方形、方形、爱心形、三角形、圆形、方形······)
8、请幼儿到前面黑板进行操作,完成项链。
四、幼儿探索发现这两条项链的规律。
五、教师小结
师:方形,爱心形、三角形、圆形、方形······是有四种规律在里面,而方形、方形、爱心形、三角形、圆形、方形······有五种规律在里面。
六、幼儿完成我的数学
七、教师点评,总结
《找规律》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猜测等活动发现最简单图形变化规律,并创造出有规律的图案。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合作交流与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数学的情感。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页
教学重难点:
1、探索一些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规律。
2、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具准备:水果图片,课件,正方形、圆、三角形每组一份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感知规律
师:小朋友,今天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些漂亮的图案,想不想看看?
小鸡 小熊 小鸡 小熊
师:猜一猜,下一个会是什么?
学生猜,出示“小鸡”。
师:小朋友真聪明,别急,还有好吃的呢!
再次出示:苹果 西瓜 苹果 西瓜
师:你猜下一个是什么水果呢?
学生猜,出示桔子,下一个呢?出示草莓。
师:咦,老师刚刚夸你们聪明,怎么现在猜不准了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排是按小鸡、小熊有顺序的排列,第二排是没有规律的。
师:噢,原来是这样,用你们的话说,第一排是按照一定顺序摆的,有规律,而第二排是胡乱摆的,没有规律,所以猜不对。小朋友观察真仔细,那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找像第一排这样有规律的知识。(板书课题:找规律)
二、自主探究,进一步认识规律
师:“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一年级小朋友正在准备联欢会呢!
课件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师:这个舞台布置得这么美!你最喜欢什么?
生:灯笼!
师:老师也挺喜欢的,你能告诉大家灯笼有哪些颜色吗?
生:有红色,还有黄色。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它们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生1:是按一红一黄又一红一黄……的顺序排下去的。
师:说的真不错!你是从哪边看起的?
生:左边。
生2:我看出灯笼是按—黄—红……的顺序排下去的。
师:看得真仔细!请小朋友们猜一猜他是从哪边看起的?
生:右边。
充分肯定、赞同小朋友的说法并告诉他们漂亮的灯笼按一红一黄顺序或一黄一红的顺序排下去,这都是它们的“规律”。
出示灯笼排列:
“猜一猜”下一个应挂一个什么颜色的灯笼?
生指出,并说明理由。
(2)提议小朋友继续找一找舞台上还有什么是有规律的?
生:鲜花
教师让学生先和同座位小朋友说说鲜花的排列规律,再在全班进行交流。
出示花排列:
“猜一猜”下一朵花应是什么颜色的?
生指出,并说明理由。
(3)引导学生接着说说自己还喜欢哪种装饰物。
生:彩旗
师:确实很漂亮!小彩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你能在屏幕上边指边说吗?
生1边指边说:小彩旗是按一面红一面黄又一面红一面黄、一面红一面黄的规律排列的。
生2 :小彩旗按一面黄一面红又一面黄一面红的规律排列的。
出示彩旗排列:
“猜一猜”下一面应是什么颜色的?
生指出,并说明理由。
师:太奇怪了,这么多难题都难不住你们,为什么猜得又对又快呢?
生:因为他们的排列有规律。
(4)表扬小朋友并鼓励他们继续观察画面,说说还有什么新发现。
生1:小朋友的队伍排列得有规律!是按一男一女又一男一女的规律围成圈的!
师:真棒!你来指指是从哪个小朋友看起的。
生2:小朋友是按一女一男又一女一男的规律围成圈的!
出示小朋友排列:
提问:下一个小朋友应是小男孩还是小女孩?
生指出,并说明理由。
四、观察较复杂的规律
用电脑课件引出学生的好朋友“聪聪”。让他们观看“聪聪”排列各种颜色、形状不同的图形的动画场景。
师:瞧,我们的好朋友聪聪在装饰自己的房间呢。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1、演示气球排列图,生说出其中的规律,并帮忙“挂”气球。
2、演示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图形排列。
师:谁能帮着挂上去?能说出理由吗?
生1:是按,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然后又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这样的规律排列的。
师:说得真好!还有没有小朋友和他说得不一样?
生2:明明是按一个红色图形,一个绿色图形,一个紫色图形这样的规律排列的。
师:真棒!谁还能说得更完整,更具体一些?
生3:明明是按一个红色的圆,一个绿色的三角形,一个紫色的正方形这样的规律排列的。
3、出示三角形排列,要求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应该挂什么图形,派代表汇报。
五、探索实践
师:聪明的小精灵摆出几种不同的规律,那我们小朋友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用手中的图片摆出规律和她比一比!(想怎么摆就怎么摆)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各种颜色、形状不同的图形数个,动手在纸板上有规律地排列,然后交流)
小组展示。
六、联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像这样有规律的排列在我们的身边到处可见,这样不仅显得整齐,而且很漂亮,给人以美的享受。只要小朋友们认真观察,规律就在我们的身边,请你仔细找一找。
生1:教室的座位是按一排桌子一排椅子又一排桌子一排椅子的规律排列的。
生2:小朋友的毛衣图案是按一条红一条黄又一条红一条黄的规律排列的。
生3:女同学辫子上的皮筋颜色是按一个蓝一个红一个绿又一个蓝一个红一个绿的规律排的。
生4:斑马身上的图案是一条黑一条白又一条黑一条白的。是有规律的。
七、欣赏规律:
课件演示日常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学生欣赏规律,感受规律。
八、拓展思维,创造规律
师:小朋友们,接下来就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利用自己身边的材料,来创造规律了,看哪组小朋友创造的规律最特别。
1、分组讨论交流,创造规律。
2、汇报,展示作品。
九、全课小结。
《找规律》教案 篇14
数学美的意识。
教具和学具:
课件、彩笔、 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
演唱《两只老虎》,学生跟着老师边唱边做动作。
[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前歌舞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有规律的舞蹈动为学生学习新知作了铺垫。]
二.魔术游戏,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玩个魔术,你希望老师变出什么呢?
学生纷纷发言:航天飞机、苹果、老虎、裙子……在同学们的期盼中,老师先变出了一个苹果,接着变出了一个桃子……。用同样的方法依次变出了苹果、桃子、 苹果、桃子…….。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变的魔术有什么规律?(一个苹果、一个桃子、又一个苹果、又一个桃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评析:变魔术是孩子们喜欢的节目,当老师告诉同学你希望老师变出什么时,可以让学生发挥他们自己的想象,也可满足一下他们小小的心愿。当老师依次变出苹果、桃子时,学生就从中发现了有一定的规律,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了今天的新知识——规律]。
三.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
1.引导学生观察: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再在小组内合作交流。
2.每组选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你发现什么了规律,是怎么想的?
彩旗是按“红、黄”排列的;灯笼是按“紫、红”排列的;花是按“绿、紫”排列的;小朋友是按“男、女”排列的 。
[评析:课件生动形象地演示了小朋友庆祝节日的欢乐场面,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排列的规律]。
四.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1.两人一组从学具袋中拿出4个三角形和圆形,自己动手按一定的规律摆一摆。然后展示:有的小组按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摆成了一条直线;有的小组按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围成了一个圆。
2.练一练,完成书中例2。
3.涂一涂:例3
(1)先仔细观察书中涂色的规律,然后再涂色。
(2)展示作品,并说说其规律。第一行是按绿、黄的顺序;第二行是按蓝、黄、红的顺序。
[评析:学生通过涂一涂、摆一摆、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亲身经历了实践,更加牢固的掌握了所学的新知识]。
五.联系生活,寻找规律
1.当个小小表演家
课前跟老师一起学了《两只老虎》,谁愿意上来表演?你们知道这动作有什么规律吗?
2.寻找教室内的规律
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①教室里课桌是按一排桌子、一排凳子排列的。②郑心怡同学衣服上的花纹是按一行白色、一行黑色排列的。③天花板上是按一盏日光灯、一把吊扇排列的……
[评析: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学生能列举身边的实际例子,说明他们已将数学与生活联系到了一起,已经能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了]。
六.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采取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来教学,并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来发现图形中简单的排列规律,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1、提供了生动活泼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初步接触了“规律”这一概念。
如:本课中的魔术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自然的接触了规律这一概念。
2、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如:本课中出示的学生联欢的情景,装饰的东西是有规律排列的,为小朋友有规律地围成圈跳舞等,这些与生活实际相连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容易接受,更利于学生交流和创新。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规律的事物总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本节课中学生能列举同学衣服上花纹的规律、课桌排列的规律等。说明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观念,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二册88~89页例1~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和观察操作等活动,能找出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学具、列举实例的活动,培养动手能力、观察、推理能力,提高合作交流和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具和学具:
课件、彩笔、 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
演唱《两只老虎》,学生跟着老师边唱边做动作。
[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前歌舞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有规律的舞蹈动为学生学习新知作了铺垫。]
二.魔术游戏,激趣导入
《找规律》教案 篇15
一、激趣引入
教师组织学生玩记忆力比赛游戏。男女两名学生各拿一张写有一个多位数的卡片,男生记的内容是162536496481,女生记的内容是123412341234。结果女生获胜。
生:不公平,女生记的数字有规律,只要记住1234,然后重复3次。
师:你们也这样认为吗?其实,这是一次不公平的比赛,女生之所以获胜,是因为她们记的内容有规律,记起来非常容易。像这样有规律的现象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找规律”。
【评析:通过“记卡片”的游戏,唤起学生对“规律”的有意注意,形成良好的期待心理。比赛的形式激活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做到“课伊始,趣亦生”。】
二、探究规律
1.感知规律
教师出示张灯结彩、花团锦簇的图片(盆花、彩灯、彩旗有规律地排列着),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发现的规律,并用课前准备好的圆片把发现的规律摆出来。
师:谁愿意到黑板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要做到既简单,又清楚!
学生展示得到:
盆花:○● ○●……
彩灯:●●○ ●●○……
彩旗:●●○○ ●●○○……
【评析:“找规律”这一内容的教学关键在于“找”。此环节十分重视规律的发现、揭示的过程,让学生在适度的动态和开放的场景中自由地观察、概括和交流,进行着多形式的有效学习。】
2.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个规律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1:如果像这样排下去,第1行的第20个是什么颜色的圆片?
生2:第2行的第100个是什么颜色的圆片?
生3:第3行的第36个圆片是什么颜色?
师:同学们真善于思考,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可以吗?(电脑出示:如果照这样排下去,它们的第15个分别是什么颜色呢?)老师这个问题其实是几个问题?
生:三个。
师:哪三个?
生:第一行的第15个是什么颜色,第二行的第15个是什么颜色,第三行的第15个是什么颜色?
【评析:改变课本例题编写中盆花、彩旗、灯笼逐一呈现、分别提问的方式,而以“如果照这样排下去,它们的第15个分别是什么颜色呢?”的提问加以统整,不但便于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也给学生预留了较大的思维空间,提高了思维含量。】
三、练习与应用
1.观察:动态中的规律问题
(课件出示俄罗斯方块:
(图略)
师:这个画面大家熟悉吗?如果按下这个向上键一次,方块会按顺时针旋转90°成形状a,再按就再转90°成形状b。如果这样按10次?画面上的图将会是哪个?
生:是第2个。
师:怎么想的?
生:用10除以4余2就是第2个。
师:有不同的想法吗?那咱们就验证一下。(师按键验证,然后图形变成原来的形状)下面请大家把眼睛闭起来。我再来把它转动一下。(师将它变成第三幅图样)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猜猜看,老师可能按了多少次?怎么想的?
生:可能按了3次,
生:也可能按了7次,11次。
师: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因为按3次可以变成这样,经过4次他还会变成这样。所以老师可能按了7次,也可能是11次。
师:你们也是这样想的吗?
2.听辨:声音中的规律问题
师:刚才我们是用眼睛看规律,下面我们用耳朵来听规律,好吗?(电脑拟音:咚笃笃仓,咚笃笃仓,咚笃笃仓……)有规律吗?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把它表示出来吗?
(课件显示活动要求:1.用你喜欢的方法把这个规律表示出来,让别人一眼就能看明白其中的规律,2.在你表示的方法中,第23个是什么?)
师:谁来汇报一下?
生:我是用abbc、abbc、abbc……来表示的,第23个是b。
生:我是用○△△□、○△△□、○△△□……来表示的,第23个是△。
……
3.游戏:活动中的规律问题(略)
【评析:多层次、多形式的练习,把学生带入到一个活动场、一个思维场、一个情感场!学生在这个场域中游历,可以尽情地享受思维的快乐,并逐渐地内化新知、增长智慧、提升能力。】
四、总结升华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的找规律,感觉怎么样?
生:我感觉很好!
生:我感到很多的地方都有规律。
师:是啊,其实有规律的现象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一定能发现许多规律,解决许多问题。还记得课前的那场比赛吗?……其实呀!男同学记的那个数也是有规律的,只是要换个角度去思考。瞧!两位两位地看,16、25、36……大家发现规律了吗?
【评析:另一种规律的呈现,出乎情,入乎理:是啊,意料之外的环节,给人以视觉冲击的同时,更使人惊叹于教者设计的匠心所在;细细品来,正如教者课初的导言,我们本身就生活在一个有规律、有规则的世界里,今天的所学、所得,只是数学知识的冰山一角,更多的未知世界等待着我们,需要一路前行,一路求索。】
《找规律》教案 篇16
设计:李英
指导:丁琳
评析:丁琳
教学内容:人教社新课标数学第二册88页例1~例2
教材及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主要为直观图形的形状、颜色的变化规律,所借助的铺垫有:简单几何图形的认识、美术智能及生活经验。本课的学习能为将来“循环”的理解奠基,也能让孩子们体会到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美感和规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一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较为发达,对单层次规律的找寻较为容易,根据他们对单层次规律的过程探索,他们对图形的形状、颜色的视觉刺激和形象来建立“多层观察找规律”的模型,解决含多层次规律的问题。最后发挥他们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想象力和渴望展示的斗志,来解决多种多样的题目,实现“形象──模型──运用模型──体验生活”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学顺序为:例1、例2,由单层到多层次。
设计思路:
本课希望能够让孩子们全面有序的思考,聚焦某一点后,借助这一点的平台去完整的找规律,因此,围绕“多层次观察”的学习策略展开。我是这样设计的:
“创设好的情境,让学生能最快的感知到规律”,用有孩子们熟悉的跑步号令“121”引入,无意识感知规律──有意识感知规律──按规律发号令──这样的感觉就是规律,初步体会到什么是规律。
“体验规律的形成过程是多层观察学习策略理解的基础,也是建模的初步”。借助设计联欢会会场,借助多媒体小旗的设计过程,体现形状──色彩──分组(每一组所包含的个数)的形成过程,聚焦各个不同的层次,从而更加有针对性的寻找规律。
“让孩子们充分展示,体验成功”,剩下的是设计交给学生,用“多层观察”法,尽量让他们独立的找出主题图的规律,顺着找,逆着找,说出是哪个层次有规律,是什么规律。
“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和递进,利用师生互动”,通过师摆生猜,生摆创作,让孩子们尝试用“多层观察法”解决既含形状规律,又含颜色规律的多层次规律。(例2)
“不同层次规律的对比能让孩子们体会到规律的多种变化”,让孩子们对单层和多层,2个2个一组的和3个3个一组的进行对比。
“多层次的练习,多种感官的练习可以让孩子们更深刻的理解规律和创造性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练习分“基本题目练习(包括逆向找规律)──生活(图画,声音,动作的规律)──—多种感官表示规律──服装规律设计”四个层次。
“有效的总结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孩子们自己去总结,去发现本课的知识和解决知识的方法,让孩子们意识到规律是在图画、声音、动作、颜色等多方面存在的,是很奇妙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找出直观事物的变化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
(3)情感目标:感受到数学的美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发现图形的简单(单层)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找出稍复杂的图形排列规律。(既含形状规律,又含颜色规律的多层次规律。)
突破方法:
“多层观察”的学习策略及尝试教学法。
教学流程:
一、生活中,我找一找(培养主角意识)
1.跑步号令“121”及相应的跑步动作引入,让学生发现有重复的地方,实为无意识感知,板书规律,让孩子们有意识根据规律继续发号令,感受什么是规律。
(点: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程让孩子们聚焦动作和声音的重复上,由视觉听觉的刺激初步感知这样的感觉就是规律。)
2.这样重复至少三次以上,我们说这样的动作和声音是有规律的。板书课题“规律”。
二、学例1,我涂一涂(提供主角的展示空间)
(一)小旗规律的形成,体会“多层观察”的学习策略。
1.六一儿童节快到了,我们一起来设计一个有规律的联欢会会场吧。
2.讲解小旗图:
(1)先画出小旗,引导出这是它的形状并板书。(第一层)
(2)涂上红色、黄色,引导出这是它的颜色并板书。(第二层)
(3)引导按“多层观察”找规律。
从形状上看,有没有变化?
从颜色上看,有没有变化?颜色变化的规律是什么?从左到右,从右到左呢?
如果分组,几个为一组?
(点:通过画图的过程体会“多层观察”中的三层,聚焦其中一点来找规律,有的放矢,有序全面的找规律,学习“多层观察”法的学习策略。)
(二)试一试,完成例1:
1.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来继续布置联欢会会场吗?把正确的答案圈到书88页。
2.汇报交流:哪层有规律?是什么规律?(结合课件)
(点:给孩子们充分的空间,让他们尝试用“多层观察法”解决问题,能初步找到找规律的聚焦点,并能叙述出规律。)
3.回归主题图:你能从图上找到什么规律?板书:找。
三、学例2,我闯难关(展示主角形象)
(一)我们进入了游艺场,大家一起来闯关。
1.师摆生猜例2第1题。
你是怎么猜到的?引导用多层观察法。
(二)闯关2:
1.自己用红三角形,黄色的圆形和绿色的正方形创作规律。
2.汇报展示。引导:按“多层观察发”交流规律。
3.一生说摆的前几个,其余的猜下一个是什么,是怎么猜到的。
(点:交流合作,发挥集体的创造性。孩子们利用学习策略这个拐杖,结合以前的认知来尝试解决含多层次规律的问题,实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是逐渐深入的。既突破了难点,又实现思维的整和性)。
四、两道题,我比一比:(完善主角形象)
1.小红旗和例2第二题比较,它们的规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总结:(1)一个是2个2个一组,一个是3个3个一组;
(2)一个只有颜色的规律,一个既有颜色,又有形状的规律。
(点:对比,让孩子们体会到规律既可以是单层的,也可以是多层的既可以是2个2个一组的,也可以是3个3个一组的,体会规律的多样化。)
五、学会了,我练一练:(发挥主角潜能)
(一)基本练习:
1.请按规律填下去。
(既是对本课内容的效果反馈,也对人民币单元有了复习。)
2.89页做一做。
六、总结:
1.让孩子们自己来总结。
2.师:我们除了按照事物的颜色、形状来找规律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图画、动作、声音的规律,勤于思考、善于观察的孩子一定会发现这些奇妙的规律。
七、课间休息(感受生活中的规律):
多媒体出示生活中的规律(开合的小花,红绿灯等)
教师拍手的动作。
八、创作规律:
1.你还能想到你身上或者你身边有规律的事物吗?
2.你能用动作或声音或图画来自己创造一个规律吗?
(让孩子们体会到规律是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展示出来的,体会到规律的奇妙和数学的美感。
3.争当服装设计师。给服装涂上有规律的颜色。
(点:分层次的练习让各个层面的孩子都有展示的空间,同时,让孩子们通过视觉、听觉多种途径体现规律的无处不在和趣味性,也巩固了对规律的认识。)
评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书本知识为平台,从中挖掘出立体的多维度的思维空间,在了解学生基础上,教学设计的难度、广度、深度都进行了适度地拓宽。力求将节奏明快、流畅、层层有序递进、融数学、美学、艺术等为一体的场景展现给大家。如果用多元智能理论来解读本节课,预设的亮点为:
一、教师以构建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将数学思想(规律)以动作、声音、图画、操作、语言(有声、无声的肢体语言)等形式为载体,潜意识地传递给孩子,让孩子“意会”规律,符合一年级儿童的认知水平。
在“找”中,构建听、视、触、猜等综合的思维平台,巧妙地渗透了学习策略的指导,从而“言传身教”找规律的正确信息。同时融新课标理念于孩子的思维成长的每个环节。本节课你将欣赏到 “梅花透露春消息”的诗意,这个过程实际属于多元智能理论中的暗示教学法(什么叫规律,怎样找规律及有序思维的学法指导)。
二、在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方面,数理逻辑智能(辨别、比较、归纳等)粉墨登场,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等参与合作,为学生“找规律”建模,共创情境空间,从而调动“内潜”的积极性。
三、练习中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为主角,共同把枯燥的书本知识打造成丰富多彩的生活知识,从而把本课推向艺术课堂的高潮。
《找规律》教案 篇17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60页例1,以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 激发兴趣比比谁的记性好!比赛:有两组电话号码,请女生记第一组,男生记第二组。出示:第一组:13897979797,第二组:13564278369。提问:为什么女同学容易记住?出示:第一组:13900120012,第二组:13700700700。提问:为什么这两组都同样能记住?它们的规律一样吗?导入:找到了规律,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设计意图:设计“比比谁的记性好”的比赛,让学生比赛记忆电话号码,在学生对比赛公平性的质疑、争论中,发现有规律的东西是很好记忆的。把握了事物的规律,也就认清了事物的本质,也方便了记忆。从而导入新课,学生在游戏强烈的心理刺激下,情绪高涨,很快地进入上课的状态,积极去探索,主动发现。)二、感知物体的有序排列、探究简单的周期规律1、(出示教材例1场景图)师:我们一起看这一幅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些什么?(盆花、彩灯、彩旗)2、师:那这些物体是随意摆放的吗?(不是)对,这些物体都是按照一定顺序、一定规律摆放的。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物体的摆放有什么规律?(小组说说) 3、汇报交流(学生自由说,然后概括)盆花:每2盆为一组,每组依次是兰花、红花。彩灯:每2盏彩灯为一组,每组依次是红、紫、绿。彩旗:每4面彩旗为一组,每组依次是红、红、黄、黄。(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学生说出各类物体的摆放顺序并不难,但说不清楚。交流时,在学生自由汇报的基础上,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规律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清楚的表达出来。为下面计算法解题作铺垫。)三、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过渡语:你们观察得特细致,说得很好,找到了他们排列的规律。1、首先我们先看盆花(点击出示盆花小图)初步提问:在图中,我们能看到几盆花?如果继续照这样摆下去,从左起第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的?(红色)2、再问: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生先猜一猜]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猜测就一定正确吗?还得验证?还得有理由?能把你的解决过程画在或写在纸上吗?①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解决;②待大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教师注意每个小组交流情况,发现不同的策略,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作适当调整。]3、全班交流。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意见介绍给全班同学?[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展示、写算式、追问] 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随生适当板书:画图 例举 计算](1)画图的策略:○●○●○●○●○●○●○●○ (○表示蓝花,●表示红花)第15盆是蓝花。(采用其他图形的、字母、文字都行)(2)例举的策略:左起,第1、3、5……盆都是蓝花,第2、4、6……盆都是红花。第15盆是蓝花。教师提问:其他同学明白这种想法的意思吗?(引导说出位置是单数的都是蓝花,双数的都是红花)(3)计算的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组,15÷2=7(组)……1(盆),第15盆是蓝花。[学生说,师板书: 15÷2=7(组)……1(盆)答:第15盆是蓝花。]针对算式,教师提问:能说说2是从哪里来的?7什么意思?1呢?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结合前面学生画的图解释:点击演示○● ○● ○● ○● ○● ○● ○师述:像这样,每2盆花看作一组,把15÷2=7,那就有这样的7组。余下的1盆是第几组的第几盆?为什么?强调:第15盆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几盆花相同?(设计意图:此段教学,应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究各种策略,交流时,不必急于优化出计算的策略。算法多样化,需要优化。但优化的过程,要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内心体验出发。如果学生没有求得优化的需要,而是迫于对教师的压力,进行着优化。所谓的教学也就成了“灌输”。)四、独立尝试,在体验中优化解法 1、出示“试一试”第1题,第17盏彩灯是什么颜色?让学生尝试解答。(1)学生汇报,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想法,让其自主说。(2)引导学生针对计算的方法质疑思考:为什么除以3?(每3个彩灯可以看作一组)17÷3=5(组)……2(盏),余2是什么意思?第17盏彩灯是第几组的第几盏?如果余数是1,那该是什么颜色的?18÷3=6(组)得数没有余数,该怎样得到答案?第18个彩灯是第几组的第几盏灯?应是什么颜色的? (3)重点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画图:适用于小数字。奇偶性:适用于2个为一组的。计算:具有普遍性。(可争论)如果有学生不同意计算的方法简便,可以提出第50个、第100个彩灯是什么颜色的问题,引导体会计算确实是相对简便的方法。2.出示“试一试”第2题,看谁解决得又对又快?[指名板演,完后评讲](1)指名说说算式的意义。第21面、23面彩旗是什么颜色?为什么?追问:余数是几时是红旗?余数是几时是黄旗呢? (2)师生共同小结:怎样很快地判断彩旗的颜色?(看余数,余1就是每一组的第一个,余2就是每一组的第二个,依次类推,没有余数,就是每一组的最后一个。)(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教师不做硬性规定,一定要用计算的方法来做。而是在完成试一试时,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体验,哪种方法更合适。教师只要反问一下:为什么不画图?为什么不用刚才的奇偶性来解决呢?很自然地比较出画图比较繁琐,奇偶性的方法比较独特,不适用于所有的题目,不具有普遍性。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优化出计算最简便。)五、巩固练习,加深对解题方法的理解练一练第3题。先说说以几个为一组,再算一算第32个是什么。△○□△○□……○○○□○○○□……△△△□□△△△□□……○△△△○○△△△○○△△△……abccabccabcc……我们爱数学我们爱数学……0.1、1.1、2.1、3.1、4.1……人民路旁边按“1红、2黄、1绿”的顺序安装彩灯六、应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规律问题 过渡语: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规律,你能举例来说说吗?1、学生举例说说。2、练习十第1题,知道生肖吗?(播放相关介绍) 提问:你今年几岁?属什么?今年多少岁的人与你的属相相同?除了11岁还有人与你的属相相同吗?比你小的呢?2、用计算器计算1÷11,计算器会显示0.09090909…,你知道小数点后面第100个数字是几? 用计算器计算1÷7,计算器会显示0.142857142857…,你知道小数点后面第21个数字是几? 3、用计算器计算1÷54,计算器会显示0.0185185185…,你知道小数点后面第15个数字是几? 七、拓展练习:猜猜我是谁? 1、 …… 照这样排,第20个是谁?2、 …… 照这样排,第20个是谁?3、如果一共20个灿烂的笑脸,那这20个笑脸中红色的有几个?黄色的有几个呢?学生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简单说说,这个问题我们下一节课将会继续研究的)八、小结、欣赏、感受规律之美1、同学们学得不错,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说说有什么收获?你会用哪些方法解决今天的规律问题?(你觉得哪种最简便?)2、师述:我们今天找到了许多规律,也用规律解决了许多问题。其实大自然中蕴藏着很多的有规律的现象……欣赏大自然的规律(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潮涨潮落,春夏秋冬…)欣赏生活中规律。(红绿灯、霓虹灯、花布地砖、等)(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一段视频,了解大自然中的周期规律: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潮涨潮落,春夏秋冬及生活中的一些周期规律,进而感受数学中的规律之美,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找规律》教案 篇18
五年级上册《找规律》教学反思
这一课的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共有两课时。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物体的排列规律。教材一共安排了两道例题和一个练习。例1,引导学生根据周期现象中的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例2,引导学生计算按周期规律排列的某类物体或图形的总个数。练习十第1题配合例1的教学,第2~4题配合例2的教学。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例一,引导学生根据周期现象中的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学生学习这课是有一定的基础的,首先在四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了找规律,对于找规律的方法不陌生。其次周期性的规律学生在以前的拓展性练习中也已接触过,这样一来学生学习这课是有一定的知识基础的。我为这课设定的目标是,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重点是根据物体的排列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什么图形。难点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从我这节课的效果看,学生都能达到第一个目标,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第二目标多数学生是达到的,基本上能将方法逐步优化。对于第三个目标,不是显性的,不能准确判断那些学生达到了,那些学生没达到。学生成功的体验一定是有的,至于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可能我的设计上的不足,学生体验不够。
我上这节课的目的不是展示,只是一节平常课,所以没有在备课上花太多的心思,下面说我对本节课的每个环节的设计和课的思考:
一、课的引入。
课的引入我以庆祝国庆学校插了彩旗挂了灯笼和摆了盆花为例,真接引出例1的图。我当时主要是以教材为主直接引入例1,这样节省时间。其实这课我也听过很多次,引入的方法也各不一样。有的是给一组电话号码让学生比赛记,一个有周期性规律一个没有,如13813813813和13845628965。让学生发现第一个是有规律的,从而引入课题。也有的是用一组学生感兴趣的卡通形象有规律的排列,让学生猜下一个是什么来引入课题。我认为这样的一些引入的方法学生是感兴趣的,也为本课的教学做了铺垫。
二、例题的教学。
在例题的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对规律的发现过程的教学,我先是让学生观察盆花的排列的规律,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的时间,等学生有了想法以后再在小组中交流,统一了想法在大班汇报,这样的效果比较好。根据学生的回答,我简要的板书出:盆花每组2盆,按蓝红的顺序排列的。这样彩旗和灯笼学生就模仿着找规律,效果还是不差的。对于“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这个问题我也是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然后用笔记下思考的过程,再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在充分的思考过后,想出了画图、列举、计算等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还是能充分自主的探究规律的,我认为教学目的达到了。在试一试中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没有余数怎么确定是哪个物体,另一个是一个周期中出现多个相同的物体,哪些余数表示的是相同的物体。这两题我主要还是以学生独立练习为主,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想法。
在这一个环节的教学中,我认为主要不足是算式所表示的具体含义让学生理解得不够充分,使部分学生只会模仿练习,换个情境就不会了,不能达到去掉情境真正掌握方法。还有就是学生的表达不够充分,相应要让学生在主要问题上充分表达,教师适时引导。
三、练习的设计。
这节课的练习设计我是把想想做做的第一题放在最后,主要考虑到学生摆棋子操作花时较多,只解决一个问题效率不高,我就充分利用棋子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用棋子设计一个周期性规律,让同桌通过计算找到第23个棋子是黑还是白。这样的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可惜时间不够,没能处理。
在练习设计上,本节课还可以在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上去思考。周期性的规律在日常的生活生产中,在大自然中有很多。如潮涨潮落、一年四季等。教师可以将这些做成课件给学生了解。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
在这节课中也暴露出我上课的两大不足,一是课堂中放手让学生表现的时间少,教师重复啰嗦的语言多。第二个是我上课相对严谨,不够活泼,使课堂的气氛不轻松,学生的学习兴趣度不高。下面我会在平时上课中特别注意这两点。
五年级数学上册《找规律》教学反思
我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在第八周上一节汇报课,选了《找规律》这一内容上,先熟悉教材、吃透教材,然后提前一个周时间,认真设计教案和课件,做了充分的准备。应该说,这堂课上下来总的感觉是不借的,下面我就把上这节课的教学细节说一下:
一、了解教学目标
主要是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二是使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三是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二、完成教学过程
1、我先用记忆电话号码的快慢引入课题(有些号码有规律,有些号码没有规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所隐藏的数学因素,感知“规律”。
2、出现例1的场景图,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充裕的空间。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这幅图画的是什么,按怎样的顺序摆放的。在解决盆花问题时,我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让他们在练习本上将自己的思考过程表达出来,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使学生在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的同时拓宽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而在解决彩灯问题时,我则让学生同组说说自己的想法,再用自己认为比较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归纳用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比较简单。接着引导学生小结,余数1是每个组里的第一个物体或图形;余数2是每个组里的第二个物体或图形;余数3是每个组里的第三个物体或图形;……如果没有余数就是每个组里的最后一个物体或图形。经历了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学生对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有了比较清晰地认识。这时,我将彩旗问题放手交给学生处理,由学生自己解决,我则用“余数是几,是红旗?余数是几,是黄旗?”这一问题将这堂课的关键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总结,提高认识。
3、巩固练习,主要是让学生认真观察,独立完成,并说出解决的过程。
4、全课小结,使学习理解,并掌握解决的多种策略,会用简单方法的优化性。
5、提高练习,通过老师引导,让学生做到自主探索、掌握方法、解决问题,并让学生再提问题,其他学生解决问题,使课堂活跃起来,达到预期目标。
总之,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课中,有些地方我还比较急噪,给予学生探究的时间还不够,没有为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供广泛的可能等。有遗憾,就意味着反省,意味着认识的升华,意味着进步与提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努力,不求最好,只为更好。
《找规律》教案 篇19
《找规律》单元教学反思
有部分学生觉得学习《找规律》这一单元,头绪不是很清楚;还有部分同学觉得这一单元题型丰富,难于把握。造成以上两种问题的原因是没有掌握规律、缺少一定的想像能力。如何学好本单元的内容,本人觉得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突破。
理解规律,把握整体
周期现象是有规律的现象,规律表现为一种周而复始、重复循环出现的结构,这种确定的结构就是周期现象。周期现象的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的精神,通过眼前预料以后、通过部分把握整体、通过有限想像无限。例如有一列数共30个,按后面规律排列:4、3、8、4、4、3、8、4、……问:第30个数是几?通过观察,使学生发现这组数列是按“4、3、8、4”这样的顺序循环不断地出现,每一组数字排列顺序又是一样的,按4、3、8、4这样的顺序排列。让学生能看出一组的数量和一组里的次序,就发现了周期,对规律的理解就准确了。还要让学生根据看到的规律,对现象的后续发展进行预测,从而对规律的确定性有更深的体会。后面的数字没有全部写出来,所问的第30个数也没有写出来。即后面的数不能直接看到,只能依据规律进行推理。“用除法计算”要让学生真正理解,30÷4=7(组)……2(个),学生要能理解除法算式中的“30”、“4”、“7”、“2”分别表示什么,想一想,“余数”在第几组数里,第30个数是第几组里的第几个数。
找出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本单元,应站在一定的高度把握本单元的知识,既然是《找规律》,一定要先找出规律,找规律即找出第一组数。只有把规律找出来,解题才能得心应手。下面以几题为例,尤其是一些变式题,说明找出规律的重要性。
例1:2008年11月1日是星期六,这个月有多少天上学?先写出第一个周期:“星期六、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为一个周期。30÷7=4(周)……2(天),要让学生理解算式中每个数字的含义,余数2,即最后2天,分别是星期六、星期日。所以上学天数为5×4=20(天)。
例2:下列数按如下规律排列,求第400个奇数排在第几列?
第一列
第二列
第三列
第四列
第五列
1
3
5
7
15
13
11
9
17
19
21
23
31
29
27
25
…
…
…
…
同样先要找出规律,注意,一组是八个奇数,而不是四个奇数。求第400个奇数是多少,400÷8=50(组),即500组的最后一个,与第一组的最后一个列数相同为第二列。
例3:20个7相乘,积的个位是几?若干个7连乘,积的个位按这样规律出现:7、9、3、1、7、9、3、1……注意:第一个积的个位应是7(即只有1个7),不能看成9。求20个7连乘积的个位是几,只要用20÷4=5(组),即积的个位应是1。
掌握规律,运用灵活
有些题目运用规律前要将题目适当调整,做到灵活运用周期变化的规律。例如有这样一道题:我国民间用12种动物表示不同的年份: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已知公元1年是鸡年,问公元2005年是什么年?解决这一题有两种方法:一是调整属相的排列顺序,根据公元1年是鸡年,将属相以鸡年开头,即、鸡、狗、猪、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为第一组,后面都按这样的顺序排列。求公元2005年的属相,2005÷12=167(组)……1(年),得出2005年为鸡年。
二是根据属相调整公元年,将公元4年作为一个周期的开始,从公元4年到公元2005年共有2002年,2002÷12=166(组)……10(年),同样得到是鸡年。
《找规律》教案 篇20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第59页-60页例1、“试一试”及练习十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
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
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生和内容分析:
本课研究的简单周期现象是一种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有规律现象。它的教育价值在于培养学生发现规律、遵循规律、利用规律的精神;通过眼前预料以后、通过部分把握整体、通过有限想像无限。在教学中,教师应力求做到四个“让”:一、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学习;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感悟、合作探究中学习;三、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四、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习。最终,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数学规律,发现数学的价值所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具体情境的创设下,教师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配合课件的有效运用,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并应用简单周期现象中的内在规律。
板书设计:
找 规 律
画图:
列举:
计算: 15÷2=7(组)……1(盆)
18÷3=6(组)
《找规律》教案 篇21
教学设计理念: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15-116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的循环规律。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事物排列的过程中隐含着数学知识。
教学准备:
cai课件 、学具(贴贴画)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有关规律的知识。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有规律的事物装扮着我们的生活。这不,聪聪和明明这两个小朋友就运用规律的知识来装饰自己的房间。
课件出示聪聪的房间,播放语音
师:仔细观察,谁能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可能有:
生1:窗帘的颜色排列有规律。(蓝长条和白长条一组,重复出现);
生2:灯笼排列有规律。(两个红的一个蓝的一组,重复出现);
生3:桌布的颜色排列有规律。
师给予表扬和肯定。
师:聪聪的房间已经参观过了,现在我们和聪聪一起去参观一下明明的房间。
课件出示明明的房间,播放语音。
师: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聪聪找出规律吗?
生:愿意。
师:今天我们就来帮助聪聪“找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通过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让学生感觉比较自然亲切。学生在参观的同时很自然地进入观察、发现阶段,体现数学内容生活化,学生学习的是身边的数学。同时还可以唤醒学生沉睡已久的旧知)
二、 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 找出墙面的规律
师:我们先来找一找墙面图案的规律。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有些什么图形?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小组交流,生生互动,激发思维。师参与其中。
组织汇报,并根据学生汇报点击课件演示。
师:哪个小组把自己发现的规律和大家说一说。
预设:
生1:我是斜着看的,斜着看每一斜行的图形都相同;
生2:横着看,上一行的第一个图形移到最后,其他图形都向前移了一格;
生3:竖着看,前面一排的第一个图形移到了最下面,就变成了后面一排的图案。
师激发提问:同学们斜着看,从上往下看,从左往右看,都发现了规律,我们再换一换方法,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
点名回答。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发现规律。
师:这种规律就像我们所学的一种什么现象引发的规律?
生:平移现象。(板书:平移)
师:如果按照这个规律再变化一次的话,将会是怎样的结果?
推荐作文:
- ·北京第24届冬奥闭幕式观后感六篇
-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与启示
- ·2022献礼祖国73周年国庆节作文600字10篇
- ·水浒传读后感汇总合辑10篇
- ·2022开学第一课心得与感悟(15篇)
- ·关于红领巾相约2035观后感800字
- ·《开学第一课》专题节目观后感2022年
- ·假期《简爱》读后感怎么写
- ·国庆节日记300字
- ·《国王的演讲》观后感范文
- ·2022新思想做好接班人小学生观后感范文
- ·上海满分高考作文优秀4篇
- ·成长的快乐作文【优秀9篇】
- ·《昆虫记》读后感(精选7篇)
- ·济南开学第一课一起向未来直播观后感2022
- ·《皇帝的新装》读后感5篇作文
- ·老舍小说《骆驼祥子》读后感600字5篇
- ·有关瓦尔登湖读后感
- ·共青团员个人思想汇报
- ·在职公务员入党申请书
- ·最新黄河故事主题征文
- ·介绍苏州园林的初一作文
- ·名著《傅雷家书》读后感5篇2022
- ·《暑假安全第一课》观后感最新及范文10篇
- ·《艾青诗选》读书笔记范文五篇
- ·清明节的活动新闻稿四篇
- ·我的自画像作文优秀(10篇范文)
- ·春季开学安全教育课观后感个人感悟7篇
- ·《青铜葵花》读后感600字怎么写
- ·母爱无限作文(优秀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