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佛游记》名著小说读后感7篇

时间:2022-11-10 13:17:16 | 来源:作文库

就如我们所了解的,《格列佛游记》不但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且具有比较完美的艺术形式。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格列佛游记》名著小说读后感最新7篇,衷心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格列佛游记》名著小说读后感篇1

《格列佛游记》,既是一本情节离奇有趣、想象天马行空的奇幻游记,更是一部荒谬里见深邃、怪诞中引深思的讽刺小说。加拉多大学院里,一个长时间探索从黄瓜中抽取阳光的设计家、一位用风箱排出毒气治疗胃痛的医生,作者所处的社会上一些充满迷信的巫术、莫名其妙的逻辑和不切实际的研究之荒谬,被生动而深刻地揭露。

一座飞岛,影射了一群脱离实际、荒诞离奇的空想家。这些内容不仅体现了作者用心良苦的刻画和超乎常人的想象,更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状况的批判和对真正科学的渴求。但这座飞岛真的仅存于一部小说中吗?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英国还是世界,空想和伪科学的力量早已且仍在对人们的科学素养和社会的技术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格列佛游记》早已警示我们应当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学?

小时候,我听外婆讲到:人的夸奖和批评会影响水结晶的形状,让我对“科学”研究充满向往,却不知挂着所谓“博士”头衔的江本胜那本令不明就里的人惊叹不已的《水知道答案》,记录的基本都是伪造和篡改后的试验结果。在成长并不断了解到真相后,我不禁感叹:“伪科学”的研究者和撑腰者为何至今还层出不穷?我们难道不应该摒弃这些研究吗?我们难道不应该追求有价值的科学吗?

我们需要的科学,不是自以为是,不是沽名钓誉,更不是利欲熏心。我们需要的科学,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去伪存真、厚积薄发;是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是源于人民、服务人民。我们需要的科学,不一定永远正确,但是必须要遵循科学范式,要具备科学精神,有理论可以立足,能实验进行佐证,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而非不具备可重复性、可证伪性,甚至给捏造或臆想的结论挂上一面科学的幌子,招摇过市迷惑群众的研究。我国一些互联网公司从娱乐、外卖领域的发展,转向自动驾驶芯片技术、量子计算机编程开发,推动科技发展造福人民,这才是我们需要的科学。

当科学素养被提升,当批判精神被发扬,当前沿的科技成就成为人们的谈资,当一批批严谨求索、虚心务实、博学广识的莘莘学子走上世界的舞台,“加拉多大学院”必将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将会是矗立起的一个又一个哥白尼、伽利略、邓稼先。

《格列佛游记》名著小说读后感篇2

格列佛这3格字一看就没大不了的,可当我看完这本《格列佛游记》时,我再也不觉得人没了。

这本书站是小人国利立浦特。小人国的确小,格列佛一只手就能拖动的整只海军舰队。大致说来这是个十二分的微缩国度。作者耐心的描述格列佛一餐吃了多少鸡鸭牛羊,喝了多少桶酒等等,反复的提醒读者牢记比例。例如,小人国的国民把他庞然大物运到京城,动用了五百名工匠,搭建了长七英尺、宽四英尺、有二十二个轮子的木架:

主要的是怎样把作者抬到车上。目的,竖起了八十根一英尺高的柱子。工人们用带子捆绑住作者的脖子、手、脚和身体;然后用像作者包扎物品用的那么粗的绳索,一头缚在木柱顶端的滑轮上。九百条大汉一齐动手拉绳索,三个钟头,就把他抬上了架车……一万五千匹高大的御马,都有四英尺多高,拖着我向京城进发……

般小的玩具世界,所雄心和邀宠、政争和战事都不显的渺小委琐。而庞大的、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也能让全国的雄心衔接在一起的话,我想这会儿,是世界上的强国了。

而后,格列佛又来到了大人国,他与大人国国王的一段对话,构成对英国的批评,也展示了两种不同的思路,并使它们互为评议。《格列佛游记》的讽刺在揭示现状的,也构成对某些语言的模拟和挖苦。这我之喜欢这本书的缘故。

较有人情味的格列佛,把小说带向另的讽刺:即对人性的怀疑。

两次尺度转换起了某种否定的.作用。到了大人国,这点就变的了——格列佛也变成了“小人”:他用少得可怜的几片小金币向那里的巨人讨好;他弄刀舞剑,展示的勇武;他和王后宠爱的侏儒闹矛盾、斗心机。但他的讨好保护人的行动又实属迫已——他随时被任何外在的力量伤害。

如此,对社会现状的批评便进而转化为对人性的怀疑。关于“钱”的一段肯綮的评论就实例证。在第4卷,格列佛来到金钱、军队警察的马国,让他的慧驷马主明白人何以会义无返顾地去欺骗抢劫、杀人放火等。这是这本书的关键。

总之,这本书给带来了对的点评和讽刺,而让我喜欢。

《格列佛游记》名著小说读后感篇3

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曾说:“如果我要开一份书目,列出哪怕其他书都被毁坏时也要保留的六本书,我一定会把《格列佛游记》列入其中。”《格列佛游记》究竟有什么魔力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翻开了这本书。

本书主要运用讽刺、幽默的语言侧面反映出当时英国社会制度的黑暗。主人公格列佛是一个外科医生,随“羚羊号”出航南太平洋。不幸在途中遇险,格列佛死里逃生,飘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起初,他们对格列佛这个“庞然大物”充满敌意,但后来,格列佛的温和性格赢得了人民及国王的一致好评。随后格列佛又到达了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发生了一系列有趣而又惊险的事。

在这些惊险、有趣、可笑的故事背后,更加吸引我的是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

主人公格列佛,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的人。他记忆力很强,善于学习和观察,善于思考,有独特的思维,性情朴实温和,对人态度友好,举止善良,容易与人交往,知恩图报,有君子之风,愿意帮助朋友,为了朋友他甘愿冒生命危险。他代表了社会那些仍保留着生命最原始的善良,传递着真诚、美好的人。

而小人国国王虽比他的臣民只高出一个指甲,却狂妄地自命为头顶天的宇宙统治者,以其无常的喜怒决定老百姓的命运。官吏们也无需德才兼备,只要跳绳跳得高,就可得到高官厚禄。小人国国王表现出来的贪婪、狂妄,又何尝不是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的缩影呢?现在,我们时常看到官员贪污的事件,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利欲熏心,导致这些人误入歧途,坠入万丈深渊,断送了自己的前途。正如大人国国王所说“人类是世界上陆地爬行动物的小毒虫中毒性最大的”。但如果,剔除身上的“毒性”就会别有一番美好的景象。

还有其他让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慧骃国国王:理智贤明、勤劳勇敢、仁慈友爱、公正诚信。小人国王后:小气,贪慕虚荣。

佛林奈浦:猜忌、阴险、狠毒、狡诈。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让整部小说跌宕起伏,也让我从作者的笔下看到了人类社会的缩影。

人们往往会被金钱、名誉、地位这些身外之物蒙蔽双眼,而忘了初心。所以,就让我们返璞归真,找回生命最原始的纯粹,那么生活将会更加快活自在。

《格列佛游记》名著小说读后感篇4

如果世界上真的有小人国,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到童话中生活了。荒诞离奇的故事情节,发人深省的人文风情,这正是《格列佛游记》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

每个人都曾渴望到童话世界,但当真正到一个不属于我们的地方时,我们也不一定是幸运的。

就拿我所喜欢的《格列佛游记》来说。主人公格列佛其实是一个天生喜欢冒险,不甘寂寞与无聊的人,他愿意为了朋友而去冒生命危险。

他这一次奇妙的小人国之旅就是从“羚羊号”轮船触礁开始的。当时在海上只有他一个人活了下来,他再度醒来时便来到了小人国。他被送到都城的时候,竟有人向他放箭攻击,但是以为他的大度,使小人国的百姓对他充满了好感。当他重获自由时答应帮小人国抵御外敌。以为战功他很得小人国国王的器重,但是皇帝却不满足,想要格列佛帮他实现他的野心,他不愿意,便使那些早已嫉妒他的官员有机可乘了。他们在朝廷上控告他,与国王密谋杀害格列佛。不过,由于好朋友瑞尔德里沙的提醒和利立浦特敌国人员的帮助,他逃离了这个国家,坐上小船,最终回到祖国。

看似是很平凡地来到小人国又很平凡地离开,但就因为如此才暴露了官员的奸佞献媚。格列佛在小人国被官员恶意陷害,更是突出了小人国的腐败和皇帝与大臣们的昏聩无能,在那样的社会下,暴露出来的社会的丑恶现象在现在耒说也是存在的。小人国的那些官员完全就是一副阿谀奉承的嘴脸,就像现在许多高官,为了金钱他们就背着人做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事,这样的社会风气是不被当今社会所允许的。

这本书中小人国的故事批判了许多社会风气,我们当今社会更不能像这本书中一样,如此丑恶的现实会将现在的时代污染。小人国固然奇妙,可是在那样一个充满讽刺、腐败的国家,连最美妙的童话都变的得灰暗了。

书中的世界往往令人向往,甚至有时能让一个人沉迷到无法自拔的地步,但当梦境变为现实时,你确定你一定能招架得住吗?所以,别总想把书中的一切搬到现实中,我们需要的是真实的生活,过于企及虚幻未必能如我们所愿。生活,还是真实些好呀!

《格列佛游记》名著小说读后感篇5

鼻尖嗅到缕缕书卷气,耳朵听着沙沙翻书声,指尖抚过薄薄纸张。漫漫长假,唯有置身于温馨名著驿站中,才能充实生活,使心灵听到久违的呼唤。于是我翻开了《格列佛游记》。

这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所写的一部讽刺小说。说的是勇敢、机智的主人公一次又一次耐不住寂寞怀着一腔热血去冒险的几个神奇故事。用四卷分别描绘了格列佛去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的所见所闻,经历困难最终化险为夷回到自己祖国的故事。

密密麻麻的小方块字不是眼花缭乱的繁杂而是仿佛充满了活力,让我走进主人公的冒险历程。欣赏故事的同时,对于一些情节让我感触颇深并引起无限思考。特别是前两卷,他在大人国时,在农夫家和皇宫中,大个头的妇女将他亲昵地放在身上。这个比鼠还小,比纸还轻的人儿,就像是用了数倍放大镜看她们的皮肤,看到那些皮肤上的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毛孔和痘痘,那些浓重的香水味迎面袭来,仿佛是逃不出的阴霾。正因身躯小,嗅觉更敏锐,视觉更清晰,那自己在小人国利立普特时也何曾不被他们所讨厌自己巨大身躯?忽然觉得曾经那些在英国、那些和自己一般大的人们如雪的肌肤是多美呀。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丽。而我们总是很容易记住别人的缺点,并且带着高度眼镜只为了将那些芝麻绿豆小的缺点放大,成为嫌弃他人的借口。看,当朝阳剪破黑暗,痕处的朝阳洒在飘舞的拂柳上,不需要走近看那树干长出丑陋的疙瘩,远远观赏着这抹绿影,好似拂入人心的柔美。看,在那流光溢彩下华丽的裙摆绽放舞蹈的魅力,台下的观众带着欣赏的眼光给予雷鸣般的掌声作为鼓励,后排姑娘踩着长裙惊慌失措被大家特意放于视线之外,微笑着称赞完美。看,正在播出的这部电视剧总是被人质疑,每播放一集就被指出其中大家不满意的地方。可是到后来渐渐随这部戏的更新更多美好的东西使它一直收视长虹。

月若不缺又怎能化月牙悬挂于苍穹?不得不承认不能在人世间找到所谓的百分之百完美,但是重要的是如何将它们缩小看待,而不是在于那是什么缺点,那朦胧之美不更让人沉醉么?

《格列佛游记》名著小说读后感篇6

我看完了《格列佛游记》第二章《大人国游记》,“我”在大人国的遭遇很惊险有趣,下面是我的续写:

我在大人国吃尽了苦头,出尽了洋相。

早起我要洗脸,用的是主人的小水杯。可是这个水杯对于我来说,像个游泳池一样大。我只好跳进小水杯里洗脸,这其实就相当于我洗了一次澡。

“洗”完脸,我开始站在主人家的桌子上吃饭。主人给了我一块面包。可是呢,这面包像一座小房子。我一般都是先吃出来个门,然后进去,再吃出来个小凳子。这样我就能舒舒服服地坐在小凳子上放心地吃面包,不用怕主人家的猫对我有非分之想。

我先吃房顶,再吃墙壁,再吃凳子,这样小房子就被我吃光了。

吃完饭以后,我就去小路上散步。别看我说散步,其实是“防御战”。我边走边抬头看天,生怕大人国的人不小心踩到我。有一次,我光注意看上边了,没想到一下子掉到一个蚂蚁洞里。

在蚂蚁洞里,我看见蚂蚁都好奇地看着我,好象说:“这个和我一般大的东西是什么呢?”我看见蚂蚁对我并没有恶意,便用手语和小蚂蚁交谈。我还在这里交了一个好朋友,后来我让蚂蚁朋友背着我爬上了蚂蚁洞。这真是一次奇妙的经历。

下午我想午睡,我就躺到我的面包房子里睡觉。有一天,我忘了关门,一群闻见面包香味的苍蝇“嗡嗡嗡”的飞进我的房子。苍蝇看见我肉肉的,以为是什么好吃的东西。四只苍蝇抬起我,把我绑架走了,还把我的面包房子也带走了。在半空中,我拼命地挣扎,挣脱了苍蝇的臭手,掉了下来,正好掉到下面的一朵花朵的花蕊里,花粉糊了我一脸,等我从花上跳下来的时候,又引来了很多蜜蜂,吓得我赶紧往主人家跑去,心里“嗵嗵嗵”地跳,好险呀!

有一次晚饭后,主人想找点乐趣,我就站在主人的手上跳舞,我从这个手指头跳到那个手指头,又从那个手指头跳到这个手指头。主人高兴极了。忽然,主人打了一个喷嚏,那口水像倾盆大雨一样把我淋了个半死,我在被窝里休养了一个月,才能下地。

经过了这么多事,我多么思念我的家乡啊!我开始天天想着怎么能脱险,怎么能坐船回去。大人国的国王见我不开心,就吩咐细工匠给我做小船,我就开始盼望回家的那一天。

《格列佛游记》名著小说读后感篇7

可以说出的和不可以说出的,你没让我说出。言于色,心却不能空,或是真善美,或是假恶丑。那么就是我真的和你们说再见的时候了;亲爱的,你在哪里,乡村的田野里,你说你站在一棵梧桐树下,在一片盛开着油菜花的地方等我,在充满花香的地方,我却寻不到你的踪影。

说起小人国和大人国,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小人国的居民们虽然只有我们的一只手掌大小,但是他们勤劳而又聪明,光是这一点就胜过我们很多人了。格列佛为这个国家做了很多,却因为国王的亲信们嫉妒格列佛,而国王又偏信亲信,使格列佛不得不离开这个国家。这正是当时大英帝国的缩影,英国国内托利党和辉格党常年不息的斗争和对外的战争,实质上只是政客们在一些国计民生毫不相干的小节上勾心斗角。在大人国时,又通过大人国的国王公正无私,治国有方,藐视权力,主张和平表现了作者对理想君主的渴望。

在第三部中的飞岛国是一个发达的国家,飞岛国的设计家们发明了许多出色的创造,如语言组合机,无毛绵羊等,都表示了作者对科技发展的期许。

我很羡慕格列佛能够到慧马国。在慧马国里,居主宰地位的是慧马,供智马驱使的是一种类似人形的畜类野猢。前者有理性,公正而诚实。后者生性贪婪、好斗,好吃懒做、喜欢在田间寻找、争夺一种发亮的石头。做令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慧马国里,没有表达谎言,欺骗,虚伪和罪恶这类意思的词。在那里,每一匹慧马的都是真实的,诚实的,公正的,和当时的英国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堂般的国度。是啊谁不想住在一个没有争吵,没有斗争,不需要考虑别人是否在欺骗你的地方。

看看我们的身边,骗取别人钱财,卖官卖官,甚至有人杀人放火,为了钱财不惜抛弃父母。这些都是在慧马国里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是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我们要想生活在慧马国那样的社会里,就必须打击,抵触这些不良现象。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努力让我们的社会变成慧马国那样的社会,没有欺骗、怀疑、狡猾、陷害、阴谋、贿赂……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生活在一个真正充满幸福和快乐的社会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