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学教学随笔范文8篇

时间:2022-10-29 12:51:43 | 来源:作文库

在大家日常学习以及工作中,多少都知道随笔吧?随笔是一种散文体裁,可以抒情、叙事和评论。什么样的随笔堪称经典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最新数学教学随笔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最新数学教学随笔范文篇1

这节数学课,我根据新课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精心设计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眼观察、动口表达、用心思考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具体场景中轻松、愉快地学习,体会左、右的空间位置关系。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注意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整节课的数学设计注意在“趣”字上下功夫。如:机器人的小游戏,课伊时,趣味就生。在探索阶段,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境中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考一考,演一演,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课之中,趣越浓;在巩固拓展时,创设了让学生当小司机、开汽车的游戏活动,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下课了,学生还不舍得离去,还缠着老师:“这节课真好玩!”课已尽,趣犹存。整个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情趣,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

2、关注探究过程,实现自主体验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要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必须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究学习、自我发展。本课的教学力求遵循知识发展未分选规律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经历和体验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发展。如让学生找自身的左和右,老师和学生一起玩机器人的游戏……。这种“感受”是一种直接经验,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进入社会生活、学会生存所必备的本领。

3、巧设活动情境,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标准》指出:数学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课程内容应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从而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有利于数学学习的生活化、情景化。如:让学生按一定的位置摆放学具、当汽车小司机、让学生上下楼梯。让学生在操作中感悟,在感悟中交流,在交流中形成鲜明的表象。

整节课我都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较好地体现出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最新数学教学随笔范文篇2

高效课堂上教师应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即实现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达到使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变会学、愿学到乐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目标。每个教师上了无数节课,静下心来反思一下,我上的每节课都有效吗?有没有低效无效的时候?低效无效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改进?怎样才能提高教学的高效性?

通过对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主体学习意识的有效探究,结合教学中的实践,其实,课堂教学不是学生配合老师,而是老师配合学生;其次不是学生不肯说,更多的时候是学生不知说什么、怎么说,这问题就出在老师的引导如何有效激活在学生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学习意识。六年级学生一方面抽象思维、动手操作、自学能力等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面临毕业,学习压力大,情绪易波动,自我控制能力变得不如以前。因此,在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把握六年级学生心理、生理、思维变化以及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因势利导,努力提高六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激活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下面,结合教学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对六年级学生数学课堂教学有高效意识的反思:

一、掌控课堂教学时间。

正所谓向40分钟要质量,一节课40分钟,一个正常人真正可以集中精力的只有20分钟左右。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要突出重点的原因,也是现在课堂教学逐渐调整的原因。所以在设计教学预案时注意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我们应该注重设置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知识、形式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并充分利用好这些时间。合理分配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在一堂课中的时间。教师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都是在浪费课堂教学时间。

二、创设巧妙的课堂教学情境。

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求知欲,思维能力,有利于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发扬民主精神,融洽师生关系,教师把爱心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教师把信任留给学生,把温暖送给学生,形成平等、宽容、相互理解、尊重人格、民主愉悦的氛围,创设活泼、轻松、有趣、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心态,主动参与学习。

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教师应要尽可能打破“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讲到底的落后状况,多利用现代教具。如小黑板、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这样既可节约板书,有关内容简介等课堂教学时间,又可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接受更多的信息,利于学生立体思维。其中教材上图文并茂的插图常是教师教学疏忽的一个地方,需要我们多加揣摩,多利用。可见重视教具及课本插图的作用,也不失为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更能体现学生主体学习的意识。

四、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技巧。

在一般的教学中,教师就问题提问题,较直观,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分析、综合等能力。而应该将问题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分解成若干小问题,使每个问题既紧扣大题,又有一层的价值,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回答中得到分析问题,综合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样,学生的思维就越来越灵活,更富有创意,培养出时代的新人。

总之,有效激活六年级学生数学课堂教学主体学习意识应是:有效的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有效的创设问题情境,有效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有效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效的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学生有效的获得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有效激励评价,使学生体验成功,建立信心。对于六年级数学有效教学研究之路还很漫长,这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研究,去寻找最有效的教学,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

最新数学教学随笔范文篇3

近二十年的中学数学教师,经历了不同版本的数学教学工作,就应说每种教材都体现着不同时代的特点,完成了这一时代的使命。现就我个人对数学新课程下如何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1.传统的教材过分的强调了数学的单一性、工具性等特点。

传统数学教学认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但学习过程中学生感觉理论性太强了,且有部分资料没有实用价值性,忽略了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人为的编制一些飘渺的、没有实际好处的偏题、难题、怪题、导致学生耗掉了超多的时间,结果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却丧失了,部分学生的思维停滞在闭门造车的水平上。另外由于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数学课程的本来面目,数学被认为就是做题,题海战术是教师和学生应付考试的最有力武器,歪曲了数学原应有的过程:经历、体验、探索等。这样反而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新课程标准》(以下称标准)的理念以及人教版教材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在教育理念上迎合了时代的特点。首先学生是人,是知识的载体,过分枯燥乏味的单一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的中学生,他们需要的是合作、民主、开放式的教学,同时也具有强烈的参与探究意识。《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理念上就体现了时代性,可用性实用性的特点。“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就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使数学不再脱离实际,而和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数学因材施教,真正有数学天赋的学生会有与众不同的作为。具体目标中增加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同时也指出数学不单纯是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新数学中教师不单纯教,学生不单纯学。新数学教材上增加了各种练习形式和超多精美的插图,生动形象的语言,显得图文并茂,直观形象,情节生动。如做一做、听一听、说一说、试一试、想一想、练一练等,个性是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拟人化的卡通形象的出现,更贴合孩子们的口味。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用心的成分,也是

学习活动中最基本的内驱力因素,如教材中“游戏是否公平”、“跟我学”、“试试看”等极富情趣和创意的字词会令我们身不由已的进入数学的世界。新课程的实施像一场及时的春雨,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一接触新教材,我们能够立即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新数学、新气息、新思想、新理念,不仅仅给教师很大触动,也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学习的渴望,更为广大教师、学生带给了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3、教师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的转变。

以往的教学是教师的表演舞台,教师是策划者、实施者,有着说一不二的权威。学生则是被动的理解者,一个装载的机器,机械的理解着指令。而《标准》下的教学方法以及形式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和学生的主角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在是单一的教,学生也不是单一的学,师生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共同探究,有着一种润物无声的意境。恰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潜力、计算潜力等得到了发展,同时合作意识、参与意识也增强了,师生关系也得到了改善。试问,这样的教学模式又怎能不被人理解呢?

当然,任何一种新的事物的出现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有些教师认为新的人教版的教材过于凌乱,知识不系统。我粗浅的认为这正是新教材的又一特点,它将初中的数学知识资料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人们的认知规律,分年段来完成,是可取之举。

最新数学教学随笔范文篇4

谈到教育,话题很大,思路很广,一万个人有一万种说法。然而作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我的理解与感受用这八个字来概括最为恰当,即:享受教育,体验幸福。

幸福感是每个人都渴望得到的,从生活中或工作中获取,而工作占据了我们大部分时间,如果工作本身能带给我们幸福感,那人生还有什么遗憾的呢?作为教师,能不能体验到教育的幸福,取决于能不能用“享受”的态度来对待教育工作。

热爱教育,我庆幸我也是一位教师。我酷爱我所任教的学科——数学,我更热衷于带领我的学生去感受数学、运用数学。尽管面对无尽的困惑,却时刻胸怀教育良知,默默无闻于纷杂的浮躁之世,辛勤耕耘,播种善良,播撒智慧。难怪近四百年前夸美纽斯感言: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想这“光”不是职业本身荣耀的光,而是教师心底发出的愿意照亮别人的博大的“爱之光”。

热爱工作,我从不忍随便糊弄一节课,总想将我的知识技能更多更好地传授给他们,以满足大部分学生求知的欲望。而对于一些还不太爱学习数学的学生,我采取增强数学趣味,多鼓励多表扬,以及采取合理奖励措施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热情,不知不觉就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水平。因此,我带班级的数学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各项工作也深受到领导、同事和家长们的赞许。

热爱学生,我平常从来都是以一种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他们,温和友善,尊重他们,关心他们,帮助维护他们人格健康发展。对后进生放低学习要求,教育其端正态度,而从未体罚或说些伤害其自尊心的话。对一些有缺陷的学生从不歧视,如果他们被其他同学嘲笑,我会及时教育不对的学生,及时维护弱势学生的人格尊严。对偶有犯错的学生,我也是很注意。不会让他无颜见人,失去改过的信心。我从不会认为这些都是班主任的事。我知道每位老师对学生的未来都会有影响,而学生的心灵是最需要关怀的,它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学生对我的满意率一直比较高,学生课堂的总体表现也不错,学生对我的尊敬,和背后的称赞,都是对我的回馈,我很欣慰。我感到“享受教育”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真实地存在。

最后,愿天下所有的老师都能享受教育、体验幸福!

最新数学教学随笔范文篇5

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例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前,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乌龟在钟面形跑道上不紧不慢地爬了一大格(1时),小白兔沿着钟面形跑道马不停蹄地跑了一整圈(60分),可裁判员却最后判定:乌龟和兔子跑得一样快。“啊?”(小朋友们都面面相觑)这个判定可令他们费解了:明明是小白兔跑得快多了,为何比赛结果却是不分胜负呢?就当学生们疑惑之际,教师适时引入教学:“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小朋友一定能解开这个谜。”这下,学生们个个瞪大了小眼睛,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时分的认识之中。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因此,数学教学不能视而不见,不管实际应用,这样恐怕就太不合时宜了。

学生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但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教学“圆的认识”后,我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画一个半径为5米的圆。有的学生想到两个人用一根长绳画圆,有的想到一排人转一圈画一个圆,也有的想到全班人围一个圈,沿这个圈画出一个圆。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解决“为何现实生活中车轮都做成圆的,而车轴都装在圆心上?”、“当有人在表演时,观看的人群自然的围成一个圆,这是为什么?”“为什么羊吃到草的最大范围是一个圆形?”这些实际问题。经常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最新数学教学随笔范文篇6

“粗心、粗心,又是粗心?你看,连9+3都算错,难道不是粗心吗?看来口算没有过关。”这是粗心吗?口算训练对数学教学重要吗?

口算就算在高科技的今天,在社会生活仍广泛应用,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不过关,笔算、估算的效果也不会让人满意。那么,现在的学生口算普遍存在什么问题呢?怎样引导学生过好口算关呢?

一、口算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之后发现:平日里,班里有的孩子数学作业错误多,做作业的速度特别慢,每天的数学家庭作业花费时间较长,有部分学生认为口算易学、好学,以为一听就会,不肯动脑,不肯下功夫,表现态度不端正、马虎审题,敷衍了事,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就做答,计算马虎,似是而非,张冠李戴,计算不细心,简单计算也频频出错,验算检查不耐烦,算完题目要求就完事,计算结果阴差阳错,经多次检查,口算错误率让人吃惊。头号原因,大家的回答几乎都是同一结论“粗心”。也有些家长们先总认为是因为孩子年龄小,做作业不细心,或许孩子大点了自然就能好一些。

错误的原因单纯是粗心吗?孩子大点了就能自然的好吗?经过分析我们认为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有客观、有外在也有内在。口算是一种能力,能力是要通过科学的训练才能提高的。

1、主观原因,口算要通过观察或听觉、感知、注意、记忆、反馈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才形成。小学低年级学生口算的通病往往是:

(1)观察比较笼统,把“+”当成“×”,把“—”当成“+”等。

(2)感知事物不精确,把相似的数写成另一个数,如3当8,6写成9,325写成235等。

(3)注意力分散,人在计算,心却玩耍。(4)记忆失败,如进退位加减中忘了进位上的数或退位等现象。

(5)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学什么就做什么,不顾练习要求。

2、客观原因,某些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把学习当成是家长或社会的任务,对学习、作业有厌恶感,缺乏刻苦钻研精神,不爱完成作业,久而久之口算能力就会越来越差。

3、外在原因,部分学生认为口算不用学也懂,或者只要掌握方法就行了,平时懒练习,嫌麻烦,觉得枯燥无味,没啥意思,平时算错点儿没关系,抱着侥幸心理自己安慰自己只要“我”考试时细心就行了。

4、内在原因,学习习惯差,有些学生口算时不加思索,急于抢答,信口乱说,作业分散精神,书写马虎,算后懒得检查验算。

5、教学原因,

(1)对20以内加减口算是否抓得过关;

(2)学生对乘法口诀是否熟练;

(3)是否掌握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4)教者是否对学生的错误加以分析,对症下药;

(5)教法是否适合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引导是否得力。

(6)教师是否经常和学生、家长沟通,是否真正地关心到了每个学生的心身健康成长。

二、改进口算训练方法的建议

良好的口算是正确计算的基础,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也是发展学生智能、智力的良好方法。改进口算训练,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在深入理解学生心理特点和口算技能的基础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1、多做多练,熟能生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口算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功,我们应作出长计划,短安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和训练,体现出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和按新的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在日常生活中每天要坚持3—5分钟的口算训练,可以选择《口算练习册》一年级下册(苏教版)每天坚持练习1条口算题。开始是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慢慢可放手使学生形成习惯,自觉、自愿的完成。另外在学校里老师也会经常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在加强学生口算能力的同时学生的书写习惯和集中注意力的习惯也会得到加强。

2、保质、保量的训练。每次练习要记录完成1页所用的时间,做完后马上订正对错并分析错误原因。每做一次训练,都与上一次的速度比较一下,看看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家长应当适当地赞扬一下小孩,说“真棒,有进步!”孩子这时需要及时鼓励,正如在球场上拼搏的球员需要自己的队友当啦啦队一样,也可将他们优秀的练习张贴在家中醒目的地方作为激励,有时也可以给他们一个小小的奖品。家长切不可一见自己的小孩的速度稍慢就急不可耐,说“真笨,怎么搞的!”如果当家长这样会对孩子有不利的影响,这是一件需要耐心和爱心才能做好的事情。对有退步的孩子则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退步的原因,然后再轻轻地摸着他们的头提出在以后口算中应该怎样去做,如果下次成绩提高了就及时表扬,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树立自信。

3、弄懂方法,掌握算理,优化思维过程,形成技巧。口算要让学生理解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算法,不能靠机械记忆或死记硬背。在弄懂方法,掌握算理的同时还要注意口算方法的多样性。口算方法的多样化的本质要在练习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解决某个口算问题要学生通过主动探索,自己提出不同的思路。事实上,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个问题会出现不同的想法,所以在口算教学中口算方法是否是学生个性化思维的结果是很关键见的,在练习时让孩子尽可能把自己的方法讲出来,并引导孩子学会对算法进行优化。

4、训练形式多样化。多做多练是前提,但学生习惯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尤其喜欢在游戏中学习从中增长知识,如果长期单独某种练习,学生是容易感到厌倦情绪的。由此,口算练习要活泼、生动、多样化,在练习中可以采用的补充方式有:玩扑克牌(24点),听算,开火车,对口令,夺红旗,送信,找朋友,争擂台大王,定期检测等等。(要注意讲究实效、简便易行)同时通过一些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口算能力的培养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如买菜,逛超市等)。

5、要抓重点和难点,薄弱环节,对症下药。口算训练先要抓好重点,如2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混合运算中的运算顺序和我们后面即将要学习的简便计算,还有结果是整百,整千也作为重点练习。

6、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谦虚谨慎、严格认真、刻苦钻研”是学生学习的良好习惯,“独立思考、克服困难”是学生口算学习的恒心。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养成的,要经过长期严格训练才能形成,另外,儿童可塑性很大,家长的示范作用等也对孩子有重要的影响,对孩子起潜移默化作用,另外,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口算练习一次不宜过多,不能机械重复,这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有利于培养口算兴趣、提高正确率。

最新数学教学随笔范文篇7

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光靠一支粉笔和一张嘴来教学是不行的。在实际教学中,我除了运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教学以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初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要注重学生独立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并学好数学呢?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教育,所以说,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但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在上第一节数学课《生活中的数》时,我先让学生观察他们新的学习环境——教室,让他们寻找教室中的数,又领学生到校园进行参观,寻找校园中的数,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数学,其实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了亲切感。

2、有意识创设活跃的学习氛围和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样才能让孩子在玩中获得知识呢?我针对每课不同的学习内容,编排设计了很多不同的游戏、故事……如:在上“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我让孩子带来了许多物体和图形,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带来的物品,后放到一起数一数,看看每种物体、图形各有几个。这样不仅使学生认识了数,还为以后的分类课打好了基础,更培养了孩子的合作学习习惯。再如:上《认识钟表》一课时,先让学生再让学生观察钟表三兄弟的不同长短,后让学生戴上12个数字头饰,进行模拟表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自编、自演故事,真正使学生在“玩”中获得了知识。

3、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大家都知道本册数学教材的练习题中,有很多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这就需要我们抓住时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勤思考。刚开始,当我问道:“谁还有不同的方法?”时,很多学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这时,只要有学生能通过思考来回答问题,不管他答对与否,我都给与相应的鼓励,表扬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我讲《9加几》这一课时,大多数学生都能运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题目。这时候有一个同学说:“老师我不是这样算的”“那你是怎样算的?”,他把算法说出来以后我当时特别高兴,就借机说:“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棒极了!”并奖给她一个“智慧果”。然后,我对其他孩子说:“其实算法很多,谁还能做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经过这一启发,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最后一直深挖到根据衣服、袜子的不同颜色来列算式,甚至更有的学生列出了连加算式。从这以后,在每每拿出一道题,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去寻找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可见,只要我们能适时抓住机会,并加以正确引导,相信孩子们是有潜能可挖的。

4、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许多孩子在入学以前就会做100以内的加减法,但是如果把它们拿到具体的生活实际中来就不是那么尽如人意了。数学如果不能与生活有效地联系起来,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生活实践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如:上完《认识人民币》课以后,布置学生到书店、超市等地方进行调查,看看它们是什么价钱把它记下来,之后又让学生带来了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叫学生扮演“商场小经理”和“顾客”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买下来。这样,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把数学真正融入到现实生活中。

最新数学教学随笔范文篇8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要想上好一堂课尤其是理论性很强的数学课,更离不开好的导入。几年来,我一直努力探索和研究,总结出了数学课的以下几种导入方法。

一、温故知新导入法

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例如:在讲“奇偶性“时,可叫学生复习单调性的有关性质,做一联想和对比,从而引进奇偶性的有关概念。这样导入,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清楚奇偶性与单调性的关系,并且掌握了奇偶性的有关性质。

二、创设情境导入法

数学知识的获得,往往是通过时间得来的,数学知识的探求过程为我们展示了丰富的知识背景。选取具体的背景,可以使学生如临其境,生动形象。例如我在执教“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时,创设如下情景:常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能顶上吗?已知诸葛亮解出问题的概率为0、8,三个臭皮匠能解出问题的概率分别为0、5、0、45、0、4,且每个人必须独立解题,那么三个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人解出的概率与诸葛亮解出的概率比较,谁大?

三、实践导入法

实践导入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知识,发现真理。例如在讲“椭圆定义”时,预先布置学生带好图钉、绳子、纸。在课堂内告诉他们方法,让他们自己发挥,使学生享受到探索新知识的快乐。

四、反馈导入法

根据信息论的反馈原理,一上课就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由学生的反馈效果给予肯定或纠正后导入新课。如在上“求函数定义域”时,课前可以先拟几个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到黑板上练习,从学生练习的结果和学生的反馈中老师就可以发现问题。

五、设疑式导入法

设疑式导入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例如:在讲到指数函数时,首先以一个学生很熟悉的细胞分裂问题引入,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带着好奇进入思考。

六、直接导入法

教师一站在讲台上就开门见山、单刀直入,用几句话引入新课。这样,使学生的情绪很快能安静下来,既起到组织教学的目的,又为后面的巩固练习留下了充足的时间。如在讲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时,直接提出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告诉学生直接从图象观察出来的单调性并不精确,只有通过定义证明才行,提出用定义证明的方法步骤,进行证明。这种方法直截了当,让学生容易理解。

七、观察导入法

据数学概念形成的规律,概念教学必须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原则,教学新概念要建立在生动形象的直观上。例如在介绍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时,就学生很常见的乘车的例子引入,从简单的生活例子升华到抽象的数学原理,不至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枯燥。这种观察引入的方法进一步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概念理解深。

八、故事引入法

有与教材有关的故事引入,课堂会出现“洗耳恭听”的势态。例如在教“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我先讲了一个数学小故事:德国的数学家高斯读小学时,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题:“1+2+3+……+100=?”老师刚读完题目,高斯就写出了答案——5050,而其他同学还在一个数一个数地挨个相加呢。高斯是用什么方法做得这么快呢?这时学生出现惊疑,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反响。我再点明课题:这就是今天要讲的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引起兴趣,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学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关键就是要创造最佳的课堂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处于精神振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为学生能顺利接受新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