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乡村》电视剧心得感想精选5篇_看最美的乡村有感
《最美的乡村》电视剧开播了。当前,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决战决胜、胜利收官的关键时期。全国一盘棋,各级各部门以高昂的战斗姿态快速进入战斗阵地,向着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发起最后的冲刺。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最美的乡村电视剧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最美的乡村电视剧观后感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脱贫攻坚重点剧目《最美的乡村》日前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启首轮播放。《最美的乡村》由郭靖宇监制,巨兴茂、来牧宽联合执导,杨志刚、岳丽娜以及刘智扬主演。剧集以独立单元剧的形式,讲述了三名共产党员扎根一线,助力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的故事。
《铁梨花》《红娘子》《打狗棍》《勇敢的心》《大秧歌》……这些大热传奇年代剧背后都有同一个名字:郭靖宇。也因为这些作品积累的口碑,身兼导演、编剧、监制多职的郭靖宇,被业内人士誉为“传奇剧王”。近年,郭靖宇团队迎来转型,开启了在主旋律领域的深耕。
《最美的乡村》是郭靖宇团队打造的“最美”系列第二部。前一部《最美的青春》于2018年首播,口碑颇佳。剧作聚焦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电视剧,讲述了以冯程、覃雪梅为代表的18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毕业生,参与拓荒队伍,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植树造林的故事。“为祖国奉献的青春最美”这一正能量主题,被细腻生动的人物与故事包裹,更具情感穿透力。在青年云集的豆瓣网上,《最美的青春》一举拿下了8.3的超高评分。
这一次播出的“最美”系列第二部《最美的乡村》,在延续前作幕后团队的同时,在演员阵容上又有了巨大飞跃:除了杨志刚、岳丽娜以及刘智扬三名主演外,更有于毅、句号、何政军、曹翠芬、苇青、张子健、王奎荣、贾宏伟、黑子、赵恒煊、杨昆、何雨虹、戴向宇、肖茵等30多位让观众“很眼熟”的演技派演员加盟。
《最美的乡村》以单元剧的形式展开,讲述了三位来自不同行业的青年共产党员身上发生的扶贫故事:杨志刚饰演的唐天石是扶贫第一书记。军人出身的他,以“扶贫先扶智”为准则,力图用“助人自助”的方式,帮助贫困村摒弃“等靠要”的思想,从根源上解决贫困问题;岳丽娜饰演的辛兰原是市广播电视台新闻主播。她的扶贫思路是,以乡村生态特色为抓手,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刘智扬饰演的石全有是一名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他的扶贫方式则代表了网生代青年人的思维逻辑——利用当下最流行的“短视频”,推广农村新生活,打造“体验式农庄”、开展“网红电商”。
剧中三位主人公的扶贫手段与行事逻辑都同自身的成长背景、学习工作经历息息相关,很具说服力。 “扶贫三人组”中首先亮相的唐天石,一出场便凭借对村民资料的全面掌握以及严谨的逻辑条理,妥善应对了一场突发的 “上访”事件。之后,为了全面摸清村里的贫困户情况,他又自带干粮以明察暗访相结合的方式,挨家挨户了解情况。海军军人出身的背景,赋予唐天石较真的处事风格,而多年的一线扶贫工作经历,又给予了他灵活的工作手段。剧中,他的豪迈宣言: “我唐天石,对着这万里长城,对着这潘家口水库发誓,如果我不能帮助上河峪的父老乡亲脱贫致富,我绝不离开青山镇!”一位优秀人民干部的满腔赤诚跃然荧屏。
最美的乡村电视剧观后感2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当“以点带面”齐心聚力抓好收入、住房、医疗三大点,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抓好收入关键点,扩大就业增收面。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解决贫困群众的收入问题是确保群众“真”脱的关键点。
抓好收入关键点,应当立足实际看问题,依据现状定措施。就业扶贫做好“点对点”、“一站式”服务助力稳岗复工,产业发展落实“奖励奖补”激发生产积极性;消费扶贫助销农产品,确保产得出销得完,扩大贫困户的就业增收面,让群众劳有所得,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攻克住房重难点,保障群众安居面。扶贫工作一看房,二看粮。保障贫困群众的住房安全是脱贫攻坚的重难点。
攻克住房难题,要有针对性,要早部署、早谋划、早行动。开展全面摸排工作,深入到贫困户的家中去,详细了解贫困户情况,制定“一村一方案”“一户一策”的作战方略。全方位落实危房改造政策,动员全社会力量通过捐赠资金、建房材料等灵活助力贫困群众建房,参与到脱贫攻坚战役中来,全面解决贫困人口的住房问题,共圆百姓安居梦。抓牢医疗参保点,覆盖大病救助面。
因病是当前许多建档立卡贫困户致贫,可能返贫的一大重要因素。解决这一难题,要持续开展慢性病认定工作,严格落实各项医疗兜底保障政策。保持现有的脱贫攻坚的政策的稳定,对因病致贫、可能因病返贫的贫困户要扶上马送一程,动员其做好基本医疗参保,做到全方位无死角解决看病难,难看病的问题。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脱贫攻坚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要紧盯收入、住房、医疗三大点,抓牢政策落实,力破突出问题,修复薄弱环节,以点带面,全面决胜脱贫攻坚!
最美的乡村电视剧观后感3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各级党员干部应当保持思想、行动、作风一致,做到思想不乱、精力不散、工作不断,确保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圆满收官。
以齐心一致的思想为先,保持冲锋在前的勇气。“行百里者半九十”,现在,脱贫攻坚进入到了攻克最后贫困堡垒的关键时期,剩下的多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各级党员干部要绷紧思想的弦,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做到频道不换、靶心不变、力度不减。深入前线,聚焦短板弱项,严要求、高标准抓好各项政策举措和工作落实,确保按时间节点实现既定目标,全力做好脱贫攻坚“扫尾”工作,为脱贫攻坚全面收官打下坚实基础。
以知行合一的行动为本,凝聚万众一心的人气。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在这一场承载着民族之梦、人民之福的攻坚战役中,各级党员干部要带着感情鼓干劲,把扶贫对象当成亲人,想方设法解决群众需求,千方百计增加贫困户收入。同时,要努力克服疫情影响,为贫困户增收想办法、出点子、搞项目,用心用情用力唤醒贫困户的“主人翁”意识,坚定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各级党员干部应带着感情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不见成效不“下马”、不除穷根不“撒手”,对已经脱贫的群众尽心尽力“扶上马”,再送一程,锲而不舍地抓下去。
以一以贯之的作风为基,书写严明纪律的正气。绷紧作风这根弦,坚持问题导向,实打实地在帮扶一线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坚决应对和战胜各种困难挑战,做实做好脱贫收官各项工作。把脱贫收官“主战场”当作检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生动实践,坚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精神,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将脱贫攻坚工作做到精心、精细、精确、精密。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阅卷人是人民,人民就是答案的标准。各级党员干部作为脱贫攻坚的排头兵、主力军,应当凝心聚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战斗姿态,精准对照标准做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答卷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最美的乡村电视剧观后感4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一年。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脱贫攻坚时间紧迫,任务艰巨,3月底,省委省政府发动脱贫攻坚“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利用4,5,6三个月时间,奋力冲刺,同时间赛跑、与贫困较量。越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越需要强化党建引领,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坚决夺取最后总攻的全面胜利。
凝聚思想共识,树立必胜信心。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要充分利用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等方式,强化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提升脱贫攻坚履职能力,引导党员干部化任务为责任、化压力为动力,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脱贫攻坚战中。要充分利用院坝会、大走访、宣讲培训等方式,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真正做到传递真情、理顺民心,让贫困群众增强脱贫内生动力,坚定脱贫摘帽信心。
坚持尽锐出战,确保打法精准。“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 ”,在冲刺的关键阶段,必须调精兵遣强将,集中优势兵力投入歼灭战,让一批好干部、好党员真正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雁”、排头兵。兵法讲究“以谋为上,先谋而后动”,面对最后难啃的“硬骨头”,更要确保各项政策精准落实,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确保已脱贫户不返贫,着力补齐“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短板。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以及因病、因灾、因学等问题支出骤增的农户进行动态监测,提前发现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从源头上抑制新的贫困的产生。
强化责任担当,锤炼过硬作风。“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受疫情影响,有些扶贫项目开工推迟、有些地区种养殖产品滞销、有些贫困群众务工收入减少...面对重重困难,更需要党员干部扛起责任,勇于担当,敢于向身边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亮剑”,积极破解脱贫攻坚战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以扎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带领群众抢时间、补损失,如期交上一份高质量的、人民满意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放心答卷。
最美的乡村电视剧观后感5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越到关键时候越要响鼓重锤。”因此,每一名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征程上,不仅要扶贫,更要“频”扶,要在民生谋事、精准扶贫、创新取经三方面持续“频”发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在“民生谋事”上要“频”俯身。“俯身问民需,事事总关情。”为民谋事不是一时之事,要形成“频”谋事、多做事、解难事的为民准则,把扶贫工作中的民需作为“频”谋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于贫困群众的“大事小情”都是我们十分关注的重点任务,为群众解决生活上的难事,不应怕繁琐、反复,只有“频”俯下身子“不耐其烦”地为其解决生产生活的急难愁盼问题,解其燃眉之急,除其后顾之忧,不惧“频烦”,真正用实际行动让贫困群众的心头上“温暖如春”,努力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以真挚感情打动群众,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认可,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夯实群众基础。
在“精准帮扶”上,要“频”动脑。“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离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还有几个月左右的时间,可以说形势逼人、时间紧迫,越是如此,我们就越要压榨推进,保证时间,“频”动脑想对策,啃下脱贫攻坚最后的“硬骨头”。首先,精准帮扶要把转变群众思想作为基础,在精准识别、实时掌握贫困户信息的基础上,加强对党和国家扶贫政策的宣传解读,主动倾听群众心声,真实了解群众诉求。在掌握贫困群众第一手资料后,还要做到精确式指导、精准式帮扶,对哪个贫困村、哪个贫困户,该走什么样的脱贫路,做到“私人订制”“对号入座”,还要“频”动脑结合用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保障兜底等帮扶新举措,用“最强大脑”“频”发力,做到把脉诊断、循因施策,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提高帮扶实效。
在“创新取经”上,要“频”抬眼。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在高质量转型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在脱贫攻坚中,要把创新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坚实依托,“频”抬眼、望八方,不断地向各地的好经验、新做法取经,并依靠资源禀赋,扭住产业扶贫不放松,积极探索创新“旅游+扶贫”“农家乐+扶贫”“电商+扶贫”等脱贫新模式,千方百计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真正让困难群众的腰包逐渐鼓起来。近来,县长直播卖农产品、第一书记直播带货,成为了精准扶贫工作中具有技术创新性的一种扶贫方式,各地纷纷“频”抬眼,借鉴成功好经验,大力推进产业创新的同时,还不断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盘活已有的产业资源,又给后续脱贫带来更多的支撑和力量,更有利于建立脱贫长效机制,助力实现产业发展和群众脱贫奔小康的双赢目标。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让所有中华儿女兴奋的重要时间节点,标注着历史前行的足迹,让人心向往之、行亦趋之,为了我们全体中华儿女的这一历史性伟大目标,我们必定在民生谋事、精准帮扶、创新取经三方面“频”俯身、“频”动脑、“频”抬眼,久久为功、“频频”发力,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这场“综合大考”中,向人民群众交出一份最满意的答卷!
推荐作文:
- ·那一刻春暖花开
- ·描写书的味道高一作文
- ·小学生读《海底两万里》有感精选
- ·阅读《茶花女》读后感及收获
- ·我收获了快乐初中作文【优秀5篇】
- ·财务科工作计划
- ·天宫课堂第三课观后感300字作文10篇
- ·七年级平凡的世界读书笔记八篇
- ·观看感动中国黄文秀人物心得集锦精选
- ·党员干部述职述廉报告范文3篇
- ·《目送》个人读后感
- ·《爱的教育》读后感800字【7篇】
- ·初中校园生活作文【8篇】
- ·攀登者个人观后感
- ·《艾青诗选》读书笔记600字5篇
- ·专题节目《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个人有感心得五篇
- ·小学五年级观后感大全优秀摘抄
- ·2023昆虫记读书笔记精选
- ·少先队秋季工作计划
- ·2022银行营销工作汇报总结范文
- ·江苏高考满分作文优秀7篇
- ·小学生校园安全溺水演讲稿
- ·小学生草房子读后感五篇
- ·2020时代楷模发布厅观后感5篇
- ·2022高中生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观后感
- ·我的自画像作文500字精选10篇
- ·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中考作文素材
- ·阿凡达2电影观后感以及心得
- ·2021《海底两万里》读后感作文范文
- ·后天观后感5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