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侠:英雄远征》观后感精选影评中学生范文

时间:2022-09-05 13:36:10 | 来源:作文库

  《蜘蛛侠:英雄远征》是讲述了大家合力消灭灭霸后,小蜘蛛的故事线,以下影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蜘蛛侠:英雄远征》观后感一

  终于在这个七月,我的“漫威大型电影连续剧”的进度又往前推进了一集。

  今年年初的《惊奇队长》过后,mcu终于迎来了《复仇者联盟4》这样一个盛大的阶段性收官,戏里面老超英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各自退场,戏外漫威营业成功的回收了几乎全部的版权,漫画和电影的天下一统已经近在眼前。但对于仅仅是一个影迷,对漫画了解不多的我来说,更多的关注点还是单一的放在mcu,尤其好奇钢铁侠牺牲,美队重归平凡,雷神隐退的情况下,后面的故事要如何开展。毕竟电影不同于漫画——再宏大的背景和世界观,说到底也不过是围绕着那十几个主要角色撑起来的,现在旧有阵容少了小半,新的角色还未成型,如何开发新的故事并保持对粉丝的吸引力,对漫威来说是个不大不小的挑战。

  好在,猎鹰接过了美队的盾牌,神秘博士依然还在守护着那个不为常人所知的世界,Stark也把期望都托付给了我们萌萌哒小蜘蛛。更不用说官定的目前mcu最强战力惊奇队长和依然逗逼的银河护卫队了。旧人已去,但我们的世界依然有人保护。

  我对作为MCU第四阶段初期故事之一的《蜘蛛侠2》还是有一定期待的,但似乎从网络上的讨论度,还是我自己的感觉来看,这部电影的热度并没有那么高?似乎在迎来了一波高潮之后,MCU也要重新平稳一下节奏,为下一次全民狂欢积攒能量吧。(真的是有生之年系列了)。我个人对小蜘蛛相关作品的印象就是青春、校园、嘴炮、欢乐。从来不曾想过这个系列的作品会被冠以《Far From Home》这样带点厚重感的副标题,尤其是中文译名最后定为“英雄远征”,似乎将只想做好邻居的蜘蛛侠推上了肩负重任的一线英雄队列。考虑到故事承接《复联》3、4的悲壮剧情,PeterParker又失去了亦师亦友甚至如父的Stark,这一部电影带点沉重倒是也能理解。

  没有着急去看首映,对这部电影第一印象来自于一位科技博主:大概意思就是电影全程就是在制造一个一个焦虑,最后结尾焦虑没有被完全解决,反而变成了更大的焦虑。初时我并没理解是什么意思,但他的这种描述,结合预告片中的肃穆基调,让我感觉这一部蜘蛛侠,和以往看到的或许会有些不一样。

  当我真的坐在影院看完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得到的是和预期完全不同的感受:依然是那只小蜘蛛,依然是我们可爱的邻居,依然是轻松愉快的节奏,Pete还是那个Peter,也许多了点心事,也许多了一份悲伤,但内心深处他还是那个呆萌的中学生。故事还是超英电影的基本套路,引入一个新的反派,矛盾逐渐升级,真相逐渐清晰,最后正义战胜邪恶。这一集Happy和Fury一定程度上代替Stark充当了小蜘蛛的导师,小蜘蛛自己也更多的思考、决断,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但正如前文我提到的那位科技博主所说,不管是Peter迟迟未能完成的表白计划,还是误将“Edith”交给Beck,都让观众始终悬着一颗心,尤其最终彩蛋出现的时候,更是在观众心里制造了一个不小的疑惑。

  如果说《美队3:内战》是宣告小蜘蛛的正式回归,《蜘蛛侠:英雄归来》是初试身手,那么作为后续故事的本片基本上算是很好的顺延了超英电影的传统套路:开始着眼于角色的个人成长,背景虽然还是和《英雄回来》相同的校园生活,但场景其实已经远离了校园,还被Fury安排了抗击元素怪物的协同作战任任务,这可能是副标题“Far”的字面含义,另一方面,经历了Stark离去的小蜘蛛多多少少也丢掉了前进的方向,心无所依比远离家乡更让人迷茫,这可能是“Far from Home”的另一层含义。

  说真的这次看电影我自己还是比较有代入感的,看到小蜘蛛拿到了Edith后惊讶、悲伤又转为惊喜随后又不知所措的样子,真的是心疼小蜘蛛,哪怕是超级英雄,他在这个年龄承受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看到Beck拿到Edith之后露出了真实嘴脸的时候,也会一同为小蜘蛛着急,最后看到MJ和小蜘蛛羞涩的浅浅吻打从心底为小蜘蛛高兴……这个过程有沉沦,有犯错,也有最终下定决心挽回大局,这是小蜘蛛的成长,这更是一个孩童走向成人世界的决心——无论Peter Paker只是简单的决定去做对的事,还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这一切,他切实的在这个过程中,由一个助人为乐的好邻居,成长为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超级英雄。事实上,相比于前面MCU中充当小跟班,或者多半时间都和同龄人在一起不同,《英雄远征》中大部分时间小蜘蛛都是在和成年人相处,每个重要决定都需要自己做出,不再有Stark的悉心教导,甚至Sam也忙于热恋不再做蜘蛛侠背后的男人……一时之间不知如何表达更多,对这个还在读中学的小蜘蛛实在是多了几分心疼。

  顺便说一嘴,之前看预告片的时候还说漫画里秘客这样的经典反派到了MCU这么Easy就洗白了,甚至还要接替钢铁侠成为小蜘蛛的良师益友,有点儿……说不上来的别扭,没想到分分钟就被打脸,不但标准反派脸立时露出,甚至连人物设定都和漫画无限接近,虽然最后便当领的不情不愿不清不楚,但也基本上算是合格的反派。不知道以秘客为起点,蜘蛛侠的经典反派“六恶人”会不会悉数出现,让人多了几分期待。

  MCU在从SONY手中拿回漫威绝对的人气角色蜘蛛侠这张牌后,摒弃了小蜘蛛那些被人听到耳朵起茧的起源故事,弱化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固有标签,借由团战引入蜘蛛侠,再由以往电影中几乎未曾表现的校园生活为背景开展故事,除去强化了小蜘蛛“平民英雄”的身份外,也加强了对角色的塑造,相比于之前sony主导的蜘蛛侠系列让我们好奇“蜘蛛侠又要经历什么”,如今的故事中,我更期待“我们会看到一个怎样的小蜘蛛”,重启的这一版本不仅完美融入漫威世界,更是将小蜘蛛从漫画、动画带到了现实世界。

  总的来说,阶段性结束之后,漫威开始重新深挖每个新角色的内涵,目前看来,如果不考虑版权问题,作为漫画的超人气角色,小蜘蛛似乎要接过钢铁侠的漫威一哥旗帜了。MCU的未来依然可期。

  《蜘蛛侠:英雄远征》观后感二

  前天晚上看的零点场,昨天晚上打完一场球赛之后,和同样看过零点场的朋友聊到《蜘蛛侠:英雄远征》,对方提到一个观点令我深有同感:在托尼·斯塔克之后,彼得·帕克很有可能成为另一个观众心目中“最为喜欢”的超级英雄。

  在我的理解里,这份“最为喜欢”并不仅仅因为彼得·帕克被托尼·斯塔克选为了“接班人”,而更多是因为:我们的“小蜘蛛侠”身上有着许多令人欢喜的个性特点,也有着许多很接地气的真实感——他拥有超能力,但也拥有很多青春年少时才有的欲望与烦恼。

  实际上,彼得·帕克本身还是一个有着大多数青春烦恼的男孩。他想玩,想做自己有欲望去做的事情,而不是想着去做自己作为超级英雄“该做”的事情;他想恋爱,想在某个浪漫的氛围下对自己心仪的女孩告白;他很容易吃醋,很容易烦闷,是因为他在乎自己默默喜欢的人在跟“情敌”有说有笑。

  他甚至可以不要斯塔克传承给他的“伊迪斯”,只因为一门心思想着去和喜欢的女孩相处,以及,他还会闻自己的袜子......如此这般,都让人觉得,他就是我们生活中真实存在着的“毛头小伙”,是一个有着青春躁动的少年人。

  正是这种人物性格的塑造与展现,令我们看到了一个很接地气的超级英雄,一个有时候让人会心一笑的可爱少年。也正是在这样一种人物性格的基础上,《蜘蛛侠:英雄远征》向我们展现了我们的“小蜘蛛侠”在“远征”过程中,真正的成为了“英雄”!

  1、

  归根结底,这部电影讲述的核心主题,在我看来仍然是这两个字:成长。

  两年前《蜘蛛侠:英雄归来》上映时,就曾因为“小蜘蛛侠”那股纯粹的“少年感”而收获了大批观众的喜欢。很多人说,重启系列的《蜘蛛侠》重新定义了超级英雄片,“荷兰弟”汤姆·赫兰德版本的蜘蛛侠将其超级英雄的人生轨迹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到了如今的《蜘蛛侠:英雄远征》,我们依然能看到“小蜘蛛侠”身上的那股“少年感”,却又惊喜地看到了他的成长。

  在影片前半段时间里,我们看到的“小蜘蛛侠”似乎总是想着去做一些看似很不成熟的、由“内心欲望驱动着”的事情,却很少有自发的出于责任感而去做得事情。尽管在《复仇者联盟》系列里有体现过他作为“蜘蛛侠”的责任,但也多半是出于“蜘蛛侠”这个身份,甚至仅仅源于“命令”或“带领”,很少自发的去承担、去应对。

  在《蜘蛛侠:英雄远征》里,他甚至“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也正是因为这个错误,让他经历了挫折、经历了打击。于是在他自己主动去克服这些问题时,他成长了,他成为了懂得“该做什么”的超级英雄、成为了敢于去解决问题的超级英雄。

  2、

  而在这个成长蜕变的过程中,有一个人必须被提及,亦或说必须被记得,他便是“钢铁侠”托尼·斯塔克。

  与“钢铁侠”相关的元素充满了酷炫感,但也传递了更多的感动。好几场戏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充满了致敬与怀念,令人感动。而最为动容的,与那副眼镜有关,更与彼得·帕克自己打造战衣的场面有关(那一段真是有着又燃又哭的效果!)。

  托尼之于帕克的意义,相信很多观众都心有体会。当彼得·帕克内心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孩子时,他对责任的认知与对未来的理解难免会有些模糊不清。托尼·斯塔克的出现,帮助帕克避开他曾经受过的苦,引领这位少年绕开自己曾走过的弯路。托尼鼓励他,斥责他,教育他,引导他,在他失落溺水的时候给他绳子拉他起来,在他自责逃避的时候又一巴掌把他打醒。

  有了托尼的引导,帕克才慢慢找寻到自己,也慢慢明白“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意义。

  而托尼对待帕克那种如师如父的关怀,制造了许多令人倍感温暖的回忆,也制造了不少令人伤感的泪点。当托尼的形象出现在《蜘蛛侠:英雄远征》里那些看似一闪而过的画面之中时,喜欢他的影迷们多半都会在心里涌出回忆和感动。

  我不认为托尼在这部电影里的出现是“刻意煽情”,而会觉得这是在凸显帕克的成长之余,也凸显了托尼与帕克之间的“传承”关系。这层关系,推动了帕克的成长,也触动着观众的心弦。

  3、

  当然了,我们不能忽视了影片当中对爱情线的处理。

  在这部电影里,爱情得到了较大篇幅的体现,流淌在帕克与MJ之间的情感之河,有甜美,有搞笑,也更有青春懵懂的味道。每一次彼得·帕克紧张兮兮的样子,吃醋的样子,都是青春少年该有的模样,真实而有趣。

  此外,由于剧情的需要,本片有好多戏份用到了特效,无论是“蜘蛛侠”的飞来荡去还是与反派的对决,亦或是诸多大场面的动作戏,都在逼真特效的表现下大大增强了精彩度。布拉格广场那次对抗“火元素”的场面,伦敦桥上那次扣人心弦的高潮大戏,都在特效的加持下显得精彩纷呈,令人看得直呼过瘾。

  整体而言,《蜘蛛侠:英雄远征》值得大家的期待。它的故事因为有了反转剧情的设计,令整部影片有了“啊,居然是这样!”的观看体验。

  人物表现方面,“荷兰弟”汤姆·赫兰德饰演的“蜘蛛侠”灵气依旧,动作戏酣畅淋漓,文戏也情感细腻,着实叫人喜欢;杰克·吉伦哈尔饰演的“神秘侠”,也很有特点,亦正亦邪的演绎,足以令观众印象深刻。加上前面提及的“成长”主题、与钢铁侠的情感关联、动作、特效、配乐等等,都令这部电影很有观看价值。

  《蜘蛛侠:英雄远征》观后感三

  说一下不错的几个点,第一个是特效和动作应该是三个版本蜘蛛侠里目前最华丽炫酷的。第二个个人觉得神秘客电影里的表现比蜘蛛侠好多了,可以入选电影版蜘蛛侠经典反派,中间小蜘蛛突然掉进神秘客设计的“圈套”里让人防不胜防,特效渲染和代入感满分,只可惜神秘客最后居然死了,感觉这个反派饰演的很出彩。彩蛋爆出蜘蛛侠真名真是让人捧腹大笑。第三是小蜘蛛在自制蜘蛛侠战服时放的那首摇滚乐让我想起了搞科研的托尼史塔克。最后结尾彩蛋出现托比版蜘蛛侠那个报社老板十分感动,想一下从第一部蜘蛛侠开始到蜘蛛侠回归复联已经陪伴我18年了!

  不足之处就是剧情过渡和情节处理还是太“漫威式”该严肃的时候总让人想笑,搞笑的时候总感觉太刻意。

  特效是相当的好,剧情有也有反转没想到的地方,比上一部以及比超凡拍的好,剧情还可以,但不是非常好的那种,其实我挺喜欢蜘蛛侠和mj在街上聊天的那一段。

  总的来说蜘蛛侠2讲述初出茅庐的小蜘蛛怎么坚定自己选择,背负起一个“英雄”应该所负的责任。很多镜头致敬了托比版的蜘蛛侠,作为爆米花电影来说承接复联4结尾观影体验还是很不错的。

  不过,荷兰弟的蜘蛛侠才16岁,托比已经步入社会,心智不能比。荷兰弟虽然有三部独立电影,但在MCU里的设定就是一个需要大佬保护的小屁孩,前面有钢铁侠,美队,雷神,后面有奇异,惊奇,黑豹,荷兰弟不会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英雄,再说他的版权还在索尼,跟迪士尼只是合作而已。期待漫威后续的表现吧。

  《蜘蛛侠:英雄远征》观后感四

  “英雄远征”几个字看似宏大,但仔细想想,历来远征的英雄都有一种孤独感和使命感。如唐玄奘西游取经,十字军东征,孔子带领72弟子各国游学等等,那是一种在不得已的状态下,离开熟悉的地方踏上遥远和未知的征程,去完成一个目标。这种凄苦和不得不的感觉,往往存在着一种被迫。而我们看这一次的蜘蛛侠所谓的他国征战,也是抗拒的。

  先来说一下小蜘蛛,他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美国单纯的高中生。他的生活距离那些有着悲剧身世的超级英雄隔了3千条街。蜘蛛侠的定位是邻家超级英雄,意思就是:我这个人没有那么多宏伟的志向,身边人出事儿我顺手能帮帮忙,一亩三分地儿我尽量处理好,不给大家添麻烦,就可以了。其他我正常上学、交朋友、忙于考试,做一个正正经经的高中生,享受青春的小甜蜜小烦恼。这样的充满青春气息的小蜘蛛,才是原原本本的他啊!

  但在本部电影中,因为钢铁侠的去世,且他把自己的衣钵留给了小蜘蛛,似乎一下子,重任在肩了。好像家长死了,孩子就必须立刻扛起家庭的重任一样。甚至连神盾局局长都开始逼迫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去冲锋陷阵。这样真的好吗?

  神盾局长,你有毒吧!

  影片中我最反感的是神盾局长的这个人设。自居为领导,就可以随意派活儿给手下?我们先不说小蜘蛛有没有加入神盾局,和这个组织有没有签订合同,合同里有没有写他有什么报酬和福利,有没有五险一金和工伤赔偿等等。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受了灾,你神盾局局长搞不定,就找超级英雄帮忙,这我认了,毕竟你能力不足。但你能力不足你能不能不要高高在上,一副强硬的态度说为什么不接我电话。废话,人家知道要出生入死的“加班”,没有补贴更不会升职,哪个“员工”会笑脸相迎?

  在被拒接电话之后,局长居然亲自上门拿着枪去面谈……嗯,你好棒棒哦!小蜘蛛在作战指挥部明确说明了自己的定位是“邻家超级英雄”,想要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局长笑着答应了,然后采取的方式居然是:绑架他所有的同学,让你关心的人陷入危险之中,我看你救还是不救。这和-有什么区别啊?

  还有最无语的一个招数是,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他人的选择:小蜘蛛你今天要是不拯救世界,你就是见死不救,你就是没良心,你对得起死去的钢铁侠吗?你想想你的责任是什么,你应该怎么做,你好好反思一下吧!

  WTF!

  这种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冲突的时候,你就跟我说这些?小蜘蛛虽然是超级英雄,但能力是一回事,生活阅历是另一回事,心理成长还是一回事啊!你给一个未成年人这么大的心理压力,你认为他会怎么做?你想让他当“接盘侠”?他当然第一反应是“甩锅”啊!所以,小蜘蛛把眼镜授权给神秘客的第一推手就是神盾局长。

  在时间紧迫,面临如此强大的心理和现实压力的时候,小蜘蛛想要自己的生活,但神盾局长说,不行,你有能力,其他人没空,那你就得上,别忘了你还有钢铁侠的神秘武器呢。

  好,你的意思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吗?那我让渡自己的部分能力,今后你就不用找我了吧。于是小蜘蛛轻信了刚认识2天的神秘客,将武器授权给他。(前提是他认为神盾局长信任的人一定是好人,所以局长对神秘客的轻信在先,也是造成这么多问题的前提原因)面对巨大压力,自己根本无暇搞定,从而产生逃避心理,这对一个青少年来说,是非常合理的。

  关系的亲疏,决定了我们care的程度

  邻家蜘蛛侠,在乎的就是身边人,身边事。他关心的是和自己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这个社区,这个校园,这座城市。相反,特别宏大的在地球的那一边的生死,似乎并不会特别触动他的心。我认为这是非常合理的。只要是人,你我都一样。

  都说人是社会动物,我们的纽带就是关系。这种关系决定了我们的亲疏,在意程度,紧张程度。用平实一点的话说就是:对关系好的人,亲密性更高的人,我们会投入更多,无论是情感还是注意力。

  而那种因为家破人亡而变得“需要”通过拯救世界来填补自己的超级英雄,我会觉得他们的生活其实是一团糟,而他们也没有完全享受到自己生活本身应有的幸福,这是一种悲剧。而如果继续把小蜘蛛往拯救世界的方向去推,每一次就将他身边的人放在最危险的边缘,无疑他也将面临家破人亡。很多超级英雄是因为身世的原因变成目前这样,但不能为了拯救世界去制造一个悲情的人然后让他没有自己的生活去拯救世界啊!

  所以,让超级英雄去拯救全世界的人并不现实,我们看到的那些能将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人当作自己的亲人去解救的人,是圣人,是神人,是摆脱了低级趣味的高尚的人。但这样的人真的凤毛菱角。我们普通人在意的就是身边人。所以,小蜘蛛的营救对象,从始至终,也都是身边的同学,因为在意所以紧张,因为害怕失去所以才全力以赴。

  拥有这样普通人情感的小蜘蛛,相反却最能和我们产生共鸣的。我们喜欢他也是因为他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没有太过博爱的境界,我们爱他,就是因为他的平凡和真实,他的普通之中有一种我们熟悉的人类的普遍情感。

  神秘客就是电影工业本身啊

  这一次的“反派”是由吉伦哈尔扮演的,先不谈他个人,让我感兴趣的是这种设定很棒:不是超级力量,不是外星来客,甚至可以说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而是借助了人脑海中去认可的“现实”。

  “有图有真相”的时代早已随着PS以及各种借位拍摄、角度取景变得并不可靠,很多人能一眼分辨真假照片。但我们对于眼睛的信赖程度还是非常之高,只要做得真,就可以以假乱真。就好比目前的电影工业一样,从2D到3D,从胶片到120帧,从数字到激光,所有视觉呈现的目的就是让你觉得真,可以进入剧情,起码在这120分钟里,你是相信这个世界的并沉浸其中的。

  这一次的神秘客,就是这样操作的呀:拥有了更高科技的设备,动用了团队力量,有造型设计、剧本统筹、科技指导等等,制造出一场又一场可以让真人在城市里都能沉浸其中的一出出大戏。那种现场感,撞击感,真实感,不就是目前电影工业想要呈现给我们的感觉吗?这么一想,会不会感觉很有意思?

  未来你看到的摸到的,似乎都会有假的成分,但只要你的大脑被欺骗,你的眼睛被欺骗,你的嗅觉、触觉等等所有感官被欺骗了,那它就被你认为是真实存在的。这个反派似乎在提醒我们,在未来科技加持,欺骗人类真的很容易做到。而如何辨别,如何抽离,我想人类的进化功能是如此强大,一定可以“永不满足”的去看到这种“真实”的瑕疵。所以我们一直在和自己较劲——如何更好的“欺骗”自己,和如何逃离这种“欺骗”。而这或许就是人类一直处于进步的原动力吧。

  都说这部电影是标志着小蜘蛛的成长,他从一个高中生变得有担当了。但我却不想让他变得这么快。因为一个人之所以成长,很多时候是面对生活的“不得不”。在没有人承担和保护的前提下,才需要变得强大去保护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

  一个有自我生活的钢铁侠,因为拯救世界牺牲了自己,他的牺牲就是为了让更多人可以享受自己的生活,和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那么为什么要逼迫小蜘蛛以拯救世界为中心,却忽视了他的个人生活呢?

  小蜘蛛是超级英雄里并不具有悲情气息的一抹亮色,希望他能继续保持这样的性格,因为超级英雄实在太苦了,我不希望在小蜘蛛脸上看到更多的哀伤。

  《蜘蛛侠:英雄远征》观后感五

  《蜘蛛侠:英雄远征》爆了!

  上映首日,票房即突破2.4亿元。截至目前,国内票房已经超过3.6亿。而电影网站的评分,也都在8分以上。

  也就是说,这部“蜘蛛侠”票房、口碑双赢。

  而且,不仅仅是这一部,之前的“蜘蛛侠”系列评分最低也有7.4。

  所以,这个名叫彼得.帕克的16岁中学生,被观众昵称“小蜘蛛”的蜘蛛侠,既不像美队高大俊朗,又不像钢铁侠身家丰厚,更没有雷神的天神身份。概括来说, 与前面几位相比,他就只是一个“没颜又没钱的穷草根”,凭什么能与前几位相提并论,并获得万千观众喜爱?

  由斯坦.李和史蒂夫.迪克特联手创造的“蜘蛛侠”,“出生”于1962年。他首次登场,是在当年8月份的《惊奇幻想》中,也是漫威英雄中第一个青少年主角。

  “蜘蛛侠”的超能力源于被一只受过放射污染的蜘蛛咬伤,继而可以像蜘蛛一样通过空气震动,感知周围的一切;获得了蜘蛛等比例状态下的力量,能够举起15至20吨左右的重量;可以像蜘蛛一样吸附在物体表面;此外,耐力、反应、速度和自愈能力都超强——此部分内容来自百科

  但他的超能力在漫威英雄中虽有特色却并不出众,那这个角色的魅力究竟从何而来?

  或许,是因为他距离普通人最近吧!

  古天乐曾经说,他最喜欢的超级英雄就是蜘蛛侠,因为面罩之下,不过是个面目平凡的雀斑男孩,就像万千个你我他。

  01

  雷神索尔是神界王子,托尼.史塔克家财亿万,“寡姐”自幼被训练改造,鹰眼天赋异禀,绿巨人则是博士……而“蜘蛛侠”,不过是个自小父母双亡,寄居在姨妈家里的少年。

  不仅身世输在了“起跑线”上,即使在同龄人中,彼得.帕克也并不出众。

  《蜘蛛侠:英雄远征》中,通过彼得.帕克暗恋的女生之口,说他就是班上的“小透明”。

  而他最初被创作出来时,连“小透明”都不如。

  史蒂夫.迪克特将自己笔下的主角,安排在愤青遍地的环境中。彼得.帕克戴着高度近视眼镜、梳着规矩的学生头,出场就是被同学欺负的小可怜。他自卑、敏感、胆小、忧郁,在人群中最受关注的时候,就是成为别人的笑点。

  他的朋友,只有本叔叔和梅姨妈。

  他的日常时间,大多用在跟大堆的课本打交道。

  如果没有那只实验室里的蜘蛛,彼得.帕克未来的人生会如何发展,几乎每个人都可以预见——从孤僻、软弱的“小透明”变成芸芸众生中面目模糊的一员,浑浑噩噩度过余生。

  但一次参观活动,将他从角落推到了人前,一个长久被欺负、忽略的“小透明”,成为可以拯救世界的英雄。

  拥有了超能力后,彼得.帕克也并没有将自己当成英雄,自卑和不安全感,依旧存留在他的骨子里。

  在“蜘蛛侠”最初的故事中,他先是参加摔跤比赛来赚取零花钱,之所以戴上面具伪装遮掩,只是因为“怕输”。

  虽然,他的能力早已经可以碾压那些“大块头”,但他很多时候都在担心“万一我输了呢?我可不想成为别人的笑柄!”

  没有自信、怕失败这两点,在“蜘蛛侠”系列中都还原保留。不计早些年的《蜘蛛侠》影视作品,仅从2002年至今的“蜘蛛侠123”、“超凡蜘蛛侠12”和“荷兰弟”版的两部影片来说,跟接受、承担相关的成长,一直是“小蜘蛛”的人生命题。

  在漫画中,“小蜘蛛”的第一次成长源自于他的错误。因为满心只想着比赛拿冠军,即使看到歹徒行凶却依然选择无视走开。之后,他敬爱的本叔叔遇害,凶手正是那个被他放跑的歹徒。

  这起悲剧,让“小蜘蛛”愧疚、反思,继而认识到了自己的命运和责任,并逐渐学习去接受、承担。

  这部分情节,在2002年的《蜘蛛侠》中被高度还原。

  但即便如此,彼得.帕克成为“超级英雄”,大多时候仍是比较被动。他的身上,属于普通人的部分更多。

  对于观众们来说,与雷神、钢铁侠、美队等“超英”相比,他们可以在“蜘蛛侠”身上代入自己。

  那个在班里不受瞩目、常被欺负的瘦弱少年,就像每一个不自信的我们。面对喜欢的人,他会心慌忙乱,手足无措;面对困难,他会不自觉想要逃避、不敢面对。

  但是每一次,他又总会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小蜘蛛”彼得.帕克用他的成长,与屏幕前的无数观众一起前行。人们从他的身上学会正视自己,也学会承担责任。

  蜘蛛让“蜘蛛侠”拥有了超能力,但学会运用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每个人身上都有潜能,每个人都有低估自己的时候,积极、自信、勇敢,便是改变自己命运的“蜘蛛”。不必成为可以拯救世界的英雄,只要可以战胜那个懦弱、自卑的自己。

  所以,喜欢“小蜘蛛”,就是因为他接地气,足够像“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