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生观看天宫课堂观后感范文

时间:2022-08-17 13:45:48 | 来源:作文库

“天宫课堂”是为发挥中国空间站的综合效益,中国推出的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将结合载人飞行任务,贯穿中国空间站建造和在轨运营系列化推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学生观看天宫课堂观后感范文,欢迎阅读!

学生观看天宫课堂观后感范文1

古时候,人们总是想把一些探测器送上太空。不过,功能单一,并不能完成人们对太空的探索。于是,人们开始想办法:怎么让人上天!我们这次采用的是“长征二号火箭”和“神州十二号飞船”组成。

上一次太空,要花费很多钱,如果只上去三四个小时又觉得不划算,我们想建一个像酒店一样能让宇航员住的地方,就是空间站。

按照计划,空间站一共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个是“载人飞船”,主要接送宇航员;第二个是“问天实验舱”,是用来做一些地球上完成不了的实验;第三个是“梦天实验舱”,和“问天实验舱”差不多,也是用来做实验的;第四个是“天和核心舱”,我们国家的宇航员就是住在这里面;第五个就是“货运飞船”,主要是负责运送各种物资的。不过,这个计划还没完全完成,现在的空间站只有两个部分:“天和核心舱”和“运货飞船”。据说,在2022年的时候,空间站就能补齐了。

传说有个广寒宫,是在月球上的,而咱们的空间站是飘在太空里的。太阳每天都会朝地球放射“能量”,不过我们在地球上晒太阳时,太阳离我们较远,危险不大。宇航员在太空中晒多了太阳可能会得癌症,所以规定空间站不能高于地球1000千米。科学家们在考虑到经费、实验效果等各种因素,最终,把空间站定在了离地球400千米的太空。

在地球上,你扔的东西都会掉到地上,这就是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如果,我们站在平地上扔东西,就会下落;那要是我们把飞船以非常快的速度“丢”上去,它下落的程度,就和地球的弧度保持一致,那飞船就可以沿着地球飞了。空间站飞得很快,一个半小时就能转地球一圈。

从古至今,人来想要在地球上看整片天那是不行的。如果从空间站上就看的一清二楚,因为站得高,看得远。

太空环境下能做一些地球上做不了的实验,比如说找出一些比手机芯片更紧密的芯片,或是一些环境下能变色的东西。

这次的宇航员上太空主要有几个小目标:住上三个月左右;调试一下各种设备;做一些不可思议的实验;出舱看太空和空间站的全貌。

中国的空间站,让我们能探索太空更多的奥秘。

学生观看天宫课堂观后感范文2

航天科技一直是任何国家都必须重视的一个新兴领域妹,她对我们探索太空以及探索未知领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如今这个社会上,制空权已经变得非常的普及了,那么还更深层次的就是宇宙太空的权利。比如说美国这个强大的国家,他们率先登陆月球,然后他就联合其他的国家在月球上面划分区域,说谁占领谁就在将来拥有采矿的权利,所以我们的航天技术也不能落后,否则的话在未来的100年内我们将会逐步的落后,所以航天技术以及航天的爱好将是我们新一代颜最重要的一个方向。

第一次接触航天方面的知识是在幼儿园大班。那一天,老师把一张报纸贴到了墙上,那上面有一艘火箭——其实是神舟六号,还有两个人——其实是费俊龙和聂海胜。听到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我弄明白了个大概,心里觉得自豪。突然,我发现——居然没有一名女性。

当时我就想:要是我能当中国的第一名女宇航员,该有多好呀!从那时开始,我便怀揣着这样一份梦想,上了小学。我曾经很自豪地跟班上的一位同学说,我将来会成为中国的第一位女宇航员,他听了,流露出羡慕的眼神。那时的我自豪极了,觉得当一名宇航员太简单了!

三年级,我逐渐了解了一些有关航天方面的知识,这才知道,当一名航天员不是那么简单的,不仅要有学问,要有好的身体,也要有好的心理素质——其实当时我并不明白到底什么是心理素质,只是模糊地觉得是身体好的一部份罢了。

虽然我知道我想成为一名航天航空员已经不太现实了,但是我可以在地下为他们工作,比如说地勤服务以及研究。我们可以在地上研究一些更加安全更加高效的航天飞船或者航天器材,也可以在地下的指挥中心,中间空宇航员的一局动,看看他们的生命体征以及各类的信息安全技术等。所以说,为了我能够实现这个梦想,我现在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去参加一些科技展。为的了就是能够更多的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为我将来的梦想做铺垫。

学生观看天宫课堂观后感范文3

在今日,我观看了天宫课堂这一节目,这使我了解到了许多知识。

在2013年,我国航天员王亚平真正意义上做了第一次天空授课,而时隔8年,今日和曾经的技术有很大不同。而且这次摄像头的数量为和质量都变好了,这也给航天员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而且她还会手中拿一个摄相机,这可不比在陆地上拿着轻松。

张老师给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在空间站中,正方体六面播种、根和芽的方向是什么?答案是根发散扎入土壤,芽背向种植面向光生长。因为地球有重力,所以地球山上植物的根向地下生长,而太空中微重力环境下,它的根会四处生长,并且根也会有弯曲,而且在土壤中生长。

第二个问题,从茶壶中向杯子中倒水,水会怎样的?答案是,水在茶壶中且倒不出来。在微重环境下,水会漂浮在上面,是倒不出水的。

第三个问题,在空间站内,金鱼能在敞口鱼缸水中游动吗?不能,因为水和鱼分被分离开,并且水会在短时间内游一段时间,一会之后它们就会分开。

航天员在舱外机械臂上,一口手拿小钢球,一手拿羽毛,双手用同样的力,向同一方向扔出,预定距离为两米,谁先抵达?答案是羽毛。在真空微重力下,质量小加速度大,所以羽毛先抵达。

之后,了解了一些航天的一些精彩瞬间。之后,又参观了一些航天员的“太空家园”使我了解到了太空中的些设备。

我还了解到,在地面上乒乓球会浮在水面上,而在太空中,乒乓球沉浸在了水中。在空间站中,浮力几乎消失了。一个水膜,并在水膜中加入水后,将一个人造的花放入水膜中,花在大空中变大了,就像绽开了一样。在水膜中继续注水后,水膜会变成一个水球。在水球中注入一个气泡,水球中形成了一正一反两像。将颜料注入到水球当中,之后将泡腾片放入水球之中,之后水球之中会产生大量气泡,水球看起来更漂亮。

这次实验之后,我从这次天空授课中学到了许多,我十分喜欢这次的天空授课。

学生观看天宫课堂观后感范文4

太空授课的“选题”条件是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必须安全可靠、质量小、体积小、功耗小、对航天员健康无影响、不会污染座舱环境等;当然,也要考虑创意新颖、简单可行、不需要花费航天员很多时间等因素。

“当时还设计了一个磁铁实验,但考虑到磁铁可能对航天器内部仪器和设备产生影响,所以这个实验被放弃了。”庞之浩补充道,此外,化学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安全起见,太空里的化学实验通常在实验柜或者手套柜进行,难以向地面学生呈现,因此挑选物理实验作为太空授课的内容更具安全性和可视化。

为做好中国首次太空授课科普教育活动,当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教育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等部门对活动进行了系统、周密的策划,完成了课件、教具制作和地面课堂的准备工作,航天员还为此进行了专题准备。

由于天宫一号是精密飞行器,航天员的授课活动必须小心谨慎,既不能动作幅度太大,干扰到正常飞行,还要当心漂浮的实验器材、液滴影响到航天器安全。

作为主讲人的航天员王亚平,在备课时没少下功夫。她精心准备授课内容,向专业教师虚心请教讲课技巧。指令长聂海胜担任太空课堂的助教,负责配合王亚平管理教具,维护课堂秩序。航天员张晓光几乎是被“捆”在舱壁上听完这堂课的,因为担任摄像师的他,要想在失重环境下保持平衡,必须用束缚带把自己固定在舱壁上,才能在用手持摄像机的情况下,保持长时间稳定拍摄,把太空授课的精彩图像传回地面课堂。

“未来的太空授课将会有更多、更新颖的实验内容和形式。例如天地对比实验,比较蚕或蜘蛛在太空与地面吐丝的区别,观察蝴蝶在太空中如何飞舞等。”庞之浩介绍,我国有关部门也已开始组织青少年设计太空实验,并定期请专家评审,优秀的实验方案未来有望在中国空间站上实施。

学生观看天宫课堂观后感范文5

“天宫一号”为中国构建太空空间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回顾一下国际太空站的历程。

1983年,美国总统里根首先提出了国际空间站的新构想;1993年,经过将近十余年的探索和无数次重新设计,终于开始着手建设太空站;1994年,准备阶段开始,在此期间,航天飞机与“和平”号太空航进行了9次对接;1998年,国际空间站的第一组件曙光号功能货舱发射成功;2001年,命运号实验舱与团结号节点舱对接,探索号气闸舱安装完成;20X年,哥伦布号实验舱安装完成,开始安装希望号实验舱;20X年,安装宁静号节点舱。

从国际太空站的艰辛历程可以看出,“天宫一号”只是中国向太空迈出的一小步,但是这绝对是意义巨大的一步。

中国载人航天是深谋远虑的,每一步都经过无数次计算和测试,确保万无一失。目前主要分三步走: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可以说,中国航天技术是借鉴前人的技术而自主创新的。中国航天现有八大系统: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监控通讯系统、着落场系统、空间实验室系统。这八大系统是中国经过长达X多年的摸索才总结出来的,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辛酸。

人类目前载人航天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将实验室搬上太空,利用太空微重力高真空的独特环境,开展地面无法进行的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实验,从而为人类造福。太空生命科学试验不仅可以进行植物育种、发明新的药物,而且在半导体、特种材料、天文学、对地观测等方面的好处更是不一而足。

因此,以神七天宫一号为起点的中国空间站建设,将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带来更大的舞台。周建平说过:只有对人自身在太空中的行为和能力有了清晰的认识,才可能具备更好的开发能力。目前,中国正在朝着这样的目标进发。中国的空间站将成为世界科学发展进步的平台,为人类探索做出贡献。

作为一名高二化学生的我,同时作为一个中国人,看到中国在载人航天事业技术上的发展,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更加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将来要为祖国的繁荣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

2021学生观看天宫课堂观后感范文相关文章:

★ 2021天宫课堂第一课观后感范文

★ 2021学生观看天宫课堂观后感

★ 2021天宫课堂第一课观后感心得最新(6篇)

★ 2021《天宫课堂》直播观后感通用

★ 《天宫课堂第一课》观后感2021最新(七篇)

★ 2021年天宫课堂第一课观后感通用10篇

★ 2021天宫课堂第一课观后感心得范文

★ 央视《天宫课堂》个人观后感(精选10篇)

★ 2021央视天宫课堂观后感最新

★ 2021天宫课堂第一课直播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