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精选6篇】

时间:2023-11-14 16:06:52 | 来源:作文库

《典籍里的中国》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全新大型文化类节目,节目聚焦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最具影响力的经典书籍。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6篇《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可以帮助到您,就是壶知道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一

大家了解《本草纲目》吗?《本草纲目》是一部影响世界科技进步的奇书,它不仅是一部药物学专著,其内容还涉及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冶金学、化学以及天文学、气象学等领域。先后被翻译成日、法、英、德、俄等多国文字,在世界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实我之前也不怎么了解,但是在这周我看了一个名叫“典籍里的中国”的文化类节目,了解到了《本草纲目》《楚辞》《史记》《论语》等等著名的中国典籍。

“典籍里的中国”是撒贝宁主持的节目。每一期都会挑中国古代典籍进行戏剧演绎,介绍主要内容和作者的'生平。

其中有一期节目,讲的是《本草纲目》。《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他父亲是一名名医。李时珍也十分想像父亲一样为百姓治病,但是他的父亲一心想让他读书,便对他说:“行医难,你不要像我一样,做一只逆流而上的船,你好好的读书,考取功名吧!”然而李时珍并不罢休。他三次向父亲请求,答应他去行医,他的父亲最终被李时珍的精神感动,问他:“你为什么要行医?”李世珍说:“我想造福百姓,给他们治病。”李时珍的父亲后来终于答应了。李时珍也随父亲四处行医,但是后来他发现,历代的本草书有许多地方有错误。他就下定决心,要修订一本新的本草书,以防百姓看病时抓错药。李时珍四处行医积累医药学知识,在民间搜索药方,历经年,终于写写出了一本部、52卷、近0万字的《本草纲目》,这本书首次将本草用纲目分类。当他要去印刷时,当地最大的书商对他说:“这本书有0万字,需要大量的精力和人力。我虽然想帮助先生,但是真的无能为力呀!”李时珍说:“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书商想了想,说:“如果能求到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文人王世贞先生做的序,那同行肯定会竞相印刷。”李时珍听了之后,奔赴千里之外,去找素未平生的王世贞作序。他到了王世贞家,经过多次求见之后,才顺利地见到了王世贞。王世贞看了书之后,也被震憾,答应为他作序。但是李世珍担心这本书还有纰漏,又拿回去经历了十年,改正了一些缺漏,再让王世贞作序。终于书商胡承龙愿意印刷此书。然而,让人遗憾的是书刚刊印好,李世珍却撒手人寰。

在当时情况下,写《本草纲目》十分困难。但是李时珍不畏困难,逆流而上,最终终于刊印出版。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要是他没有这样坚强的意志,我们可能就看不到《本草纲目》这样的著作了。

我以前一直不知道坚持究竟是什么意思,李时珍的故事让我知道了:坚持就是不怕困难,不放弃!坚持,就是将自己喜欢做的事一直做下去!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二

以前,我在书上看到过“徐霞客”这个名字,知道他的故乡在江阴,但对他的生平事迹了解甚少。这次有机会在电视上看到《典籍里的中国》这部记录片,才对徐霞客有了更深的了解。

“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大丈夫早上在大海边,晚上便去往苍梧之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多么豪迈洒脱呀!而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便是用他的双脚,走遍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用生命履行了这句话。

徐霞客小时候受父母的影响,立志要踏遍祖国各地,寻访长江源头。徐霞客长大后,初心未变,便开始游历各地。没有先进的仪器,他就用脚丈量,用眼观测。腿疾复发时,即使爬他也要爬到长江源头。路上遇到强盗抢劫,他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损失辛苦得来的数据。徐霞客生命最后几年的西南“万里遐征”,纠正了“长江源头是岷江”的说法,为中国现代地理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此外,徐霞客还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文章,如《游天台山日记》、《游黄山日记》……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被徐霞客热爱祖国每一寸山河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奔走于中华大地,途中的艰难险阻没有吓到他,反而使他愈加坚定。徐霞客的事迹让我明白:坚持铸就成功之路,成功由坚持诞生!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三

2021年2月12日,央视一档全新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开播了,开篇第一期讲述的便是“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里的故事,识读《尚书》,“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

节目设置了三个大舞台与甬道相连、采用多空间沉浸式戏剧,穿越古今,当代读书人与古代华夏先贤对话的方式,讲述典籍里的故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是一种“全新的创作理念,带给观众沉浸式的观看体验”。

《尚书》在整理、流传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如果没有他,就没有我们后来看到的《尚书》,他就是伏生,“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意。”

在秦朝末年,兵乱大起,项羽火烧咸阳,国藏的《书》化为灰烬。为逃兵火,伏生与妻儿带上一车《书》回山东老家,却遭遇兵劫,儿子护《书》,被乱兵杀死。天降大雪,伏生的妻子重病,女儿也几乎冻死,要烧书简取暖的时候,妻子却阻止了,最终在他怀中病亡。待天下初定,伏生回家破壁取《书》,发现书简已朽毁,完整篇目仅余28篇。伏生咆嚎大哭起来:“我一生护《书》,未曾想《书》却因我残缺大半,我愧对先人,愧对我死去的妻儿。”

伏生对《书》那份崇敬之情,那份传承的期盼,全家人都舍命护《书》,这最是感人的情节,看着戏剧,眼泪忍不住就涌出来了。跟着节目走进《尚书》,感受到中国有着远古的智慧和无穷的力量。

伏生跟当代读书人讲《尚书》中的《禹贡》篇目,大禹除了治水,还有更伟大的功绩是定九州,为华夏划分土地疆界,他顺着山势行走,砍削树木作为路标,以高山大河奠定界域。大禹13年来历经磨难,“禹迹”踏遍华夏,“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

一篇《禹贡》又让人看得热血沸腾,撒贝尔:“中华儿女能不敬爱大禹吗?”全场观众都激动地跟着呐喊:不能,不能,不能。

晚年的伏生在山东老家一带传授《书》,后来汉文帝知道了,他想要伏生到朝廷讲《书》,但那时候伏生已经九十多岁,经不起舟车劳顿,汉文帝便派太常使掌故晁错到伏生家学习,聆听教诲。

伏生同晃错讲书完毕,充满了期翼,语重心长地说:“今日借君之口,将《书》带回都城,望上古先贤之美德,传于天下,民本德政,福泽后人。”

伏生对《书》那份传承的期盼,深深地感染着中华儿女。

《典籍里的中国》以演绎为主、解读为辅的戏剧,用“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多舞台展现形式,每个场景的精湛演绎让我第一次看就被吸引住了,被震撼住了,情不自禁地泪流满面。后来,我又带领孩子一起看《典籍里的中国》,一起学习、传承我们的中国文华。每一遍都让我感觉震撼、心潮澎湃、潸然泪下。

节目中还有很多感人的,值得我们一看再看,认真学习与传承。感谢祖国,感谢央视,我要一期不落地追下去!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四

继与老子、孔子、伏生等古代圣贤相遇对话后,“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引领观众走进明代哲学家阳明先生的学堂,走进《传习录》这部立志、立言之作,立德、立身之典,解读“知行合一”思想的真谛。

昨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一季以王阳明《传习录》收官。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人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先贤智慧,以及传承注重实践、实干兴邦的重要理念,在网上持续发酵。事实上,第一季11期节目期期有文化的燃点、情感的爆点,每次更新都会掀起新一轮热议,被许多年轻人称为“封神之作”。截至昨晚,节目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33亿,抖音#典籍里的中国#主话题播放量超14亿,节目相关视频全平台播放量超20亿。著名评论家饶曙光认为,《典籍里的中国》能成为现象级节目,即在于创作者深挖传统精髓,钩沉典籍里的中国精神之源,为当代人指引征途,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以典籍为脉络,串联起中华文明史的文化之链

《典籍里的中国》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典籍为脉络,串联起中华文明史的文化之链,以期构建深刻的文化传播、交流的历史图谱。图为《传习录》剧照。

戏剧舞台开启,昨晚《典籍里的中国》采用倒叙手法,从王阳明去世前一年接到前往广西平叛的诏令讲起,回顾他从少年立志、踏上仕途,到挨廷杖贬谪贵州、龙场悟道、平宁王之乱的坎坷一生,同时也是追寻大道的求索一生。跟随节目,观众跨越500年时空,得见王阳明九死一生仍心向光明,终悟得“知行合一”思想真谛的历程;年轻人更在节目中触摸到《传习录》的睿智光辉。

昨晚节目播出后,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明史研究室副主任解扬的一番话被许多网友转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知促行、以行成知,阳明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自主意识,肯定自我价值,成为对时代有用的人。”网友在一次次接力转发中感悟的实为“学史力行,行胜于言”的真理。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国家,都应铭记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唯有如此,才能学以致用、实干兴邦。

其实回到节目创作的初心便可知,《典籍里的中国》凭什么每一期都能成爆款。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中华民族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生不息,古老灿烂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一个重要奥秘即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典籍,正是中华文化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能永远给予中华儿女精神滋养。因此,《典籍里的中国》通过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以典籍为脉络,串联起中华文明史的文化之链,以期构建深刻的文化传播、交流的历史图谱。

自牛年新春开播,《尚书》《本草纲目》《论语》《孙子兵法》《楚辞》《史记》《道德经》《传习录》等享誉中外、流传千古的典籍依次登场。伏生一生守护和传承《尚书》的故事,“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李时珍“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医者品格,司马迁、屈原、孙武等人深切的家国情怀,周文王、老子、孔子等古代圣贤思想的精华和内涵等——典籍里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也一次次焕发新的光彩。

在新媒介与传统文化的交互中,让当代中国人与先贤心灵相通

曾有网友留言:“为什么每一期都能点燃我们内心那团火?因为它唤醒了我们常用而不知的传承,它让你蓦然发现,那些经典其实就记在脑海,刻在心中,挂在嘴边,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在饶曙光看来,《典籍里的中国》之所以能“唤醒”基因、沸腾我们的血液,在乎融合了“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创新形式,在乎节目在新媒介与传统文化中找到了交互的契合点。

在网友心里,《典籍里的中国》留下了太多名场面。比如《孙子兵法》,其所承载的“重战”“慎战”的思想光辉,深远影响后世2000多年。节目借戏剧的方式带领观众推开历史之门,“目睹”柏举之战大败楚军后,孙武劝吴王止戈为武的一幕。当孙武和伍子胥道出“这打来打去到了最后,不就是想让百姓过上太平日子”的'历史真谛,许多观众读懂了《孙子兵法》“安国全军”的精髓要义。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原战略教研部副主任、教授薛国安进一步阐释:“如果我们现在面临着对和平发展的严峻挑战,一定会涌现出成千上万个既敢战又善战的新一代‘孙武’,自古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根本不愿意战争,但是也不惧怕战争,我们会以亿万同胞凝心之力,共筑新时代的万里长城!”

又比如《楚辞》一期,戏剧故事围绕屈原手中的“柑橘”展开。橘子不止是屈原和楚怀王共同成长经历的一个见证,而且是屈原对那片土地、对那片土地上人民的一种情感隐喻,还是他对自身的一种期许。荧屏上,屈原和楚怀王从两个爱吃橘子的孩子成长为踌躇满志的少年,就像是并肩生长的两棵橘树,想为家国开花结果……可惜,一个自沉汨罗,一个客死于秦。当楚怀王“离去”,屈原大口大口吃着橘子,甚至吞下了皮,感知到人物的情绪,几乎所有观众潸然泪下。也由此,屈原和“天问一号”的梦幻联动显得格外珍贵动人。2000多年前,屈原仰望苍穹发出《天问》;2000多年后,依然传承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精神的中国人,已经奔赴深空,将最浪漫的诗篇写在了宇宙之中。

用时代的新介质开拓新的传播场,节目火了,典籍“活”了。正像节目最初的推广词——“中华典籍浩如烟海,兼收并蓄;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不绝如缕”。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五

“明明暗暗,惟时何当?”白天光明,夜晚黑暗,是谁在安排这一切?

“圜则九重,熟营度之?”青天这么高,谁能度量它?

这是屈原对天发出的惊世之问,激励着后世不断探索前进。宇宙无穷,求索也无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可能没有找到答案,但敢于发问的勇气,勇于求索的精神,有时比答案更珍贵。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怀王听信谗言,不听屈原的劝阻,要与秦国求和。屈原委屈,他委屈楚怀王宁愿听信谗言却不相信自己;屈原悲愤,他悲愤这世间乌烟瘴气,楚怀王身边尽是贪婪狡猾、愚昧无知之流;屈原惭愧,他愧对战火中饱受摧残的百姓。屈原的一生都在追求清白高洁,宁肯跳进江中葬身鱼腹,也不愿与世俗之辈同流合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屈原对自身的`要求,也是其精神写照。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橘树扎根在南国的土地,难以迁徙。这是楚人的立身之本,时至今日,屈原的这番话仍告诫我们要做一棵橘树,扎根故土,爱我家园!

漫漫时光,屈原的求索精神延续了千年。而今,中国天眼就是人类求索的眼睛,中国人探索宇宙的路,仍然漫漫修远。屈原深遂的目光,透过中国天眼,看向漫漫宇宙。“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

做一棵橘树,为国家之富足繁茂自己,为国家之强大奉献自己,永世不移!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篇六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题记

穿越时空,观先人李时珍之经历,看完《典籍里的中国》,受益颇丰,写下心中所想。

学医难,行医更难。少时的李时珍便有一个行医梦,可作为医者的父亲李言闻自是清楚医者之难,一再反对他。长大后的李时珍乡试三次未中,他心中的梦想便愈加坚定。他为从医曾求父亲三次,终与父亲共为“逆行舟”。为乡民看病,不辞劳苦,成了李时珍的日常。尽管他深知从医的艰辛,但他依旧带着“寿国以寿万民”的志向坦然地踏上了征程。

学医难,行医难,修本草书更难。在行医救民的过程中,李时珍目睹了不识药、用错药的案例,心中由此萌发利了重修本草的种子。”天下医书,利益天下”,李时珍集古代医书之大成,又通过自身实践,三十年饱经风霜,三十年呕心沥血,著成《本草纲目》。

可谁能想到,出书更难。当时竟无一书商想要刊印。从书商口中得知,得到王世贞作的序,《本草纲目》便可发行,李时珍跋山涉水去求王世贞作序,对于李时珍而言,弯下腰求序比挺直腰著书更难,可为了造福百姓,他甘愿奉献。幸而《本草纲目》得到了王世贞的赏识。

然而李时珍又担心《本草纲目》存在错误,误导后世子孙,在流去的十年光阴里,李时珍重修本草,不负所愿,《本草纲目》得以印发。令人嘘不已的是,年过七旬的李时珍没能看到出版的《本草纲目》,这也是他留下的遗憾。穿越百年,让李时珍看到被后人所珍藏的《本草纲目》,了却了他的夙愿。

李时珍的一生,用“难”形容再合适不过,他用“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行医精神克服种种磨难,他是一个不怕难的人,一个迎难而上的人,李时珍艰苦奋斗了半生,彰显的是实事求是、格物明理的大医精神,医者仁心、悬壶济世的大医情怀。就是这样一个人,完成了需百人整理撰写的浩大工程,造就了医药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救死扶伤,一心为民;艰难卓绝,著成本草;锲而不舍,求序刊印。这是李时珍一生的写照,我们永远怀念他!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壶知道为大家带来的6篇《观看《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壶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