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富兰克林自传》有感(精彩5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内容是虎知道为您带来的5篇《读《富兰克林自传》有感》,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虎知道给您的好友哦。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 篇一
《富兰克林自传——卓越的人生》讲述了他成长路上成功的经验和得失,朴素的话语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作者本杰明·富兰克林是资本主义精神最完美的代表,同时也是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和科学家、实业家。他参加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享有世界性的声誉。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是他自己所说过的一句话——“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
富兰克林从最低层的“草根”一步步的走向成功的巅峰。他用他的亲身经历总结出了为人处世的13条原则也可以说是13条完美道德修养准则:1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过量;2寡言——除对别人或自己有益的话外,不多说话,避免和人说空话;3秩序——用过的东西归还原处,做事情按部就班;4果断——该做的,坚决执行;决定履行的,务必完成;5节约——除对别人或自己有益的外,不乱花钱,也就是说,切戒浪费;6勤奋——不浪费时间。经常从事有益的事情,动作利索,不拖泥带水;7诚实——不欺诈,心地坦白、正直、言行一致;8公正——不侵害别人,不要由于你的失职而使他人遭受损失;9中庸——避免极端,责人从宽;10整洁——身体、衣服以及居住的地方,都保持整洁;11沉着——遇事不慌乱,不论是琐碎的、一般的或是不可避免的事情,;12贞洁——言正行正,不要损害自己或别人的声誉;13谦虚——学习先哲的谦逊精神。
富兰克林正是用这些原则约束着自己的一言一行,才不断成为令我们尊敬的一代伟人,我们应该向富兰克林学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其实,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反省自己,只不过是不同的人反省自己的内容不同罢了。我们应该在一日三省中不断反思不断进取不断进步。
读富兰克林的自传,看着他的成长他的成功,无论贫穷还是富贵,只要有空余的时间他就会看书,从书中汲取知识、总结经验,同志趣相投的书友分享着其中乐趣,日子过得十分充实。反观,现在的大学生就在看书上这一点是远远贫乏的,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先进文化被接受的同时腐朽的思想也正在侵蚀大学生的心灵。看似充实的大学生活下有的是贫瘠的精神世界。
作为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在有限的大学四年内成长为一个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合理安排学校的课程和自己感兴趣的业余活动。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定性时期,所以更应该合理的规划自己未来的生涯,有计划有目一步一个脚印的向上走。所以我们应该把课堂的知识学好,同时,要多到图书馆博览群书,增加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断地积累,所谓厚积而薄发,这样才能向成功不断地迈进。
读富兰克林自传有感 篇二
世界上超一流的领导人华盛顿曾今说过:“在我的一生中,最让我佩服的只有三个人,第一个是富兰克林,第二个是富兰克林,第三个还是富兰克林。”
作为世界上超一流的领导人之一的华盛顿,功绩可见,但他却如此迷恋富兰克林,推崇富兰克林,那么富兰克林的德行和为美国甚至世界做出的贡献也就不容置疑了。
书中讲述了富兰克林的一生,同时富兰克林公正的评价着自己的一生。这部自传写的十分繁琐,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是很难一口气读完的,但这也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该书叙事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此书不像别的自传那样满篇都是歌颂自己之词,而是把作者的功过是非完完全全的写了下来,毫无保留的把一切都留给后人评价,此等气魄,简直非常人所有。
我纵观全书,总结出富兰克林的“十三条成功计划”为自己的辉煌的一生定了坚定的基础。
一、节制。食不过饱;饮酒不醉。
二、沉默寡言。言则于人于己有益,不作无益闲聊。
三、生活有秩序。各样东西放在一定地方;各项日常事务应有一定的处理时间。
四、决断。事情当做必做;既做则坚持到底。
五、俭朴。花钱须于人于己有益,即不浪费。
六、勤劳。不浪费时间;不去关注那些无聊的言论,每时每刻做有用之事,戒除一切不必要的行动。
七、诚恳。不欺骗人;思想纯洁公正;说话也应诚实。
八、正直。不做不利他人之事,切勿忘记履行对人有益的义务而伤害他人。
九、中庸。勿走极端;受到应有的处罚,应当加以容忍。
十、清洁。身体、衣服和住所应力求清洁。
十一、宁静。勿因琐事或普通而不可避免的事件而烦恼。
十二、贞节。洁身自好
十三、谦虚。谦逊,不要傲慢。
这些对于今天的我们也同样适用。让我们学习富兰克林,也为我们的人生增添辉煌的一页吧!
读富兰克林自传有感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2800字 篇三
《富兰克林自传》是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 1706.1.17-1790.4.17)本人对自己前半生(1706-1757)的一些回顾。书的重点固然是富兰克林总结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该书也为我们了解十八世纪中前期美国的社会面貌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切入点。
书中表现的美国社会,大致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浓厚的商业氛围,或者说是资本主义氛围。作为资本主义先驱英国的殖民地,美国早在十八世纪初期就建立了完整的现代商业制度。与人合伙开一间小小的印刷铺,必须确定各人的股权和产权。开店的资金,既可以来自向他人的借款,也可以来自抵押物业向银行的贷款。如果债务超出了资产,就有被宣告破产的危险,不仅店铺会被关闭,资产被变卖以抵债,还可能背上牢狱之灾。与视商人为寇仇,全力打压商人的中国古代社会不同,政府与商人互相依赖。政府的请愿书、选举票、法律书籍,甚至发行的纸币,都要委托印刷商印刷;而商人一旦在政府任职,又会利用职务之便拓展自己的生意。富兰克林在当上宾夕法尼亚州议会秘书后,“有很多机会与议员们维持联系”,这种关系替他“招揽了印刷选举票、法律、纸币和其他零星的公家生意”;在当上费城邮务代办后,富兰克林借便利的信件来往增加了自己办的报纸的发行数,招徕了更多的广告,大大地增加了自己的收入。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这种商业氛围下催生的重视实利的倾向以及功利主义伦理观。富兰克林8岁时被父亲送到语法学校念书;一年后,由于家庭人口多,负担不起大学求学的费用,同时看到“许多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日后穷困潦倒”,他父亲又将他送到书算学校,10岁时干脆将儿子接回家帮助营业。12岁时,富兰克林显露出写作天赋,写了两首应时故事诗,其中一首还热销镇内外;父亲却嘲笑富兰克林的诗歌,因为他认为“诗人一般是穷光蛋”。富兰克林有一个朋友雷夫,喜欢研究诗,深信自己会因此成名发财;但他的朋友奥斯朋却劝他经商,靠着勤勉和规矩积累资金。富兰克林也赞成写诗只是为了改进散文写作的语言风格,而散文是他“发迹的一种主要手段”。富兰克林认为,不能够因为《圣经》提倡或禁止某些行为,就说这些行为是道德的或不道德的,而要看这些行为是否对我们有利。基于这一原则,他认为“没有一样东西能像道德一样使人发财致富”。
二,极其有效的民众自治机制,以及民众对公共事务表现出的极大热情。书中,费城的许多公共事业都是由民众自己组织的:修建大学、医院、孤儿院、教堂的资金全部来自民众的捐赠;而在组建志愿消防队和抵抗法国人与西班牙人的义勇军的过程中,民众更是出钱又出力。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行为既不是出于盲目的一时冲动,也不是政府或权威威逼利诱的结果。通常情况下,都是先由富兰克林或其他人写文章指出发展某种特定的公共事业的必要性,以及用何种方式发展,人民在经过充分考虑和讨论后再作选择。募捐活动结束后,捐款人还会选出理事会管理捐赠的资金,监管工程进度,以及管理完工后建筑的使用。这些举措都有力地保障了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宗教信仰自由。许多人之所以背井离乡,不远千里地来到美国,就是为了躲避严酷的宗教迫害——富兰克林的父亲就是其中的一员。因此,宗教信仰自由自然成了他们的共识。在书里面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宗教:富兰克林从小在长老会的教导下长大,后来改信自然神教;在他接触的人当中,有法国先知派教徒(french prophets),有教友会教友(quakers),还有弟兄派教友,以及来自德国浸礼会和爱尔兰的教士。他的老东家凯谋,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印刷商,甚至想自创一个新的教派。不同的教派之间即使发生争执,也仅限于嘴仗和笔战。最能体现宗教信仰自由的要数下面这件事:1739年,爱尔兰的巡回传教士胡飞特牧师来到主要信仰教友会的费城讲道,受到当地牧师的排挤,只能在露天说教。尽管如此,仍然有来自不同教派的人前去听讲,并提出了建造新教堂的计划,很短时间内就募集了足够资金并兴建完工。完工后,管理教堂的董事会明文规定,任何宗教的教士要对费城人说教时都可以使用该该教堂,因为教堂的修建不是为了某一教派的方便,而是为了方便全体人民。
四,当时美国各州的政治制度可以说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一个复本。权力分别掌握在总督和州议会手上,两者互相制约;在宾州,前者由业主任命,后者通过选举产生。所谓业主,就是指英国国内一些根据英王特许状享有该州土地的一些大贵族。作为人民代表,议员们认为业主和人民都要交税;但业主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命令他们的代理人——总督阻挠议员们提出的征税法案。两者一直在此问题上争执不下。在富兰克林担任宾州议员期间,前后历经三任总督,最终才在1757年以议会的获胜而告终。
既然书的主角是富兰克林,那么当然不能不提到他。书中,他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提炼出许多处事为人之道。他在年少时十分爱好争辩,以驳倒对方为荣;但他逐渐认识到这样做既不能交流思想,又不能增进感情,因此要用谦逊的口吻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即使双方的讨论能够深入,又容易说服别人。他是多项公益事业的发起人,但在推广自己的计划时,他总是称受某人的委托;如果不这样做,有人就会妒忌他所获得的名誉而反对计划的实施。在他参选州议会秘书时,他遭到了一个有势力的议员的反对;他没有卑躬屈膝地巴结那个议员,而是请那个议员帮了一个忙,后来他们的友谊一直持续到那个议员死为止。因此,“假如一个人帮了你一次忙,那么以后他会比受过你恩惠的人更乐意帮助你。”
除了具体的建议和忠告,富兰克林还提出了一个打造完美品德的计划。在他22岁的时候,他想克服自己身上所有缺点。起初他认为,只要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就会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但他逐渐发现,“习惯会利用一时的疏忽,理智有时又不是癖好的对手”。因此必须戒除坏习惯,培养好习惯。他编制了一个美德培养表,将自己希望获得的美德都列在上面,每天对照表单检查自己的过失。他认为坏习惯就像花园里的野草,不能指望一下子都把它们拔光;因此在一个时期内应该着重培养某一项美德,当自己认为这项美德已经达到了,再去培养下一项。当所有的美德都已经训练过一次后,又从头开始,直到形成习惯为止。富兰克林承认,这个计划虽然未能帮助他达到完美境界,而且差得很远,但靠着这个计划他比做这种尝试前好得多快乐得多了。正如临摹字帖的人,或许他们永远不能达到像帖本一样卓越的书法水平,但在临摹的过程中他们的书法必然有很大提高。
总的来说,《富兰克林自传》向我们表明,出身寒微、受教育程度低并不能成为一个人平庸不前的理由。只要有决心并坚持不懈,每个人最终都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套用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里的一句话: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使其成为可能的,是决心和行动。
读《富兰克林自传》有感 篇四
一,浓厚的商业氛围,或者说是资本主义氛围。作为资本主义先驱英国的殖民地,美国早在十八世纪初期就建立了完整的现代商业制度。与人合伙开一间小小的印刷铺,必须确定各人的股权和产权。开店的资金,既可以来自向他人的借款,也可以来自抵押物业向银行的贷款。如果债务超出了资产,就有被宣告破产的危险,不仅店铺会被关闭,资产被变卖以抵债,还可能背上牢狱之灾。与视商人为寇仇,全力打压商人的中国古代社会不同,政府与商人互相依赖。政府的请愿书、选举票、法律书籍,甚至发行的纸币,都要委托印刷商印刷;而商人一旦在政府任职,又会利用职务之便拓展自己的生意。富兰克林在当上宾夕法尼亚州议会秘书后,“有很多机会与议员们维持联系”,这种关系替他“招揽了印刷选举票、法律、纸币和其他零星的公家生意”;在当上费城邮务代办后,富兰克林借便利的信件来往增加了自己办的报纸的发行数,招徕了更多的广告,大大地增加了自己的收入。
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这种商业氛围下催生的重视实利的倾向以及功利主义伦理观。富兰克林8岁时被父亲送到语法学校念书;一年后,由于家庭人口多,负担不起大学求学的费用,同时看到“许多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日后穷困潦倒”,他父亲又将他送到书算学校,10岁时干脆将儿子接回家帮助营业。12岁时,富兰克林显露出写作天赋,写了两首应时故事诗,其中一首还热销镇内外;父亲却嘲笑富兰克林的诗歌,因为他认为“诗人一般是穷光蛋”。富兰克林有一个朋友雷夫,喜欢研究诗,深信自己会因此成名发财;但他的朋友奥斯朋却劝他经商,靠着勤勉和规矩积累资金。富兰克林也赞成写诗只是为了改进散文写作的语言风格,而散文是他“发迹的一种主要手段”。富兰克林认为,不能够因为《圣经》提倡或禁止某些行为,就说这些行为是道德的或不道德的,而要看这些行为是否对我们有利。基于这一原则,他认为“没有一样东西能像道德一样使人发财致富”。
二,极其有效的民众自治机制,以及民众对公共事务表现出的极大热情。书中,费城的许多公共事业都是由民众自己组织的:修建大学、医院、孤儿院、教堂的资金全部来自民众的捐赠;而在组建志愿消防队和抵抗法国人与西班牙人的义勇军的过程中,民众更是出钱又出力。难能可贵的是,这些行为既不是出于盲目的一时冲动,也不是政府或权威威逼利诱的结果。通常情况下,都是先由富兰克林或其他人写文章指出发展某种特定的公共事业的必要性,以及用何种方式发展,人民在经过充分考虑和讨论后再作选择。募捐活动结束后,捐款人还会选出理事会管理捐赠的资金,监管工程进度,以及管理完工后建筑的使用。这些举措都有力地保障了公益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宗教信仰自由。许多人之所以背井离乡,不远千里地来到美国,就是为了躲避严酷的宗教迫害——富兰克林的父亲就是其中的一员。因此,宗教信仰自由自然成了他们的共识。在书里面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宗教:富兰克林从小在长老会的教导下长大,后来改信自然神教;在他接触的人当中,有法国先知派教徒(French Prophets),有教友会教友(Quakers),还有弟兄派教友,以及来自德国浸礼会和爱尔兰的教士。他的老东家凯谋,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印刷商,甚至想自创一个新的教派。不同的教派之间即使发生争执,也仅限于嘴仗和笔战。最能体现宗教信仰自由的要数下面这件事:1739年,爱尔兰的巡回传教士胡飞特牧师来到主要信仰教友会的费城讲道,受到当地牧师的排挤,只能在露天说教。尽管如此,仍然有来自不同教派的人前去听讲,并提出了建造新教堂的计划,很短时间内就募集了足够资金并兴建完工。完工后,管理教堂的董事会明文规定,任何宗教的教士要对费城人说教时都可以使用该该教堂,因为教堂的修建不是为了某一教派的方便,而是为了方便全体人民。
四,当时美国各州的政治制度可以说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一个复本。权力分别掌握在总督和州议会手上,两者互相制约;在宾州,前者由业主任命,后者通过选举产生。所谓业主,就是指英国国内一些根据英王特许状享有该州土地的一些大贵族。作为人民代表,议员们认为业主和人民都要交税;但业主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命令他们的代理人——总督阻挠议员们提出的征税法案。两者一直在此问题上争执不下。在富兰克林担任宾州议员期间,前后历经三任总督,最终才在1757年以议会的获胜而告终。
既然书的主角是富兰克林,那么当然不能不提到他。书中,他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提炼出许多处事为人之道。他在年少时十分爱好争辩,以驳倒对方为荣;但他逐渐认识到这样做既不能交流思想,又不能增进感情,因此要用谦逊的口吻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即使双方的讨论能够深入,又容易说服别人。他是多项公益事业的发起人,但在推广自己的计划时,他总是称受某人的委托;如果不这样做,有人就会妒忌他所获得的名誉而反对计划的实施。在他参选州议会秘书时,他遭到了一个有势力的议员的反对;他没有卑躬屈膝地巴结那个议员,而是请那个议员帮了一个忙,后来他们的友谊一直持续到那个议员死为止。因此,“假如一个人帮了你一次忙,那么以后他会比受过你恩惠的人更乐意帮助你。”
除了具体的建议和忠告,富兰克林还提出了一个打造完美品德的计划。在他22岁的时候,他想克服自己身上所有缺点。起初他认为,只要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就会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但他逐渐发现,“习惯会利用一时的疏忽,理智有时又不是癖好的对手”。因此必须戒除坏习惯,培养好习惯。他编制了一个美德培养表,将自己希望获得的美德都列在上面,每天对照表单检查自己的过失。他认为坏习惯就像花园里的野草,不能指望一下子都把它们拔光;因此在一个时期内应该着重培养某一项美德,当自己认为这项美德已经达到了,再去培养下一项。当所有的美德都已经训练过一次后,又从头开始,直到形成习惯为止。富兰克林承认,这个计划虽然未能帮助他达到完美境界,而且差得很远,但靠着这个计划他比做这种尝试前好得多快乐得多了。正如临摹字帖的人,或许他们永远不能达到像帖本一样卓越的书法水平,但在临摹的过程中他们的书法必然有很大提高。
总的来说,《富兰克林自传》向我们表明,出身寒微、受教育程度低并不能成为一个人平庸不前的理由。只要有决心并坚持不懈,每个人最终都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套用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里的一句话: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使其成为可能的,是决心和行动。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 篇五
一天天的忙碌,时间匆匆而过,转眼已是年底,总觉得眼下过的不是自己的生活,每天为了工作也好,为了生存也罢,回望过去的日子,说的做的有多少是自己愿意做的,喜欢做的事情呢。突然想到前几天朋友圈看到的一个讽刺的表述:致忙碌了一年又没有存款的所有人。我也算其中之一吧,但今年与往年不同,今年的我物质基础虽然还保持不变,但精神基础也算已经开始搭建了,迟到总比不做好,这让我内心充实,精力充沛。
读过一些传记,仔细对比品读发现不同时期的伟大人物都有着相似之处:信念坚定,兴趣广泛,大度无私,且能按照自己所想所思去努力付诸实践。对富兰克林的印象尤其深刻,不是因为他的伟大创举,而因为他自己的选择:墓碑上的记录——印刷工富兰克林之墓。富兰克林是美国最伟大的先驱者和美国民主的缔结者之一,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出版家、外交家、政治家、哲学家和实业家,集六家于一身,可谓是成就非凡。除此之外,富兰克林还是美国独立运动的领导人,曾经参与起草并签署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但他却选择印刷工作为他最后的墓志铭,由此觉得内心无比崇拜这位伟人,同时他说的少做得多,且都是出于自己内心所愿,为了高于自身利益之上的社会大义做自己能做到,努力达成,甚至以自我牺牲换取社会的安定,人民的稳定。
富兰克林不是出自名门贵族、士族坤豪。也不能接受正规的传统的教育。只接受了两年小学教育,12岁就开始在哥哥的印刷厂当学徒。他没有天才的头脑,而是有自主的灵活的头脑,即善于思考,动脑,同时不懈的自学,探索。为了社会公益,他发明了避雷针,改善街道照明,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会员制图书馆,创办了医院和学校,组建消防队和火灾保险公司等等。虽然他可以说是这些发明的先驱,但没有一项是他的专利,因为他看重的是这些成就背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给大众带来的福祉和便利。
伟大的人物似乎也有着另外一面相似之处,那就是为了大义大爱大家舍弃了自我的小家,辜负了家人,忽略了家人,当晚年回忆叱诧风云的一生时才感觉自己的人生似乎少了一些温情,少了一些关爱,更少了一份爱人的相守。富兰克林也不是完美的,他也犯过很多的错误。在自传中他都毫不忌讳的写出来了,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会犯错,会后悔,也会自省,经历过各种艰难,他觉得最对不起的是他的终身伴侣,他的妻子,他的爱人,甚至在她去世时都没有在她的身边,给她安慰和安全感。这也成了他的遗憾之一。
对于我,没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伟大抱负,同时也没有成就一番不平凡事业的'决心,只求自己的人生能够家人相守,幸福安定。这或许是大多数普通人想要的生活,追求的幸福。比起伟人确实太平凡,但相比而言,我们这样的生活却是很多人遗憾未能得,这样看来,倒是心安理得地过着平凡的生活。但伟人身上的坚毅、积极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最后附上富兰克林自己美德修养的内容,供大家品读。
以上内容就是虎知道为您提供的5篇《读《富兰克林自传》有感》,希望对您的写作有所帮助,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
推荐作文:
- ·初一新年新梦想作文
- ·家乡的天一广场
- ·三年级小实验作文怎么写
- ·妈妈的手
- ·小学五年级作文大全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13章读后感
- ·读《斑羚飞渡》有感及启示600字
- ·六集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观后感【精选5篇】
- ·中秋节的周记四百字(5篇)
-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800字
- ·《黑天鹅》观后感作文
- ·家乡的春节作文【精彩7篇】
- ·《骆驼祥子》读后感1500字【优秀4篇】
- ·端午节的作文300字(优秀4篇)
- ·国庆节的所见所感800字10篇
- ·美丽的秋天的作文
- ·经典名著读后感600字【优秀6篇】
- ·清明节的诗歌优秀6篇
- ·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倡议书精选4篇
- ·清明节随想作文优秀5篇
- ·温暖的时刻优秀5篇
- ·红色的乌桕叶
- ·端午节日记优秀9篇
- ·最新高中童年往事作文范文
- ·母亲节祝福语经典文案【优秀9篇】
- ·2020关于清明节作文(优秀4篇)
- ·钓鱼的启示读后感800字优秀6篇
- ·《呼啸山庄》读后感[1500(优秀3篇)
- ·暑假去了哪里作文
- ·春天的日记优秀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