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观后感(优秀10篇)

时间:2023-04-19 08:38:06 | 来源:作文库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台综合频道播出,节目受到了全国各地观众的好评,那你知道观后感要怎么写吗?下面是虎知道为大伙儿带来的10篇《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观后感》,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2022年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一

在这个简单却又美丽的舞台上,走上的人的事迹各不相同。有的是为国家人民奉献;有的是对贫穷的人帮助;有的是热爱自己的工作所奉献。

王茂华是一名教师,他不但火海救人彰显其英雄本色,医院救护时,在全身98%都烧伤时,疼痛可想而知,在一个多月的抢救时间里,他多次植皮,截肢,身体和心理上的负荷难以预料,可王老师竟一声未吭,不喊一声,不叫一声,只为了妻儿不要牵肠挂肚,撕心裂肺。这个真正的男子汉把一切都背起来了。王茂华是一个80后,事迹发生后,他被授予革命烈士五四青年奖章等等荣誉,他的行为目的不在于此,否则他不会付出生命。可他的行为却向世人证明了80后的豪情。在长者眼里,80后及以后的孩子们是垮掉的一代,可在多事民族的灾难面前,80后们一个个一次次谱写了一笔笔大写的人字。他们有很多不足,但他们同样有一颗热爱祖国人民的赤子之心。王茂华是一名教师,普普通通的教师,教师是什么?是撒播爱的使者!他用他的壮举完成了他的使命。

先说为人民奉献的英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王伟”的军人。在舟曲特大泥石流中,他不顾家人的安危,战斗在第一线,负责转运犯人和救援。当得到空闲时,见到自己的妻子打来的未接电话,打回去时却只有冷漠的嘟嘟声,得知自己的妻子遇难和才落下伤心的泪水。这种为国家奉献,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随时听从上级的指示,勇于奋战在第一线的人民解放军,是永远值得人们尊敬的。

雷锋生活工作过的鞍钢集团矿业公司一名普通的公路管理员郭明义,30年如一日热心公益事业,帮助身边弱势困难群体化解矛盾,给300余个濒临绝望和无助的困难家庭带来新的希望。他用大爱营造一个温暖祥和的环境。他是180多名特困中小学生的资助者;他无偿献血累计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他从身边小事做起好事多得数不清。“最美”洗脚妹刘丽,月入只有2000多元,可是六年来,她资助了逾百名贫困学生,以她微薄的收入,帮助这些孩子实现了读书梦……

相信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有一种真实的清洁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而同时,走路的脚也更结实一分,就像是一次年度的充电,一个缺点的电池再度内心充实,于是,又可以支撑自己,也希望可以帮助别人。这,正是感动的一种力量……

202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优秀观后感 篇二

2月18日晚8时,“感动中国”20_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央视一套首播,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张玉滚登上颁奖台,成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举办17年来,第16个获此殊荣的河南个人或集体。在全省教育系统引发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无私奉献者应得到尊崇和褒奖,我们要深入学习张玉滚精神,争做出彩教育人。

“张玉滚同志扎根乡村、不忘初心、默默耕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高贵师德、师魂的力量,他的故事直抵人心、感人至深,当选‘感动中国’20_年度人物实至名归。”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郑邦山说,在我省160余万人民教师队伍中,不乏张玉滚、李芳式的好老师,全省教育系统将继续全面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完善教师管理机制,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郑州经开区教文体局党委书记、局长关希哲说,张玉滚老师为大山深处的孩子们点燃知识改变命运的希望,是新时代人民教师的杰出代表;我们要用他的感人事迹激励全区教育工作者,围绕发展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张玉滚校长扎根深山,为师为父,用行动和爱为孩子点亮求学道路,是校长、老师的榜样。”郑州市纬五路二小校长焦憬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立足工作岗位、树立坚定信仰,牢记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贡献。

许昌市襄城县屈庄中心小学老师周旭丹说,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要学习张玉滚老师高尚师德,学习他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担当,学习他不忘初心的坚守,学习他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怀,为乡村的孩子带去改变命运的希望。

河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的大四在校生王亚倩说,张玉滚老师的先进事迹深深触动了我,他用微薄的工资资助学生,他不断学习,将自己打造成全能型老师……作为一个即将踏入社会的“准人民教师”,我将坚定理想信念,积极主动学习,争做像张玉滚、李芳一样的好老师。

202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600字 篇三

宰庸熙

“世界屏住了呼吸,9秒83,冲出亚洲的速度,你超越伤病和年龄,超越了自己,你奔跑的背后,有强大的祖国。”这是2021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给予苏炳添的颁奖词。

苏炳添,这个名字已经在中国乃至于在世界家喻户晓,被誉为“亚洲之光”,他的成名之战是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

“古有三英战吕布,今有苏神战七黑。”众所周知,在短跑赛道上一直都没有黄种人的身影,但苏炳添的出现将这个僵局打破。苏炳添身为一个黄种人,在百米赛跑内跑入10秒大关,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但是苏炳添和常人不一样,他没有安于现状反而加倍训练,9秒93,9秒91,随着数字越来越小,他的信心也与日俱增,最终在东京奥运会以9秒83的成绩一战成名,成功打破了亚洲纪录,与“世界飞人”博尔特仅差0。03秒。

然而苏炳添此时已经32岁,早就已经到了该退役的年纪,他没有这么做,而且他知道自己的身体和年轻运动员相比已经没有优势,所以选择了加倍训练。这样高强度的训练出问题是早晚的事,在一次训练当中,苏炳添的腰受伤了,落下了病根,但他没有就此退缩,身体稍微有好转,就又开始训练。通过不断地重复动作改进动作,最终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实力。

“我已经32岁了,但我还能跑。”这是苏炳添的原话。是呀,如果一个人有坚定的目标,年龄又能限制得了什么呢?作为中学生,我们要积极学习和发扬苏炳添精神,努力成为“百般红紫斗芳菲”的中国希望之花!

2022年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四

老太太,瘦弱多病,无家无子。她究竟有什么魔力,改变了那么多孩子的命运?

总有一些人,牺牲自己,照亮了别人,用敢为人先的拼搏与担当,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品德与情怀为1645个贫困女孩的托起了大学梦,为贫困孩子撑起一片天。她就是张桂梅同志,她对事业的热爱与默默付出,是新时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的杰出榜样。

她,有“红梅傲雪大爱无疆”的担当。她就是一株傲雪红梅,仰首报春,带给孩子们无限的希望;用心血播撒爱的种子,谱写着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无疆大爱!为筹集资金办女子高中,张桂梅四处求助,向社会募捐。有时疲惫无助至极的她坐在昆明街头,靠着墙根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整整奔波5年,只筹到一万多元。她不怕苦不怕累,在北京开会奔走于各大媒体,引起社会关注。在各级党委政府投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捐助下,张桂梅的办学梦想终于实现了。学习张桂梅用生命绽放大爱无边,正气担当勇往直前的干劲,用大写的人生点缀冬雪的洁白红梅的傲然。

她,以“无我”的境界“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张桂梅时刻温暖着别人,对自己的不幸却深埋在心底,她没有子女,却是上百个孩子口中的“妈妈”;她身患绝症,却把自己所得的奖金都捐献给了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她在基层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数十年,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托起贫困山区孩子们的希望;她带病坚守岗位,潜心于教学管理研究和培育新人事业,她用行动在“平凡中见伟大质朴中显真情”,以“无我”的精神境界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党员干部和教育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2022年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篇九

虽然珠峰高程测量项目野外工作已接近尾声,国测一大队第一批队员已于日前凯旋,但是还有极少量的珠峰东侧地区基础测量工作还在继续。目前,还有不少交会测量组的队员在珠峰地区默默坚守,他们从3月2日至今,已在高原上连续奋战3个多月。

程璐,交会测量组西绒交会点组长,三上西绒,被其他队员戏称为新一代的“高原牦牛”。据国测一大队办公室主任任秀波介绍,相对来说,西绒点是所有交会测量点中难度的点。当时,二本营指挥韩超斌正为分配任务作难时,程璐主动要求到最困难的西绒测量点,每天挤在简陋的帐篷里,化雪饮水,重复吃着方便食品。虽然条件艰苦,但他毫无怨言,一丝不苟完成了测绘任务。

李科,本次珠峰高程测量中负责高程导线、GNSS测量和III7点的交会测量工作。他五次前往海拔5700米的III7点,帮助重力测量组运送仪器设备到达东绒5800米营地,曾多次前往中绒、西绒,被队友亲切地称为“向导”。“向导”这个词在高海拔地区是一个非常高的称谓,意味着有他在,保命的概率就大得多。

李飞战,东绒2交会测量组组长、天文测量组组长,他带领年轻队员孙文亮,昼夜坚守,只为测量珠峰天空上的星星。由于珠峰地区气候变化极快,往往架设仪器时还是漫天繁星,等他们冒着夜间零下几十度的严寒架好仪器时,星空却被云雾遮挡。就算是运气好,遇到漫天繁星时,他们也要坚持观测星空整整一夜。

谢敏,东绒3交会测量组组长,本次珠峰测量项目中负责高程导线、GNSS测量和东绒3点的交会测量工作。他的父亲谢忠华是国测一大队退休的一名驾驶员,在珠峰测量期间过世,因为测区工作繁忙,谢敏没能回到西安送老爷子最后一程。他强忍着失去父亲的悲伤,坚持在测区努力工作。苦活、累活他总是抢着干,希望通过繁忙的工作使自己没有闲暇时间来想父亲过世的事。身边的队友都知道他心里难受,但又不知如何疏导,只能看着他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调整。

史志刚,重力测量组组长,除完成珠峰地区加密重力测量之外,还完成了海拔5200米至6000米所有六个交会点的重力测量,在带领其他队员完成海拔6500米的重力测量返回途中时,他们经历了能见度只有几米的暴风雪,所幸平安无事。据了解,他是本次珠峰高程测量项目中,一个走遍所有交会测量点的人。

刘泽旭,是一名“测三代”,他的爷爷、父亲都是国测一大队的老队员。此前,他由测绘队员转岗为一名驾驶员,本次珠峰高程测量项目中,他又从驾驶员转岗到了后勤保障,负责二本营队员的饮食和所有物资的调配管理,“珠峰肉夹馍”就是出自他手。在珠峰高程测量报名时,他主动请缨说:“我既可以开车,也可以参加具体测绘,最不济我还是一个二级厨师,可以把队员们的饮食搞好,吃好了才能有力气干活。”说到做到,他实现了参与珠峰测量的梦想,也做好了队员们的饮食保障,更是把二本营的物资管理得井井有条。

如今,这些国测一大队交会测量组的队友还在珠峰东侧进行基础性测量的扫尾工作,并未返回西安。除了上述的几位,还有很多默默奉献的队员,同样坚守在珠峰地区。当我们在庆祝珠峰登顶测量胜利的同时,也请记住那些还在坚守的人们,等勇士凯旋,盼你们归来。

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五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都是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

在2014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有十个,有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有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还记得那撼动心灵的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崇仁厚德!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用十大人物去感染中国梦,感染我们视觉,净化我们的心灵。为了中国梦的实现,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让我们实现自身解放和自我超越。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篇六

8月8日,备受关注的奥运会圆满落幕,正当大家为中国取得的成绩纷纷喝彩时,我想起了鲁迅曾经写下的令人深省的话,“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争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这一次东京奥运会,有两个中国代表团的运动员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第一个是00后射手杨倩,沉着冷静射下东京奥运第一块金牌,第二个就是32岁飞人苏炳添,虽然没有站上领奖台,但他却凭借9.83的成绩打破了亚洲100米纪录,在一众二十几岁的对手中再次起飞。苏炳添不服老不服输的精神令人起敬,他成为我国代表团闭幕式的旗手也实至名归。

竞技体育成绩固然重要,但真正的奥运精神是突破、超越自我。苏炳添的奥运精神是纯粹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同时,中华人民的奥运精神也是纯粹的,即使痛失金牌,我们亦能“输得起”、“放的下”,真诚的为其他国家优秀运动员的精彩表现喝彩。超越自我、突破极限,这是我们参加奥运比赛的初衷。

生活学习,亦是如此。当我们面临失败时,要抱着坚强的斗志和毅力,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正如巩立姣那样,尽管连续四届奥运会失利,但最终还是拿到我国田赛的第一枚金牌,最终成功“上岸”,实现自我突破。

很多时候,我们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才是属于我们的奥运精神。

202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600字 篇七

贾语涵

2021年,如白驹过隙,很快就过去了。在这一年里:有的人默默奉献,有的人负重前行,有的人为我们遮风挡雨……而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一直都在我们的身边。

夫妻两人,加起来一共只有一只手,两只脚,面对这样的生活,他们该如何度过?而这两位平凡人,坚强、乐观、积极向上的面对了生活。最终,他们靠自己不懈的努力,将儿女成功送入大学并脱贫。他们永不放弃,乐观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是张顺东,李国秀夫妇。

还有一位孩子,她从小几乎失去听力,在父母的帮助下,通过唇语学会了“听”和“说”。不仅没有失学,还走出了偏远的乡镇,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她顽强、努力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她就是清华大学生江梦南。

他四岁成为孤儿,八岁时被国民党抓进监狱,受尽了折磨。后来,从苏联留学回来后,他决心投入祖国的核动力事业。他隐姓埋名数十年,为祖国造核潜艇,建核电站。他无私奉献、热爱祖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就是彭士禄。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社会上有许多平凡但又伟大的人,他们不是超人,可他们却像超人一样,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也许世俗会渐渐淡忘了他们的名字,可这些人的名字一直都会刻在我们的心中。感谢平凡而又无私的你们!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只有我们有远大的抱负和志向,拼搏向上,我相信祖国的明天,在我们青少年的陪伴下,会更加美好!

202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600字 篇八

不论是归根清华的百岁物理学家、七十年航空报国的科学家、守护高原人民健康的老院士、长津湖的幸存志愿者、还是飞机航空动力的奠定人、为国家精打细算核动力研究人、无声玉满堂的清华博士、为脱贫空间而记录的媒体人、一双腿一只手的夫妻、跑出了亚洲速度的飞人、他们点燃了中华人民的身体血液,他门就像夜空中的明星一样璀灿。

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他的贡献是如此伟大,杨振宁,邓稼先的好友,在美国学校期间,得知中国自主研发的核导弹他热泪迎眶回国报园,他为科研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与明月共同途。

顾诵芬,小时候亲眼见证了卢沟桥事变,日本轰炸的场面,那一次他是被炸醒的,几年后到了上海又亲眼看到美国空军轰炸的场面他深刻认识到了空军的厉害,后面他到了北京工作、远离了上海,成为了歼8战斗机的总设计师。1969年7月5日,歼8成功降落,他从事飞机设计35年。为解决跨音速抖动振动问题之数次上飞机、他无私奉献,舍身的精神感动着中国人民

彭士禄,核动力研究人为研究核潜艇非常费心,当时中国没有核潜艇,后来在他的研究。核潜艇的心脏运动起来,为国家核潜艇事业贡献出白己的力量,为核潜艇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科研工作者的生活不像电视剧那么丰富多彩,他们每进步一点,背后都耗费的大量的心血。

作为新世纪的我们,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人生就是那么的短暂我们不能只想自己,我们也要向他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坚持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做有益于祖国和人民的人。

感动中国,不仅仅是一种感动的情绪,更是我们向前辈学习的种动力、一种号召力!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观后感 篇九

作为中国短跑第一人苏炳添,现年31岁的苏炳添(2021年8月29日即将年满32岁),虽然在很多人看来他已经度过了自己的巅峰年龄,但是在之前结束的2021年中国田径分区邀请赛上,苏炳添却跑出了出人意料的9秒98,以绝对优势拿到了第一名,第二名的谢震业足足有0.18秒,足以证明苏炳添的实力有多强,逆风的情况下苏炳添都能跑出这样出色的成绩,那么换成顺风,他的成绩可能还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苏炳添做到了!亚洲“飞人”苏炳添凭借着自己强悍的实力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速度,国人为之骄傲。

奥运会是一项家喻户晓的大型的受人欢迎的活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100多年来,奥运会在延续,奥运精神也流传至今,就像奥运圣火的火焰熊熊燃烧,生生不息,而世人的身上也都散发着拼搏的芳香。这次,我的思想主题则只有十六个字:“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砾志拼搏,走向成功。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篇十

有一位戴着鼻饲管的老爷爷,看起来普普通通,但他的真实身份却是隐藏了几十年的国家最高机密的核潜艇研究员。

他叫彭士禄,出生于英雄家庭,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便死在敌人手下,四岁被通缉,坐了两次牢,吃了百家饭,许多妈妈都为了换他的命牺牲了自己。彭士禄从小就十分孝顺。他小时候就十分艰苦,在他15岁时,周恩来找到了他,还给了他学习的机会。

彭士禄原本学的是机械类,后来他因需要,转行转成了研发核潜艇。

这些时间,他每天五点起来,十二点以后睡觉,饿了就吃窝窝头,但有些时候,却可能连个窝头都吃不上,就去挖白菜根。他们在搜集资料的时候,最开始的资料便是在美国商店买的儿童模型玩具和一张模糊得看不清的图片,但是,他们仍然敢于去尝试。一次,他们搜集到了一个英语资料,可他们没有学过英语,更看不懂英文,于是彭士禄他们就早起背英语单词,十分努力。

他们的环境不好,又有蚊子又有苍蝇,叮得身上流脓,但是,如此恶劣的环境,他们依旧日日夜夜艰苦奋斗着。

终于,他们奋斗了13年,中国第一个核潜艇“长征”号成功潜入大海。想到祖国原来一穷二白,被苏联瞧不起,又想到彭士禄他们这么多年为国奉献,可都是他们的功劳哇!

彭士禄回到祖国便影藏了几十年研造核潜艇,这就是那个戴鼻饲管的老爷爷!

彭士禄勇敢无畏,一生报国,他不怕艰辛,热爱祖国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10篇《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观后感》,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