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旺达饭店800字观后感(精彩3篇)

时间:2023-04-12 08:19:02 | 来源:作文库

《卢旺达饭店》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反映的是1994年,发生在非洲卢旺达的一场残酷的不同种族之间的屠杀。虎知道为您带来了3篇《卢旺达饭店800字观后感》,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篇一

屠杀者能屠杀是因为他们有国家机器,而被屠杀者无力抵抗是因为他们没有组织,没有自己的国家。100万之众,要是能居安思危,生于忧患,组织起来,即使赤膊上阵,也能让屠杀者付出至少10万的牺牲。伸长了颈子,任人宰割,大家也没办法。 影片中有一处让我很感动的地方:他们最后逃入起义军占领区的时候(对白用的是“rebels”,翻译成贬义的叛乱分子太愚蠢了吧,翻译成反政府武装也能嘛),起义军一边战斗一边向他们挥手致意。那一刻我有一种,投入母亲和祖国怀抱的安全感和幸福感。逃跑终究奈何不了侵略和屠杀;依赖于国际组织或外国势力,也终究会像北洋军阀当初依赖国联所证明的,显得懦弱而且愚昧。民族的安全只能依靠本民族的团结,只能来自强大的祖国,运行良好的民族国家。一个健康的组织,且是国家这个级别的庞然大物,不是短期能组建起来的,等到国难当头,民族存亡的危难关头再爱国,恐怕来不及了。若是到了那时候也不懂爱国,那只能在逃跑中被屠杀了。

还有一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保罗用美国大使和美国卫星吓唬将军,而且多次奏效。这说明对战后审判的惧怕能有效防止战争暴行。我知道,现在西方的刑法似乎已经不把预防和威慑犯罪当作刑罚的功能和目的了,而仅仅用刑罚来阻止罪犯再犯罪和改造罪犯,这大概是他们轻刑罚而且无死刑化的原因。前两天报道了卢旺达大屠杀的纪念活动,说到时隔二十年审判还在继续,而且屠杀的组织者和主谋最高量刑才是终生监禁。这就是欠下几十万血债所需偿还的!?国际法庭,你是不是闲的x疼啊,耗费了几十年时间,动用了那么多人力物力,就是为了这么一点结果?纯属政治作秀,跳梁小丑的派头。更有恶魔的面目,花了二十年来鼓励屠杀、战争和犯罪!这样的审判是在向暴政者保证:放开干吧,我们会拖着慢慢审的,尽情干吧,我们保证代价很小;想想吧,作风荒淫,就有艾滋判你十年死缓,而几十万血债仅需几十年监禁,这么划算,犹豫什么,还怕什么!假使国际法庭能强有力的,毫无偏差的执行“杀人者死,一命偿一命”的原则,那么除了准备鱼死网破的亡命之徒外,其他潜在的杀人犯和战争犯都会放弃“出柜”。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篇二

解梦给我介绍了一部电影,叫卢旺达饭店,我当时就问,说的是什么呢?他不答,只是对我说看了后就知道了。

于是看了,昨天就看完的,可是写不出观后感,只是现在这个时候,心情稍微平复下,写下那刻的感觉。

当一个国家陷入了疯狂,世界也闭上了双眼时,有一个名叫保罗·卢斯赛伯吉纳的饭店经理却敞开了温暖的怀抱,他经营着当地一家云集着欧洲游客和军界政要的米勒·科林斯饭店,八面玲珑地运用着一切关系尽心地呵护着饭店的顾客们。保罗是胡图族人,而他的妻子塔莎娜却是图西族的,对他而言,在动荡的时局中,保护他的图西族的亲戚与朋友成为了一生中面临的最大使命与挑战。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想到了另一部电影,辛德勒名单,可是相较于辛德勒,保罗什么都没有,他有的仅仅是一些钱,到最后那些钱跟纸是没有区别的。

当联合国只派出200名士兵的时候,众人以为自己得救了,可是这些人仅仅是接走白人,当孤儿们看着车离去,对他们说谢谢的时候,当一个黑人帮一个白人打伞并目送他们离去的时候,当孩子们唱出童谣的时候,我不知道那些人是怎么想的,西方的那个所谓的人道主义,人权主义的强国们大国们,当他们看到卢旺达的录像时,仅仅只会说,天啊,这太残忍了,然后继续他们的晚餐。

还记的一个场景,保罗和乔治的对话。乔治:你酒店里的那些富有的房客,他们的钱已经不再有用了,很快所有的图西族人都会被杀死。保罗:你难道就没有想过?你们不可能将他们杀绝的! 乔治:为什么不能,我们已经杀掉一半了!

在河边,保罗看到那些躺在地上的尸体,男女老少,保罗快崩溃了。

因为没有人会救他们。

卢旺达是不值得救的,非洲人民不值钱,他们不会为西方强国们赢得一张选票。

这就是西方的人道主义,自己打自己耳光的人道主义。

还记得的自己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时候的感觉,馆内很多地方是不能拍照的,但当很多人在万人坑在中山门废弃的城墙在和平广场在刻有30万人的姓名的墙边拍照的时候,我很想哭。

12秒钟一个中国人死去,但这仅仅是官方的言论,其实死的人数是30到70万。也就是说也许仅仅是6秒钟就有一个中国人死去。

当世界闭上双眼,只有保罗才会用一切拯救着卢旺达。

《卢旺达饭店》观后感 篇三

总算看完了,尽管已经看过杀戮禁区,上帝忘了卢旺达,可是看完卢旺达饭店后,胸口那股压抑的气还是出不来,喝了两大口水,那种绝望无助的情绪依然无法消散,尽管电影的结局是完美的。

中间几度很想关掉,但总算专注的看完了,中间暂停了几次,并不是因为残忍,我看过太多比这更残忍更真实的画面,只是那份溢出屏幕的无助,差点把我压得无法呼吸。在最绝望的时刻,是的,期望确实来临了,讽刺的是,它是来带走那些看客,顺便带来又一次绝望。

“天阿,太恐怖了,然后他们继续吃着晚饭”记者平静的说道,没有愤怒,甚至没有情绪波动,太真实了,真实到我们每个人都这么做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能依靠的,确实仅有自我,你可能不会赞同,那很大可能是因为你还没体会过那种心境,期望你永远不用有这种经历。

“如果我没能回来,你要跳下去,我要你向我保证”,那一刻,我仿佛是那个男人,我似乎体会到了那种绝望,应对屠刀,这是他们能够选择的最体面的决定,而那些应对挥来的屠刀,还来不及做选择的100万卢旺达人,遗言都无法留下,连绝望都只是稍纵即逝。

“你是善良,聪明的人,可惜你是黑人,是非洲人,在西方人眼里,100万个你也不如一张选票”讽刺的是,那些自称最礼貌的社会,整天呼喊着人权,法律的国家,在人性泯灭,法律被践踏的时候,却团体沉默。

对那些看客来说,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着更强大的祖国,对于酒店里的卢旺达人,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保罗,可是那100万镜头外的卢旺达人,他们没有保罗,仅有自我。

看吧,100万于我而言,也只是一个数字,只是不那么冰冷,我甚至没有查具体的统计数据,是110万,还是多出10万人,对我而言,这重要吗,可是是满足自我的同情心罢了。

谁又不是个看客。

以上就是虎知道为大家带来的3篇《卢旺达饭店800字观后感》,希望对您有一些参考价值,更多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