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读后感优秀4篇
《唐诗三百首》再去细细品读,我们会发现,每一首是都是一个伊索寓言,告诉别人一个深刻的道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虎知道为您精心整理了4篇《唐诗三百首读后感》,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虎知道给您的好友哦。
《唐诗》读后感 篇一
唐诗,发出它无限的光芒,见证着中国文明。每一首诗都很简朴,只有短短几行字,但是却很优美,富有一种让人用多优美的语言都表达不出来的美好情感。
唐诗,字字句句都温暖人心,总会给予我们神奇的力量,让我们懂得生活中的大道理,让我们懂得珍惜。每一首诗跟诗人一样,有自己的光彩、风格。虽然诗人不在了,但是唐诗却永远存在!
唐诗似乎有着让人起死回生的力量,只要细细去品读,这便是人生中最大的一笔财富,让我们一生受益。
《唐诗三百首》寄托了人们对中国文明的梦想,我们做为一个现代人,一定不能辜负古人的愿望,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不单是为了祖国,还为了自己。
最后,推荐大家看《唐诗三百首》,也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探索吧!
《唐诗》读后感 篇二
在暑假的几十天,我每天背一首古诗,妈妈知道我喜欢诗词,就在手机上给我报了一个“《唐诗三百首》古诗打卡”的课程。每天早晨,我《虎知道·www.huzhidao.com》就会在诗声中醒来。
其实,古诗就是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字,就像青莲居士——李白。李白的诗自由豪放,想象丰富,语言通俗易懂。读完《将进酒》这首诗,我仿佛看到了李白和朋友们一起开怀畅饮的情景,李白边唱边说:“岑夫子,丹丘生尽情的喝吧!杯子别停下,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自由豪放的性格在《将进酒》这首诗里表现的淋漓尽致。
我学习的还有香山居士——白居易写的诗,白居易的诗故事生动,形象鲜明,语言质朴。我学习了他写的《池上》,仿佛看到了一个小娃娃划着船去莲池偷莲蓬的画面,那么生动,那么自然。
以后我会坚持爱古诗词,学古诗词,用古诗词,体会诗词的乐趣,感受诗词的美好,领悟诗词的意境,做一个有诗意的人。
《唐诗》读后感 篇三
还记得在那个懵懂的年龄,便与唐诗结下不解之缘。那时候,家里有一本发黄的《唐诗三百首》,虽然自己当时只能读懂少数几首唐诗,但是我对那本发黄的书仍然爱不释手。
可以这样说,《唐诗三百首》浓缩了整个唐诗的精华,也是整个唐朝社会风貌的写照。
在或哀怨、或激昂、或 感伤、或悲愤、或愉悦的诗句里,向我们再现了底层农民的贫苦,为我们描述了生涯的豪迈与将士们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思乡情怀,给我们展示了上层社会的风花雪月,还为我们传递了闺女怨妇的思春情怀……
好久没读唐诗了,但那些熟悉的句子还不时鸣响在我的耳畔,砥砺着我的意志,牵动着我至深的情感。
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具备初中或以上文凭的人都知道,这是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里面的名句。这两句诗是些送别时的情景。别离之苦,文人墨客笔下的永恒主题。诗人王勃却一反别离的愁怨,以一个全新的视角抒写送好友上任的情怀。
王勃送他的一位姓杜的好友去上任蜀州的少府,不知不觉间已来到城外。回望那长安城在三秦的护卫下显得如此无奈;遥望那蜀州的五大渡口,在风烟迷雾中竟是如此凄迷。好友此去,何日才能相会?离别的伤感,袭上王勃的心头。但想到为官的友人与自己,上任、调离,实在是平常之极的事,又何必徒伤别离。悲伤的情绪也去了不少。高兴地面对别离,只要我们彼此心中着对方,即使远隔千里,我们的心却紧帖在一起。念及此时,所有的离愁别绪似乎都已荡然无存。
送君千里,终有别。在即将分手的岔路口,好友的眼眶已然湿润。“快别像女孩子一样,流泪送别。看,只要我们彼此心里有着对方,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如同近在咫尺啊。”
这是何等开阔的胸襟,何等超脱的情怀。空间上的距离永远隔不断心灵的联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将千古传颂。
其实,但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深度还远远不够。在这种乐观豁达的态度,必然有他存在的社会根源。唐朝是我国的封建社会走向顶峰的朝代,而在初唐,这种繁荣的迹象已经很明显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诗所表达出来的豪迈,它的情调和唐朝前期经济文化走向繁荣、封建社会上升发展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
二、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这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里的诗句。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
透过这两句诗,我们看到的是一幅盛唐气象。所谓“盛唐气象”,着眼于盛唐诗歌给人的总体印象,诗歌的时代风格、时代精神:博大、雄浑、深远、超逸;充沛的活力、创造的愉悦、崭新的体验;以及通过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呈现,性情和声色的结合,而形成的新的美感——这一切合起来就成为盛唐诗歌与其它时期的诗歌相区别的特色。盛唐诗人王湾这首《次北固山下》,当时的宰相张说称赞不已,将颈联抄在官署的墙上,作为诗歌的楷模。(见殷ぁ逗釉烙⒘榧》)这诗的中间两联正好可以用来形容那个时代:“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那三个形容词:平、阔、正,还有那高悬的风帆,从残夜中生成的海日,进入到旧年里的江春,都让人感受到盛唐时代的气息以及盛唐诗歌的风貌。
盛唐气象的形成有诗歌艺术方面的原因,例如性情与声色的统一,意象的运用与意境的呈现等等,这在著作《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一书以及其它一些论文中已从多方面做过论述,本文限于篇幅不再重复了。下面仅从历史、文化的发展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方面做一番探讨。从历史、文化的发展这个角度看来,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是南北文化的交融。晋室东渡之后,中国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分裂和战乱。在这期间,南北双方的文化呈现相当明显的差异。南方喜庄老、尚清谈,注重抽象名理的论辩;北方流行汉儒的经学,注重人的行为准则。南方文风华靡,北方文风质朴。南方的书法多见于帖,南帖飘逸;北方的书法多见于碑,北碑凝重。《隋书·文学传序》说:“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之大较也。”很显然,单一的南方文化或单一的北方文化,都有局限性,如果不能融合就不能蔚为大观。隋朝统一全国,以及大运河的通航,已经开启了南北文化互补的过程。唐朝继隋之后,经过太宗贞观之治,文化交融的过程大大地加速了。南朝的“文”妆点了北朝的“质”,北朝的“质”充实了南朝的“文”,“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隋书·文学传序》)一种融合了南北文化之长的、与唐帝国的政治经济形势相适应的新文化达到了成熟的地步。盛唐气象正是这种富有深厚内涵的新文化的升华。如果说战国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那么盛唐就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代。
早在唐太宗时就设立了十部乐,其中四部来自唐朝境内少数民族,四部来自国外。盛唐时期外来的舞蹈也很流行,如著名的胡旋舞。敦煌石窟中盛唐的壁画和雕塑,以雄浑的气魄、卓绝的造型、丰富的色彩,远远高出于其它的时期。中外文化的交流,打开了盛唐人的眼界,开阔了他们的胸襟,这对气象的形成无疑起了积极作用。
归根结底,盛唐气象的出现是由大一统的局面下经济繁荣、政治开明、社会安定所决定的。一本《唐诗三百首》,有一半多的诗歌描写的都是盛唐的气象。
三、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这是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里的诗句。在唐诗里,李商隐的诗歌以用典多、隐晦而著称。他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美丽的诗句。如“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等,留给我们遐想的空间,把我们带入美妙的意境。
“秋阴不散霜飞晚”,此时此刻,仰头望天,雨意已浓,一片迷蒙。这样的物景,给本就不够明朗的心境,投上重重的阴影,心境的黯淡,又为物景抹上了一层灰色。情与景,心与物浑然于一体。“留得枯荷听雨声”,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一直为后学所溢美的神来之笔。试想,淅淅沥沥的秋雨,点点滴滴地敲打在枯荷上,那凄清的错落有致的声响,该是一种怎样的声韵?枯荷无疑是一种残败衰飒的形象,偶尔的枯荷之“留”,赢得的却是诗人的“听”,而诗人“听”到的,又只是那凄楚的雨声。枯荷秋雨的清韵,有谁能解其中个味?那枯荷莫不就是诗人的化身,而那“雨声”也远不仅是天籁之韵了,或许它还是诗人在羁泊异乡、孤苦飘零时,略慰相思,稍解寂寥的心韵呀!
其实,通过这两句诗,我们还可以发现晚唐衰败的景象。
有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在唐玄宗后期,“开元盛世”的历史气象便开始渐渐走向衰落。这我们也可以从很多诗歌中看出来,如杜甫写在“安史之乱”以前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写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别,从而透露出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又如杜牧的诗句“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悻名“,表面上看,这是在写他自己寻花问柳、风花雪月的日子,同时也从侧面透露出扬州娼妓业的发达,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这是唐朝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结果。但是,物极必反,当这种”繁华“超过一定的限度之后,就是一种衰败的前奏或者象征了。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却直截了当地写道”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透露出来唐朝宫室的衰陲。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在这句诗中,从”晚“字和”枯“字,我们可以得到前面说的现象。这里,估计会有人说我断章取义。说实话,由于本文没有对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兖》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进行论述,未免会显得有点牵强附会。但是,它确实写出了一种衰败的气象。
手捧一本唐诗,读出来的就是一个唐朝。
唐诗三百首读后感 篇四
阅读点亮智慧,书香润泽心灵。在纷繁浮躁的世界里,以书为友真是一大幸事。看到手机朋友圈都在晒最近读过的一本书,想想自己最近读了什么书呢?首先浮现在眼前的是床头柜上那本常读常新的《唐诗三百首》。
唐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千年以来,传颂不已。它不仅是文学艺术,也是一种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朵奇葩,始终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它的魅力体现在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史,诗中有魂。
有人会质疑,从小到大,学了那么多唐诗,也没觉得有多大的用啊。蘅塘退士曾经说过: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比如:当你看到赣江的美景时,你只会说我的天好美啊,而别人张口道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时候是不是觉得自己有点弱。当你看到一位美女时你又是一句我的天好美啊,别人一句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瞬间把你比下去了。当你看到满池塘的荷花时你还是一句我的天好美啊,别人却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这时候是不是觉得自己弱爆了。高雅的品味,优雅的表达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件十分诱惑的事情。现代社会充斥着粗糙的言语,有时候,我们会感觉眼睛昏暗,心灵疲惫,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在唐诗的美妙港湾中漱漱口,洗洗眼,清清心。
有时候,我们已记不清被钢筋水泥制造的大笼子束缚多久了,因为没时间、没精力、没动力等等原因好久没有去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带给我们的魅力了,可以说是久在樊笼里,难得返自然。这时候翻开《唐诗三百首》,和李白一起同游庐山瀑布,感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迈壮阔。和王摩诘一起去欣赏感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异域风情。和刘禹锡一起游览领会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美丽动人。或许你会说,这些我都未亲眼所见,但是这就是唐诗的魅力所在,它会叩开你的心门,让你用心去体会和感受到最绚丽的色彩和最温情的感动,真是美哉!
有时候,因为时间、空间、距离等因素,我们不得不和友人、亲人、爱人分离,思念之情难以排遣。这时候翻开《唐诗三百首》,我们感动于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中的友情。感动于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的亲情。感动于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的爱情。感动之余,我们也从古人身上学习了排遣情感的正确打开方式,真是幸哉!
有时候,人生难免碰上挫折,遇到瓶颈,惨遭滑铁卢。有人会感觉仿佛全世界都抛弃了自己,甚至会陷入无比的惆怅和迷茫之中。这时候翻开《唐诗三百首》,我们从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中憧憬美好未来。从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发现自我价值。从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中体悟坚持魅力。从中我们重拾信心,坚定方向,重新出发,奋力前行,终将收获胜利,也会在未来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真是妙哉!
唐诗,不仅仅是诗,更是一种精神。岁月的河流带走了许多文化,但唐诗历久弥新,作为我们的国粹,需要我们去传承,感悟,慢慢地我们会知道诗的审美,了解诗的节奏,生长出诗心,活出诗意。
以上内容就是虎知道为您提供的4篇《唐诗三百首读后感》,希望可以启发您的一些写作思路,更多实用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虎知道。
推荐作文:
- ·感动初一作文500字
- ·夏至唯美说说句子(优秀2篇)
- ·熊猫作文300字优秀4篇
- ·看谁坚持得最久
- ·《呼啸山庄》读后感[1500(优秀3篇)
- ·有关于中秋节的作文600字(优秀6篇)
- ·观看思政课观后感200字(精彩6篇)
- ·最新创编幼儿生活故事400字 创编幼儿生活故事800字优秀3篇
- ·中秋节快乐作文优秀6篇
- ·学校邀请领导参加活动的邀请函精彩3篇
- ·植物观察日记100字(优秀4篇)
- ·科学小论文作文优秀10篇
- ·关于春节习俗的作文【10篇】
- ·写中秋节的英语作文(最新7篇)
- ·六年级笔尖流出的故事作文10篇
- ·《乌塔》读后感(优秀10篇)
- ·关于写海豚的说明文【优秀4篇】
- ·情浓中秋节节日作文
- ·水浒传初中读后感
- ·《芳华》观后感精彩3篇
-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作文【优秀7篇】
- ·节约无小事
- ·雄狮去流浪读后感【精彩7篇】
- ·冬天的雪作文600字【精选10篇】
- ·春节习俗作文【优秀9篇】
- ·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优秀9篇)
- ·小英雄雨来100字读后感
- ·《高山下的花环》观后感800字优秀5篇
- ·《活着》读后感500字范文10篇
- ·母亲节的作文(精彩10篇)